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秽乱宫闱”站不住脚

世人常说名义上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慈禧大权独揽,在慈安死后更是成为无冕女皇,从此更加荒淫无度,土木游宴之风盛行。据宫女何荣儿评价,慈禧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女人:“老太后就是讲精气神儿,一天到晚那么多的大事,全得由老太后心里过,每天还是悠游自在,腾出闲工夫,又讲究吃,又讲究穿,又讲究修饰,又讲究玩乐,总是精神饱满,不带一点疲倦的劲儿。”

甲午战争结束不久,慈禧不顾国家负债累累的惨淡局面,铺张浪费地重修自己的陵寝。在这场大修计划中,她有一个小小的举动给后人留下口实。慈禧陵隆恩殿前的丹陛石 原先雕有壁虎,而壁虎旧称“守宫”,是制作守宫砂的原料。传说过去用朱砂将壁虎喂大,然后将其尸体捣烂后制成守宫砂,点在女童的手臂上,日后若颜色消褪,说明已丧失童贞。所谓守宫砂,就成为检验女子贞洁与否的“试金石”。民间传言慈禧看到丹陛石上的“守宫”图案时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在讥讽她不守妇道,于是命人换掉这块石雕。其实,“守宫”图案在清陵石雕上很常见,并非专门针对她而来。因新换的丹陛石上没有“守宫”图案,这才勾起世人的浮想联翩。

慈禧陵隆恩殿前的丹陛石,图案为“凤在上

王鲁湘 :咸丰帝死的时候,慈禧才二十七岁。一个女人这么年轻就守寡,手中又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世间关于慈禧的感情生活就有很多传言,比如说她和“鬼子六”奕有染,甚至说她和太监李连英 有染,最近又很离奇地传说她有位英国情人叫埃蒙德·巴恪思 。到底慈禧的感情生活如何呢?

王道成 :应该说慈禧并不像一些书上写的那样糜烂。过去有一本书叫《西太后全史》,说慈禧的父亲和荣禄 的父亲是好朋友,于是定了儿女亲家,把慈禧许配给荣禄,而且还有信物。后来慈禧的父亲死在安徽,因为家里很穷,荣禄的父亲看不起她家,就把婚约毁了。慈禧和荣禄因为有过这么一段关系,后来就秽乱宫闱,闹出很多乌七八糟的事。

王鲁湘 :这些传闻有根据吗?

王道成 :没有。蔡东藩 先生写《慈禧太后演义》时就说,这些都是诬蔑不实之词。《西太后全史》出版不久就自动消亡了。

王鲁湘 :没人信。

在男权社会里,对一个女人的恶意中伤,最有效的武器莫过于说她不守妇道。慈禧的石榴裙下匍匐着四亿臣民,再强悍的男人也要俯首帖耳,心怀不甘的大男人们只敢在背后捅刀子。让慈禧以“荡妇”的形象出现,既维护了男性的尊严,又发泄了男人的意淫。以小说笔法想象慈禧屡见不鲜,在英国人写的《太后与我》一书中可谓登峰造极,作者埃蒙德·巴恪思自称是慈禧的老情人。慈禧竟然前卫地玩起“跨国恋”,此书一面世自然轰动无比。

在这本号称“当代《金瓶梅》”的历史小说中,慈禧是一个淫荡无比甚至性心理变态的女人,一生拥有过无数情人,夜里还跑到宫外的男同性恋场所看表演,六十九岁时与三十二岁的男同性恋者埃蒙德·巴恪思开始秘密情人关系,最后死在袁世凯的枪口下……一切都那么荒诞不经,作者却煞有介事地强调这是真实的“自传”。这位人称“北京隐士”的英国爵士,性格非常古怪,外表像个风度翩翩的绅士,行起骗来却又得心应手。有位英国历史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埃蒙德·巴恪思根本无力分辨事实与杜撰,这本所谓自传只不过是一部色情小说,是一个自闭的同性恋者的淫秽想象而已。

埃蒙德·巴恪思说他第一次见到慈禧是在1902年5月,此后又见过几次面,1904年8月8日接到李连英送来的短笺——“今晚来园,有要事”,当晚在李连英的安排下吃了春药,像男妓一样得到慈禧的“宠幸”,直到1908年慈禧死后才终止情人关系。在他的笔下,慈禧性开放程度不亚于妓女。但据慈禧的御前女官德龄 观察,慈禧思想非常保守,连袒胸露背的西式晚礼服都无法接受,说她看了很不舒服。慈禧说: 这也算是文明吗?我看外国样样都在后退。我们在男人面前手腕都不准露一下,外国人却是另外一种想法。皇帝总要讲革新,如果这种就是新法,我看还是守旧些好。

慈禧太后对镜插花照

尽管慈禧晚年经常接见外国使节,在洋人面前强颜欢笑,但她骨子里很不喜欢洋人。她说:“外国人固然也很好,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可是在礼法上讲起来,他们总不如我们。我也许很保守,因为我尊敬我们的习惯。在我活着的时候,不愿意看见人家来变更它。” 1903年接见美国海军提督夫妇时,她命人提前将寝宫陈设彻底变样,将桌上的玉佛等玉器换成钟表,将她最心爱的梳妆台藏起来,以免这些圣洁之物让“洋鬼子”亵渎了,待客人走后立即恢复原样。 这个连寝宫都不愿让洋人亵渎的女人,会那么放荡地让外国男人猥亵玉体吗?

