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痴心人系痴情结长生殿谱长恨歌

洪昇创作《长生殿》相当艰辛,历经十多年,其间曾三次易稿。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时,洪昇写了《沉香亭》传奇,是有感于李白之遇而创作的,主旨是写李白作“清平三绝”,感叹李太白一生的坎坷与不幸遭遇。康熙二十七年,又将其改写为《霓裳舞》,“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也就是删去了有关李白的情节,加入了李泌辅助肃宗中兴的内容。“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合情缘”,根据《长恨歌》《梧桐雨》等有关描写对剧本予以重新构造,主要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并加以兴亡之感的抒发,这就是第三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生殿》。

李白雕像

(一)《长生殿》内容介绍

唐明皇李隆基继位初期,励精图治,使得国势强盛,百姓生活安定,但他后来却寄情声色,下旨选美。因发现宫女杨玉环才貌出众、德性温和、风姿秀丽,随即生出“软玉温香抱满怀”的渴望,于是册封其为贵妃,在金殿上举行册封典礼。杨贵妃盛装之下,雍容华贵,香艳袭人,惹得唐明皇意乱情迷、神魂颠倒。唐明皇赐予金钗和钿盒为定情信物,取其“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的意思,二人立下海誓山盟。自此后,唐明皇更是对“面似满月,体似佳酪”的杨玉环百般体贴,怜爱有加。杨玉环自册封为贵妃,荣耀及于一门,杨氏家族其兄弟姊妹都获得了封赏。她的三个姐妹亦是貌美如花,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哥哥杨国忠更是被任命为右相。但杨国忠仗着妹妹在皇帝面前的恩宠和自己的权势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使得朝廷风气大坏,政治日渐腐败。

杨贵妃雕像

广寒宫主嫦娥,吩咐引杨玉环之魂魄前来月宫,听取《霓裳羽衣》仙乐。曲子演奏结束之后,又将杨贵妃送归宫殿中。杨贵妃回忆梦中在月宫中听来的仙乐,谱制成了《霓裳羽衣》新曲演奏给唐明皇听,唐明皇也非常精通乐律,一听就知是千古奇章,随即命令梨园弟子练习演奏。乐师李龟年率领梨园弟子排练杨贵妃谱制的《霓裳》新曲,笛师李暮于月明之夜,偷听新曲,并以笛声相和,领会曲中妙境,陶醉不已,直到曲终人散才离开。唐明皇与妃子到骊山避暑,正赶上杨贵妃过生日,因此命令在长生殿设宴称庆。席间,百官向杨贵妃进贺,奏起霓裳新曲,杨贵妃在翠盘中翩然起舞,仿佛天上的仙女降落人间,唐明皇十分高兴,亲自把盏,对杨贵妃大加称赞。唐明皇还曾为博得杨贵妃的欢心,不惜劳民伤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涪州、海南两地运荔枝,为了保持新鲜,路上不得超过七日。为此,驿使们昼夜兼程、累死大量马匹,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百姓怨声载道。

霓裳羽衣舞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一年春天,唐明皇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秦、虢、韩三国夫人随驾,唐明皇被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自然天成之美所迷,召虢国夫人入宫侍候。杨贵妃赶至,唐明皇托词有恙,需要静养。但被杨贵妃发觉了翠钿、凤舄,揭穿真相,大为不快,醋性大发,言语间触怒了明皇,明皇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将她送归相府。此后,唐明皇坐立不安,后悔不已。高力士将此情景报与贵妃,杨贵妃于是剪下自己的一缕青丝,托他献给唐明皇。杨贵妃的离去,使唐明皇发现六宫之中没有一个人合自己的心意,由此发出了“佳人难得”的感叹。于是又命高力士连夜将其迎接回宫。分离的情愁加深了他们的感情,两人和好如初。可无独有偶,唐明皇深感自己因杨贵妃而冷落了昔日珍爱的梅妃,就赏给其珍珠,并与梅妃睡在翠华西阁,杨贵妃大怒,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到二人住处,高力士正在阁门外望风,见贵妃来到,立即向唐明皇报告,唐明皇惊惶失措,命梅妃从夹道中出阁。贵妃拾得梅妃遗下的翠钿,撒娇使性,赌气将金钗钿盒交还唐明皇,并要求出宫。唐明皇赔笑脸,说好话,承认过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二人的感情日积月累,越来越深。七月七日乞巧节是牛郎织女相见的日子。在宫中,杨贵妃在长生殿上乞巧。唐明皇来到,于是就与杨贵妃一起,面对天上的牛郎织女星,焚香立誓,愿意世世生生,永为夫妇,永不分离。

