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十四节:
初战吃瘪和初战告捷

就在曾国藩在靖港吃瘪的同时,南线塔齐布带领的攻击湘潭的部队,也和太平军交上了手。

南线才是湘军的主力,如果南线湘军也和北线靖港的曾国藩一样一败涂地,那么湘军也就是虚有其表,曾国藩澄清天下的美梦,将化作南柯一梦。

曾国藩就真的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南线的统兵大将是塔齐布。

塔齐布此时是曾国藩手下的两员猛将兄之一。

一个罗泽南,一个塔齐布。

罗泽南比较有才干,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将兵,一个类似关公的人物。

虽然不善于交际,但是能够独当一面,罗泽南一直单独在外,在湖南的南部大后方,带着自己的队伍从事剿匪的工作,此时并不在曾国藩的军中。

而塔齐布就成为了曾国藩手下唯一的猛将兄,所以让他当大将出征湘潭,也是唯一的选择。

塔齐布是早期曾国藩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

这个人有三点好处:

第一:塔齐布是个老实人。

塔齐布是典型的古代猛将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也是一般猛将兄的标配。

曾国藩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人,其选兵选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油嘴滑舌的人不要。

创业嘛,要的是做事情的人,不是搞事情的人。

塔齐布做事情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没有花花肠子,自然深得曾国藩的欣赏。

第二:塔齐布真骁勇真能打。塔齐布能打仗,是个猛将兄。

塔齐布脑袋不太好使,所以他也不怎么带脑袋出门,打仗的时候基本上不讲方略不讲战略。

你要跟他讲在哪里进攻,在哪里接应,在哪里埋伏,塔齐布往往是一脸懵逼,不知道你在说啥。如果属下的人来问他怎么调兵遣将,他也是茫然无措:打仗就是冲杀而已,就是进攻而已,搞什么埋伏,搞什么接应?

典型的一个猛张飞一样的人物,或者说李逵一样的人物。

但是好就好在,虽然不怎么会动脑子,但是本人足够猛。

每次进攻,塔齐布只说要带多少人,然后不要命的往前冲。

一般的领导在打仗冲锋陷阵的时候,一举驳壳枪,把手向前一指:“兄弟们,给我上”。

塔齐布不一样,他的风格完全不同,一举驳壳枪,把手向后一挥:“兄弟们,跟我上”!

说“兄弟们,给我上”的人,往往自己留在后面。

说“兄弟们,跟我上”的人,往往自己冲在前面。

塔齐布就是那种冲锋在前的人。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类似张飞这样的人物,曾国藩自然喜欢,也自然重用。

第三:塔齐布是个满人。

这就要说到塔齐布的附加功能了:

他是一个满人,并且他之前混的是绿营兵,是官军出身。

终大清一朝,满汉之争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统治者满清,只是一个拥有百万级别人口的外族,不是中华民族的主流。

中华民族的主流,从来都是汉人,也就是汉族。

汉人的人口基数,当时是4亿。

以一个百万级别的民族,统治一个拥有4亿老百姓的民族,满清的不自信那是写在脸上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始终存在,所有后来才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样的口号。

毕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更何况一个外族统治了我大汉民族200多年呢?

作为统治者的满清朝廷,对于汉人始终都有防范之心。

而塔齐布作为满人,则深得大BOSS咸丰帝的信赖。

毕竟是咱们满清的江山,相信一个满人比相信一个汉人要来得容易的多。

所以曾国藩有意抬高塔齐布的地位,同时弱化自己的地位,为的就是防范咸丰帝对自己的不信任。

当然曾国藩对塔齐布也确实不错:

每次一旦获胜,都把塔齐布的名字放在功劳簿的最前面,在皇帝面前,大张旗鼓的对塔齐布夸奖一番,说他“忠勇绝伦,堪膺办贼重任”!

“忠勇绝伦”是事实,但是要说塔齐布“堪膺办贼重任”,能带领一支人马搞定太平军,那就有点夸张了。

塔齐布就是个猛张飞,是个冲锋陷阵的角色,充其量也就是个开路先锋的材料。

是个将才不假,但是哪里有什么能力担任一支部队的领导?

