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我们应该首先关注那些作为生命基础的本性与作为生活基础的刺激之间相互对应的基本事实。不管它们怎样变化,我们始终要把它们作为教育的基础。
我的观点遭到了一些专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儿童一定要养成注意所有东西的习惯,甚至要去注意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东西。这是现实生活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他们必须为此进行努力。
这种论点的建立带有一定的偏见,它就像一个家庭里的严父提出的“孩子们应该习惯吃所有的东西”之类的命令。在这里,道德教育被置于一边,实在令人觉得可悲。幸好这种命令式的教育已经过时了。如果它还一直流行的话,做父亲的就会因为孩子在午饭时不吃自己不喜欢的菜而惩罚孩子禁食一整天,或除了那道被拒绝的菜之外,他不准孩子吃其他任何东西,就算这道菜已变凉甚至令孩子恶心也必须让孩子吃下去。最后,饥饿会削弱这个孩子的意志,打破他的幻想,他只得把那盘变凉的食物吞下肚子。而当父亲的还会理直气壮地称自己能在任何情况下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孩子能吃下为他提供的任何东西,他既不贪吃,也不任性。与此同时,有些家长为了改正孩子贪吃的毛病,会采取十分粗暴的方法:将还没有吃晚饭的孩子送上床睡觉。
直至现在,那些坚持认为儿童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也要关注的人就是采取了相似的方法。可是,这类不易消化的“食物”只会危害孩子的身体,让他们越来越虚弱。
被这样要求的孩子无法拥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面对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那些在吞下冷汤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就马上上床的孩子,身体无法得到良好的发育。当他们遇上传染病,就很容易因为抵抗力弱而被传染。另外,从道德培养的角度来看,这些做法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由于这些孩子在童年时期有很多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他们的内心就会把这些欲望的满足当作最大的自由和快乐,等到成年后,就会在吃喝上没有节制。
而有一些孩子,他们获得了合理的喂养,拥有了健康的身体,也成为有节制的人。他们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反对酗酒,不会无节制地吃东西,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做法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一个这样的现代人能够:
● 从很多方面抵抗传染病的侵袭,会在没受到任何强迫的情况下努力采取各种防护措施;
● 有勇气尝试和体验各种艰苦、高负荷的运动;
● 努力去完成一些伟大的事业;
● 勇敢地面对冷酷的道德冲突,并能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
● 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精神执着、决策果断的人。
一个人的内在生活发展得越正常,他就越能成为有个性的人,也就越能培养出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心智。一个要在人生道路上奋斗的人,他不必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准备,但是他必须是一个坚强的人。他身上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是在一天天的储备中得来的,没有哪个英雄在做出宏伟业绩前就是英雄了。我们无法预见未来生活的艰苦程度,也不会有人告诉我们面对的方法,一个人只有充满蓬勃的朝气才能应对一切事情。
对于一个处在进化过程中的生物,保证它的正常发育就是生物学家能够做的事情。同样地,胎儿需要母亲的血液来滋养,新生儿需要母乳来抚育。当胎儿生活在子宫内时,一旦血液中缺乏蛋白质和氧气,或者机体被有毒物质侵入,这个生命就很有可能无法进行正常发育。如果婴儿没有足够的奶,他们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就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这如同宣告了他们将永远处于劣势。躺着吃奶、充足的睡眠,这些都是在为“行走”做准备。在吃奶的过程中,婴儿开始长出牙齿。鸟巢里的小鸟不是刚学会飞行就马上进行飞行方式训练的,而是要有一段待在温暖、有食物的小窝里的准备时期,接着再奔向天空。这是小鸟间接地在为生活做准备。
鸟儿的飞翔本领、野兽的凶猛本性、夜莺的动人歌声、蝴蝶翅膀上的美丽花纹,这些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象,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在秘密的巢穴中或寂寞的茧里所做的准备,是绝对无法呈现的。自然界的万物在形成的过程中都要求有一个宁静的环境,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它的作用和意义。
儿童处于发育中的心灵也同样需要拥有一处温暖的“巢”。只有那里才能保证他的营养,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为儿童提供跟他们心灵发育倾向相一致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用最小的代价展现最大的力量,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