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乔治·洛奇

乔治·洛奇,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曾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两届政府中供职,主要研究工会、拉丁美洲风云变幻、意识形态、社会变革等,出版过六部专著,其中包括《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等。

他的推荐书目是:

《当东方遇到西方》(诺思罗普)

此书向我们全面展示了如何去理解宗教、科学、哲学及其它传统对国家制度的影响。

《美国的自由传统》(路易斯·哈茨)

从此书中我可以深切地感受约翰·洛克对美国的政治和商业的影响力。

《变革社会的政策秩序》(塞缪尔·P·享廷顿)

此书清晰地透析了不同国家的文化源流,认为正是这些源流制约了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

《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库恩)

库恩在此书中首次运用了“词形变化表”这一概念,而正是这一点启迪我提出了类似的意识形态变化表。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

此书对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进行了恰当的定义和系统的分析。

《当东方遇到西方》
——F·S·C·诺思罗普
(The Meeting of East and West/F.S.C.Northrop)

本书旨在纠正人们的一种普遍错误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意识和观念的冲突,因为战争已经为人们带来了民主。

作者则认为,意识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和平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俄国能否有效地把民主、政治和宗教制度融合在一起。

作者指出,现在正是正视观念冲突的时候了,有可能的话,人们应该努力去解决它。否则,人类将会因为社会、政治、思想等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产生种种矛盾,甚至发动战争,而不是互相理解,和睦相处。

作者认为,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观念冲突,是把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问题——东西方之相遇,看成是无法逃避的。由这个问题所引发的无所不包的深层次问题,是世界所面临的观念冲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对西方主要民族和文化日见相异的观念形态的定性;二是对东方主要民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的研究。最后,作者还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廷顿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Samuel.P.Huntingtoy)

塞缪尔·P·亨廷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也是政治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流派人物。《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在此书中,亨廷顿特别强调了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意义。他认为,在政治发展中,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任何缺少政治稳定和秩序的政治发展,都会导致政治衰败。

亨廷顿还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他用较少的笔墨阐述了“政治发展”的一般方法,而在大部分篇幅里却娴熟地运用了比较历史的方法,力图在各国具体的历史过程中把握政治发展的规律。他尤其擅长运用大量的数据和个案分析以阐述问题,增强他的论证的说服力度。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主旨是探讨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发生的政治动乱的原因。亨廷顿认为,这些国家之所以动荡不安,不是由于它们实现现代化的图谋与尝试,而是这些国家在走向这条道路时的过程。

他认为,高度传统的社会和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都是十分安定的,只有那种仍然处在变化中的社会才容易发生变乱。既然现代化的实现只是一个过程,社会变乱就是历史的必然。 iQQvTwcmCI0EVV42P72r4ahIuqHH54QRsLiO9YQbTfRMWTxPiuKSbG0Cuy+Rdb5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