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讲

大家的笔记一定要交,但笔记不是记录,不是把我每一句话记录下来,而是记要点,加上你自己的心得。日记是把要点配合自己的修证、体会,再加上对问题的参悟做一个记录。

上次提到,自佛法传入中国,为什么东汉之后,隋唐以前,修行证果的人那么多;但在宋明以后,证果的人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就是修证的问题。

讲到修证事相的问题,要特别提出小乘经典——《四阿含经》。中国佛教喜欢讲大乘,但真正中国的佛教,是融合大、小乘的;而且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后来的显教与密宗的修法,也都离不开这个原则。所以这次才特别抽出《增一阿含经》的“十念”要点来讲。隋唐以前,学佛修道证果者多,就是因为注重这方面的修持。十念当中,念“安般”最重要。“安般”的修证方法,于后汉时传入《大安般守意经》,就是这一个时期由安世高翻译的。

现在继续上次罗睺罗所提出的报告,用安般守意的方法修持,到达不呼不吸的禅定境界。这里已将秘密告诉我们:一定要到达不呼不吸的状态,才能证入初禅。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

名、利、财、食、睡等欲,是属大乘范围。小乘范围的欲,是指性欲。关于这点,还会再讨论。佛在三千年前,对于现在人所有的性花样,早都知道,在经典上佛都讲到了。欲念不得断,罗汉果位就证不到。这个欲念甚至包括了遗精,譬如梦中因欲念而有的遗精;同时也包括了各种自慰的方法;自慰,包括意淫,纯粹心理想象的自慰方法。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呼吸到了不出不入时,欲念才可能解脱,这是小乘境界的解脱。

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

这时才证入初禅境界。“觉”是生理上的感觉状态,冷热胀饿等。“观”是心理上的知觉状态,每个念头的来去都知道。此时呼吸不来不往,并不是呼吸完全停止,因为毛孔还是在呼吸,脉搏还是在跳动。到达浑身毛孔呼吸“静止”了(不是真的停掉),才称为呼吸不往来。此时知道自己的呼吸完全停了,这就是“观”的境界。

“有觉有观”,即由感觉和知觉反应来的,这个反应就叫“一念”。“念持喜安”,就是心中发生无比的喜悦。“喜”,偏于生理而言,“安”,则是心理上的轻安,此时,身心如坐虚空,这时才证入初禅的状态。

证到初禅的状态,还不一定证到初禅的果位。证到初禅的果位,可以称为“初果罗汉”。至于什么条件可以称为初果罗汉,《大藏经》中的记述多得很,如果肯花时间加以融会贯通的话,自然就会知道。

修证部分乃南传佛教经典的主要精华;学理部分是“如是思惟”。

大乘见地略有不同,小乘有小乘的见、修、行,这一点要搞清楚。

学禅不离禅定,但不一定要从禅定入手。禅宗注重见地,注重般若。当然仍须修证,没有渐修的根基,如何谈顿悟的成就!

有觉有观再进一步:

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

由有觉有观的境界,再进一步证入内心无比喜悦。这不只是口头的高兴,而是看到一切众生、任何人,乃至冤家、仇人等,自己内心都是祥和的;他们即使有错,也是值得怜悯的。慈祥是内心自然的流露,不是出于勉强的,所以菩萨“慈悲喜舍”中的“喜”很重要。不喜的状态持久了,整个身体会僵化,气脉就不能通了。

这时“专其一心”,专在初禅所得的境界,“念持喜安”,保持能量不放射的状态。气停了,就是道家“无火之谓炁”,渐渐地证到:“无觉无观,三昧念喜”,心中无比地喜悦。这个喜悦的境界就是“念”。此时证到二禅。

《增一阿含经》,在两晋年间传入,这时佛法注重修持,佛法也很容易被接受,因为一修就有效果。当时的文化相当高,如果佛教光靠学理进来,不一定被接受,但定力与神通一来,知识界不能不投降了。而现在学佛的人,哪里有神通!只有神经。如从禅定入手,就会有神通,各个都有,不足为奇。

无著菩萨一系下来,专讲唯识法相方面的修证,在这一套理论系统下,我们方才讲的,“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还在“有寻有伺”的境界里,还是在第六意识的状态中。到达“无寻无伺”时,才是这里所讲“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心理思想,不再像电子般乱跳动,而进入“无寻无伺”的境界。可是此时还有境界存在,还没到“无心”地,还早得很。“无心”谈何容易啊!如果我们认为万事过了不留意,就叫作“无心”,这样每个人都会。禅宗祖师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学禅宗,在见地上有莫大的好处,但在修证方面,却有莫大的流弊。凡事有利有弊,这也是一阴一阳的道理。

无复喜念,自专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

这里又起变化,到了三禅,心头的喜念没有了,守着一种境界——“觉知身乐”。身体内部所有的气机、气脉,每一个细胞、神经,都起了大变化。到了三禅境界,才可能去除疾病。所以不要以为两腿一盘就是禅。能到达三禅,是要无量功德,无量善心,慢慢熏修来的。在这之前,只能略微改善身体现状,做到少病而已。证入三禅后,看以前欢喜境界,就如同凡夫一样。因为现在才达到至善的喜悦,这是圣贤的境界。

