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壮游时期 |
杜甫二十岁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壮游”时期
勾践卧薪尝胆图
杜甫《望岳》石刻
从20岁起,杜甫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长达十年以上的“壮游”时期。这一点和司马迁有着相似的经历。他南游吴越(现江苏南部和浙江),在那里游历之时,他曾经“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勾践”是当年越国的国王,被吴国夫差打败之后,为了复兴越国,每天枕着他的戈(一种兵器),在柴草堆上睡觉。而且每天尝着吊在头顶之上的苦胆,以警示自己不忘雪耻复国。上天不负有心人,勾践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当杜甫渡过浙水的时候,他又会想起浩浩荡荡巡游东南的秦始皇。由此可见,杜甫的壮游,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他在游览的同时,心中所感慨的是千古兴亡之事。当时的唐朝在世界上是一个很兴盛发达的国家,与许多国家都有来往与交流,尤其是与日本交往密切。杜甫也曾经想去日本,“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那是他已经准备好要航海到海外去,可是没有去成。“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扶桑”本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一种树木,据说生长在日出之地。太阳从东方的海上升起来,日本既在东方又在海上,所以中国人常常称日本为“扶桑”。可见,杜甫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日本。杜甫在江浙一带游历之后,中间回河南考了贡举,后来又去长安考进士,“改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忤”是说不顺利,“第”是等级,“下第”就是没有考上,“考功”是当时唐朝掌管科第的政府机会,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官吏叫考功员外郎。后来这项工作转由礼部来主持。“京兆府”指的是首都所在地,唐朝把长安及附近的地方称为“京兆府”。因为杜甫毕竟年轻,也就暂且放下了考试,再去游历。当他20岁时北游齐赵(现山东、河北南部、山西等地)。并先后和苏源明、高适、李白等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不仅游览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了解了许多的历史人物,熟悉了当地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状况,拓展了他的视野,为他早期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望岳》诗为代表: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岳指的是高山,在这首诗中特别指的是泰山。中国有所谓的“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我们说,诗人有遇有不遇,有的人机会好,仕宦显达,像宋朝的晏殊,14岁就以神童的资格来到中央政府做了秘书省正字;可有的人命运多舛,六七十岁都没有考中,甚至终生不遇。人是如此,山也如此。就像中国的五大名山,最有名的是泰山。泰山之所以有名,因为它经过了孔子的赞美,孔子曾说自己“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孔子是山东人,他只上了泰山,没有机会去游别的山。比如衡山在湖南省,湖南那时候还被看作“荆楚南蛮之地”,孔子当然没有去过。泰山因为孔子而出名,当年杜甫没有登泰山之前,因为听孔子说泰山好,就想去看一看,这首诗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因为杜甫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了。
泰山风光
我们看一看这首诗是如何写的:
“岱宗夫如何?”“岱宗”是对泰山的尊称。因为它曾经得到过孔子的赞美所以被奉为众山中的佼佼者。“夫”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夫如何”是说泰山“怎么样”。杜甫生在河南,泰山在山东,因此对泰山特别向往。诗句中开头的一句话,在泰山还没有真正出现在眼前之时,作者那期待已久的向往之情已经跃然纸上。
泰山石刻
接着他说“齐鲁青未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当时称霸的诸侯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杜甫说,泰山那青色的山脉一直延伸并且跨过齐、鲁两国,尚且看不到它的尽头。开头两句就不同凡响,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气势。
接下来,作者又写出了泰山的神秘之感。他觉得泰山是 “造化钟神秀”。“造化”指创造宇宙的那个神灵。“钟”,是指把感情专注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地方。“钟神秀”,是说泰山没有任何人工斧凿痕迹的那种自然美丽。这句话就是说,泰山是如此的美丽,好像是造化对它情有独钟,把天地之间的灵秀之气都给了泰山了。这一句是杜甫对泰山的一个整体的印象。当作者又继续靠近泰山时,他又说“阴阳割昏晓”,这一句是说泰山之高。“阴阳”,如果用阴阳来说山水的话,那么山的北面背着太阳的那一面就叫阴,山的南面向着太阳的那一面就叫阳;而水正好与山相反,水的北面是阳,南面是阴。“昏”是昏暗不清的样子,“晓”就是破晓,是说天亮了。“割”是说泰山特别高,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它的阴阳两面好像被刀割开一样,界线非常分明。
杜甫《望岳》
当杜甫越来越靠近泰山时,他眼前的泰山是“荡胸生层云”,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决眦入归鸟”。“眦”是眼角,“决”张开的意思,指尽量睁大眼睛往远处看,他目送归鸟向远处飞去,直到它消逝在远方,不见了踪影。
杜甫接着又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表示一定要做什么,作者是要“凌绝顶”。他说一定要爬到山的最高处,只有那样,才会“一览众山小”。正如孔子所说“登泰山而小天下”一样,所有的山峰似乎都在自己的脚下了。泰山的宏伟、泰山的不同凡响,特别是杜甫的感动,通过诗句一点点地流淌出来了。
杜甫“周览天下名山大川”的经历,开阔了视野。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游历生活,使杜甫增添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为他早期的诗歌带来了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对他后来的爱国诗篇的创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不过二十八九岁。
泰山风光
公元744年,李白在京城长安因得罪了杨贵妃和高力士,玄宗赐金放还,到洛阳和杜甫会面,这两位大诗人的会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两位诗人互相倾慕,互相帮助,并一同游历。之后,又遇见了诗人高适,三个人一同游历。这一段的游历生活,使杜甫感到非常的惬意。不久三人分别,杜甫则独自一人再次来到了京城长安。诗人这一时期的游历生活,决定了他不可能深入生活,了解人民的生活,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蛰伏和准备时期。
李白与杜甫蜡像
成都杜甫草堂内诗人木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