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的并兴

最早关于丝绸贸易的记载见于

(一)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丝绸作为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除了满足国内统治阶级和市场的需要之外,还以不同的方式输出国外。

最早关于丝绸贸易的记载见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书中大量记载了中原商队的西行,以及动辄百吨的丝绸贸易,尤其具有史料价值的是“新疆—葱岭—帕米尔—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贸易路线,这与丝绸之路东段的一部分是吻合的。在前苏联的阿尔泰地区和德国南部慕尼黑一代的古墓群中,发现了大量的丝绸残骸,这与《穆天子传》的记载不谋而合。

丝绸之路起点雕塑

中国很早便开始了丝绸贸易

《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关于秦代丝绸贸易的记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就是说有个叫乌氏倮的放牧人,把自己的牛羊卖掉,购买了汉族珍奇的丝绸,并且献给了少数民族的首领,以获取利益。首领给了他十倍的报偿,秦始皇也因为他的商业头脑而很赏识他,封他为列侯。但是汉代以前,中国与西方的丝绸贸易还不是经常性的。

到了秦、汉之际,北边的匈奴迅速强大,对汉帝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汉高祖刘邦为了保持边境的安宁,对匈奴采取和亲、馈赠和缔约的策略。馈赠的主要物品是丝绸,每年都是定数。不但数量较大,而且质量也非常好。到了文帝、景帝时,应匈奴的要求,在长城险要关卡处普遍设有“关市”,丝绸自然是关市交易的主要商品。但同东北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如乌桓、鲜卑等则是没有关市的。

丝绸之路遗址

早在秦代中国就已开始向西域和欧洲输出丝绸

在中国的南部边疆,中国丝绸最迟在公元前4世纪已输入印度。输入的路线约有五条:即西域道、西藏道、缅甸道、安南道和南海道。从印度公元前4世纪的史籍中已经可以看到关于“中国成捆的丝”的记载,说明当时中国精美的丝绸已进入了印度半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南亚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中国的西部边疆,中国向西域和欧洲的丝绸输出,在秦代以前已经开始,这也是中国丝绸对外输出的主要路径,其国际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三个方向。西汉初年,通往西域的道路被迅速崛起的匈奴阻隔。随着汉朝的经济、军事实力的恢复,到了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经历了千难万险。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历时十三年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在西域的见闻,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这次出使虽然没能达成原定计划,但是掌握了有关西域的大量资料,为日后打通西域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三百多人,带牛羊一万头,金币绢帛数千巨万,作为馈赠礼物,加上当时汉王朝军事上的胜利,成功地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张骞第二次出使获得成功,打开了中原同西域之间的通道,开始了同西域各国的商贸和文化交往,闻名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在汉王朝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

莫高窟壁画记载了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景象

丝绸之路遗址

“丝绸之路”这个词的出现最早是见于西方的,19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德·霍芬在中国的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看到从东面来的商队,便想这是否就是古代运送丝织品的通道,他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的第一卷中第一次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此后这个词汇便被应用于专指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之路。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第一条横贯

玉门关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为了便于阅读,文中大都使用现代城市名称)。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汉代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

东段路线:

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三线均由长安或者洛阳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丝绸之路途经沙漠地区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沿途水源较为丰富,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公元10世纪,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中段路线: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多有分岔和支路。

玉门关雅丹魔鬼城遗址

塔克拉玛干沙漠

南线: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和田、莎车等至葱岭。

中线: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喀什到费尔干纳盆地。

北线:起自安西,经哈密、吉木萨尔、伊宁,直到碎叶。

西段路线: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的。

帕米尔雪山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等地到伊斯坦布尔。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伊朗,与南线汇合。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古埃及狮身人面像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十二两黄金的天价,这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着丝衣。根据史料记载,克利奥帕特拉,这位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也是一位丝绸爱好者,她经常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

然而,当中国进入东汉时代以后,由于内患的不断增加,自汉哀帝以后的政府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令西域内部纷争不断,后期连年不断的战争更令出入塔克拉玛干的商路难以通行。当时的中国政府为防止西域的动乱波及本国,经常关闭玉门关,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丝路东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通半停,丝绸贸易陷于停滞状态。

