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十一节:
怀庆(焦作)之战

7月4日北伐军大部渡过黄河。

7月8日,进入焦作西面的沁阳县,在当时叫怀庆府,如果你不知道怀庆在哪里,请翻到前面看一眼地图:靠近今天的河南焦作!

从大运河走势图可以看出,大运河在河南山东境内的这条支流,其起点就是怀庆。

这一段大运河的流向是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也就是说,如果攻下怀庆,那么太平军就控制了这一段大运河的源头,在源头上集结,然后顺大运河东下,可以直逼满清老巢天津、北京。

这也是之前太平军的战略部署。

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第一本的内容,在太平军进攻到桂林的时候,出现了转机。

过了桂林之后,中国河流的流向已经从由北向南(两广地区)改为从南向北(两湖地区)。

两广地区的河流向南流,入中国南海,两湖地区的河流向北汇入长江,入中国东海。

也就是说,太平军在打到桂林之前,一直是逆流而上,而打到桂林之后,变成了顺流而下。

太平军顺着河流流向,依靠舟船之便,把粮食弹药家属补给,全部放到了船上,形成了一个流动的后援补给仓库,从此之后,太平军无后顾之忧,行军速度大大加快,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无敌。

而这一次,太平军能否重演之前顺流而下的好戏呢?

这就要看北伐军能否打下焦作。

很多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学者,往往忽略了怀庆战役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太平军的怀庆战役,这是不对的。

怀庆之战的意义,甚至高于后来在两湖安徽地区的数次大战(例如攻打武昌泸州)。

为什么这么说呢?

怀庆战役的成败,决定了北伐的成败;

北伐的成败,决定了太平军能否快速消灭大清国;

能否乘胜追击扫荡北京,决定了太平天国最终的成败。

可以说,怀庆之战,关系全局!

咸丰帝不是傻子,他也知道怀庆的重要性,于是立刻调集大军,前往阻截。

和之前一样,这次咸丰帝也派出了两员大将,专职对抗北伐军。

第一员猛将,兵部尚书桂良。

当时的兵部尚书,是全国兵马大总管,一切的军力部署和调动,都必须听命于兵部,而兵部尚书就是兵部的头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最高军事长官都亲往前线了,咸丰帝的力度不可谓不大。

第二位猛将兼第八位钦差大臣:直隶总督尔经额。

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属于封疆大吏,比巡抚(省长)还高半级,基本上就相当于地方上的土皇帝。

而直隶总督则是所有总督里地位最高的,是总督之首。

后来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都先后担任过直隶总督。

不光派出了最高总督,在7月13号,咸丰帝还任命讷尔经额为第八号钦差大臣。

当然,大家都知道咸丰帝提拔人的速度很快,但是如果你没有成效,撸人的速度更快。

碰上太平天国的地方大员们,基本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

讷尔经额是咸丰暴脾气下的又一个倒霉蛋。

我们先说说讷尔经额的结局:

刚领了“钦差大臣”的关防没过几个月,他就被撸了。

并且还被咸丰帝判了个“斩监侯”,死刑缓期执行。

从钦差大臣到阶下囚,只要几个月的时间,也是没谁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人我们要提,这个人就是胜宝。

胜宝后来杀掉了太平天国最为勇武的少年英雄陈玉成,这是后话。

胜宝本来是在江北大营帮助琦善办理军务,当时的江北大营本来是两军交战的最前线,但此时的北伐军锋芒过于嚣张,于是咸丰帝不得已,抽调前线的胜宝回来堵截北伐军,从前线抽调军力对北伐军围追堵截,可见咸丰帝当时有多慌。

选将选好了,咸丰帝还要派兵。

当时大清朝几乎已经无兵可派,但咸丰帝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了15000人左右的队伍,全部集结到怀庆前线,对北伐军围追堵截。

当然这次咸丰帝又被晃点了:按照惯例,这部分绿营兵也没有入城,而是驻扎在城外,和太平军对峙。

至于为什么不进城?

