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悲喜交加五十天
“被落榜”李盟盟

父母砸锅卖铁供她上学,妹妹辍学打工给她挣学费。一张被遗忘的高考志愿表却使她成为“被落榜”的高考生。

人物档案

李盟盟,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范村乡传里砦村人。

2010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县招生办工作人员忘记提交她的志愿申请表,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

因招生办表示不予处理,上网发帖求助,引发众多网友和媒体关注。在舆论推动下,河南省招生办采取了处理措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录取了李盟盟。

□ 陈晓楠

2010年7月初,正是全国各高校的招生录取时间。开封县考生李盟盟考得不错,以565分全村第一的成绩超过了河南一本线13分,榜上有名。一家人当然是乐坏了,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盟盟却始终没有收到任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就在一家人困惑不解的时候,传来一个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消息:当地县招办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疏忽,把李盟盟的招生志愿表忘在了抽屉里面,根本就没有提交。高校招生是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基本依据的,没有提交志愿,高校就不会有考生的信息,也就是说,所有的高校都不知道开封还有一个叫李盟盟的考生。于是,李盟盟没有大学上,她“被落榜”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家开始寻求帮助。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跑了县招办几十次,但最终得到的回答仍是“不予处理”。最后不得已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上网发帖求助。8月19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看到了有关李盟盟的消息,在一天的时间里这个消息被转发超过了10万次,大概2万网友参与了李盟盟话题的讨论。多家媒体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海量的信息和媒体的介入,很快为李盟盟带来了转机。8月20日上午,河南省招办专门就此事召开了情况说明会。下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决定补录李盟盟。24小时之内,李盟盟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有人说这是网络的力量,也有人说这是民意的胜利,当然还有很多人说,李盟盟“被落榜”、“被补录”其实只不过是个意外中的偶然事件。但不管怎么说,对李盟盟一家来讲,他们经历了五十天如“过山车”一般高低起伏的悲喜人生。

李盟盟:一本快结束的时候,还没通知书,我就专心等二本。查过几次,都没录取我,我就怀疑了,我说怎么回事?当时就上县招办(打听情况)。县招办的王主任一查,说志愿没提交成功。我当时就哭了,没志愿,那不就上不成大学了吗?上大学没希望了,我没法接受,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盟盟家在农村。父亲李国新今年44岁,是开封县范村乡传里砦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一共三个孩子,李盟盟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李家的生活状况并不好。家里只有三间破旧的瓦房,据李盟盟的母亲说,这还是她结婚之前就有的。二十多年来,因为一直无力整修,房顶上长满了杂草。由于房屋狭窄,一家五口人只得挤在一间堂屋里睡觉,而这间堂屋还兼具厨房、粮仓的用途。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摆设,东西大多是亲戚、朋友送的,除了一台早就坏了的电视机,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小风扇。家境艰难,李国新一直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

李盟盟:按现在的情况来说,一般在农村,如果家里特穷的话,父母可能就不会让孩子上学了。而我父亲是再难都让我们上,他就是想(我们)能够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从小他就和我们说,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上。

在李盟盟的印象中,姐弟三人每年上学的费用是这个家最大的负担。三个学生每年至少要两千多元,对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实在是一笔沉重的开销。每到开学时,学费问题总是让家里被一片愁云惨雾笼罩着。尤其是四处奔走借不到钱的时候,父母亲那无奈的表情,在李盟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交不起学费被学校赶回家,更是她难以磨灭的记忆。

李盟盟:学校总是催着我们交学费,可一直交不起。有时候刚到学校,老师说谁没交学费,回家去拿,你不拿钱就不发课本什么的,也没法学习。当时一听简直吓呆了,只能回家了,没法去上学,心里也难过,有时候就在家里哭。我母亲在那儿一坐也是不吱声,(她也)没办法,然后我父亲就说,这上哪儿借呢?

面对窘迫的家境,父母的为难,懂事的李盟盟从不多说什么,只是加倍努力地学习。她的同学刘宝梅说:“李盟盟在宿舍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早上醒来她就已经起床学习去了,而晚上她总是很晚才回宿舍。有时候晚上11点到宿舍后,她还拿小手电筒在被窝里接着学习。”

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李盟盟在学校的生活,也过得相当艰苦。室友李书芳说:“她一天三顿饭只有一顿饭吃菜,其他时候都是吃饼。她没买过新衣裳,衣裳都是别人穿旧送给她的。”

李盟盟:就因为家里这么困难,我们姐弟三个都没有过零花钱。

陈晓楠:零食、玩具从来没买过?

