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幼年坎坷,勤习书法

王羲之故居

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王羲之出生于琅玡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童年时他居住在开阳县城内,当时琅玡国治理开阳,琅玡王司马睿的王府便坐落在开阳城内。王羲之出生时,正是“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在一片混乱中,琅玡王司马睿决策南迁,并被任命为安东将军。跟随司马睿渡江者达百族之众。后来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使晋朝已断的国祚又延续了一百余年。在司马睿决策南迁的过程中,王羲之的父亲王旷起了重要作用。

琅玡王氏与各名门大族举族随司马睿渡江之时,王羲之年仅5岁。琅玡氏初到建邺,聚族居于乌衣营(后称乌衣巷)。这里本是三国孙吴时代的营房旧址。陈郡谢氏、丹阳纪氏两族也居住在这里。永嘉三年(309年),王旷奉命率兵北征,领兵救壶关,全军大败后下落不明。这一事件给王羲之的家庭留下深深的阴影,这一年他才7岁。从此他们一家在建邺过着“母兄鞠育,得渐庶几”的日子。少年王羲之自此没有了父亲的关爱,与母亲、兄长王籍之相依为命,惨淡度日。生活的艰难也锻炼了王羲之,他虽然出身名族,却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少年时期的王羲之沉默寡言,在别人看来很是平淡无奇,但他才思敏捷,是当时的“王氏三少”之一。

琅玡王氏家族不仅是权势显赫的名门望族,同时也是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世家。书法艺术系琅玡王氏的家传艺术,该家族以善书著称,据说王导于丧乱之际,还带着钟繇的《宣示帖》,舍不得抛弃。据《述书赋》记载,东晋书法家中的“八王”,琅玡王氏一门共占去六人。王羲之自幼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因父亲王旷也非常擅长书法,王羲之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王羲之4岁时就爬到桌子上,让父亲教他练习写字。7岁时,他的字就已经写得很不错了。据说,他非常注意观看父亲写字。有一次,他看见父亲在写字的时候手里拿本书,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十分珍爱,看完后还仔仔细细地收藏好。

王羲之命运多舛,从小和母亲兄长相依为命

艰难的生活磨炼了王羲之的意志

王羲之趁父亲外出,走进父亲的书房,找到了

王羲之很纳闷:这是一本什么书呢?父亲竟如此珍惜。一天,趁父亲外出,他走进父亲的书房,找到了那本关于书法的书和字帖。他如获至宝,不仅认真读,而且照着书上说的去练。没多久,父亲看到小羲之的书法大有长进,就夸奖他。羲之把找书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又拿了一些书给他看,还对他写的字进行讲评,最后鼓励他说:“练习书法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一个办法,下苦功多练!你就好好地练吧!”小羲之受到了夸奖和鼓励,学习和练习就更加刻苦了。

父亲失踪后,王羲之叔父王廙代兄照顾其一家,并对他书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廙博学多识,好学能文,可以说是一位艺术全才。王廙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最为杰出,被誉为江东“书画第一人”。他是太子司马绍的绘画老师,又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同时王廙在书法理论上也有贡献。他提出书画创作要“行己之道”。他主张不因袭前人,要开创出自己的路子。这一理论对王羲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羲之继承了他的这一创新思想,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创了一代书法新风。

王羲之受到父亲的鼓励,练习更加刻苦了

为了让王羲之学习不同的风格和技法,叔父请了当时很有名的女书法家来给他当老师。这个老师名叫卫铄,人们都称她为卫夫人。她待人和气、亲切,但是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卫夫人叫王羲之把他练习写的字拿来看,边看边说:“唔,基础不错嘛,但是,你不要自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继续努力,才能有成绩。”卫夫人教小羲之十分耐心,发现他写字的姿势不对,就说:“写字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姿势端正,写的字也会端正,身子歪了,字就会写得不正。”于是卫夫人纠正了小羲之的写字姿势。她手把手地教他,还说:“练习写字,心不要浮躁,要沉静下来,一笔一画,绝不能马虎,每一笔都要写到位,横就一定要平,竖就一定要直,一点都不能歪和斜。这样写出的字才端正。”在卫夫人的辅导下,王羲之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练习书法。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到树荫下去乘凉,而王羲之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练习写字;冬天三九严寒,人们都围坐在火炉旁取暖,而小羲之练字练得小手冻得红肿也不肯罢休。就这样连吃饭的时候他也要拿筷子当笔,拿饭桌当纸,练个不停。母亲说:“羲儿都变成呆儿了,快吃饭吧!”王羲之时刻在揣摩字的结构,手指不停地在裤子上画,久而久之把裤子都磨出了洞。母亲见了心疼地拿起他的手来看:“呀,手指上都出了老茧,无名指也被笔杆挤压扁了!”

卫夫人书法作品

王羲之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渡江北游名山大川,遍访名家。他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又来到了许下,见到了钟繇、梁鹄的墨宝;还到洛下,学习蔡邕《石经》三体书;从族史那里见到张昶的《华岳碑》。他刻苦学习各种书体,不但模仿,还很注意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飘逸、清秀、隽美的王式字体。就这样,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王羲之的字有很大长进。可是他并不满足,仍旧勤奋不懈。每天练字时,他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里的池塘边去洗。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小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家里人都称它“墨池”。

不论严寒还是酷暑,王羲之都刻苦练习,从不綴笔

王羲之常年练笔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郗鉴是好朋友,郗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郗鉴对王导说,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郗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郗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唯王羲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郗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郗鉴回禀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画什么。”郗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中意的女婿。”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墨池 Izq80S15T0R7631bIHPA3180l5Vtmoe6pFcENYIH7JjY3pIk2K+t86vJc5gA5P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