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文件精神,提高中医药职业教育质量,构建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宏观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联合全国职业院校共同组织编写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作为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如下:根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要求,并适应资格考试新大纲要求,从内容、形式到组织模式上都有所创新,并力求与临床接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拓展,注重编写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本教材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专业学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也可用于药学、药品营销与管理、医疗美容技术、健康促进等专业及职业培训与考试等。
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本着改革课程体系、淡化学科界限、重组学科内容的精神,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其中以解剖学为基础,以生理学为侧重点,注重知识内容的衔接,并适当拓展知识,增强教材趣味性,既防止相关内容的重复脱节,又有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正常人体结构功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教材各编委是来自全国十多所高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在编写过程中结合了各自高校的教学特点和成果,并融入了各位教师在教学中的经验,十分有利于教与学。其中杨蓉和刘杰负责第一章及第四章,张海峰负责第二章,魏启玉负责第三章,段雪琳负责第五章,杨艾堂负责第六章,王爱梅负责第七章,项正平负责第八章,岳霞和谢飞负责第九章,饶科峰负责第十章,谭毅负责第十一章,郝丽负责第十二章,唐聪负责第十三章,书后彩图由魏启玉教授提供。本教材的完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衷心感谢各编委为本教材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领导和编审人员对编写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由于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存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不吝批评指出,为今后的修订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杨蓉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