高力士塑像

华清池杨贵妃塑像

马嵬坡杨贵妃衣冠冢

杨贵妃雕像

据《霓裳羽衣舞》修建的杨贵妃起舞雕塑

杨贵妃以一曲《霓裳羽衣曲》博得了皇上的宠爱

马嵬坡杨贵妃衣冠冢

唐明皇只顾与杨贵妃甜蜜恩爱,共享歌舞升平,无心政事。边将安禄山损兵折师,按律当斩,却因贿赂杨国忠开脱了罪责,败军之将不但免于一死,反而被皇帝赐给杨贵妃作为义子,并且升了官。自从安禄山被加官晋爵以后,骄横跋扈,连杨国忠也不放在眼里,常常出言顶撞,在皇帝面前互相攻讦。唐明皇见将相不和,难以同朝共事,就将安禄山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可这却是一个失策之举。安禄山早与杨国忠争权,一到范阳后,立即招兵买马,妄图进兵中原,夺取天下。在这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唐明皇还沉湎在酒色之中,他与杨贵妃双双来到御花园中,一边欢饮,一边观赏秋景。唐明皇李隆基面对美不胜收的人与景,不禁邀杨贵妃歌唱李白的《清平调》,自己则拿起玉笛为其和乐。杨贵妃凭新谱《霓裳羽衣曲》获得了唐明皇的赞美,二人开怀畅饮,贵妃不胜酒力,劝饮至醉,先回宫安寝。就在这欢娱祥和的气氛达到高潮之际,丞相杨国忠突然见驾,告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已经攻破了潼关,唐军节节败退,哥舒翰兵败降贼,叛军已逼近京城长安。唐明皇吓得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却也束手无策,带着杨玉环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到蜀中即四川避难。一路上,他还不忘嘱咐众人不要吵醒了贵妃,同时他更为贵妃远涉蜀道之艰难而担心不已。一行军马走到了都城西面百余里的马嵬坡的时候已十分劳顿,由右龙武将军陈玄礼指挥的护驾军队在中途哗变,因众将士对杨国忠平日里专权弄国早已怒不可遏,激成变乱,就以“私通土蕃”的罪名杀了杨国忠。但杨玉环仍在,所以依旧不肯前进,又请唐明皇将杨贵妃正法,以谢天下。杨贵妃知大势已去,也自求请死。唐明皇无奈,被迫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赐以白绫,忍痛赐杨贵妃自尽。杨贵妃自缢身亡后,虢国夫人也为乱军所杀,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杨贵妃在马嵬坡被众军逼迫自缢后,唐明皇行至剑阁道上,正赶上风雨交加,乃进入剑阁避雨,闻檐前铃声淅淅零零随风而响,勾起对亡妃的思念。唐明皇心灰意冷,到了四川成都以后传位于太子李亨,自己居于幕后,当了太上皇。因悼念杨贵妃,特意命人在成都府建立祠庙一座,特选高手匠人,用檀香木雕成杨贵妃的像。庙成祭奠之日,命高力士迎像入宫,然后亲送入庙供养。唐明皇对着雕像,追忆往事,悲愧交加,竟致雕像也流下了泪。后大将郭子仪奉旨征讨,带兵大败安禄山,击溃叛军,收复长安。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回到长安后,仍是日夜思念死去的杨玉环,见月伤心,内心十分痛苦,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有一天做了一场恶梦后,访得异人为杨玉环招魂。后来,临邛道士杨通幽奉旨作法,找到杨玉环魂魄,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重续前缘。

马嵬坡杨贵妃墓园一景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杨贵妃墓一景

唐玄宗李隆基墓石雕

八月十五夜,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引唐明皇的魂魄升到月宫,与杨玉环相会,两人执手相看泪眼,尽诉相思,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玉帝传旨,唐皇李隆基与杨玉环永远结为天上夫妻,于是天宫奏起《霓裳羽衣曲》,全剧团圆终场。

(二)经典剧段欣赏

《长生殿》共五十出,分上下两部,其中一些精彩的篇章,如《定情》《惊变》《疑谶》《偷曲》《絮阁》《骂贼》《闻铃》《哭像》《弹词》等出,至今仍在上演,为昆曲中的优秀传统剧目。

《长生殿》剧照

第二十九出 闻铃

〔丑内叫介〕军士每趱行,前面伺候。〔内鸣锣,应介〕〔丑〕万岁爷,请上马。〔生骑马,丑随行上〕。

【双调近词·武陵花】万里巡行,多少悲凉途路情。看云山重叠处,似我乱愁交并。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寡人自离马嵬,饱尝辛苦。前日遣使臣赍奉玺册,传位太子去了。行了一月,将近蜀中。且喜贼兵渐远,可以缓程而进。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如何是好!〔丑〕万岁爷,途路风霜,十分劳顿。请自排遣,勿致过伤。〔生〕唉,高力士,朕与妃子,坐则并几,行则随肩。今日仓促西巡,断送她这般结果,教寡人如何撇得下也!〔泪介〕提起伤心事,泪如倾。回望马嵬坡下,不觉恨填膺。〔丑〕前面就是栈道了,请万岁爷挽定丝缰,缓缓前进。〔生〕袅袅旗旌,背残日,风摇影。匹马崎岖怎暂停,怎暂停!只见阴云黯淡天昏暝,哀猿断肠,子规叫血,好教人怕听。兀的不惨杀人也么哥,兀的不苦杀人也么哥!萧条恁生,峨眉山下少人经,冷雨斜风扑面迎。

〔丑〕雨来了,请万岁爷暂登剑阁避雨。〔生作下马、登阁坐介〕〔丑作向内介〕军士每,且暂驻扎,雨住再行。〔内应介〕〔生〕独自登临意转伤,蜀山蜀水恨茫茫。不知何处风吹雨,点点声声迸断肠。〔内作铃响介〕〔生〕你听那壁厢,不住的声响,聒的人好不耐烦。高力士,看是甚么东西。〔丑〕是树林中雨声,和着檐前铃锋,随风而响。〔生〕呀,这铃声好不作美也!

