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十节:
攻守之道

1854年3月,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大队人马进驻长沙。

开启了湘军征战的篇章,湘军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此时的太平军,已经成功拿下湖北全境,只剩最后一个钉子省城武昌没有拿下。

太平军留部分兵力困守武昌,剩余的部队,扫荡完洞庭湖,开始进入湖南。

进入湖南的太平军兵分两路,一南一北,杀奔湖南长沙而来。

北路的太平军,控扼湘江下游,抵达距离长沙城北的靖港。

南路的太平军,占领长沙南面的湘潭。

靖港距离长沙只有25公里,也就是50华里。

用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看,靖港差不多已经可以算是长沙的郊区了。

湘潭在长沙以南大概50公里,100华里的地方。

以现在的交通情况,开车也就是一个小时的事情。

太平军南北夹攻,长沙岌岌可危。

如果还是绿营兵来镇守长沙,估计长沙也是凶多吉少。

而长沙一旦失守,后面的钉子户武昌肯定也保不住。

湖南湖北两个省最重要的省城,武汉和长沙可能就会相继沦陷。

而一旦长沙武汉沦陷,整个湖南湖北,整个长江的上游源头,都将被太平军控制。

如果这一切都顺利实现,那么从长沙到武汉,从武汉到湖口九江,从九江到芜湖,从芜湖到安庆,从安庆到南京,从南京到镇江扬州,湘江加上整条长江,都将落入太平军之手。

顺着湘江和长江,整个中国东南富庶之区,都将被太平军控制(如果说中国地图是一只鸡,那么这块地区就是鸡胸肉所在的地方,最肥的地区,对着地图看看你就明白了)。

控制了长江,也就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清廷再想翻盘基本上已经没什么指望了。

所以长沙成为了当时交战双方的焦点,重中之重。

能否取得长沙,是太平军能否改朝换代的关键。

能否保住长沙,是湘军能否力挽狂澜的关键。

长沙一城的得失,关系整个清政府和太平天国的命运走向。

假设此时曾国藩还没有练出新军,那么绿营兵是绝无可能守得住长沙的。

从这一点说咸丰帝是非常幸运的。

就在大厦将倾之时,于无意之间下了一道命令,写了一封邮件,居然获得了一支生力军。

而这支生力军,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都是关键中的关键。

天不亡大清也!

正确的时间:

曾国藩出现的时机正正好好。

如果曾国藩早出现,可能不得重用泯然众人;

如果曾国藩出现的太晚,哪怕再晚出现一年半年,甚至只要再晚3个月,太平军可能已经打下长沙,控制两湖地区,从而完全控制整个长江以南地区,曾国藩只怕有通天的本事,也难挽狂澜于即倒,难救大厦于将倾。

时间点正正好好,不早不迟,不徐不疾,正好赶上饭点。

就如同大家一起吃火锅,准备了半天,菜都买好了,火烧起来了,水也滚了,羊肉也下去了,就在羊肉翻滚着飘起来的时候,曾国藩带着碗筷赶到了。

正确的地点:

曾国藩出现的地点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两湖地区。

而两湖地区的焦点,此时正是湖南省城长沙。

假设曾国藩不是在湖南练兵,而是在其他地方比如在四川、两广、江西、河南,或者这么说吧:除了两湖地区以外的任何地区,那么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所能起到的作用,都要小的多。

所谓远水不解近渴,如果曾国藩在其他地方练兵,只怕对太平军攻击两湖也是鞭长莫及。

这里又要说一句:曾国藩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

现在的成功学大师们,吹捧曾国藩,把他说成是外圣内王,似乎曾国藩一出生就必然成功。

所有说这些的人,都是耍流氓,都是满嘴跑火车,把曾国藩的成功,说成是9成的修为,加上1成的机遇。

相反,大叔则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是9成的机遇,加上1成的努力。

关于曾国藩成功学的书,你可以看,但是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就可以了,如果顶礼膜拜,遇事就把曾国藩的厚黑学搬出来找答案,实在是太过迂腐。

曾国藩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他站在了风口中的风口上,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条件都算到了一起。

所有这些偶然因素都叠加到一起,才有了曾国藩的成功。

虽然曾国藩的成功和他自身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他本身具备了建功立业的本事,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客观因素,他要想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几乎不可能。

成功学喜欢误导人,往往看一个人的成功,会选择性的忽略掉这个人所处的时间点,他所处的的地方,他所干的事情。而把专注点则放在这个人的个人奋斗上:他是如何如何的努力,如何如何的自律,如何如何的上进,如何如何的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看见洛杉矶四点的阳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个人的奋斗往往又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大家没有曾国藩的天时地利,没有曾国藩的风口浪尖,但是我们可以奋斗,我们可以自律,我们可以上进,我们可以凌晨四点半起床,可以看到早上四点的阳光。

这样成功学就有了群众基础:

只要我奋斗,只要我努力,只要我自律,我就能怎么怎么样。

抛弃天时地利人和,就算曾国藩如何自律如何努力,他也不过是一介书生,要想成为如今被人吹捧的圣人完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功学看到的,只是曾国藩1成的修为,却刻意忽略了9成的客观条件。

时势造英雄,曾国藩只是很幸运的被时势推举出来了而已。

所以对于成功学,还是要擦亮双眼。

不是打击大家努力奋斗,但是梦想做个简单的奋斗愤青,就奢望要建功立业,梦想和现实之间落差太大,往往容易失落。

曾国藩的成功,远远不是他个人的努力奋斗能概括的。

时也,运也,命也!

