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会发现孩子展示出一定的认知能力。它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了第一个胚芽,可以补充本能的兴趣。当这种情况产生时,认知就开始为儿童建立一种类似注意力的心理机制。这样就又发生了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演变,不过这是具有某种特征的。
从已知到未知的演变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设想的那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它是在儿童内心建立起来的一种复杂的观念体系,是儿童在一系列心理过程中靠自身力量积极构建起来的。它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心理发育过程。
为了完成上述变化,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大量系统的、复杂的、符合本能的材料。比如,我们可以向儿童提供一系列物品,来引发他们关注颜色、形状、声音、触觉和气压的本能。儿童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同各种物品持续发生互动,来构建自己的心理个性,并获得对事物的清晰、有序的认知。
完成了这一步,这些通过形状、尺寸、颜色、光滑度、重量和硬度等特征呈现的物体,就跟儿童的心理建立了联系。某些东西开始出现在儿童的意识中。儿童时刻期待着它们,并快乐地接受它们。
当儿童在这种原始冲动的基础上又认识和注意到外部事物后,他们就跟这个世界上的某些东西建立了一种联系,他们的兴趣也更广泛了。换句话说,他们不再局限于跟原始本能相关的原始兴趣,他们的新兴趣建立在已获得的知识基础上。这也是儿童洞察力的基础。
传统的教育学认为,要让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到未知的事物上,就应该使已知和未知建立起一种联系,因为儿童能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兴趣。而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这种观点只抓到了这种复杂现象的一些细枝末节。其实,已有的知识会使兴趣转向更复杂和意义更加崇高的事物上,而且还会促使文化不断地演变、延续。同时,这一过程本身就会让儿童在头脑中建立起秩序。
老师在讲课时简洁地说:“××是长的。”“××是短的。”“××是红的。”“××是黄的。”……他们就这样固定地用一个个简单的字清晰地表明了感觉的顺序,同时还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编目。在孩子的头脑中,每一个映象同另一个映象被完全区别开来,它们都有自己的明确位置,而这种映象还能够通过一个字回忆起来。这样,新的知识既不会被随意抛在一边,也不会跟旧的知识混淆在一起,而是会被安排存放在合适的地方,还会跟原有的同类知识归到一起,如同图书馆里的图书一般,井然有序地陈列着。
于是,在人的内心深处不仅有一种渴望增长知识的动力,还会形成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又在不断吸收新信息的过程中得以维持。所以,内部的协调性就如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一样,本身就是以自发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的内部条件决定了其个性的自由发展、个体的成长与组织建构。
老师可以控制这些现象,但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谨慎,要避免将儿童的注意力引向他们自己。因为儿童的全神贯注对自身的未来有决定性作用。老师的教学艺术在于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不要对自然的表现进行干预。
儿童处于发育中的心灵也同样需要拥有一处温暖的“巢”。只有那里才能保证他的营养,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