《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剧照

《长生殿》剧照

【前腔】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长生殿》剧照

〔丑〕万岁爷且免愁烦。雨止了,请下阁去罢。〔生作下阁、上马介,丑向内介〕军士每,前面起驾。〔众内应介〕〔丑随生行介〕〔生〕。

【尾声】迢迢前路愁难罄,招魂去国两关情。〔合〕望不尽雨后尖山万点青。

〔生〕剑阁连山千里色,骆宾王离人到此倍堪伤。罗邺空劳翠辇冲泥雨,秦韬玉一曲淋铃泪数行。杜牧。

赏析:

《闻铃》一出是由白居易《长恨歌》中“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生”等诗句演化而来的,是自“埋玉”之后,作品中第一次体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哀思。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明皇、杨贵妃等人在军队的护送下,前往四川避乱。行至马嵬坡时,众军哗变,逼迫唐明皇赐死杨贵妃。杨贵妃自缢后,路途上唐明皇虽仍有高力士、陈玄礼身前身后侍候着,可悲痛的心情如何疏解?“这万里的征途、重叠的云山都承载着无数愁苦。无边的落木在秋风中飒飒作响,长空飞过的大雁,也孤单一只,难道也像我一样孤苦无伴了吗?”此时,在马嵬坡发生的兵变刚刚过去,听到“贼兵渐远”的消息,唐明皇着实有着死里逃生的侥幸,甚至是“喜”。忽而又回想起往日,“坐则并几,行则随肩”的美好、缠绵的生活,又掀起了他难解的愁伤,表现了唐明皇此时孤独、落寞的心情。此次向蜀逃难,可以说是对唐明皇大唐皇帝尊严的一次致命的挑战,也是一生中最悲惨的际遇。早年风流倜傥、文治武功卓绝,坐拥江山和美人的他,如今却经受了叛军的追击、随军的威胁,而至爱的妃子也因自己掩面难救而黯然离去,这是何等的耻辱。大唐江山更是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对于百姓来说也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面对如此悲惨的局面,无心、无力再执掌江山的唐明皇,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这也许是其政治生涯最好的结局吧。“提起伤心事,泪如倾”,虽然唐明皇为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应有一些轻松,可仍难掩悲伤的心情,他哀凄的眼神看了一眼高力士,希望自己能得到这个忠心仆从的理解。可一看陈玄礼,“不觉恨填膺”怒火中烧,眼神蕴涵嗔,蕴涵着愤,是此人铸成爱妃惨死的悲剧。

高力士墓是唐玄宗泰陵中唯一的一座陪葬墓

安史之乱后,繁盛一时的大唐步入下坡路

唐明皇望着崎岖的山路,周围

接下来,圣驾还在蜀川山水中浩浩荡荡地走着,而唐明皇的心中只剩了悲痛欲绝和悔不当初。在渐行渐缓的栈道上,看看四周的环境——“袅袅旗旌,背残日,风摇影。匹马崎岖怎暂停,怎暂停!只见阴云黯淡,哀猿断肠,子规叫血,好教人怕听。兀的不惨杀人也么哥,兀的不苦杀人也么哥!萧条恁生,峨眉山下少人经,冷雨斜风扑面迎。”唐明皇的视觉、听觉和内心世界达到了一种悲的共鸣。放眼望去,景色无一不悲,放耳听去,声音无一不哀!此时的“看”既是实看也是虚看,他看到了飘荡的旗旌、快落的太阳、崎岖的山路以及猿、鸟等等。这里是实景实看,可完全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荒景不忍看,鸟叫不忍听,妃子死时至惨至凄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用“残”修饰太阳,用“昏暝”修饰天,用“冷”修饰雨,用“哀”修饰猿,用“叫血”来说明子规,一切的景物在唐明皇的眼中、心中全都涂上了昏暗、萧条的色调,增加了悲剧氛围。

行至剑阁道上,正赶上风雨交加,于是进入剑阁躲风避雨,听到屋檐前面淅淅零零的铃声,更引起了他对亡妃深切的思念,着实让人感到了铭心刻骨的痛。如果说蜀道难行,天气变化无常,似乎这些还分散了一些唐明皇对失去爱妃的悲情,那么至此,感伤之情滚滚而来,将初丧爱妃,沉浸于恨、悔、悲、怨中的唐明皇塑造得生动、感人。

看着眼前的蜀山蜀水,听着点点的雨声,哀伤的情、茫茫的恨再次翻涌而出。至此“闻铃”也真正开始。思念佳人,可佳人不能求得了,孤寂、悲伤、悔怨、无奈……都只能在苦雨凄风中埋葬。“雨”就像那“哀猿”和“子规”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意象,一见到这样的字眼就让人心生凉意,因此文学作品中常用此烘托忧伤的心情与气氛。此时“树林中雨声,和着檐前铃铎,随风而响”。雨声、铃声交织,一切愁绪也因为这场雨而更沉重了。雨势不大,雨声是“淅淅零零”,可这零落的雨声仿佛更让人“凄然心暗惊”,这“惊”从何而来?后面告诉了我们答案——“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这风吹雨打,树枝摇响,檐铃低和的雨铃声搅乱了他的心,勾起了他复杂的怨悔哀思。他沉缅于对杨妃的思念中,一点点的动静就足已惊动他,让他更增孤寒凄寂之情了。在听雨人听来,这滴滴嗒嗒的声音不只是雨声,更是自己内心深处淌血的低诉,这雨中有泪、有血,是由血泪交相迸发而出。此时,情伤如雨,雨情含恨,怎一个“惊”字了得?这雨中,是否也有爱妃的呜咽声声?一定有的,因为此时,他已感受到,或是幻想到,有那么一座荒坟,旁边的白杨树在雨中瑟瑟摇摆,坟上长满了野草,草间流萤乱舞。由“风雨”“荒茔”“孤魂”“鬼火”“乱萤”构成的图景笼罩着沉晦、凄凉的阴霾,而“凄然”“惊”“伤情”“愁”“萧瑟”“凄冷”“寒”等词更明白地道出了唐明皇此时的悲苦与无奈。此刻,寒意浓浓,凉雨凄凄,而他那可怜的妃子正化作孤魂游荡在风雨飘摇中,其冷必定是彻入心肺了。思及此,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悔恨,后悔自己辜负了二人的山盟海誓,恨自己当初没有全力挽救她,愧对她的一片深情。现在只剩下唐明皇一人,他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悲叹道:“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连连慨叹“负了卿”,这的确是心中直接情感的直白表达,至爱的妃子已经灰飞烟灭,如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只能一人孤坐,和自己衰老伤痛的灵魂相对,只有一阵阵的夜雨铃声,伴随着自己这颗无奈、悲凉的心。

