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在情绪中彷徨

慧敏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早晨都因为不肯去上学而哭闹。原因是班里的男同桌经常会抢她的饭菜分给其他人,有时还向她吐口水,动不动就用力推搡她,让她又疼又难过。慧敏的父母为这件事很犯愁,是应该好说歹说哄着孩子坚持上学,还是将哭闹的孩子强硬地送到学校?为了这点小事该不该请老师出面帮忙解决?

五岁的贤基凡事都喜欢自己说了算。想买饼干或玩具,大人如果说“不”,那就不得了了。不管是在马路上还是在其他地方,他都会索性躺在地上耍赖。在家里,他经常整天对着电脑玩游戏,有时候饭也顾不上吃。爸爸妈妈先是劝说、训斥、哀求,各种软硬方法都试过了。当这些招数都不管用时,爸爸就免不了大动干戈打几下,但那也只是当时有点效果而已,过不了两天,还是一切照旧。妈妈早已被这种局面弄得疲惫不堪,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无能,从而伤心且忧郁不堪。

再看看四岁的俊熙。这个孩子只是个头大一些,一举一动仍表现得非常孩子气。在幼儿园中和别的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儿,总是跟在老师的屁股后面,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说很孤立。但由于他个子高,力气大,一旦发脾气就动不动打别的小朋友,久而久之,其他小朋友也对他避而远之,不愿意跟他一起玩了。这让俊熙妈妈很上火。她没法理解儿子为什么会表现得这样不友好,而对于自己没有耐心、总是习惯动手教训孩子,她也很不满意。每天下午,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时,她就不由自主地担心甚至敏感到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伤害到孩子。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我在EBS《父母60分钟》(韩国著名电视教育节目)节目中直接面谈的例子,这些例子在生活中很具有典型性,与我们身边许多家庭的孩子及父母的关系很相似。节目播出后,一些有相似经历的父母打来电话或发来邮件,谈及自己的感受,说节目中说到的好像就是自己家里的故事一样。

经过一个月的咨询指导之后,节目组重新回访了以上家庭。慧敏明显开朗了许多,每天可以开心地上幼儿园了;贤基也完全离开了电脑,可以快乐地度过每一天,饮食也变得均衡了,贤基妈妈的情绪明显好了许多;俊熙妈妈看着俊熙纯真而快乐的样子,由衷地说:“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幸福了。”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如此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使孩子们重新找回快乐,让爸爸妈妈不再担心,重新体验到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呢?没有其他,我只是为这三个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情绪管理训练。我愿意借此向更多的家长朋友、孩子、学生、老师及咨询师推荐:情绪管理训练,是我们和孩子快乐相处、共同成长必备的法宝。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经验。

世上的父母,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所以在生活中,家长们也是惦念孩子先于自己,他们的生活总是围绕着孩子来安排。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就显得一筹莫展,很困惑迷茫。

果真是那样吗?家长的行为一点毛病也没有、纯粹是孩子自身有问题,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单看孩子的行为,也许会片面地以为是这样吧。但如果父母不能读懂孩子的情绪(内心),只将关注的焦点停留在孩子的行为上,那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不被父母理解,于是哭闹、耍赖,甚至做出更偏激的行为,希望借此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理解。然而父母往往不能敏感地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只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这只能让孩子认为,就连自己的父母都讨厌、拒绝或漠视自己。

要知道,孩子经常是通过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来逐渐认识自我存在、自我价值及学会如何应对各种情绪的方法的。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倾向就能发现,很多时候这些倾向都是在与父母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不妨重新回顾一下孩子的语言和行为。

但凡为人父母者,必定都会为自己的孩子全力以赴。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读懂孩子的情绪,学会包容孩子。从现在开始,我们有必要改变一种提问方式。在你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之前,有必要扪心自问:“作为父母,我到底有没有真正感受他的内心?”只有这样,才可能针对“孩子到底怎么了”得出正确的答案,才能通过与孩子的真心交流,双方积累信赖,增强联系纽带,进而变得更加亲密。

如果父母不能读懂孩子的情绪,不能接纳和包容孩子,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够圆满,那孩子很容易因为自我尊重感缺失而变得不安,做出极端行为的危险概率也会变大。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令人震惊的真实案例:一个才十岁的小学生,由于成绩比以往落后,就悲观不已而自杀;小学生觉得上辅导课太累了,结果跳楼自杀……到底是什么导致如花般充满梦想和幸福的少年选择不归路的呢?原因也许无法用一两点概括。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如果爱自己、珍惜自己,那他绝对不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爱自己和尊重自己,就应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坦然接受;应该了解自己多样且丰富的情绪,并学会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它。说得再通俗点,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情感。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情感,是指不但要接受快乐和幸福的情感,还应该对愤怒、悲伤、害怕和恐惧等情感也能够坦然接受,使自己的情感、内心想法和行为相互和谐、平衡。如果可以正确接受自己的内心情感并灵活应对,不仅能提高自我成就感和存在感,还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棘手问题。

