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组织的成就:同体共生

《杂阿含经》有一则比丘争诵经呗的故事。

有一天大迦叶对佛陀禀报:“佛陀!有两位比丘,心性刚强,一位是阿难的弟子难荼,一位是目犍连的弟子阿毗浮,两人时起争论,相互争诵经呗。明日约定一决胜负,比赛谁诵出的经呗最多,谁说的法最胜!”

佛陀立刻派人唤来难荼和阿毗浮,问他们:“你们有听过我的教诫中,有教导人彼此斗争,分别胜负高低的经义吗?”

“我们不曾听过佛陀有诤论胜负的经义。”

“真正胜利的人,是止息贪瞋痴的迷乱,能勤修戒定慧三学,杀掉六贼造作;能正观五蕴如芭蕉不实,以八正道为指标,证入大般涅槃为寂乐。背诵千章万偈,不明自心,于解脱何益?”

佛陀要我们心能正定,远离人我彼此的诤论。《金刚经》强调“应无所住”,于人间的企业,就是要能不执着一个固定的市场,不对旧市场、旧产业紧抱不放;而能够勇敢地另辟舞台,另寻市场,另做新的创意组合。通过“重新估定价值”“集体创作”“制度领导”,开展出一个企业能够崭新,而且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间。

重新估定价值

在《金刚经》中,佛陀要众生不执着在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要让分别心阻挠我们的修行,人间的组织或企业若是能够体贴人性,关怀大众的需要,设立方便多门,便能创造新的价值。

过去人们听经闻法得要前往道场,但是,由于道场的偏远、交通不便,往往令人犹豫。而道场的硬件设备,不一定符合听讲的需要,有些初闻佛法者,勉强听一两次,就打消了闻法的善念。

《法华经》说︰“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何以故?当知是处即是道场。”

《维摩诘经》也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

也就是说,在人间,应该处处都是菩提道场。为了让佛法普及于人间,我们走入家庭、学校、工厂、农村、工地、军营各地,并且持着“传统与现代融和、信众与僧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宗教与艺文结合”的理念,一直在推行人间佛法。

佛光山及各别分院的建筑,都设有讲堂、会议室、教室、谈话室、简报室、图书馆,并渐次增设佛光缘美术馆、滴水坊等等。让信徒不只能入道场拜佛,在讲堂、会议室、教室,也有佛法开示,我们让出世与入世调和,山林与社会结合,出家与在家,随时随处都能修行。

佛教出世的精神,入世的实用,便是以慈悲的佛智慧,救度、布施众生。世间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也要时时因应外在条件的改变,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地提供贴近人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集体创作”

组织、企业要创造新的价值,单凭一人独撑大局、独断独行是难有成就的,要集合众人的创意与共同成就的意志。

佛光山早期一无所有。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没有当今流行的企管理论,但我们有群策群力、集体创作的共同默契。1967年,开山的工程,我带着心平、心定、慈庄、慈惠、慈容等第一代弟子,胼手胝足,一草一木地开垦,一土一石地搬运。在荔枝园中描绘全山硬件的轮廓,在老慧明堂内讨论弘化的宗旨。

从无到有的每个阶段,大家偶尔或有见解上、看法上、判断上的不同,但是,关系到佛光山的大方向、成就佛教的需要,步调马上一致;从来没有为了一己之私的争执,只有一起克服困难、同舟共济的用心。这是佛光山的开山精神。

“集体创作”不是由很多人支持一个人的独裁,而是集体里的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参与,也是为了能够广泛征求各方看法及意见。佛光山创建至今,几乎没有一件事不是用民主开会的方式来解决。在“员工会议”“职事会议”“单位主管会议”“各院院务会议”中,不分年资、职务,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和参与表决的权利。由我主持的会议,只要路过的人有兴趣,可以随时坐下来旁听,不受资格限制。这种民主作风,不但减少做事的阻力,也让佛光人从开会中学习沟通的艺术,并且共享成长的经验。

提到佛光山的开山阶段,我脑海里就浮现了当年大伙儿从早忙到晚,挑砖、挑沙石、扛水泥,汗流浃背的情景;工人下工回去了,佛光山的弟子继续工作。而护法信徒的帮助更是多得说不完,所以我常说“佛光山的成就归于大众”。

佛光山不是个人的,而是1300多位出家弟子、海内外数百万信徒、诸多功德主的,还有各界人士的;也不是一天、一时成就的;而是点点滴滴、持续累积、同体共生的成就。

关于“制度领导”

佛陀的时代,僧团十分讲究组织制度:佛陀的布萨举过(僧众聚集做宗教生活省思的时间)制度、羯磨议事(开会决议)制度,甚至比现代国家的法律程序还要细密周全。佛陀通达人性的管理方式、权巧变通的律仪规章,通透灵活,一点也不输当今许多成功的企业。