在剑阁避雨,眼前的情景令唐

檐铃低和的雨声勾起了他对杨妃的思念

冷雨凄凄,心中悲凉

《长生殿》剧照

事已如此,无法挽回,只怕是黄泉相会的那一天才能得到解脱,到那时又可以早晚相伴,共谱爱曲。稍稍充满美好温情的幻想,再次被雨铃声打破,不得不回到现实,这一切的事物,一切的声响,带给他的只能是悔恨、痛苦、孤独和无奈。再次望向前方,那山道的崎岖不平、延绵不断,不正像我此时难平的恨吗?一声“似我回肠恨怎平”是内心悔痛哀思之情的彻底迸发,全剧的悲情浓度因此一句而达到了饱和。

作者将唐明皇悔恨交加的哀思,诉尽无数愁苦,道尽无数哀伤,设置在特定的情境——雨中铃声这样的环境中,增添了唐明皇心中的无限的苦痛与怜惜,也让观众在欣赏其悲剧风格的同时发出阵阵慨叹,心生同情。《闻铃》一出,虽没有波折的剧情,复杂的线索,但却曲调凄怆、词采斐然,直白的诉说中夹杂着浓郁的感情,在明明暗暗、凄凄婉婉中达到声情合一的效果,是《长生殿》中非常重要的一折,是唐明皇失去杨贵妃后凄凉生活的直接描写,在其心中夹杂着的悔、怨、愁、念,加深了整出戏的悲剧气氛,也为后来更为广阔的社会画面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以及更为深刻的戏剧情节作了铺垫。《闻铃》在戏剧情节、戏剧情绪方面都是整出戏的一个重大转折,也因此在昆曲舞台上常演不衰。

唐明皇曰夜思念爱妃,伤心不已

第三十二出 哭像

〔生上〕蜀江水碧蜀山青,赢得朝朝暮暮情。但恨佳人难再得,岂知倾国与倾城。寡人自幸成都,传位太子,改称上皇。喜的郭子仪兵威大振,指日荡平。只念妃子为国捐躯,无可表白,特敕成都府建庙一座。又选高手匠人,将旃檀香雕成妃子生像。命高力士迎进宫来,待寡人亲自送入庙中供养。敢待到也。〔叹科〕咳,想起我妃子啊。

【正宫端正好】是寡人昧了她誓盟深,负了她恩情广,生拆开比翼鸾凰。说甚么生生世世无抛漾,早不道半路里遭魔障。

【滚绣球】恨寇逼的慌,促驾起的忙。点三千羽林兵将,出延秋,便沸沸扬扬。甫伤心第一程,到马嵬驿舍傍。猛地里爆雷般齐呐起一声的喊响,早则见铁桶似密围住四下里刀枪。恶噷噷单逞着他领军元帅威能大,眼睁睁只逼拶的俺失势官家气不长,落可便手脚慌张。恨只恨陈元礼呵!

剧情表现了唐明皇失去杨贵妃后的孤独生活

《长生殿》剧照

【叨叨令】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地望;硬执着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地谤;更排些戈儿戟儿,不哄中重重叠叠地上;生逼个身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的丧。〔哭科〕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闪的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

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

【脱布衫】羞杀咱掩面悲伤,救不得月貌花庞。是寡人全无主张,不合啊将她轻放。

【小梁州】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

【么篇】如今独自虽无恙,问余生有甚风光!只落得泪万行,愁千状!〔哭科〕我那妃子呵,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

〔丑同二宫女、二内监捧香炉、花幡,引杂抬杨妃像,鼓乐行上〕〔丑见生科〕启万岁爷,杨娘娘宝像迎到了。〔生〕快迎进来波。〔丑〕领旨。〔出科〕奉旨:宣杨娘娘像进。〔宫女〕领旨。〔做抬像进、对生,宫女跪,扶像略俯科〕杨娘娘见驾。〔丑〕平身。〔宫女起科〕〔生起立对像哭科〕我那妃子啊!

【上小楼】别离一向,忽看娇样。待与你叙我冤情,说我惊魂,话我愁肠……〔近前叫科〕妃子,妃子,怎不见你回笑庞,答应响,移身前傍。〔细看像,大哭科〕呀,原来是刻香檀做成的神像!

〔丑〕銮舆已备,请万岁爷上马,送娘娘入庙。〔杂扮校尉,瓜、旗、伞、扇,銮驾队子上〕〔生〕高力士传旨,马儿在左,车儿在右,朕与娘娘并行者。〔丑〕领旨。〔生上马,校尉抬像,排队引行科〕〔生〕【么篇】谷碌碌凤车呵紧贴着行,袅亭亭龙鞭呵相对着扬。依旧的辇儿厮并,肩儿齐亚,影儿成双。情暗伤,心自想。想当时联镳游赏,怎到头来刚做了恁般随倡!

