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丽古典》重版序

《美丽古典》是多年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印行的一本小书,脱销已久。有些读者喜欢它,或者摘抄到互联网上,或者放在微信圈里传播。《瞭望东方周刊》的老朋友黄琳坚持要把这本书拿去重版,怕我拖沓,就直接找到在图书策划与出版行业中颇有声名的尚红科兄商量,然后寄给我一纸出版合同,安排给我的任务是写一篇重版序。

说些什么呢?想起经常被人邀去讲古典诗歌,开场大抵会说一些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古诗的理由,说得最多的,是读古诗会让我们更喜欢自己。

细细想起来,人要很有把握地喜欢自己也是蛮难的。人性的根底、人生的现实没有那么美好;人们的欲望彼此冲突,相互窥测,暗中计较,生活因此变得紧张不安。这令我们看自己有时不那么愉快,庸俗、贪婪、虚饰、委琐、焦躁,凡此种种,常常会浮露出来给我们一个恶意的嘲笑。

而在诗歌这一由语言所构拟的空间里,我们有另外一种样态的生存。诗固然取材于生活,却更多地体现着人性中美好的向往,人情中美妙的趣味。简单地说,诗总是在追寻生命的完美的可能性,并以最精致的语言形态来呈现它。在诗的世界里,生命以优美的姿态自由地舒展。

有些学者试图为我们揭露一种事实:诗人并不像他们自我期待的那样高尚;陶渊明也罢,李白也罢,都有庸俗的一面。这个我们知道。但陶渊明、李白是否有跟我们同样庸俗的地方并不重要,他们那种引导我们超越庸俗的艺术创造才是重要的。

读诗的时候,我们欣赏古人,也欣赏自己。我们在古诗中读出一种味道、一种感觉,这个味道是谁的呢?是李白、杜甫的吗?是的,但又不只是李白和杜甫的,也是你自己的。作者把他的人生情感和经验封存在语言形式中,这是创作的过程;读者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注入进去,去理解作者,又借作者来理解自己,是解读的过程。诗这时以属于你个人特有的形态被再度激活。

生命是现实的,当然有种种利益计较;生命也是诗意的,离不开奇妙的幻想。流连于诗的时光会多少洗刷我们心灵中的污渍,减少我们的虚伪与卑琐。因为你会意识到很多无趣无聊的窝囊其实是可以抛弃的,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活在无趣无聊的窝囊中。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自华”,不仅仅是为了让别人更喜欢自己,更是为了让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

这就算是序了。我把原序也保留着,关于这本小书如何形成,在原序中有介绍。 7qLC1QSZ78FMCJmK6GAzcEo8x5JRgu7SYVauqUK8vip3HCN9WRTwmsndy5DOx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