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儿童通过工作发展自己

儿童的成长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他们的身体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新鲜空气和食物,精神也必须从外部环境中吸收所需的养料。不能否认,身体的成长的确是项伟大的工程。骨骼的坚固、身体的发育、大脑结构的完善,以及牙齿的萌出和形成都是身体进行的“劳动”,同时也是身体的各个器官在发育期间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器官的“劳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是不太一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可以从学校学习到,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创造和利用周围的环境完成。说这些器官只是在“劳动”也不完全正确。在重要的成长发育阶段,器官能够执行一些外部的任务,还能完成程度很高、难度很大的任务,甚至超过一个人的承受能力。例如,过度劳累能让人精疲力竭直至枯竭而亡。

外部劳动他人可以替代,可是人内心的思想劳动则必须自己完成。除了生与死人类无法逃避,内心的思想劳动同样无法逃避。这种艰难的、不可逃避的劳动就是“儿童的劳动”。

我们让孩子多休息,就是让孩子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思想劳动。也就是说,孩子不需要把精力都放在看得见、摸得着且依靠他们单薄的力量也做不出太大贡献的外部劳动上。所以,孩子在休息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息,而是在进行一项神秘的劳动,以达到自我建构的目的。孩子正是通过这样的“劳动”使自己长成大人,因为仅仅是长高长大是不够的,要想真正长大,就要具备运动神经系统和感觉功能,智力的成长发育也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行。

儿童成长需要具备两种功能

孩子成长需要具备的功能分为两种:一是运动神经系统功能。这项功能可以让孩子拥有平衡能力,学会走路和协调肢体动作。二是感觉功能。这项功能可以让孩子感受周围的环境,并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对比和分析,为自己的智力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孩子在熟悉了周围环境之后就能发展自己的智力,并开始开发、使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不仅仅是发音这一方面,还有因此产生的发音动作,这就涉及运动神经问题。另外,语言还包括理解语法、名称、句子的构成等内容。

打个比方,一个刚刚移居到新国度的人,他不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文化,也不会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那么他要想在这个国家生活下去,与这个国家的人民相处,就要先去做大量工作来适应这个国家。这个适应过程只能是他自己完成,自己去认识、理解、观察和分析这个新环境,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与此同时,他还要努力学习和长期训练,使自己能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

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来说,他们就像“移居者”,需要面对的一切都是那样复杂和陌生。而他们的身体和各个器官都还未发育成熟,却要让自己在很短时间内适应这个复杂、陌生的世界。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合理、科学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我们面对孩子这个阶段的精神发展,好像又回到了只能任其发展、顺其自然的状态。必须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适应这种“内部劳动”,这与“外部劳动”有非常大的区别。

这就是我的婴幼儿教育方法的根本目标,因此我所提出的某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不是通用的,只是针对3~7岁的孩子,满足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成长、性格形成的教育需求。我相信我的教育方法无论是内容,还是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科学、合理的。这些方法能指导孩子取得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而不只是停留在满足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求。

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

“儿童之家”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活动空间。每个学校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金和所能对给孩子提供的内容进行合理设置。

“儿童之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它拥有一些房间和一个花园,孩子是这个“家”真正的主人。孩子可以在花园里玩耍或休憩,当然最好是有遮蔽物的花园,这样无论下大雨还是大太阳,孩子都可以一整天在户外生活,甚至可以将桌子和椅子拿到外面,在户外进行工作、学习或吃饭。“儿童之家”所设置的房间是孩子进行“脑力劳动”的场所,也是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房间。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在主室周围设立一些小房间,例如小餐厅、小浴室、小客厅、小健身房或者一个休息室、一个手工劳作间等。

