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该篇是《内经》阐述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最重要的篇章,所以称为“大论”。该篇首先给出阴阳的概念,论述了阴阳对整个自然界万事万物发生、发展、消亡的重要意义,进而详细地论述了阴阳水火、精气味形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阴阳偏盛偏衰所造成的疾病及依照阴阳学说确立的养生原则。“象”指万物之现象。根据《周易》的原理,纷繁的万象可以归结为不同的种类。《周易》之八卦即是八种象。五行就是五种象。而最基本的象就是阴阳之象,所谓“阴阳应象”就是把纷繁的万象归属于阴阳。该篇实际上又结合五行学说,把万象分属于五行,建立了以五方、五脏为核心的天人一体的整体医学宇宙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医学必须明白古人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古人认为天人都由一气所化,遵循共同的生化规律和运动法则,天地万物与人类可以通过气和象联通起来。象是气的显现,同样的气有同样的象,彼此之间具有感应亲和关系,所谓“同气相求”、“同类相动”。注意:古人所理解的“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功能之象,即功能相同或相通的事物具有相同的“象”,所以才能通过“象”把外形不同但功能相关的事物联系成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内在结构的整体网络系统,这个系统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体系。这成为古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最后该篇根据阴阳学说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特点、早期治疗的意义、针刺、诊病及治疗的基本原则。本篇名言:“智者察向,愚者察异。”“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① ,变化之父母 ② ,生杀之本始 ③ ,神明之府也 ④ ,治病必求于本 ⑤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⑥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⑦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⑧ 。
①纲纪:纲领。纲,提网的总绳,丝缕的头绪。《说文》:“纪,丝别也。”纲、纪都有要领、纲领之义。
②变化之父母: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源。父母,有根源、起源的意思。
③生:生长。杀:杀伐,消亡。本始:根本。
④神明:变化不测谓之神,品物流行谓之明。推动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力量称为神明。
⑤本:根源、根本。这里指阴阳。
⑥阳化气,阴成形:这里的气指能力、力量。形,指形体、物质。
⑦䐜chēn胀:上腹部胀满。
⑧逆:病的异常逆证。从:病的正常顺证。
黄帝说:阴阳,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根本,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因此,治病必须寻求治本的方法。清阳之气,积聚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下降,就成为地。阴主静、阳主动,阳主发生,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转化生热,热到极点会转化生寒。寒气的凝聚,能产生浊阴,热气的升腾可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在下,如不得上升,就会发生飧泄。浊阴之气,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这是违反了阴阳运行规律,因此疾病也有顺证和逆证的不同。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 ① ,浊阴出下窍 ②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①上窍:指眼耳口鼻七窍。
②下窍:指前后二阴。
在自然界,清阳之气变为天,浊阴之气变成地。地气上升就成为云,天气下降就变成雨。雨虽从天气下降,却是地气所化;云虽形成于地气,却赖天气的蒸发。这是阴阳相互为用的关系。在人体的变化,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发散于腠理,浊阴注入于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以充实,浊阴使六腑能够相安。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① 。味归形,形归气 ② 。气归精 ③ ,精归化 ④ 。精食气 ⑤ ,形食味 ⑥ 。化生精,气生形 ⑦ 。味伤形,气伤精 ⑧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⑨ 。
①阳为气,阴为味:气,指功能或活动能力。味,泛指一切食物。
②味归形,形归气:归,生成、滋养。形,指形体,包括脏腑、肌肉,血脉、筋骨、皮毛等。
③气归精:真气化生精。
④精归化:精血充盛,又可化生真气。化,化生。
⑤精食sì气:精仰赖气化而成。食,仰求、给养或依赖。
⑥形食sì味:形体有赖食物的营养。
⑦化生精,气生形:气化、生化的作用,促进了精的生成,同时又充养了形体。
⑧味伤形,气伤精:味和气也能伤害人体的形和精。
⑨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可以化生气,产生功能,饮食五味失调也可以伤气,损伤功能。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阳是无形的气,而阴则是有形的味。饮食五味进入身体中的胃腑,胃能够腐熟蒸化出水谷中的清气,清气进入五脏,与五脏中的精气结合,而化生人体生命的营养物质。精仰赖水谷清气的补养,形体仰赖饮食五味的补给。饮食经过生化生成“精”,“精”气化后来充养形体。饮食不节,也能伤害形体,气偏盛,也能损伤精。精血充足,又能够化而为气,气也能因五味太过所伤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 ① ,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 ② ,少火之气壮 ③ 。壮火食气 ④ ,气食少火 ⑤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①味厚者为阴:根据中医药学理论,药物之性包括四气五味。四气源于一年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所以药气分为温、热、凉、寒四大类。五味源于地气,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大类。因四气源于天所以属阳,五味源于地所以属阴。但气味又有厚薄的不同。气厚的为纯阳,味厚的为纯阴,气薄的为阳中之阴,味薄的阴中之阳。
②壮火:过于亢盛的阳气,这种火实质上已经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病理性的邪火。
③少火:微少的阳气,这种火属于生理性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④壮火食气:壮火侵蚀,消耗元气。
⑤气食少火:元气依赖于少火的充养。
味属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阳,所以趋向上窍。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于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作用,味薄的有疏通作用。气薄的能够向外发泄邪气,气厚的能助阳发热。亢阳能使元气衰弱,微阳能够使元气旺盛。因为亢阳会侵蚀元气,而元气有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而有涌泄作用的属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 ① ,湿胜则濡泻 ② 。
①浮:浮肿。
②濡泻:湿泻。
