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题解

四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之气。调神,调理精神情志。人作为天地之气化生的产物,其生命活动时时离不开自然,与自然之气相通。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在天地四时之气的变化中调摄好精神情志是养生的关键,本篇对此问题作了专门的论述,所以名为《四气调神大论》。本篇首先论述了依据四时之气的变化而调摄形神的具体方法;其次论述了异常的气候变化对生命活动的消极影响,指明违逆四时养生的原则所造成的伤害;最后提出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的命题,指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和“治未病”的积极思想。

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早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注释

①春三月:指农历的正、二、三月。按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②发陈:发新于陈旧,即推陈出新。

③万物:古人常指草木。物,本义为杂色牛,在古代文献中,引申后多指有生命之物。泛指一切存在之物是近代以来的事。

④被发:披散开头发。被,通“披”。缓形:松解衣带,使身体舒缓。

⑤以使志生:在庭院中散步,披散开头发,舒缓形体。这是为了适应春天气机生发的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意志生发。《内经》的养生之道,不仅对形体有所要求,而且在精神意志上也有同样的要求。因为人是形神统一体,无论在心态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要做到使万物生成而不能杀戮,给予而不能劫夺,赏赐而不能惩罚。这是与春天生发之气相应,是“养生(生发)”所要求的。

⑥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象征顺应春阳生发之气的神志活动。“杀”、“夺”、“罚”,指与春阳生发之气相悖的神志活动。

⑦寒变:夏月所患寒性疾病之总名。

译文

春季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适应这种环境,人们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开束发,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着生发之气而舒畅。神志活动要顺应春生之气,而不要违逆春生之气。这才与春气相适应,这就是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个方法,就会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发生寒变。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天成长的条件也就差了。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

注释

①夏三月:指农历的四、五、六月。按节气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②蕃fán秀:草木繁茂,华美秀丽。

③使志无怒:不能让精神受到压抑。何谓“怒”?一般理解,怒是发怒,生气。那么发怒、生气是什么状态呢?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含苞怒放”。苞是花蕾未开之前的包裹状态,花开了,这包裹状就打开了,所以,“怒”就是形容花要开未开之前的冲击状态。另外,人在暴怒时会出现血管暴涨的现象。这是被压抑出现的反应。发怒是人的愿望被客观现实所阻,不能实现的心理反应。夏天正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融的季节,阴阳之气的交融不能受到压抑和阻滞。所以夏天人的精神意志应该处于自由开放的状态,不能压抑,才符合养生之道。这样才能“使花英成秀”。“花英成秀”本义是由花结成果实,这里是说人体之气,脏腑的机能也像自然界的花结成果一样发生应有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是“使气得泄”。夏天是成长的季节,万物成长壮大,人体之气也应该向外伸张疏泄,就像有特别喜爱的人或者物在外面召唤自己,不得不出去一样。这就是夏天人体之气应该有的反应,是养长的方法。

④华英:华,古文“花”字,花乃后起之俗字。英,草之花。这里指人的容貌面色。

⑤痎jié疟:疟疾的总称。

译文

夏季三个月,是草木繁茂秀美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通,各种草木开花结果。适应这种环境,应该夜卧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心中没有郁怒,使容色秀美。并使腠理宣通,如有为所爱之物吸引一样,使阳气疏泄于外,这是适应夏天“长养”的道理。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患疟疾。这是因为夏天长养的基础差,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注释

①秋三月:指农历的七、八、九月。按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②容平:草木到秋天已达成熟阶段。容,为草木之形态。平,成,成熟。

③天气以急:秋天金气主令,金气肃杀,劲急。初秋秋高气爽,深秋则劲急肃杀。地气以明:以秋金之肃杀而地气清明。

④秋刑:古人崇信天人合一,人类的行为完全遵循天道,秋天是肃杀之季,死刑犯也是在秋后问斩。这里的“秋刑”指秋天的肃杀之气对身体的影响。

⑤飧sūn泄:完谷不化的泄泻。飧,本义为夕食,引申后有水浇饭之义。

译文

秋季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在这个季节,应当早睡早起,和鸡同时活动。保持意志安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之气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就是适应秋天收敛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要生飧泄病。这是因为秋天收敛的基础差,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也就差了。

冬三月 ,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注释

①冬三月:指农历的十、十一、十二月。按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②闭藏:密闭潜藏,指万物生机潜伏。