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这时再进一步,证到没有苦,也没有乐;没有忧愁,更没有幽闷。大家要注意,到了苦乐已灭的境界,也还是“念”,所以接着说“护念清净”,身心内外一片,融化了,证到四禅境界。

这是佛的公子罗睺罗自己的心得报告。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

这时身心毫无渣垢,如婴儿状态一般,要到三禅才能证到这个境界。以前高僧大德,都可预先说出何日死,且临死时身体像婴儿般柔软。或者更高明的,化成一片光,人就消失了;充其量留几片指甲,或一束头发作为纪念。

此时智慧到达了:

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

同时解脱了分段生死,进入变易生死中。知道自己如何来,如何去;得宿命通能知无量亿劫事。四果罗汉只能知五百生,大阿罗汉知道的就多了。罗睺罗就是到达这个境界。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亦无诸结。

一切烦恼诸结,都解开了。

复更施意,成尽漏心。

注意这八个字,四禅是禅定工夫境界,如结使未断尽,所以四禅并不就是大阿罗汉,还未证果,到了这个境界时,“复更施意”,如果念头起来了,要更加修持。“成尽漏心”,就是无漏心。

但是,不能动念不就成木头了吗?不是的,起心动念,用过便休,没有渗漏,没有黏着。有定力的人,尽管一天忙到晚,他那个处在定的境界的本心,并没有动,并且还是光明清净。处理烦恼事,在当时现烦恼相,但心境的光明,则一点都没有动。

彼以作是观,欲漏心得解脱。

这时,所有的“欲漏”、“有漏”、“无明漏”,统统得解脱。到这个境界时,

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后有。

四禅工夫到了这个程度,才算得到了解脱。大家注意,“心得解脱”,这个“解脱”是修持上一个境界;“得解脱智”则是见地。智慧不属于工夫,不属于境界;但是工夫、境界与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到了解脱的境界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慢慢地得“解脱智”。大家又要注意了,在这一段修证程序中,最后归于“解脱智”。可见小乘还是以智慧的解脱为终究,何况大乘。用大乘的说法,则是大般若圆满的解脱。

到了这个境界,罗汉的果位来了,这个生命就叫“最后身”,以后不来了。(到哪里去?)这一生,清净的果位已立;世间所有的冤债都还光了,以后不到欲界中来了。这就是小乘极果。但是大乘的道理,这种成就最多经过八万四千大劫,非再回来不可。不回心向大乘,不能彻底了脱生死,只能了分段生死,进入变易生死的境界。

这是罗睺罗的修证报告,经上没有记载他修了几年,或几个月。然而佛在世时,确实有人当下证罗汉果,有人三天证果,也有人七天成就。

罗睺罗向佛报告修持经过,佛很高兴,奖励了一番。接着说:

具足禁戒法,诸根亦成就,渐渐当逮得,一切结使尽。

(《增一阿含经》卷七)

佛说修安般,由调息的方法入门;修成后,戒定慧具足,不用刻意守戒,已完成守戒功德。诸根神而通之而得解脱。比如佛学中的“四大皆空”,要诸根成就了,才“空”得掉,才做到饥饿寒暑不侵,四大才转得过来。

要证得大阿罗汉,还要断“三有结使”。“三有”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结使”就是心理行为,即心理状况、起心动念所构成的作为。这些习气的结使都断光了,才能证得大阿罗汉果。

在佛所提出的十念当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利用呼吸证果,佛的公子也报告了这方面的修证经过。

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一中,提倡孝道,强调父母之恩难报。由于中印基本文化思想上这个共同点,所以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就为中国文化吸收,并发扬光大。

第九个是“念身”。这里的念身法门,是就显教而言,不讲密教。后世的中国道家及密宗,走的是密教路线,偏重于修身的法门。但在最后,往往不知道把这个法门解脱,而过于执着了修身,就是外道。如果知道把这个法门解开,就不是外道。

这里所讲的念身,是小乘的方法,譬如“四念住”中,

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

小乘所讲的无我,是就现有的生命现象而言,在于提示人们超越这个层面,证得涅槃。可是流入学术界后,尤其是流入西方以后,认为佛家的无我是断见,不承认有灵魂,也有说佛学是无神论,这真是笑话。

唐宋以前修持证果的人很多,修念身法门的也特别多,如不净观、白骨观两种,都是念身法门。天台宗的止观,采用了呼吸法门,再加上修不净观、白骨观。浙江宁波太虚法师有位弟子,学问非常好,三个月修成了白骨观,把人观想成骷髅架子,观想到每个人都是骷髅,到达二禅境界。后来他告诉我说:尽管出家,欲念还是有。虽然白骨观修成了,但是却觉得“纵然白骨也风流”。

所以白骨观、不净观,要修持到没有欲念,古人可以,今人不灵光。今人觉得白骨也蛮好看的。

念身,观身不净,主要在于去欲。大乘戒律第一条是戒杀;小乘戒律第一条是戒淫,为什么不同呢?

