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赌博反面:衍生品功能

许多人谈到期货,总会想起掷色子,那是赌博的代名词,甚至连一些传统的经济学家也这么看,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现代经济学家认为,风险管理与价格发现是期货和衍生品的两大基本功能。现在,这已经成为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经典表述。风险是人类经济活动与生俱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从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史看,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日益发达,经济全球化,地球村在“蝴蝶效应”下,一国经济金融发生的风险,会穿越国境、跨过洲界,在全球扩散。在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金融资产的估价以及汇率几乎都是由国际市场力量自由决定的。无论国际贸易,还是采矿业、种植业、制造业的生产,无时无刻不暴露在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之中。一家公司预期的利润变化很快反映在股票价格和资产估价上,世界上某个微不足道的角落里发生的事,通过无处不在的媒体与网络瞬间就传遍五大洲。全球市场在提供了大量创造财富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需要管理的额外风险。

管理这些风险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期货和衍生品对商品与服务价格,以及资产估价发生变动的风险具有对冲能力,并可以使得收入平稳化,避免消费水平的降低。对某些不利事件的保值可以减少代价高昂的破产风险。多年来,发达市场经济体发展步伐的快慢、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应对和管理财务风险的能力。与不能预计的收入增长相比,更糟糕的是不能预测可能遭受的损失,进而导致破产,这总会对投资、增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更高层次上,经济增长是由企业家的冒险欲望推动的,他们探索新的领地,勘探新的资源,建立前往遥远地方的贸易航线,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并建立起能够支撑工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设施。这些投资的融资能力对于发展和创新起着关键作用,而管理与这些投资相联系的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于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至关重要。正如阿拉伯谚语所说的,“风向不会永远适合航行者的愿望”。经济发展需要期货等衍生品工具来帮助航行者在风向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仍能破浪前行,达成愿望。

2002年9月25日,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伦敦兰开斯特宫发表演讲说:“在美国过去的两年半期间,虽然股票市场的财富缩水8万亿美元、资本投资也出现了严重紧缩,还有去年的‘9·11’事件,但美国的经济挺过来了,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都没有被迫拖欠债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对冲功不可没。在过去的15年,金融衍生品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期货以及其他复杂衍生产品的概念得到深化,加上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进步,对冲风险的成本显著降低,机会也大大增加,金融系统也因此发展得比20多年前更灵活、有效和富有弹性,世界经济也因此变得更富弹性。” 尽管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有这样的功能,但至今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经济功能:中国研究与美国报告

2018年,境外投资者盼望多年的原油期货和铁矿石期货对国际开放了,但许多外国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实体经济客户仍然观望不前。究其原因,他们说,没有一部《期货法》规范各方民事权利,公司总部的法律合规部门不放行,不敢来。缺失的《期货法》成为中国期货市场开放的拦路虎。

中国期货市场建立快30年了,一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调整市场各方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初有期货市场以来,《期货法》已经起草四次,第四次《期货法》的起草在2013年启动。每次《期货法》起草工作,都是走到一半就搁下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许多人认为期货市场的投机性太强,期货交易是赌博,对国民经济发展没起什么好作用,总出事,搞不好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而几乎与《期货法》立法同时起步的《证券法》,自1998年12月颁布后到现在已经修改了四次。从2013年开始,我参与了第四次《期货法》起草工作,在和全国人大财经委的领导一起参加的无数次市场调查与研究中发现,许多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为什么社会上对期货市场有如此不同的认识?关键是人们对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经济功能缺乏了解。全国人大的立法专家指出,如果想让《期货法》获得通过,相关部门就需要对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做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

有期货专家说,别说中国对期货市场的误解如此之深,就是在期货市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一旦现货市场价格发生大幅波动,许多人就直接奔期货市场找原因。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一场关于期货和期权有无经济价值的大讨论。1983年,美国国会要求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联储(FRB)和财政部四个监管机构组织力量,对美国期货和期权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重点问题包括:(1)期货和期权市场发挥的经济功能是什么?(2)期货和期权市场会对经济中实体资本的形成以及信贷市场流动性产生哪些影响?(3)旨在监管期货和期权市场交易活动的现行公共政策工具是否足以阻止市场操纵行为,并防范发生在衍生品市场、标的现货市场和相关金融市场上的其他不利经济影响?(4)现有投资者保护措施能否适当地保护期货和期权市场参与者?围绕这几个问题,美国的四部委历时三年,组织市场各类参与主体、专家学者以及监管者,对期货期权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客观的分析,向国会提交了《期货期权交易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也称《四方报告》) 。报告认为,美国期货和期权市场为需要管理风险的市场主体提供了避险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定价基准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在提高现货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及稳定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长期看,这些活动还有助于提高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效率。报告的结论是,期货和期权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积极,应该兴利除弊,大力发展期货和期权市场。这份报告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社会各界对衍生品积极作用的认识,对统一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隔20年之后,全球知名独立智库美国米尔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于2014年完成了报告《衍生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从风险管理的角度》 ,再次对衍生品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评估。这份报告通过定量研究表明,衍生品市场对资本形成有正面影响,通过促进银行放贷及非金融公司的资本支出,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受此启发,我们建议全国人大财经委与证监会共同开展类似的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研究情况出具客观、权威的报告。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在全国人大各个层面讨论《期货法》时作为背景材料,提供给大家更多的信息,增加大家对期货和期权市场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据此研究成果向社会做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宣传。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和证监会双方主要领导同意的情况下,2015年,我们开展了这项工作。深入调研中发现的许多情况证明,中国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发挥较好,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美国国会、独立智库的研究报告和中国对期货市场的调查研究表明,传统理论中对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传统理论中把衍生品交易等同于赌博,并谴责它们是“风中交易”。而现代经济学家则认为,现代经济中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期货和衍生品交易提高了资本的生产率和经济的灵活性。 美国和中国对期货和期权市场的调查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些现代经济学家的结论。