李盟盟:没有,新衣服也没有买过。那个时候感觉挺苦,甚至连过年都感到害怕。对其他人来说,或许过新年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但是对我们来说,过新年需要一大笔开支。

李国新:她在初三的时候写了一篇作文叫做《怕过年》,说最怕过年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等她上高中走了以后,她把资料什么的搁到家里,我翻到了才看到。当时我感觉实在是太惭愧了。

陈晓楠:为什么家里生活一直那么苦?因为没有别的经济来源是吗?

李国新:对,都是靠种地。最好的时候每亩地才能产个七八百斤。

陈晓楠:特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不然就算了?

李国新:没有。特难的时候,我也鼓励孩子好好地上学。

陈晓楠:为什么决心这么大?

李国新:能够走出农门,不再过父母这样的生活。

李盟盟一家五口平时靠种地为生,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为了供三个孩子读书,农闲时李国新就进城打工。因为没有什么技能,他只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然而三年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李国新摔断了腿。由于没钱进行第二次手术,至今他腿里还留着钢板和骨钉。

李国新:一受伤,花了近两万块钱,等于是家里一下子又雪上加霜了。到现在钢板都还在里面,走路还是有点不舒适。

陈晓楠:后来怎么一直没治好呢?

李国新:因为取出来得要两三千块钱,太贵了,反正现在也不是特别影响,忍忍就过去了。

对于自己的伤腿,李国新一直很平静地面对,甚至还能带着微笑说起残留在腿里的钢钉。不过,在他坚强的微笑背后,隐藏着这个家庭一段苦涩的故事。

伤残后,李国新没有办法再去打工,加上为了治腿伤欠下的一大笔债,家里的状况更不如从前了。这一年李盟盟正在上高中。为了供姐姐上学,15岁的二女儿李梦珂提出要放弃学业。李盟盟说,妹妹当时的态度非常坚决,家人怎么劝都没有用。

做出辍学决定的几天后,李梦珂不辞而别,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踏上了打工的路。她先在广东,后辗转至江苏吴江,在一家电视加工厂工作。

李盟盟说,妹妹打工非常辛苦,总是一个月白班一个月夜班地轮流倒,而每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一千多一点,但她每个月都固定往家里寄一千元,几年来从未变过。

二女儿每月按时给姐姐寄来的学费,极大地缓解了家里的压力,让李国新感到了莫大的安慰。他说,自从二女儿外出打工挣钱后,大女儿上学的学费基本都是她出的,如果没有二女儿的钱,家里绝对供不起大女儿继续上学。不过一年之后,李国新无意间发现了二女儿留给他的一封信。

陈晓楠:你在哪儿发现的这封信?

李国新:夹在她的一个日记本里头。有一次我帮她整理书籍的时候,发现了这封信。当时我和我爱人看了之后非常的痛心。

爸、妈:

不是我不愿意跟你们告别,只是我想起来,泪就止不住掉了下来。我知道家里穷,供养我们三个实在是太难了,但你们却鼓励我们上学。“就算砸锅卖铁也让我们上”,听见这句话我真的很感动,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女儿感到很骄傲。爸妈你们多保重吧,别为我担心,我没事。我会去打工,然后供姐姐上大学,你们不用为我担心。爸、妈,我最后祝你们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爱你们的女儿
——李梦珂留给父母的信

说到二女儿留下的这封信,李国新几度哽咽。除了心疼懂事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在外面打工,这个朴实的农民父亲心里,更多的还是对女儿命运的内疚。这是他心头最沉重的负担。

李国新:她情愿自己放弃学业,出去打工,供她姐姐上学,希望她姐姐能考上大学。每当我看到孩子这封信的时候,我都非常痛心,父母的无能把孩子这一辈子毁了。

转眼三年过去,靠着妹妹打工挣来的钱,李盟盟终于完成了高中的学业。2009年,她迎来了高考的日子。不过,李盟盟的心里并不轻松。妹妹为她作出的牺牲,家庭的现状,时时萦绕在她的心头。

李盟盟:突然发现马上该高考了,可是总感觉自己准备不够,然后心里紧张,想得太多了。

陈晓楠:胡思乱想的时候,都会想什么呀?

李盟盟:有时候想我妹的事,有时候想家里的情况,或者是目前的水平能有几分把握。总是想这些事情。

带着内心的种种不确定,李盟盟参加了2009年高考。最终,她考了490分,高出三本分数线14分。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年她并没有填报志愿。

在李盟盟看来,三本每年一万多元的高昂学费,对这个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她只能选择放弃。而当她告诉妹妹李梦珂自己今年没考好,所以没报学校的时候,李梦珂没有任何怨言,只是建议姐姐继续复读。

和二女儿一样,一直殷切希望大女儿能够考上大学的李国新,对于李盟盟的这个决定,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他相信,只要全家一起努力,终有一天李盟盟一定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陈晓楠:女儿没考上的话,不是等于很多东西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李国新: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全家一起努力,她一定会考上的。

陈晓楠:再多读一年就等于又多一年负担。

李国新:对,但是我感觉孩子有能力考上大学。

陈晓楠:你的计划是如果这一年考不上,你还会再供她上?