〔到科〕〔丑〕到庙中了,请万岁爷下马。〔生下马科〕内侍每,送娘娘进庙去者。〔銮驾队子下〕〔内侍抬像,同宫女、丑随生进,生做入庙看科〕。

【满庭芳】我向这庙里抬头觑望,问何如西宫南苑,金屋辉光?那里有鸳帏、绣幕、芙蓉帐,空则见颤巍巍神幔高张,泥塑的宫娥两两,帛装的阿监双双。剪簇簇幡旌扬,招不得香魂再转,却与我摇曳吊心肠。

杨贵妃塑像

唐玄宗泰陵石刻

〔坐前坐科〕〔丑〕吉时已届,候旨请娘娘升座。〔生〕宫人每,伏侍娘娘升座者。〔宫女应科〕领旨。〔内细乐,宫女扶像对生,如前略俯科〕杨娘娘谢恩。〔丑〕平身。〔生起立,内鼓乐,众扶像上座科〕〔生〕。

【快活三】俺只见宫娥每簇拥将,把团扇护新妆。犹错认定情初,夜入兰房。〔悲科〕可怎生冷清清独坐在这彩画生绡帐!

〔丑〕启万岁爷,杨娘娘升座毕。〔生〕看香过来。〔丑跪奉香,生拈香料〕。

【朝天子】热腾腾宝香,映荧荧烛光,猛逗着往事来心上。记当日长生殿里御炉傍,对牛女把深盟讲。又谁知信誓荒唐,存殁参商!空忆前盟不暂忘。今日呵,我在这厢,你在那厢,把着这断头香在手添凄怆。

高力士看酒过来,朕与娘娘亲奠一杯者。〔丑奉酒科〕初赐爵。〔生捧酒哭科〕。

【四边静】把杯来擎掌,怎能够檀口还从我手内尝。按不住凄惶,叫一声妃子也亲陈上。泪珠儿溶溶满觞,怕添不下半滴葡萄酿。

〔丑接杯献座科〕〔生〕我那妃子啊!

【耍孩儿】一杯望汝遥来享,痛煞煞古驿身亡。乱军中抔土便埋藏,并不曾瀽半碗凉浆。今日呵,恨不诛他肆逆三军众,祭汝含酸一国殇。对着这云帏像,空落得仪容如在,越痛你魂魄飞扬。

高力士雕像

冷雨夜不及心寒如冰

〔丑又奉酒科〕亚赐爵。〔生捧酒哭科〕【五煞】碧盈盈酒再陈,黑漫漫恨未央,天昏地暗人痴望。今朝庙宇留西蜀,何日山陵改北邙!〔丑又接杯献座科〕〔生哭科〕寡人呵,与你同穴葬,做一株冢边连理,化一对墓顶鸳鸯。

〔丑又奉酒科〕终赐爵。〔生捧酒科〕。

【四煞】奠灵筵礼已终,诉衷情话正长。你娇波不动,可见我愁模样?只为我金钗钿盒情辜负,致使你白练黄泉恨渺茫。〔丑接杯献科〕〔生哭科〕向此际捶胸想,好一似刀裁了肺腑,火烙了肝肠。

〔丑、宫女、内侍俱哭科〕〔生看像惊科〕呀,高力士,你看娘娘的脸上,兀的不流出泪来了。〔丑同宫女看科〕呀,神像之上,果然满面泪痕,奇怪,奇怪!〔生哭科〕哎呀,我那妃子啊!

【三煞】只见他垂垂的湿满颐,汪汪的含在眶,纷纷的点滴神台上。分明是牵衣请死愁容貌,回顾吞声惨面庞。这伤心真无两,休说是泥人堕泪,便教那铁汉也肠荒!

〔丑〕万岁爷请免悲伤,待奴婢每叩见娘娘。〔同宫女、内侍哭拜科〕〔生〕。

【二煞】只见老常侍双膝跪,旧宫娥伏地伤。叫不出娘娘千岁,一个个含悲向。〔哭科〕妃子啊,只为你当日在昭阳殿里施恩遍,今日个锦水祠中遗爱长。悲风荡,肠断杀数声杜宇,半壁斜阳。

〔丑〕请万岁爷与娘娘焚帛。〔生〕再看酒来。〔丑奉酒焚帛,生酹酒科〕。

【一煞】叠金银山百座,化幽冥帛万张。纸铜钱怎买得天仙降?空着我衣沾残泪,鹃留怨。不能勾魂逐飞灰蝶化奴,蓦地里增悲怆。甚时见鸾骖碧汉,鹤返辽阳。

〔丑〕天色已晚,请万岁爷回宫。〔生〕宫娥,可将娘娘神帐放下者。〔宫娥〕领旨。〔做下神幔,内暗抬像下科〕〔生〕起驾。〔丑应科〕〔生作上马,銮驾队子复上,引行科〕〔生〕。

人生路上再无人陪伴,唐明皇

【煞尾】出新祠泪未收,转行宫痛怎忘?对残霞落日空凝望!寡人今夜啊,把哭不尽的衷情,和你梦儿里再细讲。

数点香烟出庙门,曹邺巫山云雨洛川神。权德舆翠蛾仿佛平生貌,白居易日暮偏伤去住人。封彦冲。

赏析:

