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婴儿成长的奥秘

敏感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钥匙”

新生儿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他是怎样适应这个复杂世界的呢?他是怎样认识事物的呢?他是凭借着一种什么样的手段,怎样无师自通地掌握一门语言的呢?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但是由于我们对此抱着习以为常的态度,使我们对这些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奇迹”总是熟视无睹。与儿童相比,一个成年人要适应新的环境却需要不断地获得帮助,在学会一门新语言时,他永远也无法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完美地掌握。

早在父母注意到之前,小婴儿的感知觉就已经开始带动着心理悄悄发展了。比如,孩子说话能力的发展就是秘密进行的。一个正常的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语言能力,他在其他各个方面也都存在着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本能,也是一种积极的潜能,它与儿童所处的环境一起构建起儿童的精神世界。

当我们讲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时,一般指的是我们从外表可以观察到的变化。而儿童的这种秘密进行的发展,我们在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所研究的“动物的敏感期”中找到了答案:

一只普通的毛毛虫,其幼虫食欲非常旺盛、食量很大,甚至具有吃掉整棵植物的能力,但在刚出生的几天里,它只能靠吃枝头的嫩芽为生。雌蝴蝶出于母性的本能,会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交接的角落里,因为那里既安全又隐蔽。但是这里离有嫩芽的枝头却有一段距离。当幼虫卵化后,是什么引导它爬向枝头寻找嫩芽呢?是光线!它对光非常敏感,跟着光线朝树梢爬去,向那个最亮的地方爬去。在那里,幼虫找到了赖以为生的食物。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够吃粗糙的食物时,它对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它的眼睛就再也不能感受到特别的光线了,敏感期一去不复返。此时,长大的幼虫也会相应地开始学习其他谋生方法和生活经验。这并不是因为幼虫的眼睛看不见了,而是它的眼睛对光线不再敏感了。

同样是这只毛毛虫,它在成蛹之前对吃非常贪婪,某一天却突然不吃不喝起来。在严格的禁食中,它为自己织蛹并将自己包裹起来,看起来就像死了一样。而实际上,它却在紧张地忙碌着。当它破茧而出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蝴蝶,迷人的双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蜜蜂也要经历这个阶段。在最初的时候,所有的雌幼虫都有可能会成为蜂王,但每个蜂群只能有一只雌幼虫成为蜂王。雄蜂会为这只雌幼虫准备一种特殊食料,幼虫吃了这种“美味”的食料后,就会成为这个蜂群中的蜂王。但是如果这只幼虫在被选出时已经过了幼虫期,它就不可能成为蜂王。因为只有在幼虫期,雌幼虫才会对食物有极度贪婪的欲望,它才能长成像蜂王那样硕大的身材,过了幼虫期就不再可能了。

这种敏感性具有以下特征:

□敏感期发生在生物的初期发育阶段。此时,它们会在一段时期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性。

□敏感期具有短暂易逝的特征,并且只在为了获得某种特性时表现出来,生物体一旦获得了这种特性,敏感性就会消失。

□敏感期所具有的特性与成长不同,这种特性是借助短暂的刺激和潜力获得的,而成长是缘于悉心的引导。

儿童敏感期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本能。这种本能对儿童的影响力非常惊人,如果这种本能受到了破坏,就有可能使儿童变得体弱、缺少活力。虽然成人对儿童的敏感期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儿童在其敏感期没有按照敏感性的“指挥”行事,他们就会永远失去这种天赋的力量。

儿童在敏感期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并通过自我调节去掌握某种本领。这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们的内心深处,或是电池给机器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一样。正是这种在敏感期所具有的特性,使儿童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和动力,他们能轻松地掌握各种本领,他们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使自己的能力大大增强。当一个目标达到时,他们才会失去兴趣和活力。

儿童以这种独特、强烈的方式与外界建立起了联系。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一种热情耗尽之后,另一种热情随之燃起。在这种节奏的支配下,儿童不断地去征服世界,这一切使他们感到十分幸福、满足。当度过了敏感期后,人们心智上的发展只能通过思考、努力和研究才能实现。人们会对繁重的工作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而处于敏感期的儿童却总是孜孜不倦地工作,这正是敏感期儿童与成人心理状态的本质区别。

敏感期与心理发展

如果儿童在敏感期里遇到了障碍,无法正常发育,他们的心理发展就有可能因此发生紊乱甚至扭曲。

通过长期的研究、观察,我们发现当儿童的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或愤怒的情绪。很多成人由于不理解孩子为何会有这些表现,就认为他们是在无理取闹,或他们只是想得到成人的安慰,因此将他们的这些表现视为“任性”或“发脾气”。