李国新:对,只要考不上,我就一个劲儿地供她。

陈晓楠:那一直到什么时候?

李国新:直到她考上大学。

在家人的支持下,李盟盟选择了复读。2010年,她第二次面临高考。经过一年的准备,李盟盟多了几分自信。不过,当高考临近的那几天,李国新却为女儿担心起来。想起父亲当时的小心翼翼,李盟盟不免感到几分好笑。

李盟盟:我感觉他们超紧张,比我还紧张。

陈晓楠:你怎么能感觉出来呀?

李盟盟:该高考了,他当时还跟我开玩笑说,你考试我去看你吧。我说你看我干吗?到时候我在考试,你在外面一站就是一天,你受得了吗?他说要不到时候你在里面考,我在外面给你加油,就说“李盟盟加油”。

带着父亲的关爱与祝福,带着一家人的殷切希望,李盟盟第二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她考了565分,超出河南理工一本线13分,在同村的考生中排名第一。得知这一消息,一家人沉浸在了巨大的喜悦当中。

陈晓楠:你去查分的时候特别紧张吧?

李盟盟:我让我弟和我一起去。我在他旁边一直说,如果我的担心对了,真考不好怎么办?我一直和他说,他当时很生气,说你别说了,马上就知道成绩了,你再说这些有什么用?

陈晓楠:然后,等那个分数真的蹦出来的时候呢?

李盟盟:那时候心里石头落下了,也算是能向家里交代了。

李国新:知道分数的时候,我心里太骄傲了,心情太激动了,非常的高兴。当时我们适当地奢侈了一下,花了三十多块钱,为孩子买了一些爱吃的东西,庆祝庆祝。

陈晓楠:这么多年第一次奢侈。听说你还喝了点儿小酒是吧?

李国新:对对对,心情畅快了嘛。我们就等着录取了。

2010年是河南省高考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的第一年。按照规定,考生知道考分之后,要在6月30日至7月4日期间,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填报、保存、提交志愿。如果考生在网上提交志愿失败,需要到招生办统一办理提交。

2010年6月30日,李盟盟来到村里的网吧填写了本科一二批志愿表,一本第一志愿郑州大学,二本第一志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因为她平常上网比较少,所以计算机操作不算太熟,志愿填报不顺利,志愿表没有按规定在网络上正常提交。于是,2010年7月7日,李盟盟来到县招生办采取补救措施,提交了纸质的志愿表。

原本以为这下万事大吉,就只等录取通知书了,可是李盟盟却始终没有等到她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此,李盟盟感到十分奇怪,她的分数虽然没有达到一本郑州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超过了二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二十多分,肯定可以被录取。

等待了一个多月之后,焦急的李盟盟再也按捺不住,来到县招生办打听情况,不料却得到一个令她五雷轰顶的消息。她在县招生办微机室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的时候被告知:你的志愿没有提交,省高招办没有你的志愿。

不知所措的李盟盟第一时间给父亲打了电话。这天下午,李国新风风火火一瘸一拐地从村里赶到了县城。带着满腹疑虑,父女俩找到了县招生办的主任王富景。王主任告诉他们,可能是微机程序有点问题,志愿没提交上。

一听说是机器出了毛病,完全不懂电脑的李国新马上意识到,应该找个明白人来问个究竟。

李国新:我们县上有一个亲戚,他对电脑很熟悉,于是我就请他替我们打听打听。这才知道原来是微机员把孩子的志愿表放在抽屉里忘了提交了。

得知这个消息,李国新有了稍许的安慰。在他看来,既然只是工作人员的失误,责任不在自己一方,孩子上学还是有希望的。但没想到,情况并不乐观。

李国新:我们求县招办,我说你们给孩子一次上学的机会,我们供养孩子太难了,求你们帮孩子想想办法。

陈晓楠:县招办怎么说?