很简单:大家都想当老司机,都要和太平军保持距离,老司机并不是只有向荣一个!

怀庆府城里面本来有1万人左右的守军(官军加上民兵团练),城外又有15000人左右的援军,加起来就有两万多人,并且后面的部队也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和攻城的太平军在兵力上基本形成了均势。

于是交战双方,在怀庆府城外,又一次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很明显,对峙是对北伐军非常不利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过了黄河之后的北伐军,没有补给没有后勤,打一个少一个。

而官军则源源不断的开来,咸丰帝勒紧裤腰带提供后勤粮草保障。

此消彼长之下,太平军攻城的难度可想而知。

再来看看怀庆府:

当时的怀庆(焦作)是一座府城,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大清朝最小的城市单位是县城,然后是府城,然后是省城。

因为怀庆是大运河支流的源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当时经济非常发达,也就是说怀庆府相当于现在的市级单位的一个中型城市,并且还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地级市。

怀庆是运河源头商业发达,所以不怎么缺银子。

有钱总要搞点房地产搞点公共设施建设,当时还没有商品房,要搞开发就只能去修城墙。不缺钱的怀庆城城墙建的比较壮观:

城墙很高大,概有十米左右(三四层楼高);

城墙的厚度很厚,大概有六米左右;

城外有护城河,深度大概7/8米,宽15米左右;

整个城围9里许。

在现在看来,三四层楼的高度算不上什么,但是在当时没有重武器没有飞机大炮的情况下,单凭大刀长矛鸟枪土炮,面对一座高10米宽6米的城墙,几乎就是不可逾越的屏障。

如果你对这个城墙没概念,建议去南京旅游的时候去感受一下,那里还剩点老城墙。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在冷兵器时代,攻城的一方是吃大亏的,守城则相对简单得多。

太平军为了快速取胜,对怀庆府日夜攻打。

白天攻城,晚上摸黑挖地道,名副其实的日夜攻打。

还是那套战法:穴地攻城!

在距离城墙几十米远的地方开始挖洞,一直挖到城墙下面。

然后埋上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公斤(根据城墙厚度调整)的炸药,把竹筒中间打通,灌满火药当引线,在安全距离之外点火。

轰隆一声,把城墙轰断,形成一个缺口。

提前埋伏在爆破点的士兵,趁机从城墙的缺口蜂拥而入。

基本上守城的士兵看到城墙被突破,多半也就逃之夭夭了。

经过这道程序,通常一座城池就算攻下来了。

这就是晚清时期的攻城套路。

我们来看看太平军的攻城经过:

7月15号,太平军第一次穴地攻城,没有成功。

7月21号,太平军第二次穴地攻城,依然没有办法打开缺口。

7月23号,等不及啦,这一次太平军从东西两面同时挖地道,希望两边同时炸响,让守城官军首尾不能相顾。

不过这一次运气不好,老天爷不帮忙,太平军没有看天气预报,干到一半下雨了,火药被淋湿,结果只有东面的炸响了,西面的没能成功引爆。

守城士兵拼死抵抗,堵住了缺口,这次攻城又以失败告终。

虽然这几次穴地攻城没有成功,但也着实让城里的守军捏了一把汗:幸亏没成功,要是成功了估计自己这会要变成肉包子了。

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肉包子,城里的官军开始想对策。

远在北京的咸丰帝听说太平军几次轰城,自己选派的兵将们屯兵城外坐视不管,气的暴跳如雷。

他仿佛又看到了前线士兵畏葸不前的丑态,这个丑态在之前已经多次上演,当年在全州是这样,在武汉是这样,现在已经打到黄河北岸了,眼看要打到我的头上来了,你们还这样,是不是想死?

于是咸丰帝下了死命令:如果你们再不进军,继续畏葸不前,我就要你们的乌纱帽,还有乌纱帽下面的那个球状体。

此时外围的官军看到老板要发飙,不得不加紧攻击。

于是太平军两面受敌:一方面要对付城里的守军,一方面还要对付外面的援军。

此情此景,不是长久之计。

怎么办呢?