王鲁湘 :慈禧和安得海 也有一些传闻,可信吗?

王道成 :不可信。传说安得海是假太监,这是不可能的。同治年间,安得海擅自出宫,实际上是奉了慈禧的旨意,要去苏州采办龙袍。他一路招摇过市,被山东巡抚丁宝桢 抓了起来。

王鲁湘 :丁宝桢是宫保鸡丁 的发明人。

王道成 :对。丁宝桢把这件事上报朝廷,同治帝早就对安得海有意见,说这种人该杀。丁宝桢就把安得海杀了,而且暴尸三日。为什么要把安得海的尸体示众三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辟谣,向世人证明安得海是真太监。

王鲁湘 :其实是为了给慈禧洗冤。

王道成 :对。李连英也是真太监。

安得海聪明伶俐,深得慈禧宠信,得宠后纳贿招权,肆无忌惮,连同治帝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同治帝因事斥责安得海,结果被安得海告状,害得他被慈禧责罚了一顿。同治帝从此更恨安得海,常以小刀砍断泥人首,恨恨地说:“杀小安子。” 奕也说过:“非杀安,不足以对祖宗、振朝纲也。”

同治八年(1869)七月,安得海在宫中待腻了,便以准备同治帝大婚用品为由,想出京玩玩,趁机敛点财。得到慈禧的允准后,他便登舟南下,一路招摇过市。鉴于明朝宦官专权的教训,清朝自顺治十年(1653)就明令禁止太监干政,而且规定太监不许擅出皇城。据说同治帝故意不加阻挠,并密谕山东巡抚丁宝桢伺机诛杀安得海。当安得海招摇进入山东境内,丁宝桢便派人把他从泰安押解至济南。安得海嚣张地说:“我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速死耳!” 丁宝桢置之不理,上折奏请如何处置安得海。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皆说罪不可赦,慈安说:“姑念其伺候西太后多年,贷以不死可乎?”诸大臣皆不吭声,慈安便趁热打铁说:“然则就地正法可乎?” 诸大臣皆叩首称是,慈禧不敢触犯众怒,只好忍痛割爱。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乐寿堂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

听到安得海是假太监的传言,宫女何荣儿大笑荒唐:“只要太监能进宫,那就是检验合格的太监,不合格的太监,是绝对不许进宫的。如果查出不合格的太监来,上至内务府的大臣,下至敬事房的总管,要挨着个地掉脑袋。大清国二百多年,宫廷里最干净。……太监要一年一度验身的,不仅仅是宫里的太监,各王府的太监都要来这里验身,这是敬事房的规矩。不过有身份的老太监到这里来说说话,喝喝茶,应个卯也就算了,因为他们已经验过几十次,不会出错的。这儿也准备有刀儿匠,是刷茬用的,但全是太监充当,没有普通郎中。” 让太监们互相监督,出于见不得别人好的阴暗人性,蒙混过关的概率就更低了。

关于李连英半夜爬进寝宫给慈禧倒水喝的传闻,何荣儿驳斥道:“那么说老太后不就成了孤寡户了吗?没人答理没人瞧,夜里咳嗽,连碗水全喝不上,那还称什么皇家太后呢?” 当年储秀宫外面有六个太监值夜,储秀宫内有五名宫女值夜,有时还多一两个人。“只要寝宫的门一掩,不管职位多么高的太监,不经过老太后的许可,若擅自闯宫,非剐了不可。”数名宫女在门口守卫,最得宠的那名宫女在卧室里侍寝,“离老太后床二尺远近,面对着卧室门,用耳朵听着老太后睡觉安稳不?睡得香甜不?出气匀停不?夜里口燥不?起几次夜?喝几次水?翻几次身?夜里醒几次?咳嗽不?早晨几点醒?都要记在心里,保不定内务府的官儿们和太医院的院尹要问”。

关于慈禧与宠监有染的传闻,看来是不知清宫规矩的人杜撰出来的。既然太监不是真男人,慈禧有没有可能留宿外人呢?据说也不可能,就连七岁的男孩子都不许留在宫中过夜。夜里宫门一上锁,整个皇宫连皇帝在内只有八名男子,其中乾清门侍卫四名,奏事官一名,御医两名,均有太监监视。清宫门禁森严,就连最僻静处亦不敢留男子住宿,因有连坐杀身之祸。明来不行,暗藏行吧?何荣儿说也不行:“老太后、皇后好比两只凤凰,我们宫女好比一群麻雀,整天围着凤凰转,最少也有十几只麻雀在后边跟着。这是制度,是规矩,抬进一个大活人来,往哪里放啊?”