但是正如19世纪瑞士著名的教育家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说的:“在大改革的时候,起初常常会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去。”

惊险跳跃:市场经济与期货

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有投入和产出,都要计算成本和利润。生产、贸易以及服务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都要体现在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利润增长上。企业要把自己生产经营的商品卖出去,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赢利,对企业来说是追求的目标,但并不是必然结果。1980年,我在大学经济系二年级两个学期的主课都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商品爱货币,但是‘真爱情的道路绝不是平坦的’。” 这两段相互关联的话引起班上许多同学的热烈讨论,感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情与不可捉摸。马克思还说,今天某种产品满足一种社会需要,明天就可能全部或部分地被一种类似的产品排挤掉。如果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已经满足了社会需要,那么其他竞争者同样的产品就成为多余的、过剩的,因而也是无用的了。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的时候,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从远期市场向标准化的期货市场转变刚刚两年(其于1865年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英国的老牌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还没有出现(其于1876年才成立)。因此,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撰写《资本论》,对“商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的分析中,尚未考虑期货市场的作用,因此也未提到竞争者利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来打败竞争对手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济学课堂上,老师的讲义中也未提及期货市场。那时候中国改革春风乍起,春寒料峭。“文化大革命”时期“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余毒尚深。商品市场尚未建立,买卖多一点儿农副产品就算“投机倒把”,一把被抓住,“资本主义尾巴”肯定会咔嚓一刀被割掉。安徽芜湖“傻子瓜子”年广久的炒瓜子生意正经受着中国大地舆论的严峻考验。 “买空卖空”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名词,摆个小摊点儿,做点儿小买卖算是“个体户”,市场经济还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若干年里,社会上关于“姓社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的争论仍然激烈。“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天,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以现在的观点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也会遇到马克思所说的“爱情风险”。中国企业在这个不平坦的“爱情”路上,市场价格波动是它们经常面临的生产经营风险,这些风险可能阻止生产经营者实现“惊险的跳跃”。这就需要有工具来管理风险。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如果产品“跳跃”失败,产品没有完成到商品的转化,其生产经营者将被其他竞争者挤出市场。从第一章讲述的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衍生品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能够为商品生产者在获取货币“真爱情”的道路上提供帮助。这种帮助既能提供价格信息让农户或企业提前知道未来市场的需求,以帮助其种植、经营计划的决策,也能提供套期保值机会,帮助农户或企业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规避价格风险,锁定成本与利润,润滑经济活动,保证生产经营者在商品到货币转化的“惊险的跳跃”中不被摔伤,实现对各方有利的交易和买卖。

期货,有助于“真爱情”的实现。期货市场的功能是由其机制决定的。期货交易的低成本、高杠杆,以及每日可多次双向交易所产生的频繁报价和流动性,衍生出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两大功能。由于期货市场所具有的这种功能,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体都在利用它来指导和管理经济生活,即便是那些尚未建立期货市场的国家,也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别国的期货市场来指导生产经营、管理经济风险,这已是普遍规律。回顾历史,英、美等发达国家在自身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高度重视并不遗余力地推进期货市场建设。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现货市场体现的是即期供求关系,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体现的是远期供求关系,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少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市场体系就不完善,市场机制就很难充分发挥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教授曾用一句话来描述衍生品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他说:“只要有自由市场,就会存在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就需要期货市场。”一个存在衍生品的世界比没有衍生品的世界要好。在任何经济体中,管理风险比忽略风险要好,特别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更是如此。

尽管如此,经济学中关于期货市场这一主题的内容,在1971年托马斯·A.海尔奈莫斯(Thomas A. Hieronymus)的《期货交易经济学》出版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被排斥在大学课程之外。梅拉梅德说,这部书讲述的是,一个几乎被所有大学课程——尤其是商学院和金融学院——忽略的领域。而在这本书问世后,它很快就成为近乎期货交易的“圣经”之类的经典之作,成为虔诚的行业人士的必读书目。继托马斯发起了一场在理论上肯定期货市场原理作为大学综合商业学科的必备课程之后,米勒、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等经济学家宣布了衍生品的商业应用价值,并凭此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梅拉梅德说,他们在金融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开创了现代风险管理的新纪元,并成为世界范围内可接受的标准。今天,我们不仅能够在互联网上找到大量关于期货和期权的信息,全球几乎每个重点大学都至少开设了一门关于期货和期权的课程。例如,在美国,排名前25的大学里有54个班;在亚洲,排名前25的大学里有33个班;在欧洲,排名前25的大学里有44个班。 据2015年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有41所大学开设了期货和衍生品课程。