唯今之计,唯有尽快破城。

于是太平军作了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尝试,使出了杀手锏:四处挖洞,多点开花。

太平军变成了耗子,把士兵都变成了矿工,在城墙外疯狂挖地道,大概挖了20多处。

林凤祥和李开芳当时在想,这次肯定是十拿九稳了,20多处地道,只要有哪怕一处成功炸开缺口,大家蜂拥而入,攻入府城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一旦进入府城,粮食弹药后勤补给就都有了,再在城里搜刮一些船只,壮大队伍,当年在武汉做的事情就要重演。具体太平军在武汉做了什么,如果不清楚的可以回头去看看本大叔写的杨秀清的“六光政策”。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太平军在城外疯狂挖了20多条地道,城里的人也没闲着,他们也在琢磨着怎么破太平军的地道战法,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这个破解的法门还真的给他们找到了:从府城的监狱里,官军发现了一个囚犯,这个囚犯之前的职业很特殊:矿工。

因为当过矿工,所以比较熟悉地道,他有一项特殊技能:知道怎么甄别太平军具体在哪里挖地道!

方法说起来很简单:

每天早上这名矿工就早早起床,爬上城墙向外看,迎着早晨的曙光,迎着朝露,观察城外的空地。

只要看到空地上的草上哪块地方没有露水,那就说明太平军晚上在这个位置的地下捣鬼了。

这样太平军辛辛苦苦挖的20多条地道,还没能挖到城墙下,位置就暴露在了守军的眼前。

知道太平军在哪里挖地道,后面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横挖深壕!

太平军的地道是垂直对着城墙向前挖的,目的就是挖到城墙脚下。

官军看准了太平军地道的位置之后,就在地道前进的路线上挖一个横着的壕沟,挡住地道的去路,不让他们挖到城下。

用壕沟对抗地道,旗鼓相当。

官军的壕沟挖好之后,再引护城河的水进入壕沟,用水漫灌太平军的地道。

太平军辛辛苦苦从几十数百米外向着城墙掘进,挖着挖着突然就塌方了,大水漫灌,灌满了整个地道,当时又没有抽水机,地道一旦进水就无法继续作业,只能放弃。

于是辛辛苦苦挖了好几天的20多处地道,纷纷进水塌方,功亏一篑。

太平军的穴地攻城战法就被这样给破掉了。

没有重武器,地面上无法攻城。

没有了地道战,地底下也无法攻城。

当时又没有飞机,所以也飞不到天上去。地上地下都被克制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太平军在怀庆城下束手无策。

所以在今天看来只有10米三四层楼高微不足道的怀庆城,在当时的太平军北伐军看来,那就是座无法逾越的天堑。

怀庆府很难进去,外围的官军却越来越多,都聚集到怀庆府城外,和太平军小规模接战骚扰,不给他们专心攻打府城的机会。

两边就这样小打小闹拼消耗。

于是太平军的运动战被打成了攻城战,攻城战又被迫打成了消耗战。

这对于太平军非常不利。

打仗打的是什么?

如果是运动战,打仗打的就是爆发力、战斗力、瞬间终结对方的能力,是瞬间的能量。

在战斗力和爆发力上,太平军比绿营兵强不是一星半点,基本是处于辗轧的地位,抓住绿营兵就往地上摩擦。

所以绿营兵不敢和太平军野战。

而一旦打成了攻城战和消耗战,两军对峙,打仗就不再是打爆发力和战斗力,变成了打后勤补给能力,谁的后勤补给线短,谁的后勤补给充足,谁的人员更多,谁更能耗得起,谁就能获胜。

纵观太平天国前前后后14年可以看出:太平军不是被打死的,太平军是被耗死的。

北伐军最后被耗死,太平天国最后也是被耗死的。

这是后话,我们后面分析。

很明显北伐军耗不起。

北伐军是没有补给的,他们攻打怀庆府城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粮食弹药后勤补给,而现在顿兵城下,不光没有获得补给,反而在怀庆城外消耗了自己本来就已经十分有限的弹药粮草,非常失策。

