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于以采 ?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 ?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 ?维 及釜

于以奠之 ?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 ?有齐季女

注释

① 于以:疑问词,在何处、在哪儿。 :多年生水草,叶浮出水面,花黄而小,可以食用。

② 南涧:南山之涧。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③ 藻:植物名,丛生水底,即水藻,可以食用。

④ 行潦lǎo:沟中的积水,水沟。行,水沟。潦,路上的积水。

⑤ 盛之:把它装起来。

⑥ 维:发语词。筥jǔ:圆形的竹筐。方形称筐,圆形称筥。

⑦ 湘:烹煮。

qí:三脚锅。釜:无足锅。

⑨ 奠:放置。

⑩ 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天窗。

尸:主持。

有:语助词,无实义。齐zhāi:斋戒。季女:最小的女儿。季,排行最后的。

译文

去哪儿采 ?南山水涧之滨。去哪儿采藻?在那浅沟积水里。

用什么来盛它们?用那方筐和圆箩。用什么来煮它们?用那三脚锅和无脚锅。

祭品放在哪儿?放在祠堂窗户下。谁来主持祭祀礼?是那斋戒的少女。

赏析

根据《礼记·昏义》的记载,古代女子在出嫁前三个月,需要恭恭敬敬地到宗庙祭祖,以示饮水思源之意。一方面表示不忘祖先,另一方面由女教师进行一次教育,学习“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婚后的相关礼节,“以便婚后能循规蹈矩,言行合度,得宠于夫家”。

这首诗便是写在祭祀的时候,女仆采办祭品、设置祭坛、烹煮祭品的劳动过程。

全诗采用问答的方式叙述祭祀的全过程,全诗三章共六个设问句,“去哪儿采 ?”“南山水涧之滨。”……通过这一问一答的方式,将繁复、冗杂的祭祀程序井然有序地表现出来,“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手法高明。 rOQcVs4QXkqGTXqyNs8JC+FAymAPu07FLJzaFvN2sgDh9P3X2tOoSyWSmkeCF5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