无论是什么用途的房间,其内部的设施一定要适合孩子,而不是成人。房间内的设施不仅要包括帮助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教学用具,还应该具备一个小型家庭需要的所有东西:所配置的家具要很轻,可以让孩子挪来挪去;桌布等织物要便于清洗,孩子可以用水和肥皂清洗;要有各种大小和形状的低桌子,比如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最常见的是长方形的桌子,这样两三个孩子就能清洗桌子了;椅子最好是木头的,用柳条做的小扶手椅或沙发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手工劳作间内,有两样家具是必须配备的。一件是开放式的长橱柜。橱柜要够低,这样个子小的孩子也能在上面摆一些像小毛毯、小工具等小物品。橱柜里摆放的是孩子公用的教学用具,这是孩子的共同财产。另一件是有两三排抽屉的衣柜,抽屉上有颜色明亮的门把手和写着孩子名字的小卡片。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抽屉,可以放属于自己的东西,例如小杯子、小毛巾或者洗漱用具。

将黑板低低地挂满整个房间,让孩子可以在上面随意写字或者画一些有艺术感的画,正好可以当成房间的装饰。孩子们会画花草动物、自然风景、家庭成员、一起玩耍的伙伴,更多的是画他们听到的故事和历史故事的画面。

在劳作间里最好能摆放一些鲜花或者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劳作间还要配置各种颜色的小地毯,如红色、蓝色、绿色、粉色等颜色。孩子可以随意坐在小地毯上,使用各种教具进行练习。由于小桌子、小椅子已经占据了大量空间,还要留下一片区域放置小地毯,所以劳作间要比其他房间大一些,这样孩子才能有空间随意将教具放在地毯上进行劳作。

客厅和起居室是孩子们玩耍、聊天、听音乐和做游戏的地方。房间的陈设要精致优雅,在房间内放置各种尺寸的小桌子、小扶手椅和沙发。在墙上挂各种尺寸的漂亮小托架,以便在上面放类似花瓶、雕像、相框等装饰品。最好能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小花盆,孩子可以用这些小花盆种自己喜欢的室内植物,精心护理和照料植物生长。起居室里要有一本画有各种图形的图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集中精力看书或者学认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既可以做游戏又可以据此做模型。如果能有一架钢琴或其他乐器,特别是那种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小型竖琴,那就太完美了。老师可以在起居室里给孩子们讲故事,肯定会有很多对故事感兴趣的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听故事。

至于餐厅,除了摆放桌子,还要有许多低矮的碗碟柜,这样孩子就能自己拿取、放置餐具。此外,更衣间也必不可少,每个孩子有属于自己的衣柜或收纳空间。在更衣室里要有用桌子组成的盥洗台,每张桌子上要有一个小脸盆、肥皂和指甲剪。水槽放在靠墙的地方,以方便孩子取水倒水。

“儿童之家”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由孩子们来完成。他们清理房间,清洗家具,擦亮铜器,洗涤、摆放好餐具,打扫并收起地毯,还要做洗衣服和煮鸡蛋等工作。自己的个人卫生更要自己完成,要学会自己穿衣、脱衣,把衣服挂起来或者折好。

玩具产品已经能做到很复杂、很逼真的程度了,可以用这些逼真的玩具给孩子建构一个尽可能真实的场景。有给娃娃们装扮的各种服装,有可以假装做饭的厨具和食材,有形态逼真的动物玩具,这样可以将现实展现给孩子们,让其成为自己生活舞台的表演者。

儿童的活动曲线

我们可以用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孩子的活动过程。在纸上画一条水平线,用来表示孩子正处在休息的状态,水平线以上表示孩子进行的有规律的活动,水平线以下表示他们随意玩耍和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孩子活动的复杂程度,曲线的长度表示时间的长短。以这种方式,我们能够用图形把孩子活动的时间长度和规律程度表现出来。而孩子的活动过程,就会在图上形成一条曲线。