在太平军围困安庆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只有十来天是真正用来攻打府城的,剩下的时间,都把精力放在了对付城外的骚扰上。

而此时的官军还在源源不断地开来,后勤补给也源源不断的上来,停下脚步的太平军的运动战优势消耗殆尽,如果继续在怀庆不走打下去,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林凤祥和李开芳一商量:打不过,咱还是走吧。

8月31号,北伐军撤围而去,离开怀庆。

围困怀庆56天,终不能下。

早期太平军围困桂林,打了33天,

随后进入湖南,围困长沙,打了81天,

以上两个都是省城(桂林当时是省府),而在怀庆,一个府城,北伐军就耗费了56天。

一方面说明太平军对于怀庆的志在必得,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怀庆府的重要战略地位。

有人会说:为什么太平军攻城只用了10多天,后面的时间明知道攻不下,为什么不早点走呢?白白在城下消耗了接近50天的时间?很多人不知道原委,我们来说说。

两个原因:

第一:北伐军希望等到黄河南岸的援军。

第二:离开可以,离开之后去哪里呢?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第一个原因:等待援军。

在北伐军开拔之前,杨秀清把林凤祥李开芳召回南京,对他们“面授机宜”,约定了北伐军先行,后面会有大部队前来支援。

北伐军过了黄河之后,和南岸的通讯隔绝,没有办法得到南岸的消息,但是因为之前有过“援军”的承诺,所以林凤祥和李开芳一直驻扎在怀庆,不肯北去,他们是在等援军到来。

毕竟怀庆就在黄河北岸的岸边,只要南岸有友军支援,北伐军还可以帮忙接应过河,因此北伐军一直不肯离怀庆北去。

当然,援军可能只是杨秀清在他们二人北伐之前画的一个大饼,此时的天京正在和向荣死磕,无暇他顾,根本派不出援军。

后来北伐军在北方被围困,杨秀清确实是派出过两次援军,不过两次援军都无功而返,没能解救被围困的林李二人。

北伐军到死,都没有看到过后援。

估计林李二人在死之前,没少问候杨秀清的列祖列宗老先人。

第二个原因:可以离开怀庆府,但是离开怀庆之后去哪里呢?

北伐军其实可以解围而去,不必打消耗战,但是他们能去哪里呢?

往南,回去?

肯定不行:北伐军目标太大,早被咸丰帝盯上了。

目前官军在怀庆城外已经聚集了好几万人,驻扎在黄河的两岸,盯着北伐军。

如果再次强渡黄河回南岸老家,队伍过河到一半的时候,两边的官军就杀上来了,这叫击其半渡,是行军的大忌!

并且,自己劳师无功,如果就这么回去,估计杨秀清也不会饶了自己:当时的杨秀清还在太平军里施行恐怖统治,军法如山,杨秀清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林凤祥李开芳不敢贸然回去。

犹豫不决之间,时间已经快要过去两个月。

再不开拔,估计官军要把自己的队伍围歼在怀庆城外了。

不走也得走了。

于是太平军准备开拔。

往南回家是不指望了,只能往北。

此时的太平军可以往北,但是他们从内心里是不情愿的。

如果说强渡黄河是北伐军的一只脚迈入了鬼门关,那么如果继续向北前进,距离大本营越来越远,距离黄河岸边越来越远,则相当于两只脚都迈入了鬼门关。

前路漫漫,不知道路在何方。

林凤祥和李开芳心里清楚:如果我们继续往前走,说不定手上的这2万多兄弟的性命就交代了,但是不往前走又能怎么样呢?

自己如果打道回府,我们两个人的性命要交代到杨秀清的手里。

罢罢罢,与其回去被杨秀清砍头,不如到龙潭虎穴去闯荡一番。

反正都是死,不如站着死。

决定了:

朝着北方!

前进! mlto7N4GSaSTFA7R1tn1/OJe+fk8OwXdQGRe5PNyvNMtYqSGSskqZTBZ6aYVQ8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