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出生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别人的照顾。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对婴儿的成长的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他动物无论出生时多么脆弱,几乎都要马上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依靠自己活下去。它们得马上能走,甚至要跟在妈妈身后跑,还要学会跟同类动物进行沟通。比如,小猫要学会喵喵叫,小绵羊要学会咩咩叫。尽管它们发出的声音可能显得比较微弱,但我们还是能够听到它们不断发出的叫声。动物的成长准备阶段非常短又非常简单,可以说它们一生下来,自身的本能就已经决定了它们的行为。比如,淘气的小老虎从出生时开始,就已经能够自己站立,在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敏捷地行动了。
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动物,都不只是具有其外在的形体,还具备与生俱来的潜在本能。而所有的本能都是通过动作体现出来的,它们代表着不同物种的个体特征。有人认为,动物的特征是由它们的行为得以归纳出来的,而并不是他们的外表。所以,动物身上具有而植物所不具有的那些特性,就可以被统称为“心理精神特质”。既然连动物的心理精神特质在出生的时候都有很明显的体现,怎么能说人类新生儿没有这样的天赋呢?有一种科学理论有这样的观点:动物现有的种种行为表现是在一连串物种繁衍的经验累积中形成的。那么人类的特征不也是这样吗?人类也是经历了先直立行走,再不断发展出语言的过程,并把经验传递给后代。
因此可以说,这里面一定包藏着一个真理。让我用物品的制造方法来打个比方。有些东西是经过机器快速大批量制造出来的,完全是相同的;而另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以手工慢慢制成的,每一个都有不同之处。手工制作的价值,就在于它体现出了艺术家的独特风格。这个比方正好可以用来说明其他动物跟人类在心理上的差异:
动物就好比机器大批量“制造”的产品,每种动物一出生,就已经具有了跟自己相同种类动物一样的特性。
人却是由“手工制造”出来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所不同,好比大自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而且,人的制造过程比较缓慢,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人的外表还没有得以显现之前,他的内在就已经开始发展了,这种发展绝不是为了要复制出与其他人一模一样的人,而是要创造出一个真正全新的人。
到目前为止,人的内在发展依然是一个无法进行预知的谜。我们可以说的是,人类的发展一直都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内在构建过程,就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在呈现于大众以前,艺术家一定要先在他安静的工作室内进行一番用心的精雕细琢。
人格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看不见的过程,而对于我们来说,婴儿更像一个谜。我们只是明白婴儿将来会有无限的发展可能,至于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们却无从知晓。在婴儿弱小的身体中,有着比其他动物更加复杂的独特机制。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意志让他能够完成自身的具体转化,并向前迈进。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君王、英雄、罪犯、圣人在同样的方式下出生,但是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发展之谜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而激发着每一个人去做不同事情的正是个性的发展。
很多喜欢思考的人常常会想:“为什么拥有最高智慧的人类需要有这样漫长而且艰辛的婴幼儿期,可其他动物却不是这样的。”还有很多人忍不住要问:“婴儿期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觉得其中仿佛有无限的秘密。这确实是一项心灵创造的工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人类的成长并不像小猫长成大猫那样喵喵声逐渐从小变大,也不像小牛、雏鸟成长的表现只是叫声越来越响亮。对于人类来说,成长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发展,还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幼儿在心智上跟成人很不相同,他们凭自己的天赋创造出很高的成就——不仅掌握了语言,更发展了说话的器官,还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和表达智慧的方式。这并不是孩子受到有意识的“意志”主宰而实现的,而是他们通过潜意识的心智来完成的。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发现,某些时候,环境中的一些事物会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使其表现出一种贯穿整个生命的热诚,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
