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倾听→思考→再教会别人”的三步走

“大家都有什么问题吗?”

我在每次上课之前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无论是教哪一类的学生,在什么样的场合下,每次我的话刚一说完,学生们就会说:

“有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 能够知道自己哪里不懂,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出来,这就说明学生们真正用心了,距离掌握这些知识和理解这些知识,提高数学水平,已经不远了。

反过来,如果学生们说:

“没有问题。”

那我就会失望了。如果学生们认真听课,复习、写作业,真正的学进去了并且理解了,就不会那么简单的说一句“明白了”就完事了。

我认为像这样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才算是“明白了”。

怎样才能算是“明白了”

不是说,你能够把定理表述出来,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解题,就算是“明白了”。

那么,怎样才算是明白了?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爱因斯坦说过的话:“如果你能把它说给你的祖母听,让你的祖母明白了,那你才是真正的明白了。”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那么就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遇到不明白的人,你能够根据对方的理解能力,找出合适的语言,让对方也能明白,这才是真的明白了。反过来,在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反复的使用书上和别人的语言,就说明你理解的还不够充分,还不算是真正的明白了。

距离÷时间=速度

如果你不能把这个解释给老奶奶听,那么你就不能说你已经明白什么是速度了。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给别人听,让不明白的人也都能明白了,这样才算是“明白了”。

学习的三步骤

在《论语》当中,孔子说了这样一段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含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倾听→思考→再教会别人”,这是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应有的基本态度。

·第1步:倾听

当别人告诉你一个新的概念、新的知识的时候,首先你不能有成见,不能排斥,也不要不懂装懂,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倾听……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

我们就拿哥伦布的鸡蛋这个故事来举例子。

【哥伦布的鸡蛋】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庆功晚会上,有一个男人曾不以为然的讽刺哥伦布:“不就是一直向西,一直向西的航行,最后发现了一块陆地吗?”哥伦布在听了他的话之后,拿出了一枚鸡蛋,然后问客人们:“有谁能够将这枚鸡蛋竖起来摆放在桌子上?”结果谁也不能把鸡蛋竖着摆放在桌子上。接下来,哥伦布拿起了鸡蛋,把鸡蛋的一头对着桌子,咔嚓这么一敲,鸡蛋立在了桌子上。然后,哥伦布对那个讽刺他的男人说:“如果只是做别人做过的事情,那么无论做什么都很简单。”

我想说的是, 能够感受到做一件事情的难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你读了教科书上面的解说以及练习册上面的答案之后,你会觉得:“哦,原来是这样啊”。但是,你没有想象过,最初发现这个定理、这个公式的难度。如果你觉得哥伦布的鸡蛋,仅仅是“谁都能够做到的事情”,那么你就成为不了哥伦布。一个全新的创意,能够想出来是多么的不容易,这一点你要能够体会得到。“就这么简单”,“这我早就知道了”,像这种不懂装懂的态度,这在学习的第一阶段当中,是最要不得的。

·第2步:思考

学习的第2步,就是把新学到的东西进行反复的思考。如果你真正思考了的话,那么脑子里面一定会产生许多的“为什么”。

多问一些“为什么”并不可怕。这说明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请你多一些这样的困惑吧。

当你困惑的时候,你的“大脑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当然了,不是说非得让你趴在桌子上思考。按照我的经验,当你在洗澡的时候,乘车的时候,又或者是躺在床上睡觉之前,想一想这些问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有所发现:“啊,原来是这样啊!”最重要的就是你“时时刻刻都在想”。哪怕是你想来想去都一无所获,我保证这都不是在做无用功!

对于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无论是翻书也好,上网搜索也好,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肯定能够碰到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解决的办法。当然了,如果有知道答案的人(这个人就在你身边),那么你不妨问问他。

说点题外话,对于一个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怎么样来判断他好不好,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分辨方法。

“当初提出这个方法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类问题拿出来问他的时候:

“就应该是这么想的。”

“遇到这种问题,就应该这样去解题。”

如果他这样回答你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个老师确实不怎么样。如果遇到像这种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的数学老师或者物理老师,那么你最好就不要再向他请教什么问题了。你向这样的人请教,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是一个懂得学习的本质,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怎样学习数学的老师,那么他就应该会告诉你这么去想、这么去做的原因。

·第3步:再教会别人

最后,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给不知道的人。当然了,不是让你拿着教科书或者参考书去照本宣科,而是让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肯定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作为学习新知识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教会别人”的过程当中,你的发现,将会是对你之前所学的东西的一个完善。

实际上,当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还不知道孔子说的这么一段话。那时候,我总是想把学到的新知识再教给别人,那完全是在努力学习之后的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我当时让父母给我买了粉笔和一块小黑板,然后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对着空气“教课”。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向量方程式……”

每当我讲得正起劲的时候,家里人就在想:

“我们家这孩子该不会是受了什么刺激吧……”

就是因为我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特立独行的自己给自己上课,所以我总是会去备课,把要讲的课给吃透了。然而,不管我之前准备的有多充分,一旦“讲起课来”,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此,就变成了这样……咦?不是这样?好,大家稍微休息一下!(实际上没有人听我讲,就是一个形式,装装样子……)”

这时候,我就会拿出笔记本、课本和参考书重新学习。如此一来,我就发现了自己之前学习不到位的地方,对所学的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还有一个可以代替讲课的好办法,那就是“做数学笔记”。关于这个学习方法,我在下一章节将会详细介绍。 eYK53hZe8ib5YjcsN7fSnoKR+XHHvPAfKUdD+aEwxZSM3+hM7fzLWpQFzDhTSM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