儿童活动曲线图

我还用这种方法去测量一个孩子在儿童之家所进行的活动。当孩子进入教室后,往往要先安静一会儿,然后才开始找事情做,所以曲线是先向上画到表示有规律的活动部分。等到孩子玩累了,活动就开始变得有些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水平线以下,一直下降到他的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着,孩子会更换一项新的活动。例如,如果孩子接下来先玩带插座的圆柱体,然后拿起蜡笔,用心地画了一段时间,过了一会儿他又去逗弄坐在他旁边的孩子,这时候的曲线就要再一次画到水平线下方。紧接着,孩子跟伙伴斗嘴,相应的曲线要继续停在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再到后来,孩子感觉累了,他随手拿起几个铃铛放到秤上,觉得这个挺有意思,就慢慢专心地玩了起来,孩子的活动曲线也再次向上攀升到有规律活动的区域。直到孩子不想再玩了,但又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他就会烦躁地走到老师的身边。

孩子的活动曲线当然不能显示出孩子是怎样玩每种东西的,我会在其他地方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无法专心的孩子,大都与上述活动曲线的描述相吻合。这些孩子常常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们往往是漫无目的地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原本计划在半年时间里用到的教具,他们可能在几小时内就玩遍了。孩子这种没有章法的行为,是非常平常的。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天、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我们重新为这个孩子做了一张活动曲线图。我们发现,他已经有了专注的能力。

很明显,我们可以从活动曲线图上看出孩子的活动状况。他虽然没有十分严重的脱离秩序现象,但离完全有规律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换句话说,孩子的活动曲线大概维持在有规律与没有规律的活动范围之间。这种孩子进入学校后,倾向于找比较容易的事情来做,所以他可能会从教具里找出一些他早就熟悉的东西,反复练习那些他已学会的。

让孩子接触重大工作

在活动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看上去有些疲惫,表现出不知道该做什么好的样子,他的活动曲线下滑为表示休息状态的线。以上的活动模式,不仅在一个孩子的身上表现出来,甚至全班的孩子都是这样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或许一位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会这么想:孩子们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日常生活练习,又花了很多时间去进行教具练习,他们一定累了。如果是因为累了孩子才没有办法专心,那么错就不在老师身上。

一个容易心软又对现在盛行的心理学理论稍有了解的老师,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事情,一定很累。于是,这个老师就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他一般会带孩子到操场上去玩,让孩子透透气。等孩子们没命似的在操场上奔跑了一阵子之后,老师才把孩子们带回教室,这时候孩子会比没到操场玩之前更加好动,更无法专心。孩子还会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的现象将一直持续下去。

也就是说,很多老师往往做出错误的结论,以为孩子会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是不正确的。很明显,孩子的选择随兴而至,玩了一会儿,他就会开始烦躁。老师对此常常感到无可奈何,他们实在已经用尽了各种方法—让孩子休息一下,换个地方去玩—可是都没有作用,孩子不仅不能继续做原来的事情,也没有平静下来。

尽管这些老师十分用功地钻研着教学的方法,但他们缺乏对孩子应有的信心,所以这些老师无法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当然,他们是尽了全力的,对每一项教学建议和教学计划都十分留意。只是这些老师惯于干预和指导,结果反而打乱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影响了孩子本来能从活动中得到的启迪。

如果老师能做到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充满信心;如果老师可以把他学到的暂时放到一边;如果老师能够谦虚一些,不把自己的指导看成必要的;如果老师懂得要耐心地等待,他就一定能看到孩子身上的全新转变。只有等到孩子找到了自己心智深处还没有被发现的潜能时,他焦躁不安的心情才能够平息。

可是,如果孩子重新选择了一项比之前的活动更加容易的活动,他们不安的心情就不会平静。因此,这项新的活动一定要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孩子一定要专心地把自己全部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同时孩子还必须不受周围事物的影响。

孩子完成了他的重要活动后,他的脸上会表现出一种和假累完全不同的表情。孩子之前的表现是看起来很累,现在他看起来很平静,而且他的眼睛闪闪发亮。孩子仿佛有了新的动力,并且充满了朝气。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工作的循环,具体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单纯的准备工作,它引导孩子去接触工作;第二部分是带领孩子进入真正的重大工作。