价格发现:春江水暖鸭先知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它能够迅速地反映市场气候温度的变化,犹如春江中的鸭群,第一时间感知到水温微妙的变化。投机者、套利者为了赢利,套期保值者为了决定是否套保和建立头寸,这些行为都需要收集和评估当前信息并对未来供需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价格走势。根据相关可得信息进行合理评估,预测未来价格,并据此建仓,这些行为能够让现货、期货价格与现在及未来的供需关系保持适当的一致性。因此,期货市场是发现价格、提供价格信息的最好场所。现实经济生活中,在缺乏期货价格的情况下,要达到一个有效率的现货价格集合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效价格只能在一个流动性好、公开透明的竞争性市场中得到,这是因为需要有完全信息、价格透明和即时传播。价格发现尤其是远期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我们每天都能从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各种自媒体上看到,世界各地的财经新闻播报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各种期货合约的价格。如原油期货价格,主要有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期货价格和洲际交易所(ICE)的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期货价格。这两个价格通过来自全球的大量交易者在期货交易所内连续不断、完全透明的竞价形成,及时地通过各种媒体和通信工具传向全世界,多年来,它们已经成为商家贸易谈判的定价基准。由于监管严格,被操纵的可能性小,WTI和Brent原油期货价格有很高的透明度与连续性,有较高的公信力。另外,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价格、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等都是全球投资者关心的价格信号。

期货交易通过广泛的信息传播、集中竞价,所有人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顺序进行竞价所形成的价格,与场外衍生品交易“一对一”谈判、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情况下产生的价格相比,其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体现“三公”的市场,更有利于发现真实的价格。因此,就价格发现功能看,人们的经济贸易活动主要是在利用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全球各大期货交易所产生的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活动的定价基准。期货市场一般是同一种商品或资产标的同时有好几个合约在交易,每个合约约定在未来不同的时间交割。这些通过竞争性交易形成的价格反映了当前对未来供需的所有预期。因此,无论理论界、实业界,还是投资者,都认可期货市场是价格发现最理想的场所。期货交易完成之后,产生的价格信息很快就传向全世界。同样,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件,比如哪里突发自然灾害、发现新矿藏、油井出事、货船爆炸、地缘政治冲突等,信息几秒钟就通过媒体传递到期货交易所和各个金融机构的交易终端,影响交易员的交易行为,从而又形成新一轮价格信息,再通过媒体传递出去,周而复始,对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人们爱说期货市场是“投入信息、产出价格”的市场,期货市场成为现代经济活动认可的定价基准市场。

价格发现功能具有超前性。由于利益驱动,参与者尤其是投机者会通过各种方式快速、广泛地收集与交易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又以一种最市场化的方式反映在交易价格中,因此期货价格最能反映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变化情况。价格信息的使用者无偿享受交易者产生的信息,他也许根本就没有参与期货交易,但他从媒体上获取的期货价格信息却能帮助他的生产经营活动,方便了他的经济行为。因此,经济学家说,期货市场产生的价格信息是一种“社会福利”。它被无偿、广泛地运用于农业、工业、贸易、金融等行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如在农业经营活动中,农民种植、调整种植结构、销售农产品等;在工业生产制造中,企业家采购、销售、融资等决策;在贸易流通服务中,商家谈判确定价格;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政府工作人员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分析和宏观调控决策。这些价格信息,他们不用购买就能在各种媒体上免费获得。当然,金融机构为自己特殊需要而购买的即时付费信息是另外一回事。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是最有效的。价格调节供需关系,供需引导资源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价格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与现货市场相比,期货市场发现的远期价格具有连续性、前瞻性和权威性,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商品和金融资产未来的价格变动趋势,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没有期货价格的引导,管理市场经济活动的难度将大大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比如商家贸易谈判,双方对想要买卖的商品报价,报价的依据是什么。每一方都担心自己的报价会吃亏,心里没底的商务谈判很困难。如果有一个谈判各方都认可的价格,即有一个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价格作为谈判的定价基准,谈判可能就会顺利得多。最近几十年来,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被商业谈判者广泛接受,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已经习惯用期货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准(前提是有相应的期货品种交易,比如原油、大豆、铜等)。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一般根据伦敦和上海两个期货市场的价格来进行贸易谈判。伦敦和上海的铜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业界进行贸易谈判的定价基准,谈判时只需要确定数量、品种和升贴水,不确定履约价格,他们叫开口合同。我国从2014年开始在棉花和大豆上进行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国家有关部门在考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以什么价格作为补贴的基准价。如2014年10月17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货近月合约“郑棉1411”合约(2014年11月到期交割的合约)的结算价是14860元/吨。棉花期货主力合约“郑棉1501”(2015年1月到期交割的合约)合约的结算价是13810元/吨。进口美棉的价格,洲际交易所12月到期的棉花期货合约的结算价按照当时美元兑人民币6.15的汇率折算,再加上进口税和增值税后,大约是9900元/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采集发布的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指数(CNCotton B,代表内地328级皮棉成交均价)是14821元/吨。当年,国家确定的棉花目标价格是19800元/吨。国家财政直接给棉农的补贴,应该选择哪个价格作为计算依据?因为前几年棉花价格的扭曲,在目前这些价格参照系中选择哪个作为基准价格,确实是对决策者的一个考验。当然,我们的观点是期货价格最妥当。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供求信息的集中体现,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核心信号。期货价格尤其是商品期货价格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采用集中公开竞价和中央对手方的交易方式,期货价格广泛容纳和公开反映众多影响价格的信息。现货贸易中,买卖双方基于各自掌握的供求信息“一对一”地讨价还价,达成协议。“一对一”交易确定的价格,其准确性与买方或卖方掌握信息的多寡有直接关系,信息严重不对称。与现货贸易的定价相比,采用公开集中竞价与中央清算的期货交易,对交易双方来说获取信息的机会相对公平,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违约风险,鼓励大量互不相识的投资者入场交易。尽管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也根据掌握的私有信息叫价,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一方面,把众多私有信息转化成市场公开报价,促成私有信息向共有信息过渡;另一方面,市场迅速对众多信息进行消化和整理,汇集成最客观和最具公允性的价格信号。因此,期货价格汇集信息的广泛程度和对信息反应的灵敏性,都是“一对一”现货定价难以企及的。

