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潜意识记忆
作者:【英】萨缪尔·巴特勒
译者:程莉 王雪 丽达
排版:中信出版社
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生命与习惯》《埃里汪奇游记》 《众生之路》等书的作者
新版,重编
附爱尔兰大学生态学教授马克斯.哈托格 (文学硕士、理学博士, FL.S., F.R.H.S)所撰引言
作品五
伦敦
A.C.法菲尔德,13克立弗旅馆,东部中央邮政区
1910年
谨以此书献给
大英博物馆的理查德·加奈特阁下,
感谢他慷慨无偿地给予我帮助
多次自主查阅其浩瀚资料
“尽管本论文并未发布新试验或新发现,并且从它本身来看,实际上也并非无可挑剔,但我们早就应当让它从浩瀚文献里脱颖而出,将其公诸于世,以满足公众希望看到的每年两到三卷的出版更新......希望我们对创新的微弱呼吁能够促进世人对科学发展进程的检阅,借此翻新这由无限想象搭建而成的科学大殿,培根和牛顿曾在此起飞。”
——杨格博士
皇家科学院贝克演讲
的开篇回顾,
爱丁堡评论
,1803年一月,第450页
他也被誉为生理光学的创始人。他在1793年提出人眼里的晶状体会自动调节以适应所见的物体的远近。他也是第一个研究散光的医生(1801年)。后来,他提出色觉取决于眼睛里的三种不同的神经,分别为感觉红色、绿色和紫色。后来亥姆霍兹对此理论进行了改进。1959年,有实验证明了该理论。
“杨格的研究成果于1801年皇家科学院物理学贝克演讲时发布,实际的研究工作还要早于他加入皇家科学院。他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爱丁堡评论》的第二期有篇攻击杨格博士的文章,是亨利·布如翰(名字前还有个勋爵头衔)所作 ,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导致杨格学说在随后十五年里几乎销声匿迹。当年的布如翰也就二十四岁。再后来,杨格理论由法国的菲涅耳 重振。在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环境里,它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理论,解释了所有与光线有关的现象。”
——丁达尔教授
关于光线的一篇演讲,
泰晤士报道,1880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