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
因此,本书根据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建构的“物质观(微粒观和元素观)、结构观、转化观、能量观、分类观、实验观、守恒观、定量观、辩证观和STSE观”等十大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并在全书所有考点的“经典拉分题思维点评”中进行解析和建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紧扣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守恒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予以考点引路式的题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和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思维点评、观念建构,提升能力,双核并重”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为了便于读者使用,特在本书前言中将这十大初中化学基本观念的主要观点及其渗透的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和核心素养做如下总体介绍。
1.物质观
物质观包括微粒观和元素观。其基本思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不同层次的微粒构成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微粒观的主要观点。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特征(很小、运动的、有间隙)及联系。②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③构成物质的微粒数及其变化的计量。其主要方法:物质构成描述法、物质变化的微粒解释法、微粒图示法。
元素观的主要观点。①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或化合态存在,因此物质有单质与化合物之分。②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③根据元素的性质,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元素具有一定的化合价。④建立以某元素为核心的物质家族。看到某一种元素,能够想到含有该元素的一系列物质,该元素在各物质中存在时的形态,包括它的化合价、所处的微观环境等。其主要方法:物质组成描述法、化合价及化学式推断法、元素系列物质推断法。
2.结构观
结构观的基本思想——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用途、存在之间存在相关性。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决定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③物质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化学性质的变化。④通过物质所反映出的化学反应和性质,可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结构。其主要方法:结构性质推断法、性质用途推断法。
3.转化观
转化观的基本思想——物质转化遵循强制弱的规律。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化学变化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③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④化学变化普遍存在“强制弱”的规律,例如: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溶解度大的制溶解度小的)、气体(沸点高的制沸点低的)或水(电离程度大的制电离程度小的);置换反应中金属活动性强的制活动性弱的。其主要方法:元素系列物质转化法、置换反应规律应用法、复分解反应规律应用法。
4.能量观
能量观的基本思想——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断地运动,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从而使物质具有一定的性质。②原子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③原子之间的强烈作用使原子处于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从而使元素表现一定的化合价。④物质转化过程伴随能量转化,而且转化的能量是守恒的,不论是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⑤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能量。其主要方法:能量守恒法。
5.分类观
分类观的基本思想——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研究的思想方法。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②根据物质的类属研究各类物质的性质。③把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把化学变化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等,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④根据分散系的特点分为溶液和浊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研究其相互转化规律。其主要方法:元素分类法、物质分类法、物质变化分类法、溶液分类法、物质制备分类法。
6.实验观
实验观的基本思想——“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化学实验求证的思想方法。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化学结论来自化学实验,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③如实合理分析简单综合的化学实验过程。④运用化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探究与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其主要方法:科学探究法、变量控制法、对照实验法、方案设计评价法、实验答题三步术。
7.守恒观
守恒观的基本思想——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中元素、质量、能量守恒的思想。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都存在着物料守恒:从宏观物质看即质量守恒,从微观粒子看即粒子守恒。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原子的得失总数守恒。③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④溶液稀释或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守恒,同温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守恒。其主要方法:质量守恒法、粒子守恒法、氧原子得失守恒法、溶质守恒法、浓度守恒法、正负化合价守恒法、离子电荷守恒法。
8.定量观
定量观的基本思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化学事物进行深化的精确的定量表达与推理。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物质及其变化都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存在和发生的。②表达物质的各种物理量往往存在定量相关性。③物质的量变会引起相应的质变规律。④实验操作中关注细微的“量”。⑤化学实验设计要做到定量控制。⑥化学有着专属的定量方法(重量法、气体法、滴定法等)。⑦借助数学思想方法,对化学进行定量的研究。其主要方法:定量实验法、数形结合法、转换法、极值法、差值法、均值法、关系式法、十字交叉法、方程组法等。
9.辩证观
辩证观的基本思想——即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是解决化学问题应遵循的思维规则和程序。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对立统一。②量变到质变。③辩证否定。④现象和本质。⑤抽象和具体(内容和形式)。⑥原因和结果。⑦共性和个性。⑧整体和部分(分析和综合)等。其主要方法:类比迁移法、顺逆推理法、归纳演绎法、抽象问题具体法、分析综合法。
10.STSE观
STSE观的基本思想——化学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密切相关,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其有以下主要观点。①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②化学使生活更美好。③环保意识:既要治理环境污染,更要防止环境污染。④绿色化学理念:合理生产、使用和处理化学品;从源头上避免污染,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实现“零排放”;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其主要方法:社会化学解读法、综合应用法、信息处理法、绿色化学反思法、化学流程图题解法。
本书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会员、资深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彭嘉全主编,本书是其最新教研成果的体现。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助参加中考及重点高中自招的莘莘学子一臂之力。恳请广大师生和教研员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进一步修订,使其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