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奇迹的三分之一处

当年做杂志编辑时,常常和同事就稿件中那些故事的真实性讨论。

那天,我收到一个稿子,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错失。女孩在南方某工厂打工,与厂里的一个同龄男孩互有好感,情愫暗生。后来,女孩决定到北京去打拼,临行前,与男孩约好,她在北京等他。可是,就在她到北京的第一天,包被盗,就此丢了手机。他们同事时,天天见面所以很少用电话联系,她手机上存了他的号码但记忆里却没有。现在,手机没了,她无从联系他,男孩也联系不到她了。两个人就此错失。

同事认为这情节不可信——她可以回南方去再找他啊,也可以写信啊……等等。

但是,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把自己的生活座标定位于北京的女孩,她其实是向往更大的世界更好的生活的,在她眼中,可能生存是更首要的,爱情并不是她的全部,她不会就此搁下自己的一切,再回南方找那个男孩子。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就更回不去了。

至于遗失电话号码就导致彻底失联一事,我曾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农村女孩在南方打工,遇到了喜欢的男孩。春节回乡时,把他的电话写在纸上放在口袋里,母亲在给她洗衣服时,不慎将纸弄洇了字迹,她再也辨认不出那串数字。等节后她返回工厂,那个外省男孩没再回厂。在希望、失望至绝望的过程中,女孩真的急疯了。虽然,后来经过治疗好了一些,但也恢复不到之前的样子。最后,她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残疾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同事说,一个农村女孩,见识有限,被动、脆弱,只能如此。

那么,再回到聪明而又主动的人身上吧。

比如,根据几米的绘本改编的《向左走向右走》,一对生活在台北的都市男女,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是宿命般的相遇、分离与寻觅。两张被雨水打湿了的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让他们相邻而居却茫然不知。直到最后的最后,因为地震,两个人之间的墙倒塌,他们才得以相聚。

还有《花样年华》里那一对中年男女,虽然他们之间有同情有吸引有爱欲,但其实每一步都走在离散之路上。

这样的故事,令人唏嘘。

有的时候,我们夸大了人为的力量,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上穷碧落下黄泉,四处寻觅,碰壁至头破血流也不停息。有的时候,我们又在天意如此缘分太浅的心理暗示或自我催眠下,放弃努力,收回承诺,于是两个人错身而过。

在这中间,何为最好?怎样的热度才不至灼伤自己,怎样的努力才算得上是明智?主动与进取之外,要不要有妥协与放弃?

有一天,我的手机曾收到一条短信。

“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是没有奇迹的,有的只是爱情、意志、勇气等,是这些东西重叠后,才成为奇迹的。”

感觉是某一部电影的台词,当时不觉莞尔,一直舍不得删除。

它道出了真理,而我却看到了现实——我以及我身边的大多数人,似乎往往只有爱情没有意志,只有意志没有勇气,只有勇气却没有爱情,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奇迹太少了,我们都只停留在奇迹的三分之一处。 Yk2cSUgt2euJrwJZD4zEg4o7JeZJY2oYqrh8gK9WtZgUk9WXJp7mqd1sPBiydg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