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场海岛争夺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沿海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解放军连续在1949年10月和1950年4月打了两场大仗,那就是金门战役和海南战役。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当中解放军唯一一次全军覆没的惨败,而海南战役则打了一个漂亮的登陆战。

当时担负解放福建任务的是第三野战军的十兵团,兵团在叶飞将军的指挥下一路打下了福州、平潭、漳州和厦门,最后决定要一鼓作气解放金门。但是由于当时过于轻敌,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0月24日晚,解放军三个团乘坐民船渡过了厦金海峡,登陆金门,没想到当时蒋介石已经派去了国民党的名将胡琏,以两个军的兵力加强了金门防守,并且拥有海军和空军的优势。结果解放军的三个团登陆之后,苦战了三天,最后弹尽粮绝、全军覆没,九千多名官兵有六千多名英勇牺牲,三千多人被俘并解送到台湾。

金门之战使当时风雨飘摇的台湾士气大振,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觉得不仅金门从此被国民党牢牢控制住了,而且台湾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金门失利之后,解放军也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在对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进军的时候就做好了周全的部署。四野前委特别改装了两千六百多艘民船,小船上都加了马达,军队为此次战斗做了充分准备。等到1950年4月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时候,才打响登陆战,以木帆船跨越琼州海峡,半个月内就解放了海南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又一个奇迹。

金门战役的两个“功臣”

金门战役中解放军损失惨重,战备不足是首要原因。以三个团的兵力攻打两个军驻守的金门,加上国民党拥有海军和空军的优势,才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利。

在金门战役中,国民党之所以获胜,还要感谢两个“功臣”:其一是名将胡琏,其二是日本人根本博。

胡琏,字伯玉,陕西华县人,18岁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与林彪、罗瑞卿、陈庚是同期同学,也是后来内战中兵戎相见的对手。他从少尉排长做起,历经北伐、中原会战、江西围剿、抗战等众多战役,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受到多次嘉奖,37岁就被任命为18军中将军长。内战爆发后,胡琏率全部美造卡宾枪之三万余众,成为可与解放军抗衡的劲敌。

毛泽东写给前线部队的某封亲笔信中称:“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这封信未必信实。但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当得起“虎性”和“狐性”的评价。

1949年10月25日凌晨,胡琏率领所部抗击解放军,取得大捷。“金门战役”从此被台湾当局誉为“中华民国转危为安”的转折点,对胡琏也多有美誉,评价甚高。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方面认为金门战役的另外一个“功臣”,是当年日军中将根本博。他为报答蒋介石的“以德报怨之恩”,偷渡赴台助战,为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出谋划策。

“1945年日本投降时,根本博担任日本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在北平向国民党军投降。当时华北日军与日侨有80万人,在一年内遣送回国,大部分日军官兵未以战犯论罪,让根本博对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德报怨’十分感谢。”

1949年,国民党军在内战中大败收场,仓皇退守台湾,蒋介石写信邀请根本博前来“帮助中国”。由于当时日本在美军的管制下,出境管制非常严格,根本博与6名部属偷渡才到台湾,担任汤恩伯的顾问一职。他还取了个中国名字,叫林保源。

金门战役获胜后,蒋介石欣慰之余,赠给根本博一只景德镇官窑烧制的花瓶,以示感谢。这批花瓶是1947年国民政府为庆贺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即后来的女王)大婚而订做,共6只。蒋介石自己留下一对,将其中之一送根本博,可见对他的感激。

根本博在1952年回到日本,1966年病故,当时蒋介石、张群、何应钦等国民党军政高层,都曾致赠花圈吊唁。 Q9FnkhumyPXAoM9b2ES3TyIRv1gPB1sec1hVrE5DFvDXXChFrSiKII/PkERzAXC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