“堪膺办贼重任”,就凭他的能耐,想要办贼当统帅?

那是瞎扯!

戴高帽子而已。

为什么要把塔齐布捧那么高?说他能单独搞定太平军?

很简单,曾国藩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之前曾国藩对塔齐布有恩,作为老实人的塔齐布对曾国藩死心塌地忠心耿耿,誓死效忠从无二心。

有了这层关系,就不难理解曾国藩为什么要抬高塔齐布了。

逻辑链条很清楚:

曾国藩把塔齐布推到前台,得到咸丰帝的信任;

然后塔齐布又对自己忠心耿耿,誓死效忠自己;

那么一转换,曾国藩就间接得到了咸丰帝的信任。

也就相当于曾国藩是刘备,而塔齐布是张飞,张飞是刘备的小弟,塔齐布则是曾国藩的小弟。

曾国藩抬高塔齐布的地位,其实就是在抬高自己的地位。

并且用了一个咸丰帝比较能接受的方法,通过抬高一个满人的地位来间接太高自己,以免功高震主,曾国藩的这一招非常高明。

被派往湘潭的塔齐布没有辜负曾国藩对他的信任。

塔齐布不愧是一员猛将兄,他带着1300号湘军兄弟做前锋,趁着太平军在湘潭立足未稳,在后面的大部队还没有赶上来之前,就独自发动了对太平军的攻击。

在湘潭城外,塔齐布的先锋部队一阵猛冲猛打,把太平军的小股部队冲散,斩杀500多号人。

塔齐布先赢一阵。

确实是猛将兄,够猛的。

正式的战斗还没有打响,后续部队还没到来,他就开干了。

当然这只是正餐前的甜点,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

第二天,增援的2600名湘军士兵也开到湘潭城外,水军的五营士兵也从湘江,逆流而上赶到前线,屯扎在湘潭城外。

湘军水陆大军都已经准备停当,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的太平军对眼前这支来势汹汹的湘军还一无所知。

用现在的说法:太平军在明处,湘军在暗处。

虽然之前在湖南湖北交界处,湘军和太平军也有过接触,但是双方并没有面对面真刀真枪的刚正面,也没有大规模的交锋。

并且湘军此时也就成立了3个多月,太平军对湘军一无所知。

麻痹大意的太平军把湘军也看作是绿营兵,绿营兵是什么战斗水平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通常面对绿营兵,太平军只要远远的开枪放炮,闹点响声,基本上绿营兵也就人心惶惶了,随后太平军大部队乌泱泱的冲过来,绿营兵老远看见人头攒动,瞬间就溃散了,根本不敢真刀真枪的刚正面。

然后太平军就可以大摇大摆,大张旗鼓的进城了。

这些,都是湘军出现之前太平军和绿营兵阵前表演的套路。

在明处的太平军这次本来还是按照导演的要求,按照剧本来表演。

他们不知道的是,之前系统里设置好的、给他们打怪升级的BOSS换人了。

以前是太平军刷绿营兵升级,太平军是玩家,绿营兵是NPC。

这次不同了,这次太平军要变成被人刷的BOSS,自己要变成NPC,而对面的那队人马将要变成游戏玩家。

湘军兵分五路,和太平军对战。

作为先锋的塔齐布身先士卒,手持大旗,指挥各路军马奋勇向前,和太平军死磕。

这一行为大大出乎太平军的预料之外。

平时和官军对阵,绿营兵都是出来跑圈遛弯儿的,早上出发,磨磨蹭蹭到中午休息,然后眼看着太阳公公早早下山,然后下班,打卡回家。

这都是常规程序啊,怎么今天好像不对劲?

对方怎么一上来就动刀动枪的冲上来拼命呢?

不按套路出牌啊!

太平军瞬间懵逼,

太平军:“导演,快点喊咔啊,他们不按套路出牌”!

“以往的剧本可不是这么编排的,今天怎么回事,这帮群众演员要抢戏呀”?“不要忘记了你们官军的身份啊,你们是NPC,我们才是游戏玩家,我们才是主角”!