《哭像》是《长生殿》具较高艺术成就的代表戏出之一,是其精华的部分,是唐明皇为爱情痛哭的高潮。这一出的剧情可分为迎像、送像、祭像三个部分。在这三段不同的剧情中,描写了唐明皇不同的思想感情。

残霞落曰空凝望

《杨贵妃上马图》

首先我们来看“迎像”部分。

唐明皇逃难到蜀后,已无心国事,便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自己改称上皇。可对杨贵妃的思念有增无减,而且在他看来杨贵妃是“为国捐躯”,可见对于杨贵妃的死,唐明皇不仅从自己爱情上来感触,也从更上一层的对国家的利益方面来定位,恐怕也只有唐明皇自己这样认为吧,杨贵妃真可谓虽死犹荣了。唐明皇为了表达对爱妃的思念,特敕成都府建立了一座祠庙,挑选有高超手艺的匠人,用旃檀木雕刻成贵妃生像,并让高力士迎进宫来,然后要亲自送入庙供养。

《杨贵妃上马图》

杨贵妃死后,唐明皇的悔、恨、怨一直就没有断过。此时,他又一次想起已逝的妃子,感慨万千,在这里他对自己的怨恨更加深了。“是寡人昧了她誓盟深,负了她恩情广,生拆开比翼鸾凰。说甚么生生世世无抛漾,早不道半路里遭魔障。”是自己半路抛下了至爱的人,违背了“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的海誓山盟,辜负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真心期盼。这里充分地表露出唐明皇对自己没能力担当得起保护爱妃的责任的深深自责,将心中的内疚与悔恨明白地剖析在读者面前。回过头来想一想,是谁破坏了昔日恩恩爱爱的美好?是谁害自己断送了妃子的性命?罪魁祸首是那可恨的安禄山叛军啊,岂不是“恨寇逼的慌,促驾起的忙”。他憎恨安禄山乱河山,也恨陈玄礼:“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地望,硬执着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地谤;更排着戈儿戟儿,一哄中重重叠叠地上;生逼个身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地丧。”杨贵妃是直接死在陈玄礼的威逼之下的,是他暗中激起军士们的情绪,迫使自己割恩舍爱,葬送了自己和爱妃美好的爱情。对于直接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两个可恶之人,唐明皇充满了仇恨。后来,唐明皇更是杀了“罪不容诛”的陈玄礼,并将其首级高挂,以泄心头之恨。随后,思念、自责、忏悔之情溢于言表,种种情感激荡心间,让他情难自禁,大哭一场:“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闪的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并毫无保留地宣泄“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的确,他身为万人之上的大唐天子,却“全无主张”,救不了一个妃子,只能痛心地将她放弃,眼看着花容月貌在红尘中飞逝,简直是羞煞愧煞了。唐明皇不禁质问自己,若是当初拼了命去解救,“肯将身去抵搪”,未必六军就真敢直犯君王,再说“纵然犯了又何妨”?即使没了性命,也将与爱妃双宿双飞,“博得永成双”,好过现在自己孤零零地苟活于人世,日夜孤枕,与泪相伴啊!事到如今,寡人“独自虽无恙”,安然完好地回来了,但此后的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呢!思来想去,“只落得泪万行,愁千状”,人间天上,此恨绵绵,一个帝王的爱情同样令人感到了悲凉与无助。试问“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无法去偿。悔不当初,只能“羞杀咱掩面悲伤”。此时,唐明皇无尽的悔,无尽的恨,无尽的羞,淋漓尽致,明明白白地张显了出来。

又是春残花落时

当雕像做好,被宫女、太监们接进来的时候,唐明皇恍惚看到了从前娇艳的妃子,正要上前将千言万语向妃子诉说,要告诉她自己是被逼无奈才将她抛弃,对于当时的情景至今仍惊魂未定,也自责甚深,而自从她离去后,更是愁肠万断,思念难忍……可却时时等不到杨贵妃的回应,细看后,才明白是刻香檀做成的神像,佳人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让我们可叹的是,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感情已深至此。之后,杨贵妃的雕像要从行宫送往祠堂,剧情也进入了“送像”阶段。

自从杨贵妃离去,任何事情在唐明皇眼中都如

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与曰倶增

如果说在迎像时唐明皇主要的心情是悔、是愧,那么送像时,他的心情又加深了一层,那就是悲。因为迎像时唐明皇面前还没有杨贵妃的像,只能靠回忆来搜寻她婀娜多姿的身影,回忆香魂逝去的情景。而送像时,一个栩栩如生,可以让唐明皇误以为是他妃子的雕像放在唐明皇面前,他睹像思人,强烈的悲痛之情也上升到了顶点。送像的队伍是唐明皇有意安排的:“依旧的辇儿厮并,肩儿齐亚,影儿成双”,唐明皇骑的马儿在左面,杨贵妃神像坐的车儿在右面,两个并驾而行。一个“依旧”一词,将思绪拉回了过去。唐明皇触景生情,以前他与妃子二人去郊外游玩赏景正是这样,“坐则并几,行则随肩”,那是多么的温馨、甜蜜啊。可现在呢,虽然美貌的佳人仍在却不能言语,如何共诉衷肠?如何共话缠绵?但即使是一尊冷清清的木像,也要并肩成双,权且当做是妃子相伴,与之重温往日的亲昵时光吧。如今的木像与现在的活人相对,往日的欢乐反衬了今日的痛苦,一句“情暗伤”道出了他在送杨贵妃雕像的路程中情切意真、痛苦难当的心绪。到了庙里,便把杨贵妃的木像抬进祠堂安放。唐明皇看到庙里金碧辉煌的样子,再看宫娥、太监们簇拥着杨贵妃的雕像进入祠堂,并用仪仗中的团扇护着杨贵妃的新妆,不禁想到当年迎娶贵妃时的情景。当年他迎娶杨贵妃时,就是宫女们把杨贵妃簇拥在中央,用团扇护着,送入西宫南苑的。而那时“鸳帏”内、“绣幕”下、“芙蓉帐”里无不留下他们二人甜蜜生活的印迹。可是现在呢?这里不是西宫南苑,没有“鸳鸯绣幕芙蓉帐”,而是一个祠堂,是一个供奉死人的地方,只有神像前面高挂的幕布和招魂用的幡旌在颤巍巍地晃动着。坐在神座上的已不是肤如凝脂、风韵多姿的贵妃娘娘,而是一个冷冰冰的木制的雕像“冷清清独坐在这彩画生绡帐”,前面“泥塑的宫娥两两,帛装的阿监双双”也再一次证实了过去那种美好甜蜜的爱情生活已经毁灭了,招不回的香魂也无法再安慰受伤的心,只徒增内心断肠的痛。

