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海复兴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一解放所面临的形势就非常严峻。

首先是来自外部的威胁,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2月,上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经受了十几次来自台湾国民党方面的空袭。其中最严重的是1950年2月6日,台湾方面派出了十几架轰炸机对上海进行狂轰滥炸,炸毁了发电厂和很多民房,导致1500多平民伤亡,史称“二六大轰炸”。后来北京向莫斯科紧急求援,苏联派出空军和高炮部队驻守在上海周边地区,半年之后基本控制了上海的制空,台湾国民党方面再也不敢到上海空袭了。

另一方面,上海的经济也一度出现困难。上海解放之后,证券交易所成为投机倒把的中心,整个上海囤积居奇、通货膨胀的情况都很严重。中央为了稳定上海,由陈云亲自坐镇,从各地调派了大量物资运到上海,供应上海的300万市民。

1950年,上海的经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困难,由于银根紧缩,物资短缺,通货膨胀的情况又出现了。当时很多私营企业都相继关闭了,资本家纷纷逃往香港,上海市面一度非常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市长陈毅连续给中央发去6封电报汇报上海的情况,请求中央帮助。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非常重视,他们一方面向上海提供紧急物资援助;另一方面也接受了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长黄炎培的建议。黄炎培认为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也就是说,要充分重视私营企业的作用,毛泽东接受了他的建议。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措施,上海的私营企业稳定下来,国营企业也迅速开始运转。到了1951年,上海的市面物资供应逐渐丰富,物价下跌,上海开始了一次新的复兴。

在“二六大轰炸”下诞生的第一支航空兵

蒋介石虽然退守台湾一隅,但时刻不忘“反攻大陆”。由于国民党拥有海军和空军的优势,而新中国的空军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利用空军远程轰炸中国的沿海城市,就成了蒋介石“骚扰”新中国的一种手段。

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从台湾出动了各种飞机17架,其中B-24型12架、B-25型2架、P-51型2架、P-38型1架,分四个批次轮番轰炸了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及闸北水电公司等地,共投弹60余枚,炸死炸伤居民1500余人,炸毁房屋2000余间,发电厂遭受严重破坏,发电量由15万千瓦降至4000千瓦,工厂大部分停产。”

这一惨案举国震惊。然而上海上空的飞机轰鸣声还没有消失,广州等地的防空警报又已拉响。3月3日,国民党空军再次出动大批轰炸机,对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同时展开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的伤亡。

国民党之所以敢于明目张胆地派飞机轰炸新中国的重要城市,是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空军,只能望空兴叹,积极防御了。然而这样的被动显然只能助长台湾方面的嚣张气焰,必须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为此,新中国领导人都作出了重要的批示。毛泽东在访问苏联归来后,即刻指示当时的空军司令刘亚楼:必须迅速增强我们的空军力量,国土防空和解放台湾都迫切需要有自己的空军。周恩来则对创办航空学校作了具体指示,要求越快越好,哪怕是提早一个月。朱德也对学员提出殷切希望:人民都盼望我们很快学会飞行,学会了就打。

经中央军委批准,1950年至1951年,陆军部队先后调给空军师部12个、团部49个,以及其他部队和单位。1950年4月11日,各航校速成班的空、地勤学员即将毕业,空军领导向中央军委建议:成立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包括1个轰炸机团、2个歼击机团,后来又增加了1个强击机团。

1950年6月19日,空军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聂凤智亲任旅长,团长、政委全是清一色的师旅级干部。这是新中国空军组建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队。其后,第4混成旅移驻上海,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经过3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换装训练。

“银元之战”与“粮棉之战”

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国民党政府手里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农业歉收,工厂困顿,交通瘫痪,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失业众多。随着蒋介石的退守台湾,无数的物资和美元也流向了台湾。

1949年的特大洪水,让情况变得越发的糟糕。同历史上最高生产水平相比, 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下降了一半,农业总产值大约下降25%。能否尽快渡过经济难关,是新生政权面临的“大考”。社会各界对共产党管理经济能力的怀疑,有增无减。有的人甚至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80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

面对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1949年7月,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迅速投入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的战斗。在平抑物价方面,委员会遇到的最大阻碍是投机资本这只“拦路虎”,为此委员会打了两大战役,首先是“银元之战”,其次是“粮棉之战”。

针对当时非常猖獗的银元投机,各地政府明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律使用人民币。以上海为例,有的投机商人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陈云意识到,平抑物价的关键在于稳住上海,只有稳住上海,才能稳住全国。1949年6月10日,200多个投机商被逮捕,取得了“银元之战”的胜利。

“银元之战”以后,利欲熏心的投机商又转而囤积粮食、棉纱和煤炭,这就是“两白一黑”,哄抬价格,扰乱市场,希望大发“民难财”。人民政府当即决定以上海为主战场打一场“粮棉战役”,将全国范围内的粮食、棉纱和煤炭都集中到了上海。12月10日,“粮棉之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投机的商人大多自食恶果,纷纷破产。

6月的银元风潮,政府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11月份的囤积物资,政府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资本家敢兴风作浪了。 Gp+VrI/BN6LPQxlPyZvyiKwVvxHnoBe3UcYl/ggxqitdzIpdZFlRFKfwaNB/tU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