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凌云山与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

乐山大佛比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比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帕米扬大佛(高53米)高出1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像,被诗人誉为“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

发源于川西北大雪山的岷江,带着大量的雪水,滚滚南下。当它进入成都平原,来到乐山城下,已经是一条水面开阔的大江了。在这里,它同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水流湍急的青衣江汇合。汹涌澎湃的三江水汇聚在凌云山麓,惊涛骇浪如万马奔腾拍打着崖壁,每逢汛期,河水泛滥,船毁人亡的悲剧时常发生。

乐山大佛对面的城市

据史料记载,有一位海通禅师在游历完峨眉山后,路经嘉州游访凌云山,他看到这里的水势汹涌,危急百姓的生命,于是以慈悲为怀的宏愿,凭借“石可改而下,江可积而平”的壮志,决心凭崖壁开凿一尊弥勒佛造像,欲凭借佛祖的无边法力,祛灾除害,镇抑波涛,普度众生,通过“断石疏波,以循其流”的方式,达到永镇江涛的目的,保证一方百姓的安全。

海通禅师的生平已无法考详,据唐韦《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所载:“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习险,厥唯天难,克其能仁,回彼造物。”至于海通禅师的其他情况,就只有明朝嘉靖年间乡贤彭汝实在《嘉定州创建九峰书院记》中提过“有黔僧因山凿像”的说法。照此推测,海通禅师应是唐代黔州一代的僧侣,但在该文的另一版本《九华书院记》中,却没有这个“黔”字。这就令人怀疑它是否为刻版手误造成的衍字?此外,在彭汝实之前和此后的文献中都没有关于此说的记载,因此,海通禅师是贵州僧人的推测就很难成立。海通禅师的身世之谜也只能等待更多文献资料的发现来证实了。

乐山大佛创始者海通法师塑像

据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文记载,乐山大佛是在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开始开凿的,完工于贞元十九年(803年),整整花费了九十年的时间,历经了三代人和四位皇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真可谓前仆后继,艰苦卓绝。为了修建大佛,海通禅师历经千辛万苦,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实地考察,化缘聚财,精选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千余名,全力开凿大佛,这堪称唐代的第一大工程。工程开始后,海通禅师又亲自主持,在大佛旁边的一个岩洞中工作,常常是与青灯为伴,忍耐酷暑严寒,年复一年,为了大佛的修建他费尽了心血。当时开凿的场面也是空前盛大的,据说,凿下的石头滚到江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水怪也潜入水底,不敢再出来作怪。

正当佛财齐备,工程动工后,贪婪的官吏听闻此事,前来敲诈勒索佛财,海通禅师无比愤怒,义正词严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贪官恼羞成怒,威胁说:“尝试将来!”于是,海通禅师毅然决然的将自己的眼珠挖出。贪官见此情景也惊呆了,仓皇逃跑。现在人们在海师洞前看到的海通塑像双目有眶无珠,但神态刚毅,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海通法师这种不畏强暴,克诚其志的行为被后人称道,正是他的勇敢成就了建造大佛的浩大工程。

四川乌尤山景观

乐山大佛依岷江南岸峭壁雕凿而成

建造巨佛的工程浩大无比,漫漫无期,海通禅师没有等到工程完工就圆寂了。建造工程只完成了佛像的头部和胸部,不久就停工了。但是这样利国利民的工程就这样半途而废是人们所不愿意见到的,人们纷纷捐献善款,代理剑南西川节度使兼西川采访制置使章仇兼琼捐献俸禄二十万贯,将佛像修到了膝部;再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薪五十万贯继续修建,朝廷也下诏将盐麻税款用于造佛,在各方的努力下乐山大佛终于建成。关于韦皋主动承担起续修大佛的重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除了当时朝廷上下崇佛的政治原因之外,还与韦皋的身世经历有关。韦皋出身寒门,被岳父张延赏轻视,于是,韦皋发愤图强,努力建功立业。因此,韦皋能够关心民间疾苦,造像行善。唐人笔记《云溪友议》谈到韦皋因怀念恋人,曾“广修经像,以报夙心。”这都是民间的猜测而已,不管怎样,韦皋能续建大佛就是一次伟大的善举。

神态安详的乐山大佛

最令人叫绝的是,乐山大佛整座佛像是依山开凿的,构成“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宏伟气势。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颈长3米,肩宽24米,眼长3.3米,鼻长5.6米,嘴宽3.3米,耳长7米,头上发髻1021个,脚背长19.92米,宽8.5米。大佛造像反映了唐代塑像艺术的风格,面容饱满,发髻高耸,细眼薄唇,神态静穆。据韦皋碑文载,乐山大佛“其余相好,一以称之”。“相好”是佛像必须具有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的略称。这说明大佛是严格按照《造像度量经》上的比例尺寸施工的。按佛典的要求,佛像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体现其神通广大、佛法无边和普度众生的精神来。碑文还说“或丹采以彰之,或金宝以严之”,那是当时佛身上有的部位涂了颜料,有的部位贴了金箔或刷了金粉,还嵌了宝玉,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抹了水泥或别的保护层的样子。

乐山大佛

早在南北朝时期,依山开凿大佛的现象就已经出现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能看到这种巨大的佛像。但当时,造弥勒像的还不多。直到唐代崇拜弥勒佛成风,按照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度众生。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真正使造弥勒像形成风气的,是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二十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造乐山大佛时,武则天已死多年,但这座像仍然造成了弥勒佛的样子。

石刻弥勒佛坐像

弥勒佛像

佛教在唐代的二百八十年历史中,一直是思想领域的重要支柱。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唐代修建的佛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雕刻水平令人叹为观止。这其中最大的一尊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开凿,也成为了盛唐经济和文化繁荣的一种见证。

唐卡文殊菩萨

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

大佛正襟危坐,造型庄严

大佛城的众观音像

大佛脚背宽8.5米,脚面可

中国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以肥胖为美的风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姿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圆寂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弥勒佛像 ZJcb8D+Qo64lmfBQfFbPSgySkVA/DziUpmA4RA/R+X1hGLsySDGO8n2+98Vf2Jz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