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前面·初版序

在这本小册子中选录了约70篇大抵是久来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唐诗,加上简短的文字解说。用“美丽古典”来冠名,内容也许嫌单薄一些,但应该是还相称。这些诗篇都是很美的。至于选录作品几乎全是短篇,除了考虑长篇阅读起来过于劳神,不符合这本小册子编撰的初衷,也是因为唐诗中实以短篇最为精美。

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他母亲的故事:老太太很多年里每逢中秋都要独自在庭园里焚香拜月,后来美国人跑到月球上去了,她叹了口气,从此不再奉行这古旧的仪式。现代科技不断驱散人心中遥远的幻梦,而商业文明则培养了精明实在的计较来填充它。尤其是中国的这十数年,社会在摇晃中重新分出穷富等级,人心愈发显得慌张而急迫。是的,古典的飘逸散淡作为生活态度大概是再也不可能了。我无意夸张古典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也素不以守卫传统文化为己任,只是从个人的经验来说,觉得在焦虑烦躁的时分,偶尔能回到诗意的心情也还是好的。生命很古老,它有可能与各种生存样态相通,并借此丰富自己。在一首古诗的意境里,你可以徜徉于草木,流连在云水,或者聆听边城苍凉的笛声,那一刻生命享有丰美的意趣,并且知道任何一种生存都只是与时空的偶然相遇。

唐诗鉴赏一类书已出过很多,不过我写的文字大约不会和别人雷同。并非我有特别高明的见解,而且诗也并不依赖于解说。只是我对诗的意境以及语言如何去呈现它有更多的关注,而尽量避免琐碎、木拙的解释和夸张、滥情的引申,希望这些文字令人更容易体会到古诗固有的鲜活之气。这可以算与读者作一种读诗体会的交流,而对不怎么熟悉古诗表现手段的读者,或者也提供一些经验吧。

这本小册子的来由也是偶然。几年来因人情难却,应一些杂志、出版社之约断断续续写了些短浅的关于读诗的文字,渐积渐多。记得有些篇章发表于一家中学生杂志的时候,曾有读者来信告诫我要注意承担更为重大的文化责任,意思大概是作这等浅而琐小的文字不怎么合身份吧。这么说是因为对我的误解。不过写出的东西要让自己觉得还有点意思,让读者觉得还好看,也是费力气的。喜欢读的人也有一些。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朋友认为可以汇编成册,于是在旧有的之外又增添若干,大致梳理一下,形成了现在的模样。需要声明的是:这里面有些是与他人合作发表过的(如顾伊君),此番略作修改收入,在此谨谢合作者的大度。出版社的孙晶小姐为将此书做得好看些,花了许多心思,也在此谢过。

骆玉明
2002年夏日

赏析

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后来的秦始皇)屈服。丹与诸宾客着白色衣冠——丧服——为荆轲饯行于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计划不过是无望中的一搏。但成败是另一回事,当一个孤单的生命撞碎在强大的暴力上时,它已经迸发出勇毅的光芒。所以易水送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场景,它留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名。因此骆宾王诗中说:“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也是个不甘于生命平庸的人。他后来参与了徐敬业反叛武则天的战事,兵败后不知所终。 l2UXrmgkKafARrtClMk1YolrFzLT7kpJusu3lRJq/4JbuO4+KevXdmUbZENTvtC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