二是期货价格是对标准化合约定价,最大限度地摈弃了商品个性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除品质、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付款方式外,消费偏好、心理、年龄,甚至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都可使买卖双方对原本同样的商品形成差异化认识,进而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期货交易的对象是以指定交割地点、固定交割时间和统一交割品质为要件的标准化合约。通过统一交易标的,促成投资者就商品的同质性达成共识,从而减少个性化因素对商品整体定价的影响,实现经济学所说的“一物一价”和“同质同价”。因为期货价格消除了个性化因素对商品定价的影响,所以在大宗商品贸易中,以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作为定价基准,再加上用于修正品质、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补贴运输、税收等成本的升贴水,形成通用的定价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价格在商品价格体系中“价格锚”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

三是期货价格预示未来,在引导资源进行跨期配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漂流荒岛的鲁滨逊在沉船上发现一袋麦子后,在填饱肚子和留作种子以便第二年不会饿死之间合理地分配麦子,成为一个关键的选择问题。对经济社会整体而言,资源跨期分配的合理性更直接关系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能否有效持续。市场经济中,引导资源进行有效的跨期配置需要可靠的远期价格信号。通过“价高者得”公平竞争产生的期货价格,代表广大投资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公允性,在农业种植、矿业开采甚至资金借贷等跨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有重要的指示和引导作用。

风险管理:锚住风浪中的船

在市场经济大海中,企业是“汪洋中的一条船”,需要有抵御风浪,按经营计划抵达彼岸的工具帮助驾驭。谚语说,“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而期货等衍生品有将聚集成的台风拆开变成微风的能力。期货市场能够提供有用的工具实现这一点。市场经济中,价格波动是常态。对企业而言,其生产、销售、库存以及财务管理等活动,都会被原材料、产成品以及汇率、利率等价格波动影响。若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管理不好,会导致企业经营利润下降,出现亏损甚至破产。“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为了在市场经济的“汪洋”中安全航行,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建立与现货市场方向相反、数量匹配的交易头寸,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盈亏形成一个相互冲抵的关系,从而实现风险在不同市场、不同时空的对冲、转移,保证自身的财务安全。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相比,期货交易机制在管控违约风险和提供市场流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期货产品逐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风险的必备工具,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期货市场的萌芽、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源于实体经济,又服务于实体经济。随着全球经济融合程度的加深和商品期货金融属性的增强,期货及衍生品已成为各经济实体基础性的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的作用就是精确地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和形式上,而具体工具的选择是由风险转移的成本决定的。企业和政府都可以通过衍生品市场管理风险、获得收益。政府可以对税收进行保值。比如拥有石油、铜、铁矿石、橡胶等能源、原材料的资源型经济国家或地区政府,其财政收入和预算计划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巨大,除了利用其他一些金融工具管理资产外,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是必不可少的风险管理场所。它们可以利用期货或场外衍生品交易来对财政收入进行对冲保值。如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经济以石油产业为主导,得克萨斯州政府就在原油期货市场建立头寸进行套期保值;墨西哥财政部则通过购买场外期权对原油价格波动风险进行对冲。企业利用衍生品则更为普遍。94%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来管理风险。 在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的416家非金融公司中,86.5%的公司使用衍生品;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的30家公司中,29家使用衍生品;18.7%的美国商业银行(大约1300家)参与衍生品市场。