王鲁湘 :据您研究,慈禧跟其他男人有染的种种说法都查无实据?

王道成 :对。

王鲁湘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女人,慈禧的感情生活相当贫乏。慈禧有点像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以英国为丈夫,而她以朝廷为丈夫。

王道成 :因为清代理学盛行。

王鲁湘 :理学杀人。

王道成 :“一女不侍二夫”是程朱理学很重要的一条戒律。

王鲁湘 :太后要母仪天下,更不能这样。

1904年,慈禧曾拿维多利亚女王作对比:“予乃最聪明之人,尝闻人言英王维多利亚事,彼于世界关系,殆不及予之半。予事业尚未告成,亦无有能逆料者,或尚有可使外人震惊之事,或尚有迥异于前之事,均未可知。英为世界最强国,然亦非维多利亚一人之力。英多贤才,各事皆由巴力门 议定,彼惟画诺而已。我国大事,皆予独裁,虽有军机大臣,亦惟赞襄于平时,皇帝更何知。” 慈禧未免太自信了吧?维多利亚女王统治出一个“日不落帝国”,她却统治出一个“日落帝国”,国运日衰虽不是她一人的错,但她身为晚清女主,自然难辞其咎。

维多利亚女王一家(1846年)

慈禧太后寝宫储秀宫内陈设

如此心高气傲之人,又备受世界瞩目,慈禧的私生活应该是保有底线,“秽乱宫闱”的说法不合情理。不过,世人的种种猜测折射出一个现实:慈禧的感情生活是空虚的。何荣儿说:“依我看,老太后不是在享福,简直是在受罪。”“老太后名义上是当了皇太后,实际上是二十六七岁的小寡妇,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正在青春旺盛的时期,可是孤孤单单的,守在身边的是一群不懂事的丫头,伺候自己的是一帮又奸又滑的太监。……再说上上下下,整天像唱戏一样,演了今天演明天,妈妈儿子没有真心话,婆婆媳妇没有真心话,实际一个亲人也没有。最苦的是自己一肚子话,到死也不能吐出来,人和人说话像戏台上背诵编好的台词一样,丝毫不能走样。”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仁寿殿前乘舆照

慈禧一到寂寞难熬的时候,就用看奏折来消磨时间。她看奏折没有固定的时间,通常是在皇帝和后妃觐见完之后,左手往后一背,一摇一摆地走进储秀宫的静室。这时所有宫女都退避出去,宠监李连英和崔玉贵 也低眉顺眼地在寝宫门里站着,随时听候差遣。慈禧这时候最爱发脾气,所有人都格外小心地当差。她把奏折翻来覆去地看,最后用拇指的指甲在折子上重重地划几道,有的划竖杠,有的打叉,有的打钩,反正军机章京明白。她把几道奏折一合,眼尖的崔玉贵早就踮着脚尖进来了,听候吩咐几句,就将奏折交到军机处去了。在这片刻工夫,她手指甲一动,便不知什么人要荣升了,什么人要砍头了,什么人要流徙了。看见她大事处理完毕,全宫像雨过天晴一样。

珍妃与光绪帝

奕譞与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

尽管有朝廷作为“丈夫”,慈禧的心里终究暖不起来,最不愿意看到身边人过美满的夫妻生活,硬是拆散了光绪帝和珍妃这对爱侣,就连胞妹的幸福也要一手撕毁,硬将一个颜札氏女子赏给奕譞做妾 。一个不幸福的女人,别人的幸福就像一把刀子,扎得她心口疼。再怎么刚强如男人,慈禧终究是个小心眼的女人,手中的权力让她的嫉妒化成了毒药。她经常给自己喜欢的人赏赐一段美满姻缘,然后让这些少妇进宫陪她打发寂寞时光,有的不出几年也跟她一样成了寡妇,没留下一儿半女。

王鲁湘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来讲,其实蛮可怜的。她那么年轻就守寡,带着一个那么小的孩子,生活在那么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为保母子平安,不得不处心积虑发动一场政变。她后来虽然身居权力最高位,但内心一直是很焦虑的。这对她的身体健康一定会产生影响,今天我们说这种人肯定内分泌失调。从清宫档案来看,慈禧的身体状况如何?