到了公元7世纪到12世纪,丝绸之路迎来了二度繁荣,随着中国进入强盛的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中国统治者的关注。为了重新打通这条商路,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新修了唐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还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这样一来,丝绸之路的东段再度开放,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再次步入西方贵族的藏宝室。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开始衰落,西藏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侵占了西域的大部。中国北方地区战火连年,丝绸、瓷器的产量不断下降,商人也为求自保而不愿远行。西北丝路的衰落日益明显,而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路的开辟,逐渐有取代西北丝路的现象,丝绸之路再次陷于混乱。

东汉时期,商路难行,丝绸贸易也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代表了中国悠久灿

蒙古铁骑

如今西域古国多已不复存在

13世纪以后,中国迎来了另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时期——元朝。勇猛善战的蒙古骑兵不但摧毁了大量的城市,也摧毁了以往在丝绸之路上的大量关卡和腐朽的统治,令丝绸之路的通行比以往各个朝代都要通畅便利。元朝的统治者,对这些从西方前来的商人抱以非常欢迎的态度,古老的丝绸之路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马可·波罗和长春真人丘处机的游记中就体现了这一点。

随着历史的脚步逐渐步入14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欧大陆逐渐进入了寒冷的阶段,中国人称其为“明清小冰期”,西域地区已不再适合当时的人类居住。西北丝绸之路的东端几乎已经荒废。而西域各古国大多已不复存在,成为流沙之中见证丝路辉煌的历史遗迹,永远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中。

20世纪40年代后,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地方,如武威、敦煌、楼兰、吐鲁番、和田,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奥格拉格提等许多地方,先后出土了两汉时期的绢、纱、罗、绫、锦等各种丝织品,给我们今天考察当年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和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见证了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当时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起于秦汉,隋唐时期与陆上丝路并行发展,到了唐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上丝路的地位逐渐提高,到了宋元时期尤其繁盛,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伴随着政治斗争和海禁而衰落。

《汉书·地理志》上有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已“好桑茧织绩”,现在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和广西的合浦等城市,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口岸。中国海船从两地出发,带着黄金和丝绸,前往东南亚一带开展贸易,交换东南亚各国的奇珍物产。书中还对当时的贸易路线和航程作了简要的介绍,从徐闻或合浦出发,行船一个月左右,可到都元国(今越南港口),又行四个月到邑卢没国(今泰国),再行船二十多日到湛离国(今缅甸丹那沙林)、夫甘都卢国(今缅甸)和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然后从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返航,经皮宗国回国。这条环绕东南亚的航路被叫做“南海丝绸之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海上丝路”。近年来,在这条丝路起点的许多墓穴中特别是合浦墓中,发现大量的琉璃、珠玉、玛瑙、水晶等物,可能就是用丝绸交换来的东南亚各国的特产。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图

登州(今烟台)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中国各个时代的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今宁波)、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侨居的外商多达万人,乃至十万人以上。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

“汉代海上丝路始发港”遗址

1.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

2.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

3.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吐鲁番出土的织锦

描绘丝绸之路繁荣贸易景象的壁画

敦煌出土的织物

海上丝绸之路虽然不及陆上丝绸之路繁荣,但它沟通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其意义是举足轻重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不仅畅通了中国同西亚、欧中国同南亚、东南亚各国之间丝绸运销的交通,还带去了华贵的丝和丝织品,美化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服饰,加速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有的地区甚至跨越几个发展阶段,从身披麻布的半裸体状态一下飞跃到穿着华贵的丝绸阶段。向东传入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向西传入了波斯、中亚、罗马以及西欧各国,使蚕桑种子和养蚕织绸技术成为了东西方共同的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两条黄金贸易路线传播的不仅仅是丝绸,还有瓷器、冶铁、炼钢和打井技术。与此相应,国外许多有益的东西也传入了中国,如葡萄、苜蓿、胡麻、黄瓜、胡椒、胡桃等,据说都是张骞带回来的。此外,还有地毯、毛织物、蓝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珍珠、土耳其石以及罗马、波斯的银币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正是这条丝绸之路,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其文化影响力已经远远大于丝绸本身了。

织锦上的吉祥图案

织锦上籽粒繁多的石榴、葡萄 AVbZlS84NQGp01rW1+Je0RFtpC60klUVgLoXwY+PuUsd28o75c+YTtlPpJSuVu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