孩子一出生就有听觉,而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对于环绕他的千万种声音,为什么孩子单挑人的声音进行模仿呢?因为人类的语言在孩子的潜意识心智中具有特殊的印象,从而引发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使他的肌肉纤维产生一种共振,能够复制类似的声音,而其他的声音就不能引发这种行动。幼儿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吸收语言的,这也是构成孩子心理人格的一部分。我们把儿童吸收的语言称为他的“母语”,来与他们日后下功夫学来的其他语言进行区别。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作用促成的化学变化。这种声音的刺激不仅会进入孩子的心智,还能通过复制变成孩子自身的一部分。我们将这种心智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灵”。如果这种力量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话,很难想象它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人类心理世界的发展同身体的发展是一样的,也会遵循相同的规律,从没有差别开始渐渐地发展到有差别。与人类的原始生殖细胞里没有人相类似,新生婴儿似乎也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个性。可以发现,最初人类的心理平台只是一种物质的堆砌,或者说只是一种细胞的组合。心理个性由我们所说的“有吸收力的心灵”来完成。在这个平台上,感觉的中心点周围逐渐依照一定的次序形成了心理器官。这个过程特别精密,我们根本不可能重现这个过程。这个过程隐藏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这些感觉能力不是心理本身产生的,而是由人体内的器官产生的。这里的每个器官都在各自独立地发展。比如,语言发展的时候,对距离的判断能力、认知的能力以及两条腿的平衡等协调能力也都在独立地发展。这些能力各具特色,而且感觉类型特别活跃,能够让人类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不过,这些感觉类型不会存在于整个发展过程中。在心理器官形成之后,这些感觉类型都消失了,而在形成的过程中,它们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能量。在器官长成之后,我们已经记不起自己曾经有过的感觉类型了。当所有的器官都长成了,它们就会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组合。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器官的形态同它们所负责的工作有一定的联系,即便有些器官没有对动物本身起多少真正的作用。靠吸食花蜜为生的昆虫都长着长长的嘴,这样便于它们从花冠中吸取花蜜。它们还会长出与众不同的表皮,这种表皮对它们采食花蜜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却可以为这些花施加养分,以便它们能够再一次采食花蜜。食蚁动物的嘴特别小,只有它们那细长的舌头能够通过,而一种有黏性的物质就覆盖在这些细长舌头的外表,并对粘食蚂蚁有一定的帮助。
为什么动物的行为方式会这样有限呢?
为什么有的动物爬行,有的动物善于跳跃,而有的动物能够攀缘呢?
为什么有些动物吃蚂蚁,而有些动物却吃花朵呢?
为什么有的动物吃活物,而有的动物只吃腐肉呢?
为什么有些动物吃草,有些动物却吃木头呢?
为什么有些动物只能穿行在土壤的腐殖质中呢?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物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每个物种都有着自身固定的、跟其他物种完全不一样的行为模式呢?
为什么有些动物凶残而又具有进攻性,而有些动物却温和而驯良呢?
生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目的或许不只是像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所说的那样,只为了生存和从周围环境中获益。生命的力量似乎不只是一个使生命形态不断得以完善的过程。完善本身好像并不是生命的真正目的。
可以说,这对我们的观点是一种巨大的冲击。根据这个理论,生命的目的看起来同环境的要求有着更大的关系。也可以说,生命或许是造物的一种手段,而每一种生命都有它特定的任务,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仆人或者是工厂中的雇员。地球表面的自然和谐是在无数生命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每种生命都有着自身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在观察中得到的行为模式。生物行为的意义不只是满足自身的需要。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立足于科学界那么长时间的进化理论又将会怎样呢?难道它会走向没落吗?并不是这样的,它只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已。当然,进化论的观点已经无法停留于旧有的“逐步进化、永臻完善”的形式上了。现在,研究物种进化的视野应当更宽阔,也应当延伸到各个边缘的领域。它应当包含着某些功能上的关系,这些关系或远或近,会把不同形态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
这些联系不应当被认为只是简单的互助的例证,而应当被理解为同整个世界的环境相关的最终目的,从而达到自然的某种统一。当自然形成了某种统一,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获得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因素。
我们将婴儿的这种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吸收知识的创造性能力比作天体中的星云。天体中星云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几乎到了没有密度的程度。但从遥远的星体看去,它们却具有一定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