完成工作之后,孩子会显得很平静。实际上,只有在这个时候,孩子才表现出真正的平静。孩子那种安静祥和的样子,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他已经找到了新的真理。这时候,孩子一点儿也不会疲累,反而充满活力,孩子的状态就像我们刚刚享用了一道美食,或者刚刚洗了个舒服的澡一样。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吃饭和洗澡绝对是两种花力气的工作,但它们不仅不会让人感到累,反而会使我们重新充满活力。正因为孩子能从工作中得到平静休息,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力使孩子有机会去接触重大工作。

在工作中获得精神力量的平静

在这里,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休息”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来说,休息并不代表完全懈怠不动。当我们静止不动时,我们全身的肌肉都比较容易僵硬,只有在我们放松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才能够得到休息,我们才能够从智力的劳动中获得精神力量的平静。

生命是非常神奇的。如果一位老师说:“我给孩子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去做,他才会有精力。”他的这种做法应该得到大家的尊敬,因为这确实是了解孩子的唯一方法。我们只有去聆听孩子生命的声音,才能帮助孩子选择他真正需要的工作。所以,这位老师尊重孩子神奇的生命过程,也表明了他有信心等待,这就足够了。在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中,孩子显得快乐而友善,他甚至信心十足地和老师聊天。孩子仿佛打开了心灵之窗,他想去找老师说话,因为孩子看出了老师的聪明和优秀。孩子从前没有注意到的周围的一切,现在仿佛都在向他招手。毋庸置疑,孩子现在的感觉变得敏锐了,生活也丰富了,他们对团体活动更感兴趣了。面对这么多生活中的新发现,孩子一定要储存充沛的精力。一个精神不振、感情贫乏的孩子,是不会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反应的。这样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而且不守规矩。就算真的能教他些什么,也会让你感觉精疲力竭。

根据上面所说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以前对待孩子的方式确实太糟糕了。让孩子信服或者服从某个人,这并非孩子的内在发展所需要的外在表现,可是我们却一再地要求孩子遵从这些外在的行为要求,不给孩子机会让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且发展他的内在潜能。我们真正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找到通往他内心世界的路,而不是一再让孩子的发展受挫。

孩子越专心,就越能从工作中获得平静,越能发自内心地去守纪律。在教学方式上达到这种水平的老师,都会有一套特别的沟通方式。比如,一位老师可能会问另一位老师:“你们班上的孩子表现怎么样?组织得有秩序吗?”老师可能会回答:“嘿!你记不记得以前那个很不懂得遵守秩序的小男孩?他现在变得特别自律了。”以这种方式进行沟通的老师,往往是对孩子接下来的发展已经心中有数,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对孩子展开教育。一件很简单的事就可以让孩子变得遵守纪律,一个能够自律的孩子就这样踏上了自然的心理发展之路。自律的孩子会习惯于工作,如果没有事情做就不知如何是好,他们甚至在等人的时候也闲不下来,整个人充满了活力。

当孩子越来越能够自律地工作时,他“假累”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完成工作后平静下来的时间就会增加,就会有较多的时间沉浸在他刚刚结束的工作里。这个平静时刻有着特别的意义,工作似乎告一段落,但另一项观察外在世界的工作才刚刚在孩子的头脑中展开。孩子的内心平静下来,注意去观察他身边正在进行的事情,在头脑中思考着一些细节,并从中得到一些新的发现。

TIPS:

要做到专心,需要经历3个步骤:

●准备期,有具体目标的工作能够让孩子的内在发展得到满足,使他的疑惑得到解答。

●孩子能够顿悟他从未发现的事情,当孩子的内在疑惑有了答案的时候,他的外在表现会相应地改变。

●孩子会变得非常听话,并且所表现出来的耐心几乎令人无法相信。更让人惊讶的是,之前并没有人教孩子要听话或者要有耐心。 LvvEv/wS7DSrax7gAxOD1t7DOmvC+O6QHdlHtphK07aLoj+vf9ZEZg9jHZR411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