以美国航空业为例,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业解除管制法案》,取消了所有对国内航线和收费的控制,放开了航空市场价格。这意味着每家航空公司的盈利甚至生存将依靠自己控制成本的能力。燃油是航空公司最大项的经营费用,管理不可预期的燃油价格能够帮助消除成本波动并稳定现金流。控制燃油成本波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利用燃油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进行对冲。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金融部的主管说:“如果我们不对冲飞机的燃油价格风险,就是在投机。努力对冲这个风险是我们的诚信义务。”他说,2011年每桶飞机燃油价格增长1美元,经营费用增长9500万美元。那一年美国7家主要航空公司中的6家以不同的形式使用了燃油衍生品来管理风险。然而,这个对冲措施几乎没有涉及航空燃油,因为这个市场缺乏流动性。作为替代,航空公司用与航空燃油价格高度相关的产品如燃料油和原油进行对冲,包括场内交易的期货和期权,以及场外交易的衍生品。2011年,美国联合航空通过对冲节约公司燃油支出5.03亿美元。类似的案例也出现在美国能源、食品加工行业,如美国西南能源公司(Southwestern Energy)和ADM公司,均从衍生品对冲中受益。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如前面提到的西部矿业等一大批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期货正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尤其是价格风险的必备工具,助力抵御行业外部冲击。但总体上,我国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还很不充分、很不平衡,许多方面还是比较保守的。

从工业看。以有色金属行业和钢铁行业为例(见图2–1),2008年9—11月,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由于92%的有色金属企业参与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尽管铜价格下跌了51%,整个行业仍实现了90亿元的正收益,较为平稳地度过了金融危机。而同期未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钢铁行业,虽然钢材价格只下跌了33%,跌幅相对较小,但相关企业未进行套期保值,无法转移价格下跌风险,全行业亏损达61亿元。目前,螺纹钢、铁矿石等期货产品已上市交易多年,不少钢铁企业已参与了期货市场。

图2–1 期货相关产业利润变化情况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

从农业看。期货市场的作用也比较突出。期货交易所不断推出各类宜农期货品种,涉农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参与程度逐步提高。以大豆压榨行业为例,2004年下半年,大豆价格半年内暴跌36%,只有30%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国内压榨行业整体严重亏损,亏损额达80亿元,50%的企业破产,许多企业被外资低价收购。2008年下半年,大豆价格下跌50%,如不进行期货套期保值,全行业将亏损100亿元,但由于90%以上的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全行业亏损14亿元,也没有出现企业“破产潮”。此外,这些年,涉农企业在实际经营中还探索试点了各具特色的“保险+期货”模式,使农户转移了农产品价格风险,也让企业实现了稳定经营,达到了在风险可控下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目标,为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从金融业看。期货市场促进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对金融机构管理风险、创新产品等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5年,证监会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5年来的经济功能发挥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我国首个场内金融衍生品,上市5年来,对改善我国股市运行机制、完善产品工具和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著提高了股市的内在稳定性。从股指期货上市前后5年对比看,沪深300股指期货涨跌超过2%的天数分别下降了52%和57%。沪深300股指期货标的现货市场的波动性降低14%。股市长期以来的单边市特征得到改善。二是增强了投资者稳定持股的信心。通过股指期货交易,机构投资者在股市的投资行为日趋理性和成熟,为股市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买方力量。以券商自营为例,权益类证券投资规模稳定在1300亿元左右;参与股指期货程度较高的12家券商的大盘蓝筹股持仓比例由不足30%提升到50%。三是提升了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和市场服务能力。目前,理财产品中相当一部分已使用了股指期货,且使用股指期货的产品业绩效果好于未使用的产品。广大中小投资者也受益于理财市场的发展,通过机构间接参与并分享股指期货带来的红利。四是催熟先进投资理念。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投资者在参与方式、持股结构、投资理念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沪深300成分股日均换手率由股指期货上市前一年的609%下降到2014年的127%。国债期货推出后,在帮助投资者应对利率波动风险、提升国债发行效率、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促进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等方面正逐步发挥积极作用。

期货和信贷的结合,也推动了我国传统金融业务的转型发展。如针对当前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价格波动加大的问题,国际上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是在商品融资业务中引入期货套期保值机制,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下行风险,从而解决银行不敢贷款的困局。《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商品融资是否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作为重要的风险评价因素。在我国,也有一些商业银行比较好地利用期货市场抵御贷款风险。以某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它将商品融资和期货套期保值机制有机结合,形成了成熟的银期合作模式——期货公司代客套期保值,银行为客户提供商品融资,创新了传统业务模式,创造了企业、银行、期货公司三方共赢的局面:对企业而言,用于融资的商品质押率从套期保值前的60%~70%提高到90%以上,直接提高了银行授信额度、自身资信水平以及信贷的可获得性;对期货公司而言,获得了优质客户,增加了经纪业务收入;对银行自身而言,缺乏风险对冲手段的客户逐步退出,优化了客户群体,商品融资的质量逐年提高。该银行套期保值项下大宗商品融资一直保持低不良率的态势。此外,还有一些银行采取抵押品价值和期货价格挂钩的方式,及时监测抵押品价值的变动情况,以保障银行的贷款安全。