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因《情绪智能》一书而闻名世界)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感到幸福且事业成功的人,并不是智商高、成绩优秀或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而这种情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人为地提高。

问题是,如今独生子女居多,面对激烈的竞争,父母和孩子都不得不承受长期的压力,而这种现实导致孩子们正确面对自我情绪并学会灵活应对的机会实在不多。孩子在生活中必然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感问题,而他们苦于不了解如何妥善解决,于是感到彷徨困惑。孩子的不幸与困扰就从这里开始了。

渐渐远逝的情绪学校

孩子通过情感了解世界。这种尝试,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而孩子真正接触和面对情绪,却是在出生之后。胎儿时期感受到的情感,都是将妈妈的情感状态如实转达的结果,这与孩子独立地感受情感是有差别的。脱离妈妈的身体,降临到这个世界之后,感受到的情感,无论好坏都显然更直接、更强烈。时而感到不安,时而感到安慰,孩子们正是在接触这些陌生的情绪过程中,一点点熟悉这些情绪,逐渐学习接纳和调节它们的能力,通过这种过程慢慢成长。

孩子接触情感的第一所学校,便是“家庭”。在爸爸妈妈爱的包围中,孩子会感到幸福。当肚子饿时,孩子会变得烦躁;如果尿床了,孩子就会感到很不舒服。无论是何种情绪,如果有人能及时了解并适时地采取措施,那孩子就不会觉得这些情绪陌生或令人不安。

现在,本应成为孩子学习情绪的最佳学校——家庭,却正在一点点动摇和改变。首先,家庭的成员结构在大大缩减。大家族变为单一的核心家庭,已经不是最近的事情了。过去,如果家庭成员多,情感上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也就更多。下表可以比较直观地说明,孩子们能够体验情感的人际关系已变得多贫乏与脆弱。

摘自:崔成爱,《人类社区》,1997。

一个人无法构成关系(0),男女相识结婚,形成一个关系。两个人有了孩子,尽管家庭成员是三个人,然而这三个人能够组成的关系的数量却是六个(妈妈与爸爸,妈妈与孩子,爸爸与孩子,妈妈、爸爸与孩子,爸爸、孩子与妈妈,妈妈、孩子与爸爸)。如果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家庭成员就成了四个人,而他们所能形成的各种关系,则会变为25种。如果再加上爷爷、奶奶、叔叔、姨妈、舅舅……每增加一名成员,他们能组成的关系数量就会按照90→301→966……剧增。

独生子女如果一直只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那他不可能像从小生长在祖父母及叔叔、阿姨中间的孩子那样,能够熟练地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多样的情感状况,可以说孩子的经验少之又少。所以,当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时,仅七八名小朋友和一两位幼儿园老师,就足以让孩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家庭成员多的话,不但会多出许多体验和学习多种情感的机会,接受和处理那些情感的学习机会也会更多。即使没人刻意去教,孩子也可以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丰富的情绪变化,以及每个人的应对反应,来间接学习到这些交际经验,甚至还可以亲自感受和领悟。

但在核心家庭中,情况就不同了。家庭成员人数大大减少,孩子能接触到的情感和交流机会自然也会变少。更严峻的问题是,孩子正在经历的许多多样化的情感,往往被无视或放任。例如,家里成员较多时,至少有一个人会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并适时引导他们。而如今,除了父母,没有其他人能承担这种角色。

而父母的角色,常常也不能尽责地完成。双职工家庭日益增多,他们不但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变化,很多时候,父母双方甚至因为无法解决好两人的情感问题而经常大嗓门地发生争执。在整个大环境中,离婚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韩国的一些大城市,离婚率甚至已接近40%,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在这种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表现得情绪不稳定,面对复杂的情绪而彷徨不定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了。

情绪越不被重视,就会越缺乏自信,经不起压力

孩子往往用自己的行为来表达情绪。孩子的苦恼、发脾气或大声喊叫等各种形式的情绪表达,其实都是为了让他人读懂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努力。孩子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情绪来面对世界,但他们只能感受情绪,并不懂得情绪为何物,也不懂得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由于孩子尚缺客观了解和把握事态的能力,因此不可能了解怎样的行为才是在被允许范围内的适当行为。他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按照自己一直以来观察和学习到的行为来表达“我现在生气了,请关心关心我”或“我很伤心,安慰安慰我吧”等情绪,以求他人能帮助深陷情绪困境中的自己。

这时是否有人及时接纳他们的情绪,会带来天壤之别的结果。当自己的情绪被他人读懂时,孩子能够很快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回平静。孩子会明白,这些情绪不仅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其他人身上也很常见。当孩子能这样想时,就会变得不再不安,而是找回平静,并且逐渐学会用更准确的言行来表达自我情绪。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

