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命与习惯》《埃里汪奇游记》 《众生之路》等书的作者

新版,重编

附爱尔兰大学生态学教授马克斯.哈托格 (文学硕士、理学博士, FL.S., F.R.H.S)所撰引言

作品五

伦敦

A.C.法菲尔德,13克立弗旅馆,东部中央邮政区

1910年

谨以此书献给
大英博物馆的理查德·加奈特阁下,
感谢他慷慨无偿地给予我帮助
多次自主查阅其浩瀚资料

“尽管本论文并未发布新试验或新发现,并且从它本身来看,实际上也并非无可挑剔,但我们早就应当让它从浩瀚文献里脱颖而出,将其公诸于世,以满足公众希望看到的每年两到三卷的出版更新......希望我们对创新的微弱呼吁能够促进世人对科学发展进程的检阅,借此翻新这由无限想象搭建而成的科学大殿,培根和牛顿曾在此起飞。”

——杨格博士 皇家科学院贝克演讲 的开篇回顾,
爱丁堡评论 ,1803年一月,第450页

他也被誉为生理光学的创始人。他在1793年提出人眼里的晶状体会自动调节以适应所见的物体的远近。他也是第一个研究散光的医生(1801年)。后来,他提出色觉取决于眼睛里的三种不同的神经,分别为感觉红色、绿色和紫色。后来亥姆霍兹对此理论进行了改进。1959年,有实验证明了该理论。

“杨格的研究成果于1801年皇家科学院物理学贝克演讲时发布,实际的研究工作还要早于他加入皇家科学院。他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爱丁堡评论》的第二期有篇攻击杨格博士的文章,是亨利·布如翰(名字前还有个勋爵头衔)所作 ,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导致杨格学说在随后十五年里几乎销声匿迹。当年的布如翰也就二十四岁。再后来,杨格理论由法国的菲涅耳 重振。在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环境里,它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理论,解释了所有与光线有关的现象。”

——丁达尔教授 关于光线的一篇演讲,
泰晤士报道,1880年4月27日。 Ib2enzdEVowdLBcWsgcxZaV1Zluy1fP6OsqbCld8dK8uDJgOtgs+bXowaazrPZ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