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母以子贵,天命所归

秀女进宫只是第一步,获得皇帝的久宠不衰才是关键。咸丰帝身边仅名正言顺的嫔妃就有十几位,慈禧能打败众多情敌,必有过人之处。她晚年曾跟人透露得宠秘诀:“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文宗专宠我,迨后皇子生,我之地位更巩固矣。” 除了有心机和谋略,如愿为咸丰帝生下皇长子,成了兰贵人平步青云的最大资本。

王道成 :在慈禧生载淳之前,丽妃 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但当时咸丰帝最想要的是儿子。慈禧生下载淳之后,咸丰帝非常高兴。当时慈禧在紫禁城储秀宫生子,咸丰帝在圆明园提笔写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敬感天恩祖考人,佳音临至抱麟子。”意思是说,感谢上天和祖先,现在传来一个好消息:我生儿子了!他马上把慈禧由懿嫔晋封为懿妃。这年春节,慈禧又升一级,晋封懿贵妃。这个儿子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王鲁湘 :母以子贵。

王道成 :因为有这么个儿子,后来她当上了皇太后。

能否为皇室生下继承人,除了要靠运气,还要靠后妃的努力。据清宫医案记载,慈禧年轻时患有妇科病,不加以调理会影响生育能力。咸丰年间,御医为慈禧开过一味“懿嫔调经丸”,现代医学专家认为“此方当系为痛经及带下症而设” 。曾侍奉慈禧八年的宫女何荣儿 印证说:“老太后年轻的时候,有血分上的病,要长年吃益母膏。……老太后晚年也常吃这种药,说是活血润肠提气的。”

经药石调理,慈禧终于在咸丰五年六月怀孕,次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生下载淳。幸运的是,这个皇子没有遇到竞争对手,不必明争暗斗就能登上皇位。虽然咸丰八年玫贵人 生下一子,但这个皇子很快就夭折了。载淳是清皇室最后一位嫡出的皇子,后来继位的光绪帝、宣统帝都由旁支入承大统。

有了宝贝儿子载淳,慈禧的地位蒸蒸日上。咸丰七年(1857)正月,慈禧晋封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虽然获得咸丰帝的宠爱,但那毕竟不是专宠,慈禧眼中仍有两大情敌:一是皇后慈安,二是宠妃丽妃。

王鲁湘 :丽妃和咸丰帝生了一个女儿,看样子两人感情不错。后来丽妃是怎么死的?有一种说法是丽妃之死可能和慈禧有点关系。

王道成 :没有关系。咸丰帝活着的时候,两个女人当然会争风吃醋。咸丰帝死后,慈禧成了皇太后,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她要展现出领导者的宽容大度,所以对丽妃还是很尊重的,给她又晋级又改善待遇。丽妃活到五十四岁,并不像电影里那样手脚被砍断,然后放进坛子里。这是把吕后对待戚夫人的做法套到慈禧身上,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王鲁湘 :也就是说,慈禧迫害丽妃之事根本不存在,这完全是泼在慈禧身上的脏水。

王道成 :对。

王鲁湘 :慈安和咸丰帝没有生儿育女吗?

王道成 :没有。慈安进宫时晋升很快,但她没有孩子,而且没有文化。史料记载她“和易,无思虑”,说她平易近人,性格很平和,不爱动脑子。

王鲁湘 :贤妻良母型。

慈安太后像

慈禧太后像

慈安以贞嫔身份进宫,不到一个月就跳过“妃”这一级,晋封贞贵妃,一个多月后又跳过“皇贵妃”这一级,直接立为皇后。一般认为慈安以贤德获宠,是否另有他因呢?《清史稿》记载慈安曾经“事文宗潜邸” ,在咸丰帝尚是皇子时就已在身边侍奉。或许因为咸丰帝对她早有感情,并且欣赏她的贤德,才会如此快地下决心将后宫交给她管理。咸丰帝赐予慈安“贞”字封号,此字含有“正”之意,可能早就有立她为后的念头。在新秀女分批进宫的谕旨中,慈安名列首位,可见地位不一般。不过,慈安进宫的时间可能早于谕旨规定的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因为清宫医案早在四月初四日就有给她看病的记录

