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一试而中震海宁

天才并非生来就光芒四射,而多是厚积薄发。少年王国维显现出了忧郁、怯懦、爱幻想的个性,父亲常常责备他缺乏英锐之气。人人都说“知子莫若父”,但从王国维的父亲对他的评价来看,他并没有真正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儿子,对儿子的博古通今之才尚未全然领会,反倒认为自己的儿子没多大出息,常常慨叹“不患吾死,患吾身之后,子孙继起不如吾”。但这也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片期望,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是人之常情,拳拳父心!

科考必读——八股时文

1892年,王国维已经满16岁了,就在那一年,他第一次参加了岁考。大家都知道,清朝取士,沿用的是明朝的“八股取士”。所谓八股文,就是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样一套八股的模式来写文章。从现代教育角度看,这是非常不利于人发挥的考试模式。很少有人在这种模式的限制下还能写出好文章来。大家都按这个套路来作文,文章往往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我们经常说八股文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遏制住了人的想象和创造,我们也将“八股取士”作为封建制度腐朽的标志之一。很多饱学之士都因受不了八股文的束缚而放弃了科举考试,这样的考试制度也让真正有才学的人,无法通过科举这个平台跻身于上流社会。王国维的父亲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得个功名,所以一直热衷于为王国维的科举考试作准备。这一年的六月,王国维不负众望,以岁试第二十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海宁的州学。我们不要小看这第二十一名的成绩,多少人考了一辈子也没有取得入州学的资格。王国维小试牛刀,便初见成效,马上令其父对他刮目相看。

王国维在与友人的交流中开阔

少年应试,一试即中,也令王国维“名噪乡里”,他与他的三位友人,被当地父老尊为“海宁四才子”。四人常常相聚在一起,纵观天下风云变幻,高谈阔论前途命运,在这样的学术和思想的碰撞中,王国维的独立不羁之才,逐渐开始显露。

在此期间,王国维对考据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大胆地写出了批判性的文章《群经评议》。要知道,王国维这篇文章针对的是当时有名的大才子俞樾,此人在江浙一带颇负盛名,他曾是近代著名大学者章炳麟的老师。可见,王国维恰同学少年时便胆识过人,锋芒毕露。《群经评议》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王国维的第一篇学术论著,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原文已遗失,我们已无缘一睹该文的风采,但王国维的学者之风在那时就已凸显出来。

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 IZ8mQ13t7228eCG3A6fwF1rp6gMT8xmRa1kZ342IXuWBib9gwt3P6m5aa1tLnL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