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风雨桥的建筑特征

长廊式风雨桥

(一)合理的建筑结构

长廊式的风雨桥一般长50—100米,也有长至150米以上的。不论长短大小,其主要组成部分,自上而下分为基座、桥跨和亭廊。

基座也叫桥墩,是桥的基础。由青条石垒砌而成,坚固耐用。跨度小的木桥桥墩砌在两岸,跨度大的风雨桥在河中也有桥墩。

桥跨,为木结构。桥墩上放置两排杉木作为托架梁,墩台上采用悬臂托架来支撑主体桥跨结构。这种木结构的采用,既能减少河中桥墩的数量,又可增加河床的排洪量,同时由于就地采用未经修饰加工的原杉木,省时省料,从而大大减少了建筑成本。

风雨桥桥廊

桥廊,是风雨桥最实用的部分,也是最美观、最具特色的部分。一般规模的桥面设一层廊屋,既为过往行人遮风避雨、临时休憩提供方便,同时也可保护整个桥面免受雨水侵蚀,从而更加坚固。规模较大的风雨桥在河中也建有桥墩,并且在桥墩上建重檐楼阁,既增加桥的使用价值,又美化了桥身,同时也符合力学原理,可减少桥中大梁的弧度,使之达到优美的造型与合理的力学原理的完美融合。

风雨桥桥廊精美的纹饰

桥面的亭廊阁内,还设置有座椅,椅背即为桥的栏杆。过往行人在桥上休息、聊天、纳凉、远眺都很方便。

风雨桥的整个建筑过程中,基本以青石杉木为主。最为神奇的是,横梁竖柱中不用任何金属钉铆,整座桥架承放在桥台和桥墩上,桥架与桥墩之间没有任何铆固措施,也许这是风雨桥的最独特之处吧。

(二)巧妙的桥面设计

风雨桥的桥面最令人赏心悦目。它秀丽质朴的整体造型、素雅清新的色彩及精雕细刻的手法,处处显露出侗乡建筑特有的风格。既古朴典雅又经济实用,两者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是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桥廊的屋顶木构架基本采用穿斗式处理,疏檩与密檩的穿斗构架形式针对具体情况而灵活地运用,堪称我国传统木屋构架综合运用的典范。这种结构可以形成高低错落、凸凹进退、丰富变化的形体,非常容易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所使用的柱、梁、枋、檩构件接头均用榫卯构造,不用一钉一铆,这也是我国传统木结构的重要特征和独到之处。

腰檐是位于桥身两侧栏杆边或侧下方的挑檐。采用挑檐的方法,是由于当地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雨水较多,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雨水飘入廊内,又能防止雨水对桥梁木结构的侵蚀,延长桥的使用寿命,同时又使整个建筑外形显得飘逸秀美。

桥廊顶木构架相互交错而有序

整座风雨桥凌空架设,飘逸秀美

桥身部分的建筑装饰较少,两侧的木栏杆多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木条,不加任何雕琢,颇有唐朝古建筑遗风。

传统的风雨桥整体色彩均为材质的自然色,很少另外加以粉饰。木构件在本色上涂刷桐油,用以防腐。屋顶铺有当地产的小青瓦,屋脊用白灰雕饰。整体建筑黛白相间,清雅自然。

桥廊的屋顶千姿百态,极少雷同。工匠的发挥创造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就外观形式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恩施风雨桥的漏窗

第一种,长廊式。这是最为经济简便的方式,也最为多见。

不管桥的长短大小,单跨还是双跨,屋顶都采用两坡形式,木椽上覆盖小青瓦,正脊用青瓦与白灰塑形。采用这种方式的有林福桥、双文桥、乐善桥等。

风雨桥上精致的挂灯

第二种,天窗长廊式。为了丰富屋顶的轮廓线,增加室内采光,加速室内的排烟排热,工匠们往往在两坡顶的中间局部开高窗。采用这种方式的有独峒爹归桥、独峒上塞桥、林溪福星桥等。

