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次御前会议:慈禧做战前动员

会议一开始,慈禧竟然就当众宣读这份对她很不利的“照会”:

第一,指明一地,令大清皇帝居处;

第二,(由西方国家)代收各省钱粮;

第三,(由西方国家)代掌天下兵权;

最后一条更加厉害:勒令皇太后归政(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不过这最后一条慈禧没有公开读,但在大臣中间私底下流传,光绪皇帝也在殿上,慈禧不公开读不是要顾及下他的脸面,而是一旦读出来,如果不对他采取下一步行动,就会有损慈禧权威,而对于一个被软禁的皇帝来说,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就是端王集团热切盼望的废帝了,所以慈禧是不能公开的。

其实有前三条就够了,这哪里是什么一般的“照会”,简直是西方国家要在大清发动政变!不仅要推翻慈禧的统治,还要直接灭亡了大清(军权和财权都被收走了),建立以光绪为“儿皇帝”的傀儡政权,太狠了!

荣禄判断得没错,这份照会只要落到慈禧手里,肯定会触动她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所以荣禄才半夜三更做了那么久的伸展运动。

问题是,如果这是西方国家即将发给朝廷的如此严重的“照会”,应该是由各国驻北京使馆发给总理衙门,在这之前,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泄密的。罗嘉杰一个小小的江苏粮道,他是如何搞到手的?这个罗嘉杰的儿子没有说,荣禄也不知道。

也就是说,这份神秘的“照会”在交给慈禧时,是一份很可疑的情报:不仅内容匪夷所思,而且来路不明。

于是众多的谜团留下了:这份“照会”到底是不是真的“照会”?慈禧当时是否验证?如果不是真“照会”,又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慈禧又为何要公开宣读它?当时大臣们听闻此事之后的反应是什么?

我们一个个说。

根据当时参加会议的京官恽毓鼎留下的《庚子日记》记录:“后闻此四条照会,军机、总理(衙门)、北洋皆未见;询之洋使,亦坚执无其事,竟不知从何而来。”也就是说,当时在事后是“验证”了的,即使慈禧没有验证,大臣们也去验证了,说明此四条“照会”子虚乌有(后来诸多中外历史学者也多方证明:当时的西方各国确实没有从政府层面向大清朝廷发过如此“照会”)。

那么,关键的问题又来了:这份伪造的“照会”,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长期以来,研究这段历史的史学界推出了三个“嫌疑人”:端王、李鸿章和慈禧——按照我的说法,分别是满党、汉党和慈禧。但是在我看来,与“义和团运动”有牵连的四大利益集团:满党、汉党、洋人和慈禧都有嫌疑,但属于嫌疑最重的第一梯队的是端王集团、洋人和慈禧,李鸿章大人则在第二梯队。

让我们开始断案吧。

端王集团自然是有嫌疑的,他们的嫌疑来自于他们的一项传统技能——造谣。这份伪造的“照会”不过是他们书面造的一次谣,而能够刺激慈禧开战,实现他们一直以来的“抗洋”的愿望,很完美。

对李鸿章嫌疑的认定主要是出自海外的历史学家,(比如《Dragon lady》[《龙夫人》]的作者、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等),在他们看来,李鸿章伪造这份“照会”,同样也是为了激怒慈禧开战。但和端王集团“灭洋”的目的不同,李鸿章的目的恰恰是要借洋人之手除掉端王集团,以便自己官复直隶总督的原职,为在《马关条约》后丢官的屈辱报仇,重新回到在大清呼风唤雨的年代。

我们要为这群海外历史学家送去敬佩的掌声,作为外国人,他们探幽入微地看到了朝廷满党和汉党党争,并且竟然还知道“借刀杀人”这种远古谋略,实在是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跟他们说:对不起,您可能错了。

因为他们只研究了这时候的李鸿章,而没有研究过去的李鸿章。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是两广总督,如果说他不惜将大清拖入战争,只为了清除政敌和“重返北洋”,这对李鸿章来说只有三个字——不值啊。虽然我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摩朝廷的官员,但我们也不能陷入“事事阴谋论”的怪圈,相信李大人还没这么龌龊。

而慈禧已经在两天前(6月15日),命李鸿章迅速来京与洋人和谈,也就是说,只要朝廷的氛围不向“开战”转变,李鸿章同样有可能来京与洋人谈判。而只要成为谈判大臣,李鸿章同样能够加强权重(多年以来,不是与洋人谈判才成为高官,而是先被提拔为高官才能与洋人谈判),李鸿章犯不着去绕“战争”这么一大圈子。

事实上海外历史学家的这种推论,是跟后来李鸿章再次出任直隶总督的历史进程严格相符的,但正是因为跟后来的历史事实太相符了,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法其实是“结果导向说”,反而不能成立——这正是历史有趣的地方之一。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把李鸿章大人孤零零地丢在第二梯队。

而洋人也是有很大嫌疑的,多年以来,这一点倒是往往被人所忽视,似乎20世纪了只有东方人还一直活在春秋战国,其实西方人也不差,至少连借刀杀人这种高难度的技巧他们也知道是吧,我们首先需要来看一段最原始的史料。

十九日(即公历6月15日)……会(恰好)江苏粮道罗嘉杰至津,以密书致荣禄,言各国须尽予以兵权、利权及铁路、海口四事,还许和,荣禄固知其言之无稽也,急持入告,冀以杜臣工之沮议者。太后果大怒,主战之意益坚。(李超琼:《庚子传信录》)

这个李超琼是来自江苏的知县,庚子年(1900年)他入京引见,而罗嘉杰到天津自然是押运漕粮,当时的官员在京是喜欢搞点老乡聚会,互相传递一下同地官僚的消息的,所以李超琼知道罗嘉杰的事情就并不稀奇了,而李超琼的记录恰好又与恽毓鼎的记录互相印证(电报已断,罗嘉杰在天津获得“照会”内容后,只能遣子密书致荣禄)。