阴气偏胜,阳气就会受病。阳气偏胜,阴气也会受病。阳气偏胜会生热,阴气偏胜会生寒。寒到极点,会出现热象;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象。寒邪会损伤人的形体,热邪会损伤人的真气。真气受伤会产生疼痛,形体受伤会发生肿胀。凡是先疼后肿的,是因为真气先伤而影响到形体;先肿后痛的,则是形体先伤而影响真气。风邪太过,就会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肌肉就会发生红肿;燥邪太过,津液就会干涸;寒邪太过,就会发生浮肿;湿邪太过,就会发生湿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 ① ,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 ② ,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①五气:五脏之气,由五气而生五志,即喜怒悲忧恐。
②厥气:逆行之气。
自然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推移、五行的变化,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人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所以过喜过怒可以伤气。寒暑外侵,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如果逆气上冲,血脉阻塞,也会神气浮越,离形体而去。因此,不节制喜怒,不调适寒暑,生命就不会稳固。阴气过盛会转化为阳,阳气过盛也会转变为阴。所以说:冬天感受寒气过多,到了春天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天感受的风气过多,到了夏天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天感受暑气过多,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天感受湿气过多,到了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 ① 。端络经脉 ② ,会通六合 ③ ,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 ④ ,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①列别:排列、排比,分别、分辨。
②端络经脉:审察经脉的相互联系。端为开端,络为网络。端络,作动词解,从头至尾详细研究经脉的走行及相互联系。
③六合:十二经脉的阴阳配合。
④谷: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称“谷”。山间的河沟为“谿”,同“溪”。中医借用来指肌肉会聚之处。因肌肉会聚处肌腱交叠形成凹陷似“谷”。属骨:骨相连之处。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代圣人,谈论梳理人体的形态,排列辨别脏腑的阴阳;联系会通四方上下六合,来审察经络的起止循行与络属关系。气穴各有它所发的部位和名称,连属于骨骼的“ 谿谷”,都有它们的起止点;皮部浮络的属阴属阳,为顺为逆,也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变化,有一定规律;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也都有表里的对应关系。真是这样吗?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岐伯回答说:东方属春,阳气上升而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养肝,肝血又能养筋,筋又能养心。肝气上通于目。它的变化是在天为六气里的风,在地为五行里的木,在人体中为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苍,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的变动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怒能够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风气能够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又能够抑制酸味。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南方属夏,阳气大盛而生热,热能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养心,心能生血,血能养脾。心气上通于舌。此时阴阳变化,在天为六气的热,在地为五行的火,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徵,在五声为笑,在人体的变动为气逆,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为喜。过喜能伤心,但恐可以抑制喜;热能伤气,但寒气可以抑制热;苦味能伤气,但咸味可以抑制苦味。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中央属长夏,蒸发而生湿,湿能使土气生长,土能产生甘味,甘味可滋养脾气,脾气能够滋养肌肉,肌肉健壮能使肺气充实。脾气通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的湿,在地为五行的土,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人体的变动为干呕,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为思。思虑可以伤脾,但怒可以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但风气可以抑制湿气;过食甘味能伤肌肉,但酸味可以抑制甘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西方属秋,天气劲急而生燥,燥能使金气旺盛,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够直通肺气,肺气能够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能滋生肾水。肺气通于鼻。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的燥,在地为五行的金,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为咳,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为忧。忧能伤肺,但喜可抑制忧;热能伤皮毛,但寒可以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但苦味可以抑制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北方属冬,阴凝而生寒,寒气能使水气旺,水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充实又能养肝。肾气联通于耳。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的寒,在地为五行的水,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吟,在人体的变动为战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为恐。恐能伤肾,但思可以抑制恐;寒能伤骨,但燥可以抑制寒;咸味能伤骨,但甘味可以抑制咸味。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①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②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③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④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①血气之男女:借用男女气血来说明阴阳的相对关系。
②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古人认为,阴气右行,阳气左行。
③征兆:即是象征。
④能tài始:变化生成之开始。能,通“态”。
所以说:天地上下是覆载万物的区宇,阴阳是化生气血、形成雌雄生命体的动源。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而水火则是阴阳的表现。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始。再进一步说:阴阳是相互为用的。阴在内,有阳作为它的卫外;阳在外,有阴作为它的辅助。
帝曰:法阴阳 ① ,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②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 ③ ,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④ 。
①法:动词,取法,运用。
②能:音义同“耐”。
③清:同“凊qìng”,寒。
④能:通“态”。
黄帝说:人怎样取法阴阳呢?