投机能量:无心插柳柳成荫

“井水不生鱼,枯树不开花”。缺乏流动性的期货市场,其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很难实现。期货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良好的流动性。投机者是流动性的提供者,在流动性的贡献上,投机者功不可没。

2005年9月,我们邀请期权定价理论的创立者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科尔斯教授到上海参加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斯科尔斯在论坛上阐述了期货、期权与赌博的关系。他说,期货、期权交易表面上类似赌博,但由于投机者赌博式交易产生的不竭流动性,使得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得到最彻底的展现,从而便利了农民与商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产生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是赌博永远无法具有的。

期货市场最主要的好处之一就是投机者自愿承担套期保值者想要规避的风险,通常来讲,投机者是套期保值者的对手方。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了风险,但放弃了对自身有利价格变动产生的可能收益;对投机者而言,作为套期保值者的对手方,虽然承担了价格波动的风险,但因此获得了价格向自身有利方向变化时的可能收益。这里需要强调这种制度安排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套期保值者想要规避掉的风险是企业经济活动内生的,这与赌博产生的风险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期货市场为公司和个人提供了降低而非消灭风险的一种手段。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风险没有被消灭而是分散和转移了。这也是期货期权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参与市场交易的投机者承担了他人想要规避的风险。或按经济学术语来讲,期货期权市场有助于在社会范围内更有效、更优化地分配风险。

投机者进入期货市场是其交易机制决定的。投机者在承担套期保值者想要规避的风险、价格发现和提供流动性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投机者就不会有套期保值机会的产生,企业就无法实现套期保值。套期保值者的风险是通过投机者分散和转移的。期货交易低成本、高杠杆,投机者频繁出入市,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巨大、稳定的流动性,使期货市场产生连续不断、公开透明的价格。这些价格迅速显示在全球各种媒体和信息终端上,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公平、真实的商品和金融资产价格,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社会经济活动。同时,大量投机者创造的流动性,为套期保值者进出市场提供了非常方便的风险管理机会。期货交易虽然与赌博都具有零和游戏的特征,但在投机者输赢各占一半的机会中,期货市场为套期保值者创造了一个空间,让他们可以实现风险对冲,稳定生产经营,确保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如鲁迅所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删掉了期货市场的投机者,同样得不到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花果。期货市场的投机者的主观动机是赌博,但客观上为社会经济生活做了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投机活动具有“正能量”。对期货市场的投机活动应辩证看待,没有投机不行,投机过度也不行。“风可以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旺”。

白马非马:赌博与期货之区别

“赌博创造本身不存在的风险,而投机则承担了商业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风险”,这是前面提到的托马斯《期货交易经济学》里的话。托马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期货投机与赌博的区别。一次我和梅拉梅德谈起这个话题,他毫不客气地说,这正是中国目前需要搞清楚的东西。梅拉梅德认为,托马斯虽然承认投机与赌博之间存在许多明显的相似之处,但是,他还是就其中的不同点加以清晰的解释,揭穿了期货投机与赌博别无二致的错误认识:赌博包含着原来不存在的、人为的风险,而期货投机行为则承担那些包含在商业行为中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风险。正是这个原因,期货市场也被称为“风险转移”市场。无论期货市场存在与否,风险都是存在的,期货市场只是把风险从不愿意承担它的人们那里转移到愿意承担它的人们那里。

对许多专家关于期货投机与赌博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后我发现,赌博与期货投机本质的区别有如下几点。一是风险机制不同。尽管期货投机与赌博的结果都难以预测,但二者的风险性质完全不同。赌博的风险是因为有人愿意承担而创造出来的,扑克、轮盘、赛马等活动本身创造了风险,如果没有赌博者,这些风险根本不会存在。而赌博者之所以愿意承担这些风险,是因为他们获得了一个获利机会作为回报。期货市场处理的价格风险则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在大豆成熟、收割、集中和分销的过程中,那些拥有大豆或者根据契约有义务购买的人肯定会面临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从而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与期货市场存在与否没有关系。二是运作机制不同。对于赌博而言,概率学中的随机规律起主要作用,比如掷色子,每一面的概率都是1/6,大小完全凭运气。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化有其内在规律可循,要在期货市场进行投机,投机者必须对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这需要搜集大量政治、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并考虑不同时点相关产品的供求状况,做出综合判断,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的要求较高。三是经济功能不同。赌博是个人之间的财富转移,并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对经济发展有害无益。而通过套期保值,期货市场承担了生产经营者的价格风险,降低了生产、营销和加工成本,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当企业将这些节约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时,也会对社会产生益处。因此,如果没有投机者承接套期保值者转移出来的风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就无法正常实现。另外,仅靠套期保值者的交易量,不足以提供一个有效市场所必需的流动性,因此还必须依靠投机者充当交易对手,增加流动性,促进价格的合理发现。在欧美期货市场上,投机者是市场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为了获取投机利润,投机者会根据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在市场上频繁交易,这样就会造成市场交易量的增加和买卖价差的缩小。此外,投机者提供的连续、真实、有效的价格信息,及其追求价差的逆市操作,在客观上避免了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过度偏离,减少了价格波动,从而保证了市场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四是社会效果不同。赌博对社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赌博中零和博弈、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期货市场虽然也有输赢,此投机者赢的可能是彼投机者输的,也可能是套期保值者为规避价格风险而放弃的额外收益。而严格的期货交易规则和监管有效地抑制了过度投机,努力把期货投机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程度,而赌博不具备这一点。

