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幼年读书时期 |
杜甫出生时,家里的经济状况比较好,他从小就勤奋好学。杜甫对幼年的生活也曾有过一些描述。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他曾经到郾城(现在巩县东南),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剑器”是武术中的舞曲名;“浑脱”原是吐蕃语,这里指的是太尉长孙无忌用乌羊毛做的毡帽,也称“赵公浑脱”,后来演化为舞曲后叫“浑脱”。公孙大娘在玄宗时代可是赫赫有名的女舞蹈家。书法家张旭就曾观看她的“西河剑器”舞而影响其书法创作。杜甫儿时对观赏公孙大娘的舞蹈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他在晚年曾写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可以看出公孙大娘的舞姿让他记忆犹新,长久不能忘怀,这首诗说道: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
这首诗是说观看公孙大娘舞蹈的人山人海,大家为她的舞技惊诧不已,甚至于长时间的不能平静下来。公孙大娘的舞姿,既像后羿射落九个太阳那样的矫健飘逸,又像众神仙驾着飞龙而去时的如梦如幻;她来时如震怒的雷声,舞罢又若月光笼罩下的江海碧波。
杜甫7岁时就已经开始吟诗了,他的第一首诗是已经失传的《咏凤凰》。即所谓的“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中国人常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一个人的天性如何,往往从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了。“凤凰”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吉祥之鸟。如果它出来是天下太平的征象,传说周朝的时候有凤鸣于岐山,孔子还叹息过“凤鸟不至”,可见凤凰只是神话中的鸟,杜甫“七龄”就“咏凤凰”,从小就表现了一种高远的心志,可惜这首诗没有留下来,尽管我们已经无法知晓这首诗的内容,但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杜甫小的时候还是很富于幻想的。
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像
杜甫塑像
杜甫小的时候比较瘦弱,常常生病。后来,身体的渐渐地好转起来。晚年在成都曾写《百忧集行》中回忆童年时的生活曾写道: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十五岁应该是少年了,可杜甫说他“心尚孩”,还跟小孩子一样。“犊”是小牛,“走”,是跑的意思,在古代走叫“行”。他说我小时候身体强健得像一头健壮的小黄牛,每天漫无目的地跑来跑去,没有一刻停下来,当八月院子里梨子和枣子成熟时,他一天无数次地爬上果树采摘果实。这一段的生活是非常幸福和惬意的。
杜甫除吟诗之外,在书法方面也很有造诣。在他晚年写的《壮游》诗中说“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是说他到9岁的时候就写有一口袋的字了。晚年时他曾写过一首《得房公池鹅》,诗中说“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王右军是晋朝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杜甫拿王右军的书法自比,可见其对自己的书法还是很得意的。杜甫曾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主张“书到瘦硬方通神”,明朝人胡俨曾看到过杜甫的字体,说其风格是“字甚怪伟”,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其字的风格。
不久,杜甫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父亲在外面做官,没有人照看他,于是就把他送到洛阳的姑母家中。洛阳属于东都,长安属于西都。皇帝以及王宫大臣经常到洛阳来,有时还会住上一段时间。杜甫在晚年时曾写了一首诗《壮游》,主要写他少壮时代的游历。他说“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又说“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杜甫十四五岁时,就已经和当时洛阳著名的文人如崔尚、魏启等交往了,而且颇受夸赞。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到岐王李范(睿宗的第四个儿子,玄宗的弟弟)以及秘书监涤的府第里做客。与这些文学界的一些有名的作者交游,对杜甫的帮助很大。他性格豪放,从少年时代就已经开始喜欢喝酒了。杜甫喝酒时不仅豪情万丈,而且性格刚正不阿,疾恶如仇。
传说中杜甫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