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儿童的敏感期发展

在孩子敏感期进行适当的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是否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一直是大家热烈讨论的问题,至于如何进行早教却还没有谈到。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注重实际,显得理论性过强,不像让孩子如何健康成长那样具体。

有医生为1岁孩子开设了一所专门的学校,帮助孩子进行一些手和脚的运动。这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这样做很有可能对柔弱的新生儿造成运动伤害,再说新生儿需要学习的内容已经够多的了。但是不让新生儿做任何活动,过于保护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指导新生儿活动时,不要做像上述那些特殊学校所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成人帮助孩子进行手和脚的运动,就是将成人的行动方式套在孩子身上,将孩子变成小大人的样子,这十分错误。成人只需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活动,不要进行干扰,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孩子开始肢体运动是由其内在的能力激发,是孩子自主、自愿的行为。肢体的活动是人体自我意愿的表达,因此只有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肢体活动,孩子的肌肉才能得以正常发展。对此,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并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要仔细观察孩子,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方法,因为我们无法用语言与这么小的孩子沟通,而方法能让我们尽可能地了解孩子。

1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需要成人给予特别细心的照顾,而一旦不舒服或不高兴就会大声哭闹,让一家人都不得安宁。成人只会从生理健康方面照顾1岁以内的孩子,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婴儿期经历已经能对一个人的性格和品德有所影响,任何伤害或阻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事情,都会严重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性格和品德的形成。

要想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找到能够作为指导新生儿成长的模式,我们就必须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捕捉到孩子最细微的表情和动作。

教育学家将婴幼儿时期定义为“软蜡”(ceramolle),认为可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我认同“软蜡”这个观点,可这些教育学家觉得孩子应该由他们来塑造是不对的。实际上,孩子能自觉自发地塑造自己,正确的理念应该是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确信自己、塑造自己。而在孩子眼中全能、权威的成人,很可能会粗暴打扰、介入孩子的自我塑造过程,将孩子在“软蜡”上自己勾勒出来的轮廓毁掉。将成人的这一行为说成十恶不赦,并不过分。

就算成人对孩子的打扰是无意的,但也已经对孩子精心营造、构建的东西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坏。孩子会在成人不注意的情况下,重新营造自己的世界,可成人仍然会粗暴地毁掉一切。就这样,双方的冲突会一直持续,直到孩子妥协为止,那时孩子将不再拥有自己的主见,不再想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因此,在孩子的敏感期进行适当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比之后的任何时期更为重要。成人一定要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不要粗暴、盲目地干扰、阻碍其正常发展,就像地狱魔鬼和天神之间的关系一样:天神拥有创造的力量,而魔鬼则拥有毁灭的力量。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自己善于观察的能力去了解孩子,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弄清楚怎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好处。我们一定不能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那样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让孩子自我成长、自由建造,而不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概念,因为大多数人仍然认为成人才是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创造者。请成人抛掉这个错误观点,静心思考一下自己犯下的错误。

理解了孩子才是真正的创造者之后,我们就需要更了解孩子的人格形成。无论是对新生儿还是对大一些的孩子施教,教育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仔细观察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当我们因为怕孩子的吵闹而拒绝与他们一同相处时,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一件事情如果能让成人觉得开心舒服的话,孩子的感觉也会很不错。例如,当大家共进晚餐的时候,将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关在另一个房间,将其单独隔离开,这对孩子非常不尊重,相信没有人会用如此不尊重的态度对待成人。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孩子,让他们与我们一起坐下来吃饭,并深感能与孩子坐在一起是一种“荣幸”。成人要多与孩子亲近,并使自己愿意与孩子多待在一起。

敏锐的观察力

孩子拥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让很多成人无法想象。因此,成人根本就不需要用艳丽的色彩和高音贝的声音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能观察到许多事情,不只是具体事情的形象,还有动作的影像,还能观察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很多东西,在成人还未注意到的时候,孩子已经观察、了解到了。

举一个与婴儿有关的例子。家长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在看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家长一边看画,一边在假装吃东西。这个原本只会喝奶的婴儿,看到家长吃东西的样子便会模仿。看到孩子如此感兴趣,家长就一直抱着他站在画前,一直到他觉得有些无趣才走开。这位家长是真正的“教育家”!家长激起了孩子的内在潜能,模仿成人吃东西的样子,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这项活动。

