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达斡尔族

在茫茫林海的大小兴安岭中,嫩江蜿蜒奔腾南下,汇入松花江。在美丽富饶的嫩江两岸,生息着一个勇敢善良的民族一一达斡尔族。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是达斡尔人世世代代游牧狩猎的家园。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

渔猎业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活动,他们生产的貂、狐、猞狸、灰鼠等细毛皮张和鹿茸、麝香等贵重药材,畅销国内市场,尤其是所生产的“紫貂”闻名中外。

达斡尔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房舍院落修建得十分整齐。一幢幢高大的“介”字形草房,给人一种粗犷大方的印象。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布局严谨,马棚和牛舍一般都修筑在离院子较远的地方,使院子保持干净清洁。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间刺绣、雕刻、编织等手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达斡尔族的手工艺制作是在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的,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所用工具也都是很普通的劳动工具,因此,在物品的装饰上质朴粗放,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这也恰恰反映了达斡尔族这个渔猎民族的文化特质。

达斡尔人以善于造车而闻名,被称为“草上飞”的北国名车——大轴辘车即出自达斡尔人之手。大轱辘车非常轻便,重量只有一百多公斤,但车轮高大,直径达1.5米左右,在茫茫草原上该车极便于涉水过溪。大轱辘车一般可分为三种:普通车、苇厢车和篷车。篷车是在苇厢车上加盖篷顶,既可防日晒雨淋,又可驱寒保暧,是达斡尔族家庭的必备之物。

达斡尔人的雕刻分为骨刻、木刻和骨木结合雕刻三种。骨刻刻于骨筷子、骨质衣扣、扳指、骨质刀柄等物上;木刻则广泛见于门窗、隔扇、桌椅柜橱、盘碗桶盒、摇篮吊勾、刀柄、桦木器皿和神龛等;骨木合雕用以装饰精致的刀柄和烟袋锅等。烟袋锅是达斡尔族独具风格的雕刻手工艺品。它用杏树树根为原料刻制而成。烟锅边上镶铁片,锅柄上嵌以用兽腿骨钻制的骨环,与烟锅柄的颜色黄白相间,十分美观。

摇篮是达斡尔人传统的育婴工具,颇具民族特色。它像一叶扁舟,半倾斜地悬挂在屋梁下。这种摇篮多用榆木、柳木或李子木板制成,长约0.9米,宽约0.33米,高仅0.15米左右,头部微微翘起。摇篮里面用皮子做衬,外面多用花布做装饰。使用时将婴儿放在里面,用布条或皮带绑缚住就可以了。摇篮的底部垂挂着许多兽骨、鱼骨等装饰品,并钉有一根长长的皮条或绳子。妇女坐在炕上做活时,可将这根皮条或绳子缠在脚趾上,只要脚稍稍一动,摇篮就可以轻轻地摇摆,下边挂着的骨头也会随之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这种声音就像悠扬的乐曲,也像孩子母亲舒缓的吟唱,伴着婴儿进入甜甜的梦乡。由于摇篮是斜挂着的,所以婴儿在上面呈现出一种似乎站立的姿态。这样,他就可以随时看到正在做活的母亲,还可以看到其他景物,而不至于哭闹。

柳编和树皮工艺是达斡尔人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技能,尤其是装盛用具大都用柳编和树皮工艺制作。例如装粮食用的米囤子,外面用柳条编制,内部糊上纸浆,装盛粮食通风透气不生虫;再者就是花筐土篮各种各样,编制手法花式繁多。桦树皮盒式、桶式器物的制作更加精致,光洁的桦树皮表面或绘、或烫有装饰,内容有神仙故事、民间传说等。桦树皮烫画因依附于这种载体而起到朴实无华的装饰效果。

刺绣是达斡尔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姑娘出嫁时,刺绣技艺的高低是衡量新娘子家教和道德的标准之一。达斡尔族刺绣有妇女服饰、枕头绣片、荷包、鞋面、手帕、儿童摇车背枕、钱搭袋等物品。

民间剪纸在达斡尔族群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达斡尔族妇女是剪纸艺术的主要创造者,在她们的剪刀下,剪纸以其朴实、生动、典雅的风格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世界。达斡尔族的剪纸从其表现形式和功用上,可以分为“哈尼卡”剪纸、玩具车马剪纸、图样剪纸和装饰剪纸等几种。 c6dLn0xoeUY9a80jOfIvpOJuM+CbM/zH2POiozVmJznZfNgCGJTmROwh8LSi7Lh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