失去爱妃,再美丽的花朵在唐

唐明皇把杨贵妃的神像由行宫送往祠堂后,随着剧情的发展便是对着杨贵妃的神像进行祭奠,也真正进入了“哭像”中“哭”的阶段。

杨贵妃的木像被安放好,即“升座”之后,便是祭奠。唐明皇接过太监递过来“热腾腾宝香”,在“映荧荧烛光”中,往事再上心头。当年七月七日在长生殿里御炉的旁边,他们对着牛郎星和织女星,立下了山盟海誓的誓言,共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誓绵绵无绝期。”在外人看来,更是恩爱绵绵、良缘天赐。可如今,誓言变得虚妄荒唐,中途夭折了。想起杨贵妃深情低诉“深感陛下情重,今夕之盟,妾死生守之矣”,自己又怎忍心失信于她?不能,现在虽然天人两隔,“我在这厢,你在那厢”,这祭奠之香也已不是当年的盟誓之香,但所有的誓言,所有的真情都不会被遗忘!再祭上三杯酒,盼望妃子来尝啊。“初赐爵”时,唐明皇双手捧着酒杯向杨贵妃的神像献酒,可妃子已无法像当初一样用红艳艳的小口来喝完这杯酒了,那悲痛的感情化为伤心的泪水,滚滚下落,滴进酒杯,装满了酒杯,一句“怕添不下半滴葡萄酿”更突出了眼泪之多,悲痛之深。此时的唐明皇卸下了帝王的外衣,把对杨贵妃的真爱摆在首位,高呼一声“我那妃子啊”,诉不完情仇爱恨从何处说起啊。再次想到那香销玉殒的时刻,爱妃惨死,“魂魄飞扬”,“乱军中抔土便埋葬,并不曾三瀽半碗凉浆”,死后也不能以庄重的国殇仪式将宠妃入葬,心潮起伏澎湃,不仅有不已的愧疚和控制不住内心的极大悲痛,也暗含有对三军的咬牙切齿的憎恨之情。回忆起那生前的欢乐时光,无疑更加重今日的悲恸,也让读者不禁为他的真挚感情而动容。“亚赐爵”是写唐明皇第二次向杨贵妃奉酒。漫漫的黑夜,无边无际,在夜幕笼罩下的唐明皇更显孤寂,他端起酒杯,将碧盈盈的酒再次祭给妃子。看见眼前的神像,想起她真正的身体还孤零零地躺在马嵬坡上,任风吹雨打,无人收管。自己仍然流亡在外,归期未定,现在暂时把你安放在蜀地,但什么时候才能将你迁葬到帝王后妃所埋葬的北邙山呢?一句“今朝庙宇留西蜀,何日山陵改北邙!”表达了对改葬之日茫然的心情,也传递出对自己、对杨贵妃处境极度悲痛的感情。想到这里又失声痛哭起来,感慨万分地说:“寡人啊,与你同穴葬,做一株冢边连理,化一对墓顶鸳鸯。”在痛哭之后,心下决定,死后一定要与杨贵妃葬在一起,到那时便可以快乐地做一株在冢边繁衍生长的连理枝,化作一对在墓顶盘旋相恋的鸳鸯鸟。这一番告白,对应二人在七夕之日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表达了唐明皇实现自己诺言的决心,和对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之后是“终赐爵”,唐明皇向杨贵妃敬了第三杯酒。祭奠灵筵的礼仪都结束了,自己向妃子深情地连敬了三杯酒,倾诉了自己的爱恋、悔过、悲愤与忠贞,可妃子看着“我愁模样”,听着我的痴情话却“娇波不动”,没有任何回应。一定是因为我辜负了咱们金钗钿盒的情意,让你在黄泉路上孤苦无依,恨从心生啊!再次回想到杨贵妃为了不为难他自缢身亡的惨景,再次回想到他亲手葬送了二人美好的幸福,不禁悲痛得捶胸顿足,“好一似刀裁了肺腑,火烙了肝肠”,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出于肺腑的痛悔之情,让读者感同身受。