相反,如果孩子的情绪未能引起他人重视,他就会陷入困惑之中。“咦,奇怪,我这么难受,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来关心我呢?”孩子会觉得费解,为了能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而哭得更加声嘶力竭,甚至做出跺脚等激烈的行为。然而大部分家长并不能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只会因为孩子的“野蛮行为”而大动干戈。“给我住嘴!别哭了!吵死了!”“下次再敢这样,绝饶不了你!”以此来吓唬孩子。孩子不但没能如愿得到大人的理解,反而挨了一顿训,自然会渐渐变得消沉。情绪不被他人理解的孩子,所感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他们很容易以为,这些情绪并不是大家共有的,而是全怪自己不够好或比较奇特,才会产生这些错误的情绪。

被拒绝、被忽视的情形越多,孩子的自我存在感就会越低。最终由于无法信任、尊重他人和自我,变得我行我素,或过于消沉,或言行极端,从而招来更严厉的训斥。这种恶性循环甚至会给他们招来“注意力散漫”“多动症”的标签。

问问那些有自杀冲动或暴力行为的孩子就会明白,他们都非常自卑和忧郁,而且内心受过伤害。若外表看起来行为粗暴,那内心必定充满了负面想法。例如,“每个人都不喜欢我”“谁都不在乎我”“我是世界上多余的人”“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如不活了”。

另外,他们在承受压力时也会表现得更加脆弱不堪。初次表达情感时,如果有人能及时接受,他们很快就能寻求到内心的稳定,这时压力也不大。一旦持续地被漠视,他们就会采用过激的方法来表达情感,依然不被理解时,就只能让压力变得更大。问题是,尽管压力不断变大,但是学习消除压力的方法与体验的机会却不多。所以,即使是很小的压力,也会让他们做出过于敏感的反应,表现出忧郁与不安。

一般来说,孩子对压力的反应会受到生物学、心理学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孩子感受到的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占相当大的比重。本应无忧无虑玩耍的孩子,却要背着沉重的书包奔波于各种课外学习班之间,他们的压力很大。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心感到压力的所有孩子,都会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暴力或自杀等过激行为。

即使在相同压力条件下,也有许多健康生活的孩子。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从小就有过被他人接纳自我情绪的经验,因此他们有着极强的自我存在感,懂得适时地处理各种情绪,以免压力堆积。

孩子的情绪请全部包容,你需要做的,只是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了解,如果不能及时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将导致怎样严重的后果。那么,是不是孩子的所有情绪,我们都应该无一例外地接受和包容呢?是不是只要全盘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不会在情绪上彷徨了呢?

当然,仅仅接纳和包容孩子的情绪,还远远不够。仅靠这些,孩子是无法自己领悟到面对情绪问题时要做出哪些反应和举动的。对于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尽可能与他分享,但也要让孩子懂得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行为界限意识。这就是情绪管理训练的核心内容。

然而,大人们在为孩子划定行为界限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犯一些错误。例如,当孩子捡起别人嚼过后扔掉的口香糖要放进嘴里时,妈妈往往一把抢过来,把孩子吓哭了。这时奶奶可能会心疼地哄孩子:“别哭了,宝贝,是谁惹我们家宝宝哭了?”孩子会委屈地投到奶奶的怀中,指着妈妈。于是奶奶就会说:“哎哟哟,妈妈真坏!打妈妈!”奶奶假装去打妈妈,甚至有时候会让孩子自己去打妈妈。这种情形可能在每个家庭中都发生过,而且不排除开玩笑的成分。但是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在妈妈惹自己生气时,打妈妈也无妨。一旦模糊了孩子的行为界限,那孩子就会在面临情绪矛盾时,认为做出任何行为都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能够充分读懂孩子的情绪,试着感同身受,那么在给他们划定行为界限时,孩子也会乖乖地接受。例如,奶奶可以说:“原来是宝宝想吃口香糖了,奶奶当然知道,我的宝贝很喜欢口香糖。”那么孩子并不会因为妈妈不让自己把口香糖放进嘴里而觉得受了训斥;孩子也不会认为妈妈这样做是不爱自己、讨厌自己,更不会认为自己是个脏小孩。孩子会觉得奶奶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吃口香糖,所以才会不顾口香糖脏而放进嘴里。

当然,关键在于后面怎么做。奶奶可以说:“妈妈是因为担心宝贝吃了脏口香糖会生病,才不让你吃的。别人嚼过扔到地上的口香糖上有好多细菌,我的宝贝可不能放进嘴里啊!”大人必须明确地给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限制。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接受和相信,妈妈和奶奶是尊重自己、爱自己的,而且掉在地上的脏东西是不能放进嘴里吃的。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形时,他就会自行判断“这个脏,不能放进嘴里”,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

家长一旦能够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并充分理解,再为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采用情绪管理训练方法的家长,当他们看到三四岁的孩子能够在行为界限内独立摸索出出色的解决方案时,都表示大为惊讶和欣慰。戈特曼博士称,从小为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无疑是为孩子安装了一个可以自行判断并寻找对策的GPS。父母只需在那之前,为孩子扮演最起码的引导角色就足够了。 Ek9PgFo/3uuCtf+iughodEZu7+yI//FsYrlHrxcIWnvodo/+6fVJS/Ioldv4us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