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氮气的特性

第二天,两只活麻雀已经被捉住,正在笼子里活蹦乱跳着。孩子们把笼子提到保罗叔叔面前,急切地想知道与这两只麻雀有关的实验是什么。他们对实验充满了兴趣,觉得就和游戏一样好玩。保罗叔叔也非常欣慰,他认为想要学好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保罗叔叔说:“通过昨天的实验,我们知道,磷燃烧过后,玻璃钟罩里只剩下了完全不助燃的氮气。如果只用眼睛来观察,你们会觉得它和空气没有什么差别,但如果仔细研究它的性质,就会发现它和空气是不同的。我们已经从昨天的实验结果知道,氮气不能使任何物质燃烧。当时的玻璃钟罩里还剩了很多磷,这些磷在罩子里已经不能再燃烧了,但后来我们将它拿到空气中,这些磷却又重新燃烧起来。可见,罩子里的助燃气体已经消耗完,但空气中的助燃气体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磷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尽了。

“磷是一种非常易燃的物质,然而磷却不能在只剩氮气的玻璃钟罩里燃烧,更不用提其他不太易燃的物质了。”

约尔说:“那是当然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任何火焰一旦放入氮气中都会立即熄灭?”

“是的,一旦放入氮气中,无论哪种正在燃烧的物质都会立刻熄灭。”

“就和之前蜡烛不能在瓶子里继续燃烧一样吗?”

编者注:由于时代背景所限,本书中关于捕捉麻雀进行实验的相关内容有违现在的环保理念,为保持本书内容完整性,我们保留了这部分内容。我们提倡小读者们要从小爱护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道理是一样的,但具体情况略有不同。蜡烛燃烧并不能用尽所有的氧气。将蜡烛放入倒立在水中的瓶子里燃烧,烛火熄灭后所剩下的气体并不是纯净的氮气,这其中还混杂着少量的氧气,但已经无法维持蜡烛继续燃烧了。不过,像磷这种比蜡烛更易燃的物质,还能在这少量的氧气中再燃烧一段时间。”

约尔说:“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磷对于氧气的食量要比蜡烛大,所以能将蜡烛吃剩的东西都吃完了。”

“这个比喻很棒。只要残余的气体中还混杂着氧气,磷就必定能把这些氧气吃个精光;但如果气体中没有氧气了,那它就只好闭上嘴——也就是不会再燃烧了。”

爱弥儿说:“这个解释已经够明白了,不过,我想我们最好还是用实验来证明一下吧。”

保罗叔叔说:“这个实验本来就是计划中要做的。为了方便实验,我们需要先把玻璃钟罩里的气体转移一点儿到广口瓶中。我在之前的实验中演示过转移气体的方法,这次你们试着操作一下吧。放玻璃钟罩的水盆太浅、太小,这次我们换个盛满水的大木桶来做实验。”

保罗叔叔说着,把玻璃钟罩连着水盆一起放到了木桶里。当玻璃钟罩的底边没入水中时,他将水盆抽走,约尔也立即把一个盛满水的广口瓶倒没在水中,瓶口刚好在水面以下。然后,叔叔略略倾斜玻璃钟罩,罩内的气体就慢慢上升进入广口瓶,并将它充满了。接着,叔叔又把水盆衬在玻璃钟罩的下方,把它从水中拿回桌子上。最后,他用手掌抵住广口瓶的瓶口,把它颠倒过来直立在桌子上,撤去手掌,迅速用一块玻璃盖住了瓶口,防止外界空气窜入。

保罗叔叔说:“现在,这个广口瓶里已经充满了氮气,我们先用哪种物质来实验呢——硫黄、磷还是蜡烛?”

爱弥儿提议说:“从不太易燃的物质开始吧,我们先来试一试蜡烛怎么样?”

一个点燃的蜡烛头被插在弯曲的铁丝上,慢慢伸进了瓶子里,烛焰刚刚到瓶口位置就突然熄灭了,连烛芯上的火星也没有幸免。这熄灭的速度之快,就像把烛火按入水中一样。

爱弥儿说:“烛焰比我们上次实验熄灭得更快呢。上次的烛焰伸入了瓶中才熄灭,而且烛焰熄灭后,烛芯上红色的火星还残留了一会儿。但这次实验,蜡烛头一伸到瓶口,火焰和火星就都熄灭了。让我们再来试一试磷吧。”

“可以的,不过我看磷在这瓶子里也不会燃烧起来。”

把磷放在之前就用来盛放磷的那片碎瓦片上,将一根细铁丝的一端弯成圆形托住碎瓦片,磷燃烧后,把铁丝伸入含有氮气的瓶子中,燃烧着的磷果然马上就熄灭了。

爱弥儿本来还觉得硫黄极易燃,也许能在瓶子里继续燃烧,但实验结果却表明,硫黄和磷熄灭得一样快。

保罗叔叔说:“现在可以不用再试了,实验的结果都会是一样的。氮气是不助燃的气体,所以在氮气中什么物质都不能燃烧。” ENGFUG1c3Eq86ccYlNv76c+XTxQb3h4+beS+8nRNlL8U3GNUq4cps7dn3ORcfjR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