贵妃肤如凝脂、风韵多姿

祭奠之香早已不是当年的盟誓之香

夜幕来临,唐明皇更觉孤寂

在天愿为比翼鸟

唐明皇用尽后半生来思念和怨悔

至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处于精神崩溃状态的太上皇,“把杯来擎掌,怎能够檀口还从我手内尝。”“你娇波不动,可见我愁模样?”他神智痴迷地将木像当做真人一般诉述衷肠,忽而又认清这哪是活生生的妃子,只是冰冷冷的木像,心中撕裂般的疼痛反复袭来。这亦真亦幻的感觉,让唐明皇的悲痛之情升上巅峰。紧接着一直没有表情的杨贵妃的木像被作者写活了。唐明皇疑惑地问:“高力士,你看娘娘的脸上,兀的不流出泪来了。”如果唐明皇因为悲痛感觉到妃子也和他此时一样,心痛难忍,泪流满面,这就是一种幻想了,可高力士与宫女们惊奇地看到“神像之上,果然满面泪痕”,眼见朝思暮想的杨贵妃泪眼汪汪地在自己面前,且纷纷而下的泪滴湿着神台。唐明皇顿时悲痛之情无法抑制,喷涌而出,再一次深情地唤到“我那妃子啊”。“只见她垂垂的湿满颐,汪汪的含在眶,纷纷的点滴神台上。分明是牵衣请死愁容貌,回顾吞声惨面庞。这伤心真无两,休说是泥人堕泪,便教那铁汉也肠荒!”杨贵妃木像落泪这一幕由“只见她”三字领起,将人们的视线由唐明皇的身上移至杨贵妃。杨贵妃的泪,不是与皇上相逢喜悦的泪,而是在马嵬坡杨贵妃牵衣请死时的泪,是永别前回顾君王的泪。“垂垂”“汪汪”“纷纷”用叠字的形式突出眼泪之多,暗指悲情之深。看到这伤心的情景,想到那难舍的感情,“休说是泥人堕泪,便教那铁汉也肠荒”,面对这感天动地的情感,即使铮铮铁汉也要泪流满面、肝肠寸断了。这一曲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杨贵妃流泪,从泪汪汪的眼到“愁容貌”“惨面庞”最后到“伤心”“肠荒”,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用超现实的手法实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心灵的沟通、爱恨的诉说,形象动人地表现了唐明皇的锥心之痛。

唐明皇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在马

飒飒的冷风、昏黄的落日给孤

祠堂内老常侍、旧宫娥无不被唐明皇的深情所打动,早已痛哭失声的他们,见到木像流泪后伤心地跪下叩见娘娘。“叫不出娘娘千岁,一个个含悲向。”极言悲痛之深。而对此情此景,再次回想起当日昭阳殿的温馨缠绵,真心地道出:“今日个锦水祠中遗爱长”,表达了极为真挚、强烈的恩爱深情。之后再次引出景物——飒飒的冷风、断肠的子规、昏黄的落日,给冷清的祠堂又添一份悲凉,给孤寂的心再染一抹凄苦。

烧纸钱是唐明皇在堂前祭祀杨贵妃的最后一项活动。唐明皇触景生情,面对如百座金银山的纸钱心想,它们即将化作“幽冥帛万张”,可惜纸铜钱再多,也不能使得已升天的杨贵妃再回到身边。“空着我衣沾残泪,鹃留怨,不能勾魂逐飞灰蝶化双”,眼泪再多,也只是空流一场。哀怨再多,也徒空悲一场。此处的“鹃”与前面的“杜宇”及“子规”都是指同一种事物。子规,又名杜鹃。传说远古时蜀王杜宇,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作杜鹃,日夜悲鸣,泪尽继而流血。李商隐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唐明皇看见纸灰飘飞,像蝴蝶一般在空中飞翔,幻想着要同杨贵妃的魂魄化蝶双舞。他多么希望看见杨贵妃化成仙鹤,乘着鸾凤从碧天飞回故乡啊!这只是渺茫的幻想,一次次将唐明皇悲怆、绝望的心情推上顶点。

祭祀活动已经完成了,可对杨贵妃的思念之心与悲痛之情却没有结束。在塑像祭祀之后又为杨贵妃建坟改葬、摄魄招魂、甘赴杳冥,这些都是他对杨贵妃的坚贞爱情的表现。

唐明皇多么希望看见爱妃化成仙鹤飞回故乡

《长生殿》 将李、杨二人的

“送像”和”祭像”两部分着力描写唐明皇的悲痛之情,把悲痛之情写到了顶点,产生了巨大的动人力量。唐明皇为爱而哭,为情而哭,哭得亦真亦幻,肝肠寸断。唐明皇对杨贵妃充满悔意的痛哭是对他们之间爱情的升华,用帝王的哭来诠释对妃子的悔和爱,更进一步体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无限爱恋和坚贞的爱情。唐明皇的悲痛之情是整出戏的感情核心,而这种悲痛之情主要以哭为倾泻的出口,所以人们又将这两部分情节合起来称为“哭像”。由于这两部分情节是整出戏的主要部分,因此作者就把这出戏取名“哭像”。《哭像》中唐明皇触景生情,多在回忆中抒发自己自责、忏悔、悲痛等错综复杂的情感。往昔幸福的生活和悲惨的现实形成生与死的鲜明对比,用美好爱情的毁灭来激起内心巨大的悲痛,而那深切的悔恨与爱恋交织的复杂情感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在感情的抒发和语言的锤炼上也下足了功夫,用精美优秀的曲词表达了真切动人的感情,达到了文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哭像》是优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感情完美统一的精品,至今仍广为传唱。 WnDEMxN/d9wpjCPNOFdD83x2gIkbsJGU9EIZj1Qg8bPo/96CoqEE7F2xDYTOAx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