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是十分古老的教义,可能上溯至佛陀本人,也可能包含某种更为古老的因素,其中第一和最后一个环节,清楚地表明因缘的大意,即无知或痴迷是所有恶的根本。
如何在细节上对其进行解释非常困难。华伦(Warren)先生认为,两个因缘的结合代表了相似的思想。他写道:
佛教经书似乎声称,十二因缘是佛陀的独特发现。我认为,这些经书希望我们理解这一点,即十二因缘自始至终都是他的发明。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因果联系是轮回的,即人生(存在)两次:第一次,表现为识、名和色,以无明(即无知)和报应的名义存在;第二次表现为生(出生),以贪欲(有四个分支)和因果的方式存在。
因此,尽管佛家解释这一轮回是应用于实际目的的,但人们更倾向于如下推测:现世的整个轮回是佛陀所生活时代的一个大拼盘,可能是经过他的手将其扩大或精减,并使之成为一体。
如果佛陀对其进行添加的话,显然,他所添加的是两个前提,因为无明是慧的对立面,慧则是消除无明的方式。
(《佛教教义译》,115页)
不论最初的行文如何措辞,在佛教从印度成功传入日本的过程中,传统的因果轮回学说得到了完整的保存。我们可在《那先比丘经》中找到例数“十二因缘”的最早文字:
因无明生行,因行生识,因识生名色,因名色生六入,因六入生触受,因触受生爱,因爱生渴望,因渴望生欲望,因欲望生形成,因形成而生,因生而老、死、悲痛、痛苦、忧伤、疼痛和绝望。这就是在过去未曾明了的最重要一点。
(《东方圣书》T. W. Rhys Davids 译Vol. XXXV.)。
佛经《相应部》(Samyutta Nikaya)列举了作为第二因的羯磨(即,行),行文如下: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无名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
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
——(《佛教教义译》,华伦)
巴利文的十二因缘是:
(1)avijja (无明);
(2 kamma(行);
(3)vinnyana(识);
(4)nama-rupa (名、色,即个性);
(5)salayatana (六域或六入,即五官与头脑);
(6)phasso(触受);
(7)vedana(爱);
(8)tanha(取);
(9)upadana (有);
(10)bhava (成长);
(11)jati(出生);
(12)jaramarana等(老、死、悲痛等)。
一切似乎是,整个因缘是三个系列的合并结果。
系列之一是羯磨,即行,由它产生知觉力,然后再产生名色或个性。
我们可从六入得知,另一个系列始于爱,通过触受产生识,而后产生渴望。
将第三组系列添加于以上两种较古老的模式之中的可能是佛教的教徒。我们可在传统因缘链的第一或第一、第二及第四处可见,无明可以盲目地产生组织。这些组织或初级有机体拥有欲望,从而生出意识和生命,再进一步产生老、死、悲伤和各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