王道成 :她一直有病。从照片来看,她中过风,面神经麻痹。

王鲁湘 :她的脸略往一边歪,肯定中过风。

王道成 :是。她的日子并不好过。

通过对清宫医案的梳理,现代医学专家认为慈禧中过面风:“西太后患面风多年,左侧面部自眼以下连颧,时作跳动,时有反复,当为面神经痉挛无疑。光绪十四年,西太后五十三岁,面风已颇有进展。” 从光绪十四年(1888)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御医为慈禧开过很多药方,比如“玉容散”“牵正丸”“正容膏”“祛风润面散”。直到临终前两年,慈禧的面风才有所好转。

慈禧太后

由于有御医随侍左右,再加上个人注重保养,慈禧迈过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门槛。据说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四十岁左右,慈禧享年七十四岁,已算是高寿之人。从晚年照片来看,她的皮肤和容颜都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有人说她“年七十馀,望之如四十许人,发无一茎白者” 。她一生爱美,有很多养颜秘方,比如喝人乳、服珍珠粉,还亲自研制胭脂等化妆品。梳妆台是她最心爱的东西,她每天早、中、晚都在那里消磨两三个小时。她经常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什么劲儿呢?”没有男人欣赏,她也要孤芳自赏。没有男人爱,那就自怜自爱。

王鲁湘 :听说慈禧头发掉得很厉害,只有李连英能胜任梳头太监。

王道成 :李连英就是靠给慈禧梳头起家的。有电影表现他给慈禧梳头时发现有落发,马上把它藏在袖子里。

李连英在同治年间给慈禧梳过头,此前此后均有专人担任梳头太监。这个差使很不好当,一不小心就会触怒慈禧。慈禧要求太监梳头时不许让一根头发掉下来,叫宫女们在旁边严密监视着。有一天,平时替慈禧梳头的太监病倒了,临时代职的太监不会巧妙地把落发藏起来。慈禧从镜子里看到他慌张的神色,问道:“有头发掉下了吗?”太监恐惧地回答:“有。”慈禧大怒,叫道:“替我放回头上,生牢它!”太监吓哭了,慈禧叫他出去,等一会儿再责罚。早朝后,她告诉总管太监李连英,李连英就说:“为什么不打死他。”慈禧便命人把那位太监带进来责罚。

给这位苛刻的晚清女主当梳头太监,光手艺过关不行,还得会哄她开心。有位叫刘德盛的梳头太监很得宠,每天早晨头顶黄云龙套包袱走进慈禧的寝宫,双腿向正座请了跪安,把包袱从头顶上请下来,向上一举,由宫女接过去,然后清脆地喊一声:“老佛爷吉祥,奴才给您请万安啦!”侍寝的宫女在卧室里替慈禧传话:“进来吧,刘德盛!”刘太监进屋后磕头,然后打开包袱,拿出簪子、梳子、篦子等工具开始梳头。慈禧一般会说:“你在外头听到什么新鲜事没有?说给我听听!”刘太监早有准备,将自己编造的龙凤呈祥、风调雨顺的故事娓娓道来,把慈禧哄得眉开眼笑。

王道成 :李连英对慈禧很忠诚,后来帮慈禧管财务,还当上总管太监,住在慈禧寝室旁边。慈禧住在颐和园乐寿堂 ,旁边有个永寿斋,那就是李连英的住所。清朝规定太监最高不过四品,而李连英官至二品,可见慈禧对他的宠爱。不过,北京联合大学有位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叫《李连英死因之谜》,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李连英的坟墓被打开之后,有个被打入“牛鬼蛇神”队伍的教师下去清理时发现他身首异处,但碑文没有提及他被杀。

王鲁湘 :碑文还写得蛮好的?

王道成 :对。

王鲁湘 :这就是一个谜了。也就是说,慈禧身边太亲近的人,掌握了太多秘密,恐怕不会安然无恙地度过一生。

慈禧是个喜怒无常的女人,伺候她的人终日如履薄冰。她曾经说过,我能使人恨我甚于毒药,也能使人爱我。几十年来,她身边的太监频繁更换,唯有李连英久宠不衰。鉴于安得海因骄纵被杀,李连英一向处事谨慎、圆滑,在宫中服役半个世纪,为慈禧送完终才告老出宫。

尽管身份卑微,李连英却成为慈禧的贴心人,为她扫去几分孤寂和冷清。据清宫太监回忆,晚年这对主仆成了“老伴”,早晚起居都会问候对方:“进得好?”“吃得香?”“歇得好?”有时慈禧还亲自到李连英的寝室说,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李连英便陪她去玩,他俩走在前边,其他人远远跟着。 当慈禧撒手人寰,李连英便失去保护神,最终未能逃脱惨死的命运。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就像他生前的主子一样,世人只能隔着一层纱远望,一切都影影绰绰。 yE8awbyC3GTtfUN4PwKXmuMwkx6rZ2kXRhpvTcCiz9rmQDbld1x9CMH1bEMlZgB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