当一个小孩看见大厅里芭蕾舞者的雕像,就会翩翩起舞。这是由于孩子看到别人跳芭蕾舞,所以一看到这座雕像就会知道这是跳舞的姿势。

孩子若是对房间里某些东西特别感兴趣,就会很快发现原来不属于这间房子里的东西,并向成人询问是什么东西。例如,有个小女孩外出游玩时看见了墙边的一块石头,她对这块石头很感兴趣,之后女孩每次出门都会停下来看看墙边的小石头。

孩子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都喜欢看亮光、鲜花和动物,并将他们看到的东西依照顺序储存在大脑里。孩子会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观察的欲望。例如,当看到大人说话时,孩子会观察大人说话时的嘴形。由于很多成人并不了解孩子的这一能力,所以他们总是以大声说话或者大声叫出孩子名字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成人只需要做出假装说话的动作,哪怕只是嘴部细小的动作,都能让孩子专注地观察。成人说话的样子让孩子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对语言有种天然的敏感——孩子内在的发展规律要求孩子在这个时候需要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将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放在一个只动嘴不出声的人面前,婴儿会很认真地观察那个人嘴形的变化。成人的动作激发了孩子想要模仿的内在动力,这与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是相符的。

成人要敏锐观察孩子的需要

我们再来看看较大一些的孩子。我曾经接触过几个日本爸爸,他们对孩子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一位爸爸在带他2岁的儿子散步时,孩子突然坐在地上,这位爸爸没有大声斥责,命令孩子“快起来”,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站起来。这位爸爸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用长者的身份而是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还有一位爸爸,在跟孩子做游戏时,将自己的双腿分得开开的,让孩子在双腿间穿来穿去。这位爸爸在做这个可笑姿势的时候,脸上还保持着长者的尊严。我很敬佩这两位爸爸,他们能从传统的育儿经验中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而很多人只是急着让孩子尽快成为大人,成为社会中的人。

我在米兰遇到了一位妈妈,这位妈妈还曾上过蒙台梭利的课程。她当时正在牵着孩子的手要过马路。这时路边教堂里的钟声响起,孩子停下了脚步,想聆听钟声,可妈妈并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只是一味地责骂并催促孩子快些走。看得出,让成人不要总是打扰孩子的成长是件非常难的事,但确实非常有必要。要想让成人做到这一点,需要成人了解孩子的需要,并且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控制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冲动,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得到内在生命的自我创造。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缺少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但这两样只是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从心理角度看,即使孩子身上洒满了阳光,可心里或许连一丝光线都照不进来。这是因为成人用粗暴、无知的力量毁掉了孩子身上拥有的内在力量——缓慢、重要且脆弱的自我建造。

成人要想给孩子提供适当、正确的帮助,就必须学会细致、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如果想制订一套适当的育儿方法,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参与到成人的生活之中。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对成人的行为进行模仿,如果孩子连成人是怎么做的都观察不到,他们就无法模仿,自然无法学会,就像失聪的人很难学会学好说话一样。我们要求成人尽可能多地与孩子相处,多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可成人总是觉得难以做到。其实与孩子相处,并不会占用成人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只是一个心态问题。一个不模仿成人、不会提问的孩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而由于偏见,我们提倡成人多陪伴孩子的观念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最健康科学的教养理念是孩子需要很多睡眠。可为什么要强迫孩子睡觉呢?其实如果让孩子多待在大人身边,他们想什么时候睡再什么时候睡,就能发现孩子并不需要过多的睡眠时间。

在北欧,人们坚持让孩子早早就上床休息,这一做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很多人都这样去做。曾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他很想看一下人们谈论的美丽的星星到底是什么样子。由于这个孩子早早就入睡,他根本就没有看到过星星。早早就让孩子入睡的传统会使孩子觉得,进行自我建构是件非常累人的事情,他不得不跟成人斗争,最终成人毁掉了他的自主建造,孩子不得不服从命令早早上床休息。

我们基本的教育观念是,绝不能成为孩子成长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简单,也不会很难。最难的事情是,去除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和偏见,只有观念正确了,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R1YjvoYVn+CTIrIQH70pjZ4NCNyTn77sxGJYo0iMcoXxfRdPSmsK4aiTdayVSXR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