李国新:县招办说,这是政策的事,很难办到,不如你们去复读吧。我听到之后,我心……心情太悲伤了,太低落了。我们一家人多年的心血,你一句话忘了,对我们一家人的打击太大了,孩子的一生都改变了。要是没考上,我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希望。可是现在孩子考上了,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影响到孩子一辈子的前程,我们的心情,全家的心情……一句话,我们很难表达。我当时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一家人好似从顶峰掉入深渊一般,整个精神都垮了,希望破灭了。

一句硬邦邦的“这是政策的事”,给李国新迎头泼了一盆凉水。他无法想象女儿再去复读的情景,无法承受一家人希望破灭的现实。这个摔断腿都能忍痛熬过来的父亲终于熬不住了,第一次流下了男儿泪。

此后,为了圆女儿的大学梦,李国新拖着一条残腿往开封县招生办和市招生办跑了无数次,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得到解决办法。

陈晓楠:你们去一趟县招办,好像要走很远的路是吧?

李国新:三十多里地。每天一大早我就出门了。

陈晓楠:你这腿能走那么远的路吗?

李国新:有时候搭(班车),有时候请别人送我(进城),离的近了我再走过去。

陈晓楠:等班车得等多长时间呢?

李国新:估计得一两个小时,还得一直站着等,坐的地方都没有。

陈晓楠:像这么跑,跑了多少趟?

李国新:跑了有二十来趟。

由于事关重大,县市级招生部门把李盟盟的情况向省招生办作了汇报。信访工作人员告诉李国新,出现这样的事,在河南省还是第一例,相关申请证明等手续交到省里后,领导还要研究,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这番话,让焦灼的李国新看到了一丝希望,他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李国新:县招办王主任告诉我,这不是个小问题,他说农民供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你们把手续拿过来,看领导研究研究以后,是否能给孩子“开绿灯”。这时候我感觉有点希望了,心情也稍微好一点了。

不过,让李国新没有想到的是,领导这一研究就是很长时间,他始终没有得到什么明确的答复。眼看着高校招生录取一天天临近尾声,李国新忍不住又着急起来,他又开始往招生办跑。

最后,在他的一次次询问下,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才告诉他,相关领导研究决定此事不予处理,理由是“如果给李盟盟开绿灯,就对其他考生不公平。家长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政策是政策,原则是原则”。

陈晓楠:当时实际上你们已经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复,就是不予处理。好像是说,如果这个事情解决了,对别的考生不公平?

李国新:是他们县招办的说的。

陈晓楠:就是说他们传达出来的消息是肯定没有希望了。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为什么不给解决呢?

李国新:那就不知道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只从招生办得到了这个冰冷的答复,李国新的心情彻底沉到谷底。此时已是八月中旬,大学录取也即将结束。看不到一丝情况好转的迹象,李国新开始做最坏的打算。

李国新:我做了最坏的打算,劝孩子说,你不如再辛苦一年吧,你再复读一年,努力一年,说不定能考一个更好的学校。

陈晓楠:你父亲当时已经接受了你可能上不了大学的这个事实了。

李盟盟:是,我感觉我爸应该算是接受了吧。但是我说,如果今年上不了大学,我就不上了。

陈晓楠:如果真的上不了学,又不复读的话,那么就会出去打工了?

李盟盟:是,只有这一条路了。

想到一家人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最终因为一个人为的疏忽而付诸东流,李盟盟其实很不甘心。但她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地继续接受家人的付出了,因此决定放弃复读。而就在一家人已经绝望的时候,邻居给李国新出了一个主意。

李国新:我们的邻居,他说,现在是网络社会嘛,你可以上网发个帖子,万一有什么正直的(人),说不定能给你瞅个出路,这还是很有希望的。

陈晓楠:所以觉得是万分之一的希望?

李国新:对对对。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用过电脑,就是现在也不大懂。邻居说上网发个帖子,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帖子,也不知道这个东西能有多大的作用,就是想着姑且一试吧。

在邻居的建议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8月12日,李盟盟托本家一位嫂子在网上发了一篇名为《开封县县招办把我的大学梦毁了》的帖子。

8月14日晚上,在成都,一个叫牛亚皓的记者正好在网上查找有关开封一处遗址的信息。他随手翻了翻百度的贴吧,翻到了这个帖子。发帖人自称李盟盟,说自己是开封陈留镇四中的学生,今年高考考了565分,可是现在没有任何大学上,就因为开封县招办把她的志愿表锁在柜子里没提交,毁了她的大学梦。最末尾有一个仰天大哭的头像。大约是引不起大家的关注,当时这个帖子底下非常冷清,只有三个无奈情绪的网友回复。

牛亚皓自己本身在高中复读过两年,深知复读的压抑和痛苦,也深知考了高分再复读更是痛苦不堪。因此无意中看到的这个帖子,立马引起了他的关注。牛亚皓说,当时他盯着电脑屏幕一遍一遍地问自己:这个帖子说的是真的吗?