我这一生没有刻意挂碍自己的前途,没有特别想要去造就什么功业,都是随缘。58岁那年,我交卸佛光山住持职位,也只是按照“制度”退位,之后,直接下山去了北海道场,我要让接棒的人好做事,所以不要待在山上。如同佛教“依法不依人”,组织或企业在追求成就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明确且可执行的“制度”。

佛光会现在有数百万名会员,佛光山整体运作和谐,弘法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凡此种种,都是依随“制度”运作的成就,才能够令佛法打破人种、语言、文化的隔阂,通过佛教梵呗、书法、美术、出版、结合表演艺术等等,将人间佛教传布到世界各个角落。

佛光人的成就是无得而修: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归”,是奉献修为的无得。佛光人与众生同体、和谐共生。

一砖一瓦起高楼

“蛋未孵熟,不可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可妄自一开。”蛋还没有孵化的时候,将它啄破,小生命自此夭折,饭没煮熟就打开锅盖,饭就难以煮得熟软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获得就要付出。我建议,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亏,要不计报酬地磨炼出实在的经验,增长自己的阅历和见识,无论是读书、创业,或从事任何工作,都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生轻慢,志愿不坚,很快就会失败、从高处跌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世上真正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都不是侥幸而得,也都无法立竿见影,而是一砖一瓦,扎实地建起。正是大家常听说的“大器晚成”,台湾谚语也说:“大只鸡慢啼。”

事实上,速成还真不一定好,如同树木,一年长成的只能当柴烧,三年、五年生的可以做桌椅,十年百年则成栋梁。所以,我们要无得而修,趁早摆脱急就章的得失心念,必须要“养深积厚,等待因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绝不能好高骛远,不可怀有“念两天佛号就心如金刚”的妄念。

禅宗六祖惠能从五祖弘忍手中得到衣钵,五祖送惠能到江边,对他说:“日后的佛法将由你广为传扬,请一直向南走,不宜速说佛法。”

五祖告诉惠能,不要急于向外传法,要紧的是等待合适的机缘。六祖因此隐居在猎人队中,吃肉边菜,等待机缘。机缘就是一切条件具备了,只要因缘具足,任何事情才容易成就,才能水到渠成。

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常有人问我:“佛光山僧团人多,事业庞大,究竟是如何管理,竟能上下一心,和合无争?”我往往以一句佛门用语来做答复,那就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也是一句描述“法身自性”的话。所谓“法身自性”,就是我们本自具有的佛性。在“横的空间”上来说,世上任何一种东西的大小都有其限制,唯有般若自性和我们的法身慧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处不遍,无所不在,所以说“横遍十方”;在“纵的时间”上来说,虽然我们的肉体有生死,寿命有时而尽,但我们的自性佛慧却能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限制,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所以说“竖穷三际”。

当年我自佛光山的住持退位,每逢山上重大活动,继任的住持心平和尚都会来问我:“今年如何做呢?”

“参考往例吧!”我总是这么回答。

参考往例,便是力求与宗风相应。但是,随着时移世迁,凡事也应有所改革创新,故言“参考”,而不说“遵循”。

为了弘扬正信佛法,从早年单车下乡,到社会现代化以后的汽车代步、空中来回,深深感受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确实给予弘法上诸多便利,然而适时的恪遵古制,也能使人认知佛教的真义。

例如,佛光山从1989年起,每隔一年举行行脚托钵活动,不但将佛陀的慈悲与光明带到台湾各个角落,给予善男信女供养种福的机会,对于出家僧众而言,也是一项很好的体验。

1980年后,我们在台湾北、中、南三区首创的“回归佛陀的时代”活动中,利用现代的声光化电,使数万名信众有如进入时光隧道,回到2500年前的灵山胜境中,享受梵音的法喜。

“参考往例”,便是一种“竖穷三际”的表现。有所兴革,就要商议协调,并且周知四方,开会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程序;有时,学生们要求参加,我也不拒绝,这就是“横遍十方”的作风。

过去我在丛林里担任职事,从接待宾客中,培养了敏锐的觉知,凡事先从一个点考虑到其他的点,然后由点而线,再由线考虑到全面,如果对事能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将时空拿捏得恰如其分,就不会挂一漏万了。

既然佛性充满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故就理体而言,我与佛陀具有同一尊贵的佛性,所以我不必为威武所屈,也毋庸为富贵所惑。而在另一方面,我与众生一体,因此,有时我可以高居狮子座,宣佛妙谛;有时我也可以为大众做牛做马,牺牲奉献。于是,我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有能无,能乐能苦,能伸能屈,能饱能饿。我虽非生而万能,但是“肯能”“愿做”。

因为,“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就是要我们大开普门,不要有族群挂碍、分别对待,要能接引各界人士、三教九流同沾法益,让众生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都能将得益于佛法的种种善缘,普施于社会。 z5Q7kWd09xDElpmWwnlFZpQ9RKRYzftMQIYVEOjO21r+one76ewUBuzB4wCWLu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