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培养孩子专注工作的能力

把儿童的意识引向明确的目标

当我们把孩子放在一个有利于他们心理发展的环境中时,我们希望看到这个孩子马上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物品上,按照我们事先设定的目的来使用它,而且还不停地重复这个行为。我们发现,不同的孩子重复的次数也不相同,有的可能重复20次,有的可能重复40次,有的甚至可能达到200次。儿童的这种表现是那些与心理发育关系密切的行为的先导。

儿童会产生这种表现,是由于一种原始的内在冲动在发挥作用,就像人处在精神饥饿的状态中具有一种模糊的意识那样。要释放这种饥饿所产生的冲动,就应该把儿童的意识引向明确的目标,使它转化为一种基本而又复杂并可重复进行的智力活动。

比如,一个孩子忙着安放一些立体插板或10个小圆筒,把它们移动到各自的位置上,他连续这样做了30次或40次之后,突然犯了某个错误,或者发现了某个问题,于是他动手把这一问题解决了,这样他以后就会对这项活动越来越感兴趣,还会尝试反复进行这个试验。这个过程其实就可以促使儿童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练习,有助于他们的内部发展。

或许正是因为内在意识的发展,儿童在使用这种物品时常常显得很愉快,还会不断重复地使用它们。就像我们要让一个口渴的人解渴,就不能只让他微微地抿一口水,而必须让他喝个痛快,喝够身体所需的水分一样。同样,要满足儿童的心理饥渴,只是让他们走马观花地这儿瞧瞧那儿看看是不够的,听别人描述物品的使用方法更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真正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让他们拥有这些物品,并且能充分地使用它们。

我们应该把这一切当作心理建构的基础,这也是对儿童进行行为教育的唯一秘诀。我们为儿童创造的环境是他们可以进行自由活动的场所,而且最终目标就是满足儿童的精神活动需求。所以,我们在游戏中为儿童提供立体插板不只是要让他们了解有关物体大小的知识,平面插板的设计也不仅仅是把儿童形状概念的形成作为目标。它们与我们为儿童准备的其他物品都一样,目的是要培养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类练习中,儿童能够获得他们真正可以理解的知识。并且,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他们也要学会保持程度相当的注意力。实际上,正是因为儿童获得的感觉知识在范围、形状和颜色等方面是精确的,才使人类的精神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有了取得更大成就的可能。 anAQkvLijmkPeOeMiKJof3By+NIf4bFvAlUeqIS+IdcXcVcFAed/49kwgi9QoX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