只可惜当时是在湘潭,不是在横店。

现场也没有导演,演员们也无法喊卡,战争也无法喊咔喊暂停。

就在太平军还沉浸在懵逼状态的时候,湘军已经冲杀到眼前,前面的倒霉蛋们的脑袋已经被削下来,按照10两一个的价格,被装到了湘军的口袋里。

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脑袋被人拧下来当球踢,摸摸自己的脑袋,慢慢从梦中醒来。

醒来之后的太平军马上意识到:

脑袋只有一个,与其被人拿下来当球踢,还不如留着吃饭。

于是转头就跑。

这一跑不要紧,大军互相践踏死者无数。

湘军乘胜追击,太平军一时间兵败如山倒。

绿营兵溃散的场面,第一次在太平军的身上上演了。

看来主角和配角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谁是游戏玩家,谁是NPC,只有玩了才知道。

主角光环这个道具,今天究竟发给谁,那是要看导演心情的。

湘军陆军打得好,水军也不遑多让。

当时太平军的水军数量远远超过湘军,黑压压的一大片,布满整个河道,船只有几百上千条。

而湘军水师,一共也就百来条船,实力相差悬殊。

但是湘军也有自己的优势:

湘军的船都是特制的战船,造出来就是为了打仗的。

而太平军的船,多是民船和商船掳掠而来,跑运输装粮食没问题,用来打仗是勉为其难。

战船对商船,虽然数量少,但是战斗力强。

其次湘军水师进退有序,井井有条。

太平军的船只则乌泱泱的一大片,杂乱的停在湘潭城外的江面上。

看到这样的情景,湘军想到的第一个对策就是:火烧连营。

《三国演义》教育了很多人,湘军的文人们自然知道火烧赤壁的典故。

于是湘军顺风放火。

大风一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太平军的战船,瞬间化作一片火海。

刚刚还静悄悄的江面,瞬间人喊马嘶哭爹叫娘,化作人间炼狱。

湘军水师趁乱攻击,太平军死伤无数。

此一战,太平军被烧毁的船只有六七百只之多,士兵死伤无数,浮尸蔽江。

而侥幸从船上逃上来的太平军,又遭到陆军塔齐布陆军部队的冲击。

湘军水陆两面夹攻,几乎是全歼了湘潭城外的太平军。

当时太平军在湘潭的最高长官是林绍璋,湘潭战事由林绍璋主持。

坐镇在湘潭城内的林绍璋,眼看城外的弟兄被官军攻击,总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他决定接应城外的士兵回城。

怎么接呢?

城门当时是不敢开的,林绍璋想了一个办法:从城墙上抛下绳子和梯子,让城外的溃兵回城。可是就在绳子和梯子刚搭建好之后,太平军残军还没有上来,就被埋伏在城外的湘军看到了。

湘军大喜过望:正在发愁没办法攻城呢,居然有人给送来绳子梯子。

就好比刚想睡觉,有人送了个枕头来。

这个便宜不占白不占,于是湘军借着绳子和梯子,向城墙上冲去。

湘潭守军瞬间崩溃。

战斗过程不表,结果自然是湘军大胜,太平军大败。

湘潭一战,林绍璋的部队全军覆没。

林绍璋带了四个人,连夜骑马,逃出想坦城,仓皇向北逃窜。

林绍璋是太平军北伐军统帅林凤祥的弟弟,也是一个显赫的人物。

此时担任西征军的箭头,如一颗钉子一样,楔入湘潭,威胁长沙,林绍璋的战略意义非常大。

但是湘潭一战,全军覆没,让太平军失去了在湖南的优势地位。

湘军取得了湘潭大捷,扫清了湘潭的太平军,彻底解除了长沙的后顾之忧,解除了长沙被南北夹击的劣势。

林绍璋逃的出湘潭,却逃不过杨秀清的军法,马上被革职。

随后林绍璋还参加了在湖北的战斗,

从湘潭逃出来之后,他也没活多久,在武汉攻防战当中殒命,这是他的结果。 0FlPuxB1oBXhrhOkqhu82LdZYs6CG+jciiDZ1iyPy7NdQeMlOlK7wkLbpeav9E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