第三种,亭廊式。在桥的两端设计重檐小亭,突出进口,丰富桥的整体造型。采用这种方式的有八江风雨桥、林溪接龙桥。

第四种,阁廊式。主要建在多跨桥的两端和桥墩上,在丰富桥的造型、增加美感的同时,又起到平衡的作用,做到了艺术美与力学美的完美结合。采用这种方式的有著名的林溪程阳桥、独峒巩福桥、平流赐福桥、人和桥等。

(三)独特的建筑风格

风雨桥是侗乡最富民族特色的建筑。当游人置身于侗族山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点缀在青山碧水间的一座座雄伟俊秀、古朴精巧的长廊式木桥——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乡的特有标志,它是集桥、廊、亭、阁、栏于一体。桥墩厚实、凝重,桥面质朴、简约,廊、亭、栏、阁雅致而飘逸,相辅相承,既有灵动变化之势,又有协调一致、珠联璧合之美。整体造型美观而端庄,形成独特别致、优美灵巧的民族建筑风格,在建筑史上别具一格。风雨桥的中部与两端一般设有3—5个重檐楼亭,长廊与楼亭相隔相承,一起一伏、错落有致,流动变化犹如游龙;梁柱纵横交错、直穿横套,极富动感。阁亭内雕梁画栋,泥塑鸳鸯鸾凤,栩栩如生;所绘青龙鳌鱼,形象逼真。桥廊两侧,往往绘有侗族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飞禽走兽、山水风情等彩色壁画,生动灵韵。

风雨桥外部色彩均以黛白相间,清新素雅,与周围的青山、绿水、鼓楼、民居交相辉映,构成古朴秀丽、优雅祥和、悠远宁静的田园风光。

风雨桥的亭阁均采用挂枋挂撑的建筑手法,层层支撑而上,使亭檐亭亭玉立,四角飞檐,层层次第而上,犹如大鹏展翅。

风雨桥廊檐高高翘起,如大鹏展翅

风雨桥是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四)精湛的建筑技艺

风雨桥除了外观上别具一格,在建筑技术上也不同凡响,工艺之精湛,可谓巧夺天工。

风雨桥上的精美雕饰

1.完美的力学原理应用

桥墩外壳用青石砌成,内用料石填充,墩形通常为六棱柱的橄榄形,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桥面结构为密布式悬臂梁支撑,逐层向上承托,从而减小桥面梁的跨度和大桥的挠度。为了减少桥梁的跨度,聪明的侗族工匠利用力学原理和杠杆原理,在石墩上采用层层向外悬挂挑密布梁,每层悬出1.8米左右,大大增加了桥面梁的抗弯强度。楼亭一般设在桥墩之上的位置,在桥台上修廊,亭廊相接,受力合理,传力直接,起到平衡重力,加固桥身的作用。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使桥体看起来轻巧秀丽,而又沉稳坚固,充分显示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风雨桥是侗乡最富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

桥两端设计有重檐小亭,丰富了它的整体造型

2.高超的民族建筑技艺

侗乡的能工巧匠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技艺,修建了如此精

整座桥除桥墩之外,均使用当地特有的杉木,不用一钉一铆。以杉木穿枋,榫卯嵌合,直穿横套,纵横交错,严丝合缝,浑然天成,非常坚固。这种不用一钉一铆建成的桥梁,在人类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独树一帜。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从构图设计到施工制作的全过程,没有一张图纸,全凭木工师傅的心算默记,所用的测量工具只有一把“香杆”(用以标记建筑物的图形、尺码的半边竹竿)。这些能工巧匠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将本民族的建筑艺术推向高峰,赢得世人的赞叹。

恩施风雨桥窗饰 E2xm9V0hiaEm+KSZ+8xEcWrJ5jBz3P/xB4hvr0f3Kket7N9+1Xuz6nSaU7/kKOG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