慈安是咸丰帝久宠不衰的女人,为何没有生育子女呢?据清宫医案记载,御医曾于咸丰二年为慈安治疗闭经问题。慈安的妇科病显然比慈禧严重,经药石调理也无法喜得贵子。慈安的不幸成了慈禧的大幸:假如慈安也诞育一子,她的皇后身份足以让咸丰帝优先考虑立其子为皇太子,懿贵妃慈禧哪有出头之日?但历史没有假如,慈禧就这样被推上政治舞台。

咸丰十一年(1861),二十七岁的慈禧遭遇命运转折点:咸丰帝病逝,幼子载淳继位,慈安被尊封为母后皇太后,慈禧被尊封为圣母皇太后,孤儿寡母一起坐镇江山。此时的大清国已被战火烧得满目疮痍,第二次鸦片战争硝烟刚熄,太平天国运动仍未平息,一个六岁的小皇帝怎么坐得住阵脚?

王鲁湘 :辛酉政变的起因是咸丰帝暴毙。咸丰帝是怎么死的呢?

王道成 :病死的,他身体一向不太好。咸丰帝继位之后,中国开始出现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而且发展迅速,气势如暴风骤雨;紧接着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跑还签订了城下之盟。从临终前的安排来看,咸丰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任命八大臣赞襄政务;另一方面,又给皇后慈安一枚“御赏”章 ,也给儿子载淳一枚“同道堂”章

王鲁湘 :儿子的印章等于是在慈禧手里。

王道成 :对。印章虽说是给儿子,但儿子太年幼管不了,代行皇帝职权的是慈禧。要使儿子的皇位稳固,他必须让慈禧出来掌权。

王鲁湘 :这是咸丰帝的精心安排。

王道成 :有人说慈禧垂帘听政违背了咸丰帝的遗志,这不对,其实是咸丰帝让慈禧出来的。只有慈禧出来掌权,儿子的皇位才能稳固,但顾命八大臣不愿让她出来。

当英法联军兵临城下,咸丰帝于1860年9月仓皇“北狩”,带着一批近臣和后妃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因无力应对内忧外患,他更加以酒色逃避现实,身体每况愈下。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年仅三十一岁的他咯血殂于热河行宫。前一天夜里,他传谕王公大臣到病榻前承写遗嘱,宣布立载淳为皇太子,并派载垣 、端华 、景寿 、肃顺 、穆荫 、匡源 、杜翰 、焦祐瀛 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出于权力制衡的考虑,咸丰帝既赋予顾命八大臣赞襄政务的权力,又用慈安和慈禧手中的两枚印章加以钳制。“御赏”和“同道堂”本是咸丰帝的两枚闲章,而闲章一般不用于政治活动,此时却升格为皇权的象征。顾命八大臣以同治帝名义拟旨后,须请两宫太后钤印,起首处盖“御赏”章,结尾处盖“同道堂”章,否则无效。咸丰帝深知人性对权力的贪婪,同时指定八位大臣赞襄政务,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于一人之手。他直接给慈安一枚印章,又间接给慈禧一枚印章,意在让两位后妃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同时又约束顾命八大臣的权力。

咸丰帝便装像

咸丰帝自以为这种安排万无一失,不料两宫太后与顾命八大臣内斗不已,这种垂帘、辅政并行的方式行不通。顾命八大臣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以为两位年轻寡妇软弱无能,只不过是任人摆布的钤印工具罢了。他们最初提议奏章不呈览,谕旨由大臣拟定后,两宫太后只管钤印,不得更改,结果遭到两宫太后激烈反对。双方争执了四天,最终两宫太后争取到阅折权、批准权和否决权。

