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章

早期的爬行动物

在生命繁盛的石炭纪年代之后,进入了一段干旱与严冬共存的悠悠岁月。岩石记录显示,沙石之类的沉积物很厚,而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地球上的气温骤升骤降,还有过漫长的冰河期。曾经在大地上茁壮生长的沼泽植物,已经被更新的沉积层所覆盖,从而消失殆尽。新的压缩和造矿过程开始了,如今的大多数煤矿都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然而,在这个生物剧烈演化的时期,它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获得了最宝贵的体验。当地球再次变得暖和与湿润的时候,一系列新物种出现了。我们在岩石记录中发现了卵生脊椎动物的遗迹,它们不像蝌蚪那样必须先生活在水中,而是在孵出之前就几乎发育成熟,—生下来就能在陆地上生活。此时,它们的鳃部已经消失不见,鳃裂成了一个胚胎发育过程。这些不需要经过蝌蚪期的新型生物就是爬行动物。

与此同时,可以结出种子的树类也得到了发展,它们不再依赖沼泽和湖泊,而是能够独立传播种子了。这时,虽然还没有出现开花类和草类植物,但地球上已经出现了类似棕榈的苏铁类与热带植物。还有很多蕨类植物,也有品种繁多的昆虫,还出现了甲虫,但没有蜜蜂和蝴蝶。然而,在这漫长悠远的严寒岁月里,新生的陆地植物的基本种类已经形成。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它们就会繁荣兴旺。

地球在经历了年复一年的巨大变化之后,进入了一段缓和期。地壳的频繁运动、地球轨迹的变化、地轴角度的增减,共同造就了一段漫长而又温暖的时期。有人推测这一时期持续了2亿年左右。它被称为中生代,区别于前面提到的更为古老的古生代和原生代(共14亿年),以及随后延续至今的新生代。它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因为早期的爬行动物种类繁多,超乎人们的想象。大约8000万年以前,中生代结束。

如今,地球上的爬行动物相对少了很多,分布区域也极为有限。但是,相对于那些盛行于石炭纪时代的两栖动物的幸存后代而言,它们可谓种类繁多。如今地球上还有蛇、鳖、乌龟(海龟属)、短吻鳄、鳄鱼、蜥蜴等原始生物。它们无法忍受严寒的考验,无一例外地需要常年温暖的气候中生代中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有这一局限性。它们是温室动物,生活在温暖的植物丛林中,无法承受霜冻的侵袭。然而,地球上毕竟已经出现了真正耐旱的陆地动、植物群,与之前全盛期的沼泽动、植物有着明显的差异。

我们如今熟知的很多爬行动物在当时盛极一时,比如大海龟、大乌龟、巨鳄与众多蜥蜴和蛇等。此外,还有很多已经灭绝的大量奇异物种,比如品种繁多的恐龙。很多植物种类在当时已经扩展到了低平地带,比如蕨类、芦苇等物种;还有众多的食草类爬行动物,专吃这些繁茂的植被,它们在中生代顶峰期长成了大型动物。有些大型动物的躯干超过了以往任何陆地动物,甚至可以与鲸鱼相媲美。比如,梁龙从口鼻到尾部的长度为84英尺,巨龙的身长则足有100英尺。还有一大群体型相似的食肉类恐龙以这些怪兽为食,例如霸王龙,很多书上将其描述成最可怕的爬行动物。

这些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的树林中追逐或觅食的同时,还出现过另一种恐龙,它们伸展着蝙蝠状的前肢,一边捕捉昆虫,一边追捕同类。它们最初只是跳跃和降落,后来进化成穿梭在树叶和树枝之间的飞行动物。它们就是翼手龙,是最早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开创了脊椎动物能力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此外,有些爬行动物返回海洋。其中有3种会游泳的爬行动物回归它们祖先生活的大海,它们分别是沧龙、蛇颈龙和鱼龙。它们当中有很多与现在鲸鱼大小相近。鱼龙似乎十分熟悉水性,蛇颈龙却找不到如今与之同类的动物,它们躯干庞大,强壮有力,长着鳍状肢,喜欢在沼泽或浅水滩上游泳或爬行。它们长着长长的脖子,头却十分小。蛇颈龙可以像天鹅一样在水中游动并捕食,还可以在潜水过程中顺带捕捉身边经过的鱼类或动物。

以上便是中生代最主要的动物。用现代人的标准来衡量,它们比以往的物种都先进。此时的陆地动物与以前的物种相比,尺寸更大,力量更强,更具适应能力,分布区域更广,也更加生机勃勃。该时期的海洋中虽然没能实现这样大的进化,但也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物种。浅海区域中出现了菊石类动物,它们长有介壳,把大部分身体蜷缩在壳里。早在古生代,它们的祖先就已经存在,至此才迎来了全盛时期。现在这类动物已经不复存在;与它们亲缘关系最近是栖居在热带水域中的珍珠鹦鹉螺,还有一种繁殖能力更强的新型鱼类,它们的鳞片比以往鱼类的片形和齿形鳞片更加轻盈、更加好看,它们在海洋与河流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经久不衰。 NbiJ2ubYL6tc8XlR6ZHOlEtyLjhZ3wn8l2UIX7CKiMjM0ookT6Ku/3xjAKcnb/4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