岐伯回答说: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喘息急迫,呼吸困难,身体摆动。出不来汗并且发热,牙齿干燥,并且心里烦闷,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患者耐受得冬天,而耐受不得夏天。阴气太过,身体就会恶寒,出汗,身上时常觉冷,甚或时常打寒战,寒重就会出现手足厥冷,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患者耐受得夏天,而耐受不得冬天。这就是阴阳偏胜所引起疾病的症状。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 ① ,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② ,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①七损:女子月事贵在时下。因女性以七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八益:男子精气贵在充满。因男性以八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天下至道谈》中也出现了“七损八益”,并且有具体内涵的说明,从内容看与房事有关。
②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聪明人在未病之时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发病之后才知道调养。同,指健康。异,指疾病衰老。
黄帝问:怎样调和阴阳呢?
岐伯回答说:能够知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调和阴阳。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早衰。人到四十岁,阴气已经减损了一半,起居动作显得衰退了;到五十岁,身体笨重,耳不聪,目不明;到六十岁,阴痿,气大衰,九窍功能减退,下虚上实,流鼻涕、淌眼泪等衰老现象都出现了。所以说: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强健,不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因此,同时出生,来到世上生活,最后的结果名称却不相同。聪明人,在没病时,就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在发病时,才知道调养。愚蠢的人,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却感到精力有余。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体轻捷强健,即使年老了,还显得健壮,强壮的人就更加强健了。所以明达事理的人,顺乎自然而不做无益于养生的事,以恬静的心情为快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环境里,去寻求心志的自由,因此,他的寿命无穷尽,与天地长存。这就是圣人的养生方法。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外界邪风到来,迅猛如急风暴雨,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在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就给以治疗;医术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病邪侵入到五脏,治愈的希望与死亡的可能各占一半。如果感受了天的邪气,就会伤害五脏;如果感受了饮食的或寒或热,就会伤害六腑;如果感受了地的湿气,就伤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①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 ② ,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①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取阴经之穴,以治阳经之病;取阳经之穴以治阳经之病。
②以我知彼:用正常人与病人比较,来推测病变情况。我,指正常人。彼,指病人。
所以善于运用针刺的人,有时要从阴引阳,有时要从阳引阴。取右边穴以治左边的病,取左边穴以治右边的病。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从在表的症状去了解在里的病变,这是为了观察病人的太过和不及的原因。如果确实了解了哪些病是不及,哪些病是太过,再给人治疗疾病,就不会发生危险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 ① ,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 ② ,而知病所主。按尺寸 ③ ,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①喘息:指呼吸的气息和动态。
②权衡规矩:指四时不同脉象,即春弦中规,夏洪中矩,秋毛中衡,冬沉中权。权为秤锤,有下沉之象,衡为秤杆有上举之象,规为为圆之器,有圆滑之象,矩为为方之器,有方大之象。故以权衡规矩喻四时脉象。
③尺:尺肤。寸:寸口。
善于治病的医生,看病人的面色,按病人脉象,首先要辨别疾病属阴还是属阳。审察经络的五色清浊,从而知道何经发病。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听病人发出的声音,从而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看四时不同的脉象,从而知道疾病在哪一脏腑,切按尺肤和寸口,了解脉象浮沉滑涩,从而知道疾病所在部位。这样,在治疗上,就可以没有过失;在诊断上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 ① ,因其重而减之 ② ;因其衰而彰之 ③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 ④ ,因而越之 ⑤ ;其下者 ⑥ ,引而竭之 ⑦ ;中满者 ⑧ ,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⑨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⑩ ;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①轻:病邪轻浅,病在表。扬:用轻宣疏散方法驱邪外泄。
②重:病邪重深,病在里。减之:以攻泻方法祛除病邪。
③衰:正气衰弱。彰之:给予补益之剂,使正气充实彰显。
④高:病在上。
⑤越之:使用涌吐方法。越,上越、翻越。涌吐如翻越,故称越之。
⑥下:病在下。
⑦引而竭之:引,牵引使外出。竭,耗竭。即使用通便方法使邪气耗竭。
⑧中满:胸腹胀满。胸腹为人体之中。
⑨渍形以为汗:即用辛凉解肌之法以使邪从汗解。
⑩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病情发越太过,可用抑收法。
柔刚:柔剂、刚剂。即药性平和或峻猛的药剂。
所以说:病刚发生时,用针刺就可治愈;若邪气盛时,必须等到邪气稍退时再去治疗。所以治病要根据病情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它轻的时候,要加以宣泄;在它重的时候,要加以攻泻;在病邪衰退正气也虚的时候,要以补益正气为主。病人形体羸弱的,应用气厚之品补之;精不足的,应用味厚之品补之。如病在膈上,可用吐法;病在下焦,可用通便之法;胸腹胀满的,可用攻泻之法;如感受风邪的,可用辛凉发汗法;如邪在皮毛的,可用辛温发汗法;病情发越太过的,可用抑收法;病实证,可用散法和泻法。观察疾病属阴属阳,来决定应当用柔剂还是用刚剂。病在阳的,也可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治其阳。辨明气分和血分,使它互不紊乱,血实的就用泻血法,气虚的就用升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