短短三百字的求助信息,包括了名字、学校、事件,但是没有联系方式。牛亚皓就试着在帖子底下留了一个QQ号,等着、盯着电脑刷新,但是他等了一天都没有任何的回复消息——李盟盟因为上网不方便,托本家嫂子发了帖以后便没来看过。对牛亚皓来说,他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就像着了魔一样想要找到李盟盟,于是他千里迢迢动身到了开封,到了李盟盟所住的小山村。

牛亚皓坐在院子里和李盟盟及其父母聊天,天渐渐黑下来。一时间,身后已经围满了李家的亲戚和街坊邻居。他们静静地听完,你一言我一语地愤愤不平起来。

“这个村,数这一家最穷,没有院墙,屋子二十多年了,现在农村哪儿还有这样的家?”“盟盟的妹妹供她上学供了三年多了,18岁的小女孩在外地打工不容易,省吃俭用钱都留给她姐姐。”“记者同志,您一定要帮帮盟盟,这一家现在是走投无路了。”

其实不用他们说,我端起他们让给我的西瓜,手在发抖。采访完,夜色四合,我跳上车,默默地离开。

——牛亚皓

8月18日,牛亚皓所在的《成都商报》发表了《招生办忘提交志愿,致高分考生梦碎》。8月19日,有网友将李盟盟“被落榜”的帖子,转发上了微博。一天的时间,这条微博被网友转发了超过10万次,2万多网友在网上参与了李盟盟“被落榜”事件的讨论,还有多家媒体马上跟踪报道。一时之间,李盟盟成了新闻人物。

李盟盟:许多外地记者给我爸打电话问这个情况,有的还采访,最后电台还来了。他们也和我说了,盟盟现在是个新闻人物,非常多的人关注你。我当时就感觉不可思议,我说我只是想上个大学,没想制造什么新闻啊,怎么就成新闻人物了?

陈晓楠:上了新闻了,上了电视了。

李国新: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这个奢望的。

就在一家人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不知所措的时候,李盟盟和父亲又听到了这样一个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意外惊喜的消息。

李盟盟:好几个记者和我打电话,他们说听说你被学校录取了?我说我不知道,我根本没听说这件事,你们怎么都知道了?后来我直接向省招办打电话,一问,确实已经被录取了。

李盟盟“被落榜”事件在网上传开后,8月19日,有关文字材料就上交到了开封市委、河南省委;20日,河南省招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李盟盟高考志愿未提交一事进行了情况说明。省招办同时还表示,在落实责任追究制,严肃处理责任人的同时,会积极联系有关高校来抓紧妥善解决由此造成的问题,满足考生升学的愿望。

鉴于县招办工作人员严重违反了工作纪律,并造成工作严重失误和目前情况已经查明的事实,开封县教体局研究决定,给予县招办微机员行政记大过并调离工作岗位的处分。我办本着公平公正、有错必纠和关爱每一位考生的负责精神,决定在落实责任追究制,严肃处理责任人的同时,积极联系有关高校,抓紧妥善解决由此造成的问题,满足考生升学愿望!

——河南省招办关于对开封县考生李盟盟高考志愿
未提交一事的情况说明

与此同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同意补录李盟盟为正式学生,录取专业是该校的会计专业。

一个持续了五十天的“被落榜”事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这样画上了一个看似特别圆满的句号,就连李盟盟一家人都感到猝不及防。

□ 陈晓楠

一个小山村里的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他们的五十天,就这样出其不意地展现在了公众和媒体的面前。当然他们快速出现可能也会快速被湮没下去。不过对李盟盟一家来说,他们走过的又岂止是这五十天的路程!这是五年,十五年,一家人的艰苦跋涉,这也是二十五年,三十五年,一个父亲,他最大的心愿。如今,李家人总算是跌跌撞撞、波波折折来到了这梦想已久的大学门槛面前,这似乎是个终点,但似乎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陈晓楠:现在你女儿上了学,算是熬出头来了吗?

李国新:我们全家还是要努力地供孩子上学,还得继续打这个仗。

陈晓楠:你们一家子团结起来,就为了这一个目标,供这一个大学生出来。但是她出来之后,你觉得她能改变整个家里的生活情况吗?

李国新:这个现在不好说,我只希望她能够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不奢望她对父母有多大的报答。

陈晓楠:全家努力起来让她上大学,是为了让她自己过好日子?

李国新:对。有一个就行了。 kCPKASTp5RD+fABxCZraJ4QhL+j+Ei/xoK887u+FpLwYGRRX2cOJV49Ai/7RvO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