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伊东佑亨的策略恰恰相反,它是——攻势防御。
所谓攻势防御,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声东击西,以攻为守。在日本向仁川运兵的过程中,伊东佑亨派出联合舰队主力战舰严密封锁仁川海域,而其他的军舰,去袭扰清国本土!
日舰先开到威海,朝威海港口打了几炮。威海打炮的消息传到天津,李鸿章慌了,向朝廷报告,丢了威海,朝廷要怪罪他;朝廷也慌了,丢了威海,京师震动,王公大臣们不安,太后皇上也不安。于是李鸿章急令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回护威海。
丁汝昌风尘仆仆地赶到威海,却发现日本军舰已经走了,他们去了大沽,又在大沽打了两炮。朝廷更慌了,算算距离,大沽离北京更近,拱卫京师的海上门户,更不容有失。于是,丁汝昌擦擦头上的汗水,又率舰队往大沽口开去。等好不容易到了大沽,旅顺口又传来了日本军舰的打炮声……
就这样,郁闷的丁汝昌率领整支舰队满大海飞奔,总是“在路上”。李鸿章和朝廷终于受不了了,指示丁汝昌:以后你就不必远出(不得出海浪战),就在渤海近海岸待着,随时保卫京师!
这就是伊东佑亨的策略。这一招我们似乎很熟悉,在成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后,伊东佑亨手上从来没有放下过一本《孙子兵法》,而且他命令每一位海军士兵都要认真学习《孙子兵法》,做到人手一本。
而就在丁汝昌在海上飞奔的同时,日本陆军的运兵计划实现了。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三万名日军(战时大本营按照三倍于平壤清军出兵)在朝鲜登陆,跟他们一起登陆的,还有武器辎重。
到运兵的后期,伊东佑亨甚至连护航都取消了。他知道这里很平安,盼也盼不来北洋舰队啊。
在完成登陆后,按照大本营之前确定的战略,陆军要继续总攻平壤,在攻下平壤之后,开始两线作战,第一军继续北上,从鸭绿江入侵清国本土,西进进攻奉天。同时,运送第二军到旅顺、大连一带登陆,然后迅速北上,与第一军合围奉天。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攻破山海关,侵入华北平原,最终打到北京!
战时大本营给联合舰队下达了新的命令:再次寻找北洋舰队决战,控制黄海海域,打通从本土直接运兵到旅顺的海上通路。
根据这一命令,伊东佑亨制订了具体的细化方案,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歼灭北洋舰队。在清国四支舰队联合之前(仍然担心),将北洋敌舰诱至旅顺港外,击毁北洋舰队军舰四分之三以上,使之不能成编。注明: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不能取胜,则不能护送陆军在旅顺、大连一带登陆。
远期目标:除了歼灭北洋舰队,占领威海也势在必行,进而占领山东省之要地,最后将联合舰队根据地设在威海,趁机侵入大沽口一带,炮轰沿岸炮台及其他要地,以援助陆军从山海关攻进北京。
伊东佑亨带着他的目标出发了。跟在他身后的是联合舰队所有的主力战舰,他们已经得到了北洋舰队正在黄海一带护航运兵船的情报。这次,一定要在海上找到北洋舰队,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