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清的四书和八股文

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最为遗憾的事,就是自明初朱元璋立国以后,到后来明清两朝近六百年间,采用宋儒理学家朱熹注解的四书作为考试取士标准的思想意识形态,又将士子考试所用的文章体裁规定为八股形式。我们为了浓缩专题来讲,朱熹注解四书的是非、好坏、对错,牵涉到汉唐以来许多经学范围,事属专精而广泛,真是一言难尽,姑置之勿论。至于至今成为大家口头语的“八股文”,其内容又究竟是什么呢?

大概来讲,所谓八股文,是根据朱熹注解的四书,任随主考官的意思,取它一两句书的内容,定出一个题目,密封以后,由进考场的士子们拆开。士子们根据自己所知四书中这个题目的内容,以及朱熹所注解的意义,自行发挥。首先对本题有个固定的规格,那就是先要“承题”,再来“破题”。然后全篇文章,要有一定的“起、承、转、合”;而在“起、承、转、合”的每一段、每一节,又需有正反相对称的文字韵律,可以琅琅上口,读来既有内容,又有音节。

我在年少的时候读书,虽然已经废除科举,不考八股文了,但我很好奇,想尽办法找了几篇八股文来看。读后,虽然认为废除八股文是对的,但也觉得它的规格内容不可随便鄙视。我很顽皮,有时候自当主考,出个八股文的题目考大家,题目是“何谓里美?”我又自做考生自诵承题而又破题曰:“子曰:‘里仁为美。’里岂有其美者乎?盖美不在人,而但有仁而已。仁其美乎?仁不自美,而在人之所为而美,故成其美。”读了,大家大笑。笑完了,又故意用白话作错误的承题说:“邻里有美人吗?不知道真有美的或是丑的。美的自然美,丑的当然丑。美的、丑的配在一起,那不是邻里中美丑都有了吗?”大家又大笑。

试想在明清两代,是由这样的八股文来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考,你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才子?可想而知,在这近六百年间的文人、学者、才子,有几个肯在他的文集中刻上自己当年考试时的八股文章啊!

过去有个笑话,一个考取举人的士子到朋友家里去,看到朋友在读《史记》,他就问,你怎么有空读闲书?朋友对他说:这是司马迁的名著历史书。他听了又问:“司马迁是哪一科的进士啊?”

这便相同于现在进学校读书的青年,在一级一次的考试通过以后,谁又会因反复回忆自己当时所答的考试题目而得意呢?为了应付考试,在强烈的电灯光下读坏了眼睛,拿张文凭做进门钥匙而来找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这岂不又是一番新八股的大讽刺吗?

可是明清间许多名士大臣,例如明代的王守仁(阳明)、张居正,清代的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最后的状元张謇等人,都不是由明清两代的官学国子监出身,他们当初都是由家塾或书院自学成才,再随俗走八股考试的功名路线而来。这也就是明清两代传统所说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的自我苦读而成名的豪语。 KUe9ukETlXVbnQ7q6fUiHMAwncAKrvicqkPdhohONE5ZBWoA1HfEpjhO7tmlU0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