于是,一个是参加了御前会议却不太清楚天津这方面情况的京官,一个是清楚天津情况但没有参加御前会议的地方官,他们都有爱写日记或者补写日记的习惯,为我们留下了历史最大程度的真实。

那么为什么说洋人有嫌疑呢?首先,这是指在天津的洋人,准确地说是还在大沽口外军舰上,没有跟着西摩尔出发的八国联军——第三批八国联军。而“嫌疑”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伪造了这份“照会”,然后有意令其落入罗嘉杰之手再由罗送往北京;二是他们故意散布了这方面的消息,被罗嘉杰截获而送往北京,而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使馆卫队”无法解决的那个难题——开战的理由。

把这份“照会”看作是一份刺激对方开战的最后通牒,是十分合适的。

理论上的动机有了,实际中又如何证明呢?这批八国联军为何又在6月15日前后需要“开战的理由”?这自然与他们在天津的行动有关,我们很快就会讲到。

好吧,现在轮到慈禧同志上场了。

慈禧是决策者,所以说如果她要自己伪造“照会”去刺激自己开战,这个“嫌疑”真没有。

但是,如果她的目的不是开战,而是另外的东西呢?

毫无疑问,慈禧已经把如何对付纷至沓来的八国联军,看得比义和拳对她权力安全的威胁更重要,虽然一直在避战,但慈禧其实也知道:避无可避。

那么这种状况下她就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形成开战的集体决策——为将来推脱责任,达到开御前会议的初衷;二是做战前动员。

所以,无论这份“照会”是不是她伪造的,慈禧都需要把这份“照会”公开。

大臣们吵个不停,如果要等到他们吵完,估计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但有一件事情能够让他们都安静下来,那就是迅速让他们感到恐惧。是啊,如果西方国家要“代收各省钱粮和代掌天下兵权”,财权和军权都没有了,都交给洋人了,还谈什么顶戴花翎、豪宅马车?这是要把大清从半殖民地下降为殖民地,而把他们从既得利益者变为洋人打工者。

在严重的危机面前,要想迅速消灭分歧,让争斗不休的团队团结起来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因为“大难临头各自飞”才是最常见的现象。而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给这个团队设置一个更大的危机,给他们预设一个更大的假想敌,让他们感到无比恐惧和紧张,这时候反而更有利于团结。

而对于慈禧来说,她最恐惧的就是那没有公开读的第四条:勒令皇太后归政。这是慈禧内心最敏感、最紧张的神经(史载,看完“照会”,“太后哭”),而越是如此,她越是要在这种关键时候主动出击,先抛出这份“照会”,以堵住内部某些人那颗“异动的心”。

慈禧读完了。大殿中哗啦啦跪倒了一片,哭成了一片,至少有20多人立即痛哭流涕,随后怒吼声似乎要掀了大殿的屋顶:“臣等誓死效忠太后,立与洋人决战!”这次坚决主战的不止有端王集团的人,还有其他大臣,看来他们也很明白,自己所有的一切,是不能失去的,是跟慈禧太后连在一起的,如果慈禧倒了台,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老滑头荣禄见状,也只好伏在地上大哭:“臣以死效劳!”

荣禄都如此,其他反战派的声音也逐渐微弱,逐渐被压下去了。(袁昶:《乱中日记残稿》)

在大臣们的一片哭声之中,慈禧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

今日之事,诸大臣均闻之矣,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注意),顾事未可知,有如战之后,江山社稷仍不保,诸公今日皆在此,当知我苦心,勿归咎予一人,谓皇太后断送祖宗三百年天下!(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目的达到了。

这就是慈禧的“嫌疑”,其实根据恽毓鼎《庚子日记》的记录,我们就能发现事后大臣们去“军机、总理、北洋和洋使”的“验证”工作,并不是慈禧下令的,而是大臣们自己去做的,那这是不是就说明慈禧就有伪造“照会”的最大嫌疑呢?

根据李超琼等其他人记载的史实,慈禧的“嫌疑”其实并不是“伪造”的嫌疑,而是她很可能明知道这是份假照会(或者根本就不太在乎它的真假),而先把它在大臣中公开,不管这份“照会”是从什么渠道来的,是什么人伪造的,别人想拿这份“照会”来刺激慈禧开战,而慈禧可以趁势反过来利用它,拿它来刺激大臣!

因为公开对她有利,她的目的并不是要以此开战,她并不是一看到这份“照会”就血冲脑门,决定开战跟洋人干到底,而是在判断战争很可能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先在朝廷高层的小范围内统一思想,使各派能够暂时抛弃成见,暂时团结,形成集体决策的氛围和基础,并做战前动员。

40年了,没有两把刷子,我怎能一直站在紫禁城之巅?

这一刻,她真的像个老妖妇。

果然,会后慈禧又派出了三位“主和”派的大臣(内阁学士联元、户部满尚书立山、兵部汉尚书徐用仪)前往使馆区,劝说公使,希望他们能够退兵,既然许景澄和那桐出不了城,那就派别的人去使馆区“求和”吧!

至于要不要开战,慈禧还在等待一样东西——裕禄的军报,事实上她的决定是要建立在军事情报基础之上的。而自从6月15日裕禄报告有“续来之兵”之后,裕禄的“续来之报”也终于来了。6月18日,第三次御前会议在更加紧张的气氛中开始,因为裕禄同志报告的情况,很紧急。 uFZ9/w3n/RuC61Y3kUOo7swyqxFPWOnFaQNDtCYlShSfHM49d7/NKKyKXak5sQH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