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珍贵的摩崖纪事碑

千佛岩摩崖造像

(一) 碑刻的内容

乐山大佛声名远扬,但是近年发现的大佛碑刻同样弥足珍贵。它虽然已经残破不全,但却是研究乐山大佛最具权威性的资料,也是至今为止我们可以找到的唯一一处关于大佛的原始文献资料。

1984年在乐山大佛右侧的临江峭壁上发现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摩崖碑刻,这是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记述世界第一大佛建造始末的碑刻。乐山大佛最终由韦皋主持完成,为了让后世了解这一漫长而伟大的建造过程,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十一月五日,韦皋撰写、张绰手书了这块竖立碑文。因年代久远,仅有部分字迹可以辨别。其中有“贞元初天子命我守兹坤隅”的句子,写到“贞元初”时留有很多空白,而“天子”另起一行顶格写,并且“天”字略高。这种书写方式,只有在称呼本朝天子的时候才出现,因此可以推断,这块碑刻是唐德宗时期的真品。

灵宝塔

此碑刻在崖壁上,高约7米,宽4米,碑文共计800余字,其中270余字还清晰可辨,但是300多字因为风化严重只能对照典籍来辨析,其余的字迹几乎被磨平了。字体由张绰以行楷书就,每个字约三四寸大。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比这个更宏大的摩崖纪事碑,所以此碑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摩崖纪事碑,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令人遗憾的是,不知何种原因,这块碑在宋代以后就被湮没了。我们只能在文献中看到对它的真实描述。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嘉州凌云寺大像记》,韦皋文,张绰书,其碑甚丰,字画雄伟。”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嘉定知州魏瀚曾经重刻此碑,据推测是依据拓片而刻的,但是现在这块碑也找不到了。到了清代顺治年间,诗人王世祯曾经到乐山寻找韦皋的碑记,但是也是空手而归。由于没有很好的保护,我们只能从清代嘉庆二年(1797年)释礼汀印行的《凌云诗抄》和《嘉定府志》《乐山县志》中读到这篇珍贵的碑文。1945年,凌云寺的住持果静请乌尤寺住持遍能补书重刻了这一碑记,嵌在了凌云寺天王殿外左侧,至今犹存。补刻的碑文与唐代原碑还是有些差异的。

乐山凌云寺

(二) 碑刻的价值

原碑详细记载了乐山大佛修建的相关信息,为我们研究乐山大佛提供了最真实的依据。

1. 碑文明确记载,发起修建大佛的是海通禅师,其后由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续建,最终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建成。碑文特别颂扬了海通禅师怒斥贪官,自剜其目,不畏强暴,慈悲为怀的高尚品格,它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海通禅师为修建大佛所付出的心血。

2. 碑刻清楚的记载,乐山大佛的修建得到了朝廷、官员、僧侣等各界的大力支持。碑文叙述了海通禅师奔走八方,云游四处筹集佛款的经过,章仇兼琼和韦皋捐献俸禄资助建佛的善举和皇帝下诏以麻盐税“实资修营”的事件。由此可见,乐山大佛是唐朝最大的一个工程,它集中了全国上下的力量才得以完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正是大家齐心协力才会有“万夫竞力,千锤齐奋”的壮观场面。

摩崖石刻弥勒佛像

3. 唐碑准确记载了大佛开凿的时间。“开元初年”(713年)开始,结束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其间历时九十年之久。实际上这九十年包括了筹建和开凿的全过程,真正修建的时间是断断续续的,大约只有三十年。通过这段记载就可以知道这个工程经历了四个皇帝,他们每个人都见证了这一伟大工程的建造过程,乐山大佛也因此具有了历史的延续性。

乐山大佛景区

隔江眺望对岸城市

4. 原碑还纠正了明代魏瀚立石碑以及其后文字记载的疏误之处。由于魏瀚重刻的石碑已经找不到了,因此只有根据清代的《凌云诗抄》来了解唐碑的碑文,但是其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这对于研究乐山大佛就会造成一定的误解。例如,原碑刻的韦皋官职是“云南安抚等使”,但是《凌云诗抄》作“南安巡抚等使”。南安是秦汉时代乐山的古称,巡抚这一官职却是明代才设置的,这一疏误是什么时候造成的已无从考证。其后的嵌壁碑也沿用了这一错写,直到原碑的发现,才纠正了这一流传数百年的疏误,也解开了这一谜团。此外,唐碑最后一行,有“节度衙前逐要许……”的字样,这几个字稍小于正文,“许”字以下模糊不清,不知还有多少字。由于辨认不清,所以以往的版本都没有它的记载。“解读衙前逐要”是个小吏,由此看来,这位许某可能是韦皋任命的负责管理修佛的官吏。

都江堰宝瓶口风光

5. 碑刻上记载乐山大佛是弥勒佛,纠正了很多人认为是如来的争论。原碑题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指出佛像是弥勒佛,而《凌云诗抄》却称之为“古佛石像”,把“弥勒”改作“古佛”。从佛教的等级来看,弥勒还只是菩萨,因为他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最多也只能称之为“未来佛”。在韦皋碑刻的全文中,没有一个佛字出现,虽然他字里行间都在宣扬佛法无边。五代以后,相传浙江奉化布袋和尚契此是弥勒的化身,依照他的形象特征,塑造出欢颜袒腹的塑像,俗称弥勒佛。于是,凌云摩崖弥勒石像也就被众人称为了“佛”。

6. 韦皋碑刻上发现了简体字。据专家考证发现,在二百七十余个可以清晰辨认的汉字中,有五个简体字,它们分别是“弥”“万”“将”“与”“继”,与我国现在通行的规范简体字完全相同,其中“弥”字出现的次数最多。这座碑刻中发现的简体字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简体字,这对于古代汉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凌云摩崖石刻

石门山摩崖造像

唐碑的发现为乐山大佛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大佛的开凿者、开凿目的、开凿时间等内容,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弥足珍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nIxkDRxvMFrrrSfaKnbYnF6+ozQBbcCQ18z0c5ODcyYAPeikbv9pIdU6I37K3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