慈禧只是一介不出深宫的贵妃,咸丰帝为何安排她出来处理国家大事呢?原来慈禧文化素质较高,咸丰帝曾口授谕旨,让她代笔批答奏章。有一次,咸丰帝在圆明园与后妃们宴饮,席间闻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顿时痛哭罢宴。慈安等后妃皆哭,唯独慈禧镇定地说:“事危急,环泣何益?恭亲王素明决,乞上召筹应付。” 慈禧非同寻常的政治才能,令其他后妃黯然失色,却也招来咸丰帝和肃顺等人的猜忌。据说咸丰帝“晚年颇不满意于慈禧,以其佻巧奸诈,将来必以母后擅权,破坏祖训。平时从容与肃顺密谋,欲以钩弋夫人 例待之”

慈禧与肃顺的矛盾由来已久,在咸丰帝死后更趋白热化。肃顺是咸丰帝的宠臣,也是顾命八大臣的实际领袖,在两宫太后面前底气很足。为保住儿子的皇位,也为满足掌权的野心,慈禧一定要铲除肃顺。若凭一己之力去对付手握实权的顾命八大臣,慈禧知道是在以卵击石,她必须依靠两个人:一是慈安,二是恭亲王奕

王道成 :慈安接见大臣时“呐呐如无语者”,话都说不出来。她不识字,所以有些奏折要慈禧念给她听。慈禧毕竟只是贵妃,要发动政变必须得到皇后的支持,所以她尽可能跟慈安搞好关系。咸丰帝刚死,两人在礼节问题上有过一些矛盾:慈安认为我是皇后,在祭奠仪式上的地位应该高于慈禧;而慈禧认为我的儿子是皇帝,我也是皇太后。这是很枝节的问题,她们在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慈安后来跟慈禧站在一起,支持慈禧发动政变,除掉顾命八大臣。

王鲁湘 :实际上有几个条件因缘巧合地在慈禧身上同时兼备,命中注定她要爬到权力的顶峰。其一,咸丰帝有过很多女人,只有慈禧生育的一子存活下来,这个独子注定要当皇帝,而这决定了生母慈禧会成为皇太后。其二,皇后慈安又是个不识字的本分女人,聪明才智不如慈禧,本来给她一个掌权的机会,她却抓不住。从这些条件来看,慈禧在辛酉政变中当主角是必然的。

两宫太后的执政能力,时人看得很清楚:“天下称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错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裁决庶务,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窾会。东宫见大臣,呐呐如无语者。每有奏牍,必西宫为诵而讲之,或竟月不决一事。……西宫太后性警敏,锐于任事,太后悉以权让之,颓然若无所与者。后西宫亦感其意,凡事必谘而后行。”

据清宫太监回忆,慈禧确实很有坐镇天下的腕力:“慈禧皇太后之威严,皆在眼神,平日直如日电,无人敢对其光,声音亦宏亮。每朝见群臣时,霁颜寒暄,令大臣之心情有意外之感激。初见面,必问大臣家中日常之琐事,如妻妾子女等,无不详细动问,乃至姬妾孰贤,子女孰肯读书。对于老臣之饮食起居,亦切切嘱之以珍重。令大臣等几乎忘记是在朝廷之上。言谈之间,忽然辞锋转变,眼光灼耀,问某一件事情:‘你们办的怎么样?’此一问往往令人答之不及,不由汗透衣褂。所以,每一大臣觐见退朝时,差不多满头是汗,极道太后之圣明。袁世凯曾说:‘余在万军之中,心极坦然,独朝见皇太后时,不知汗从何处来,而如此之心怯也。’” 连人称“奸雄”的袁世凯都俯首帖耳,还有谁不拜倒在这个女人的石榴裙下? 8/IvNegihRoGPptB6vuJBKF7QCohvh7w8A+Y6aSlxMLeJkq1dlpx6/N8KovlUA8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