③若有私意:冬三月养生在意志上的要求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顺应冬藏的特点,意志也要闭藏于内,而不能外驰。由于意志作为主观的精神状态不好用语言描述,所以作者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若伏若匿”,就像潜伏藏匿;“若有私意”,私,与公相对,也有隐秘之义;“若已有得”,已有所得,就不再外求。

④使气亟qì夺:气,指“阳气”。亟,频繁、多次。夺,被耗伤。冬三月养生在形体方面的要求是“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养气,不使阳气被劫夺。所以冬季养生以闭藏阳气,不使之耗夺为关键。这是顺应冬气的反应,是“养藏”的方法。

⑤痿厥:四肢枯痿,软弱无力。

译文

冬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使河水结冰,大地冻裂。这时不能扰动阳气,应该早睡晚起,一定等到太阳出来时再起床。使意志如伏似藏,好像心里很充实,又好像已经得到满足。还要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要让皮肤开张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这就是适应冬天藏伏的道理。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就要得痿厥病。这是因为冬天闭藏的基础差,供给春季生养的能力也就差了。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 ,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 ,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 ,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 ,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注释

①天明:张景岳:“惟天藏德,不为自用,故日往月来,寒往暑来,以成阴阳造化之道。设使天不藏德,自专其明,是则大明见则小明灭,日月之光隐矣,昼夜寒暑之令废,而阴阳失其和矣,此所以大明之德不可不藏也。所喻之意,盖谓人之本元不固,发越于外而空窍疏,则邪得乘虚而害之矣。”

②空窍:空,通“孔”。即孔窍。

③不精:精,通“晴”。即不晴。

④不施:不得生长。

⑤菀yùn槁不荣:生气蕴积不通而枯槁失荣。菀,通“蕴”。

⑥天地四时不相保:春、夏、秋、冬不能保持阴阳变化的正常规律。

⑦奇病:即重病。

译文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天气潜藏着清净光明的生生之德,永远无尽,所以万物能长久生存而不会消亡。如果天德不藏,显露他的光明,日月就没有光辉了,如同外邪乘虚侵入孔窍,酿成灾害一样。流畅的阳气,就会闭塞不通,沉浊的地气,反而遮蔽光明。云雾弥漫不晴,那么,地气不得上应天气,甘露也就不能下降了。甘露不降,草木就枯槁,而不会茂盛了。有害之邪气潜藏而不得散发,暴雨不断袭击,春、夏、秋、冬不能保持相互间的平衡,与正常的规律相违背。这样的话,万物在生长的中途便都夭折了。只有圣人能够顺应自然变化,注意养生,所以身体没有重病。如果万物都不失保养之道,那么它的生命之气是不会衰竭的。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 ,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注释

①少阳:指春季。根据阴阳学说春季为少阳,夏季为太阳,秋季为少阴,冬季为太阴。

②内洞:内虚。洞,空、虚。

③独沉:肾气衰惫。

④四时阴阳: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化和一年阴阳变化规律。

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保养心肝,秋冬保养肺肾。

⑥坏其真:“真”有“身”义。即坏其身。

⑦内格:即关格,古病名。临床表现为水谷不入(关闭),二便不通(阻格)。

译文

如果违反了春天之气,那么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如果违反了夏天之气,那么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就会发生心气内虚。如果违反了秋天之气,那么少阴之气就不能收敛,就会使肺热叶焦而胀满。如果违反了冬天之气,那么太阴之气不能潜藏,就会使肾气衰弱。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顺应这个规律,在春天、夏天保养心肝,在秋天、冬天保养肺肾,以适应养生的根本原则。假如违反了这一根本原则,便会摧残本元,损坏身体。所以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由来,死生的本源。违背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得重病。这样才可以说掌握了养生规律。不过这个养生规律,只有圣人能够奉行,愚昧的人却会违背。如果顺从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生存,违背阴阳变化规律,就会死亡;顺从这个规律就会安定,违背规律就要发生祸乱。如果不顺从阴阳四时的变化而违逆,就会生病,病名叫关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译文

所以圣人不治已发生的病而倡导未病先防;不治理已形成的动乱,而注重在未乱之前的疏导。假如疾病已形成以后再去治疗,动乱已形成以后再去治理,这就好像口渴才去挖井,发生战斗才去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dquqIRJHvjqIBeOX5w9zxkdcaXMwMRsKsGo0r1O3TWr3Bz6FCoSukvLXipG2oh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