期货市场交易量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动性的强弱,其与期货功能发挥存在一种内在的关联关系。期货市场交易量和功能发挥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即没有一定规模的交易量,市场缺乏流动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就无从实现;若流动性质量不高,市场深度和宽度有限,套期保值者即使想参与市场交易,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风险转移对手方。因此,有流动性的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才有积极意义。另外,仅仅是投机者的交易,没有大量套期保值者参与,流动性越充足,交易规模越大,市场越危险。投机者过度投机,交易形成的商品或资产价格完全被扭曲,可能会误导经济活动,这不仅对价格发现功能无意义,反而会损害实体经济活动。这时就必须有政府监管介入,抑制过度投机,防止价格扭曲。通过监管,使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同时也需要更多套利的、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创造出更加充足、质量更高的流动性,与套期保值者的需求相适应,这样期货市场的功能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

红花绿叶:衍生品与经济增长

2008年金融危机过程中和危机后,场外金融衍生品特别是信用衍生品受到严重批判,因为它们提高了对手方的风险并导致金融体系全面瘫痪。因此,各国政府在监管方面做出了重大改变,旨在增加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和降低系统性风险。

时过境迁,许多有识之士提出,需要对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的角色展开一个基于事实的重新评估。有些人认为既然金融衍生品有破坏作用,为什么还有许多银行和非金融公司使用它们呢?大量的市场实践和研究证明,金融衍生品对推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前面提到的美国米尔肯研究院,研究了美国的商业银行和非金融公司使用衍生品的情况,并用定量方法分析了衍生品的使用如何影响美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米尔肯研究院的这份研究报告首先分析了美国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品后的效用。报告认为,从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间,商业银行持有的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在不断增加,从2003年的71万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27万亿美元;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商业银行数量也增加了,2003年有650家,占全部商业银行数量的7.8%,10年后增长到超过1300家,占比18.7%。商业银行使用最多的是利率衍生品,用来对冲利率风险和抵消期限错配的影响,同时也使用外汇、商品、信用衍生品来管理汇率、商品价格波动及信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从使用衍生品中获益,这稳固了它们的财务地位,降低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节约了监管费用。财务状况更好的银行进而给私人部门提供了更多的信贷,相比没有使用衍生品的银行,使用衍生品的银行的季度贷款增速提高了0.95%。这推动美国每季度实际GDP增加了大约27亿美元,促进美国经济增长0.8%。

其次分析了非金融公司利用衍生品后的效用。报告认为,从2003年到2012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的非金融公司中使用衍生品的公司数量增长了17.3%。360家使用衍生品的非金融公司中,分别有63.5%、47.8%、32.0%的公司使用了外汇、利率和商品衍生品。非金融公司运用衍生品管理风险,能够通过稳定未来预期现金流提升公司价值,同时使公司享受更低的资本成本和更少的财务限制。而有更高市值、更低资本成本、更低风险的公司有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有效配置资源,并推动整体经济增长。实证结果显示,使用衍生品的非金融公司的市场价值/账面价值比率比不使用衍生品的公司高5.2%,资本支出能力的提升促进美国经济增长0.3%。

加总起来,银行和非金融公司在2003年到2012年间通过使用衍生品,促进美国实际GDP提高了1.1%(1495亿美元),就业率上升0.6%(增加了530400个就业者),工业产值在2012年上升了2.1%。

衍生品对经济增长、就业的影响,在美国西南能源公司2009年提交给国会的证词中也能得到较好的说明。西南能源公司通过投资、纳税、就业等方面,估计了其对冲策略的影响。如果公司不能对冲2009年估计的产品量的48%,将会减少7亿美元可用的投资资金,这将导致240口页岩井从拟投资项目中取消。这项对冲活动增加了下游的价值特别是特许权拥有者的收入,产生经济活动的经营费用和税收,在这个例子中,一共是6亿美元。西南能源公司估计这一对冲活动直接创造了1000个与原油和天然气相关的工作岗位,间接创造了500个工作岗位。相似地,美国的公共事业公司已经证实了它们运用衍生品对消费者的效果。根据天然气价格的波动性和电价,公共事业公司普遍用衍生品来对冲它们面临的风险。事实上,美国国家乡村电力合作社组织和特拉华州市政电网公司的CEO们认为,取消衍生品交易将增加客户原本就很高的电费账单,因为波动性的成本将转移到他们身上。例如,没有衍生品的话,特拉华州公共电力事业将增加每年高达500万美元的额外成本。因此,用衍生品对冲能够帮助公共事业公司管理它们的成本,这意味着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保驾护航:衍生品与创新创业