发脾气是一种激动的、无目的的行为,与儿童“发高烧”具有相似的特征:突然来袭,却找不出相对应的病理上的原因。正如我们常常遇到的那样,儿童在生了某种小病时,常伴随有发烧的症状,当这种小病痊愈时,发烧症状也会马上消失。同样,儿童在心理上也会由于特殊的敏感性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没有原因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实际上,从儿童出生起,任性、发脾气就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将这种情绪表现视为人类心理反常的外在表现。如果把每一种官能上的失调都视为器官性的疾病,我们也要把所有的心理紊乱称为心灵上的疾病。儿童第一次发脾气就是他们心灵的第一次生病。

成人常常把孩子那些没有明显动机、固执或无理的行为视为儿童的反复无常。我们还发现,当成人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时,会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恶化。而实际上,孩子的这些异常表现和情绪本身就表明,这其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并且这种原因没有消失,还在持续地产生影响。成人应该为孩子找到一种调节的方法。

儿童在敏感期发脾气可能是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可能是他们对某种危险或杂乱无序的警觉和反感。只要儿童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者危险、无序的状况得到了缓解,他们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有时,我们会发现刚刚还情绪激动甚至歇斯底里的儿童突然就平静了下来。

孩子与敏感期密切相关的各种任性表现,也会像敏感期一样短暂易逝。任性不会对孩子在敏感期形成的禀性造成永久的影响,但是会产生一种不良的作用,阻碍儿童心理的发展成熟。

当儿童处于发脾气的状态时,他们从来都不是安静地提出问题和要求,而是处于一种失衡和“故障”的状态。发脾气不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是对不遵守自然规律进行反抗和自我保护的表现。也因此,发脾气才会引起几乎所有人的关注。伴随着发脾气的各种其他表现,都是为了维持和保护儿童在敏感期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创造力,而隐藏在这种创造力下的儿童心灵的本能却一直被漠视。

处于敏感期是某些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但是由于各种心理冲突背后存在不同的原因,所以我们无法把所有引起孩子发脾气的原因都解释清楚。另外,很多儿童反复无常的举动,是其长期受到成人错误对待的结果。只有找到其中的原因,我们才能深入儿童的内心,了解他们成长的秘密。这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理解与和谐相处的基础。

敏感期与环境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进行的,但外界环境只是心理发展的场所,而不是原因。就像食物和空气是身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样,外界环境也仅仅是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不同的敏感性使儿童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适宜自己生长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就像阳光照到了一些物体上,而没有照到另一些物体上一样,儿童只对某种特殊的事物具有敏感性,对其他事物则无动于衷。这些能使儿童产生敏感的事物构成了他们的整个世界。

儿童不仅仅对某些事物具有内在敏感性,他们还具有利用这些事物促进自身发展的独特潜能。一个正处于敏感期的儿童,他们所进行的心理调整,能使自己更加轻松、愉快地认识和生活在所在的环境中。

对刚出生的婴儿,如果成人不给他们提供帮助,忽视其所处的外界环境,儿童的心理就有可能陷入危险之中。儿童要为自己的心理发展与外界斗争,并且还有遭受失败的可能。由于成人对于儿童的正常心理还缺乏了解,不知道正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哪些,因此他们可能无法给儿童提供恰当的帮助,也无法注意到儿童内部正在发生的奇迹。而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尽管我们无法从表面看出来,却的确正在儿童心里秘密地进行着。

我们不能再漠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了,应该从一开始就去帮助他们。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塑造儿童是属于自然之神的任务。这种帮助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为儿童的心灵成长提供支持,因为这种支持只靠儿童自己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

如果儿童的健康取决于某些隐秘的能量这一假设成立,我们就可以设想,某些儿童无法适应外界环境,其实是由于他们发生了心理失调和罹患心理疾病。

当我们还不了解科学喂养的知识时,儿童的死亡率高得惊人,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表现。一些儿童即使存活下来,仍有许多在成年后深受失明、佝偻病、跛脚或瘫痪之苦,还有许多人肢体残缺、器官受损,易受结核病、麻风病、淋巴结核等严重疾病的感染。

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也是一样,我们并没有保障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案。在我们的生活中,儿童的心理健康没有得到任何的保障和维护,我们甚至还忽视了某种能够促使儿童心灵协调发展的秘密因素。心理失调导致了很多人受到身心疾病的困扰,比如,失明、虚弱、发育迟缓、死亡等。像骄傲、权力欲、贪婪和易怒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更不必说了。

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进行对比并不只是一种语言上的修辞或比拟,它能够让我们从儿童身体的疾病联想到他们心理所遭受到的创伤。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最初的毫厘之差可能会导致儿童成年后的千里之“谬”。尽管一个人在不适合的环境中也可以长大成人,但是请想一想,他本应该在一个与自己身心都和谐的“乐园”之中成长呀! WGlIlmomihY5lNim72X91B31/Yb/xpJrr05BWr0gb4GtNDSEBOWT6BmvHZvOig0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