要得罗汉极果,必须先戒欲念。但是,白骨观也罢,不净观也罢,数息观也罢,百千无量法门,差不多都拿淫欲没办法。淫欲之断,就有如此的困难。能先转化了欲念,才能谈修证、禅定。

第十个是“念死”。人生都要死,尤其是老年人,真看通了生死,才能放下,同时鞭策自己,赶快努力修持。近代净土宗印光大师,特别注重修念死法门。

现在再把十念重新讨论。与本题“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加以融会贯通。

第一“念佛”:这个念佛,并不是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虽与净土宗同一原则,但修法不同。据《阿含经》所述,这是心心念念仰慕、追随、信奉、追求佛的成就,以佛来警策自己的一种法门。

慧远法师创立净土宗,采用净土三经,其目的是求长生不死。慧远在出家学佛前,学的是道家;后来觉得,道家求长生不死的修炼方法不够究竟,所以转到佛法里追寻,结果找到了精诚一念,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他便采用这个法门,创立了净土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说是长生不死,但没有彻底“了”生死。要往生那里再继续修持,成就了以后,再到十方世界度众生。这是大乘路子,同时也包括了小乘的念佛法门。

此外,密宗的念佛法门最多,譬如毗卢遮那佛修法、普贤如来修法、上乐金刚修法、喜金刚修法等等,都是念佛法门。

这里我所讲的念佛,是广义的,包涵极广。狭义的,是净土宗的念佛法门,那只是一个方法而已。

第二“念法”,也可以成就。现在一般人不能把学佛、佛学、佛教三者合一,真能合一,就是念法。譬如我们都知道“无常”、“苦”、“空”、“无我”、“十二因缘”,“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些学理就是法。我们只晓得这些学理,而没有把这些学理,用到自己身心上,没有和修证配合起来,这就没有“念法”。

孔子所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就是念法。把佛学的理,应用到身心上来,这是“念法”的法门。

第三“念僧”,念圣贤僧。如马祖、百丈禅师如何出家?如何参禅?如何成道?或憨山大师的修持经过,我们佩服他们,模仿他们,就是念僧法门,先辈的圣贤们,走什么路子,有什么成就,我们依法修行,就是“念僧”。但现在的人们,非但不看前辈修行传记,不学习他们的修行;即使看了他们的传记,也用客观的眼光去研究它,甚至批判它,这不是修行人应有的态度。

第四“念戒”。念戒也不容易,大陆上以前每月阴历的初一、十五,必须诵戒,非常隆重。每个出家人自己犯了戒,逐一做忏悔,希望不要再犯。至于念戒,和诵戒不同,一条一条都要熟记于心,连开步走,或做任何事,都要念着戒。这样,你的行为,处处都是合于法度,心心念念如此,做得到吗?戒又有遮戒、性戒的差别。因时间、地区不同,可以权宜变更的戒条,叫作遮戒。但是像杀、盗、淫这三大戒,是永远不能违犯的,这些就是性戒。

念戒,就是随时严重地告诉自己要守戒,看住自己的思想、念头,只能起至善的念头;至于坏念头、恶念头,绝对动都不能动,以免犯戒。

年轻人若真做到,七天规规矩矩念戒,一定会证沙门果。证了这个果位后,修持的路就好走了。但是,后世修念戒的人很少。

四无量心也在戒的范围,经与戒是合一的。学密宗的人,守戒方面就更严谨了。每次修法,先修四无量心:众生一切的痛苦,自己来担;修法不为自己修,希望修成了以后能度众生;所有的功德回向众生,自己完全不要。发菩提心、四无量心等等,这些都属于念戒法门。最近到处都流行密法,东传一个,西传一个,但是基本道理都没有。搞得我“可是无关却有关”,只好不看了,实在看不下去。真正的密法,在心理的行为,道德的反省上,都是非常严肃的。一般人听到密宗,都想到男女双修,把密宗给糟蹋了,也糟蹋了佛法。任何一个宗派,都不是这么简单的。

第五“念施”。施即布施,念舍,一切都要舍,如拾得引用弥勒菩萨偈子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这也是布施。念施谈何容易!大乘佛法第一个讲布施,布施最难修。中国文化中提到游侠的仗义疏财,财物拿出去没当成一回事;自己没有钱,却要给人,这也算得上是施。我们一般的施,往往是有条件的,不是求功德,就是求名利。如能一切都舍,舍到最后就空了,那就证到了空。这个法门还包括很多。

第六“念天”。西方宗教有天堂之说,那是正确的修天道,不是不对,不要看不起西方这个法门,学佛的人,不应该对西方宗教有偏见。《金刚经》上说: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各个宗教的真理,都是对的,只是证道的程度有深浅,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况且佛教小乘,也有念天法门。

怎么修“念天”呢?说起来难为情,我们一般人修持,死后能不能升天,还是个问题,更别谈往生西方了。苏曼殊说:“升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

由“念天”来说,与我们有绝对切身的关系;四禅八定最高的果位,并没有脱离三界天。所以真想成佛,跳出三界外,可真太不容易了。 EBIdkJnAAG+SHbo2K7fu3NQ5OSoJbLUQbyIpXhC4633N5SXnf/c2XXr4ZYOAna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