创业者就像走在一条延伸到密林深处的小路上,前方幽深恐怖,未来是那么不确定、不可预期,风险由此而生。对风险的恐惧是阻碍人们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创办一个企业到投资一个新项目、上马一条生产线,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衡量风险,并想办法积极应对。衍生品的作用就是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平滑人们风险厌恶系数的波动,稳定经济主体的预期和信心,为富有冒险精神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提供管理风险的途径与手段,从而促进其创业与创新行为。有效的衍生品市场能显著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参与度,拓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和范围。

随着社会分工更趋专业化,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加快,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都面临激烈的竞争,对于创新创业企业来说,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企业通过利用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将不愿意承担的风险剥离出去,从而专注于最擅长的业务和环节。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利用衍生品对冲利率、汇率、商品价格逆向变化导致的现金流波动,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和破产成本,使其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力度。国外实证研究表明,使用衍生品的公司比不使用衍生品的公司有更高的研发支出。

从股票市场和资本积累的角度出发,股票市场能否有效促进资本形成,除一级市场在筹集资本中的巨大作用外,与二级市场能否稳健运行密不可分。一个波动剧烈、风险巨大的股票市场很难吸引长期投资者进入市场,而没有长期资金入市,股票市场将缺乏足够的规模和承载能力,社会资金也就难以通过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转化为长期资本。美国股市各类长期资金持有的股票资产达到14万亿美元,接近美国股票市值的一半。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为养老金等各类长期资金提供了风险隔离墙,使它们不必在意市场的一时涨跌,专注于寻找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长线投资,让资金到资本的桥梁更加宽阔通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形成,保证企业融资畅通。梅拉梅德在1989年的一次演讲中说:“传统现货市场的机制并不能与现代投资者管理的大量且突然的现金流动相适应。股指期货市场为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投资组合提供了一种转移风险的机制,通过提高标的股票的流动性,增加了股票现货市场的吸引力,因而促进了资本积累。” 股票市场对于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者和创业投资基金扶持创新创业者关系极大,没有期货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的股票市场,会动摇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者和创业投资基金进入股票市场的信心与决心,从而使创新创业者缺乏广泛的社会资本支持和帮助。因为他们早期的投入,是为了投资的创新创业企业股票上市后在二级市场的退出,而二级市场能否有充足的流动性并稳定运行,是他们在早期进行风险投资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见微知著:衍生品与宏观经济

期货及衍生品除了在企业、产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际上看,以22种主要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为基础编制的美国商品调查局(CRB)指数,已成为反映和观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经济走向的重要指标。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俄罗斯、沙特财政部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均高度关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我们在与智利、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交流时,它们表示非常关注我国的铜、天然橡胶、棕榈油期货价格,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都要定期对这些期货价格进行采集分析。从国内看,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期货价格越来越重视,铜、锌、铁矿石等工业品以及大豆、棉花、白糖等农产品、国债的期货价格已成为政府部门监测大宗商品等市场变化乃至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信号。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编制并每日发布的农产品期货指数、工业品期货指数受到上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经常引用。

期货及衍生品作为一种高效的、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丰富了政府实施公共政策的方式。以农业支持政策为例,由于农产品价格支持、目标价格差价补贴等方式存在实施成本高、扭曲市场、不符合WTO规则等问题,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等国家积极探索利用期权、保险等工具对农民进行补贴。以墨西哥为例,通过政府为农民购买农产品期货期权提供权利金补贴的方式,帮助农民锁定最低粮食销售收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用市场化的方式规避了WTO关于不正当竞争的规定。在我国,国家物资储备局和各地方政府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先后出台收储有色金属、橡胶的政策,收储价格都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对应期货品种的现货月价格作为定价基准,并且要求商品质量符合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割要求。在矿产权交易中,国家有关部委文件明确规定,要以期货市场的相关商品期货价格作为买卖报价的基准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国债期货价格,也成为财政部发行国债定价的主要参考。对资本市场而言,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主要从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完善了资本市场的制度基础。它不仅使资本市场成为真正有风险管理的市场,吸引了更多参与者进入,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并且强化了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促进了资本跨国流动和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推动了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实体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国际成熟市场几十年来的经验证明,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通过风险对冲,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提高资本市场的凝聚力和抗冲击力,进而有利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其他各项功能的发挥。这对全社会的资本积累和扩张、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十分有利。因此,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金融衍生品。它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改革过程将是一个长期的、机会与风险并存的过程。通过增加以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风险管理工具供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风险管理的诉求,也在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资本积累、强化创新竞争、改善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因此,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一种金融工具。政府可以利用期货期权市场提前发现的价格信号更好地分析、调控和管理经济,更灵活、有效地实施国家政策。 IZKqqVhjBQH858MLDzIaHSvXlgOD+nzZnmbeDytt573b4CkLyjGLph+dhZoQhy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