闲扯这么多,看看曾国藩如何保卫长沙。

曾国藩镇守长沙,太平军南北两路包夹长沙,大战一触即发。

那么前线的战略部署就十分关键。

曾国藩召集自己的猛将兄和幕僚们,开战前军事会议。

会议讨论的主题有两个:

第一:攻和守。

第二:南和北。

曾国藩主持会议,会议的第一个议题:

对于太平军南北两面夹击,湘军是采取攻势还是采取守势?

曾国藩让他的幕僚们头脑风暴,畅所欲言。

于是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商议,理越辩越清,话越说越明,过程不表只说结果。

在是攻是守的问题上,大家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主动进攻。

这里还要介绍一个当时的客观情形,太平军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无敌,大军所到之处战必胜攻必取,风头一时无两。

而绿营兵则是被动防守,消极抵抗。

绿营兵不敢和太平军野战,因为野战必输。

所以绿营兵采取的策略就是:据城固守。

依托城池的防御工事,躲在城墙背后,等着太平军来攻,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

而太平军则非常主动,基本上都是运动战,先扫清外围,再围住省城。一个主攻一个主守,太平军想打哪里,向哪里进军,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打得下来就打,打不下来就走。

充分发挥自己野战和运动战的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完全在太平军手上。

比如前面我们说的南昌保卫战,即便有江忠源这样的猛将,也只能困守在城内,不敢出城应战,南昌保卫战最大的胜利,也就是守住了省城。

战略上虽然意义重大,但是在战术上对太平军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打击。

而武汉更是如此,太平军来了之后,马上包围城池。

第二次围城因为人手不够,打不下来,就主动撤走,去攻打安徽的泸州。

等到收拾完泸州,又积蓄力量,有了足够多的人手就再次围攻武汉(这次是太平军第三次围攻武昌)。而发现武昌短时间内打不下来,就围住武汉,然后分兵进攻长沙。

这也正是曾国藩面临的局势:湖北的武汉被人围着,而太平军已经分兵两路南北夹攻长沙。按照以往的惯例,太平军南北两路夹攻长沙,绿营兵的套路肯定是马上召集人马入城。

再把长沙的城墙好好加固一遍,把长沙城外的村庄商铺民房全部烧掉,坚壁清野。

然后自己窝在城内,准备好粮食弹药,准备好擂木炮石,一旦太平军来攻,依靠坚城,和他们死磕一把。

至于是否能够成功,则要看老天爷是否眷顾自己了。

当然最好还要准备一匹快马,为什么呢?

一旦城破,收拾收拾铺盖,骑上快马,一溜烟能逃掉。

保命才最重要!

官军都在打这样的小算盘。

所以截止到曾国藩的湘军出山之前,绿营兵完全是被动挨打的局面,等着太平军来打自己。

绿营兵最大的胜利,也就是依托城墙防守,阻止太平军攻城。

一旦守城成功,就能够加官进爵。

也就是说只要不被太平军打死,就已经是胜利了。

并且不是每个城池都能守得住,基本上只有省府的城墙才足够高足够坚固,能勉强抗衡太平军的攻击。

但是省城是有限的,太平军的军力则在不断增加。

太平军今天磨下来一个省城,明天磨下来一个省城,大清朝一共也没有多少个省城给太平军这样去磨。

只要太平军有耐心,要不了几年,估计咸丰帝也就只剩下紫禁城这一座城池了。

战场的主动权完全在太平军。

此消彼长,大清朝控制的地区在缩小,太平军控制的区域在增长。

大清公司的版图在被一点点蚕食,市场份额在一点点减少,大清公司的倒闭也只是时间问题,在湘军出山之前,大清朝的局面,苟延残喘而已。

以上是当时战守双方的态势。

而湘军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大清朝和太平天国的攻守之势,也是从长沙从湖南开始转变。

我们回到长沙当时具体的攻守战术层面上来。

首先是主动和被动的问题。

当时曾国藩和他的湘军驻扎在省城长沙,而太平军则驻守在长沙的南北两面,南边湘潭,北面靖港。

而如果选择防守,那么收缩战线,把所有的人都叫回来守在长沙城内,任凭太平军在外面,攻城略地,自己做缩头乌龟。

湘军要主动出击的话,要么攻打南面的湘潭,要么攻打北面的靖港。

湘军选择出击,原因有三:

第一:困守城内过于危险,一旦城破则死路一条。

并不是说曾国藩怕死,他是不能死。

如果曾国藩和他的湘军一旦覆灭,大清朝也就完了。

曾国藩现在的实力和太平军还没有办法比。

虽然湘军的DNA很大,但是从曾国藩1853年9月从长沙跑到衡阳开辟新的根据地,到多方筹钱,最终搞到了钱,从1854年1月份才开始创立湘军水陆两军。

再到现在的1854年3月份誓师出发,开到省城长沙,曾国藩的湘军满打满算成立也就3个月不到的时间。

这一点湘军和后来的黄埔军校很像:

黄埔军校刚成立没多久就开始北伐,黄浦一期的学生,训练时间也就几个月。

曾国藩也一样:刚成立3个月,就要开赴前线。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其实风口出现了,并不一定要准备多充分。

机会来了看准了你就干吧,晚了你只能当配角了。

虽然湘军的建制相当的超前和有战斗力,但是毕竟才成立3个月,如果此时困守在长沙城内,一旦兵败则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东流。

湘军DNA强大,此时还只是一只小狮子,一只出生才三个月的小狮子,还没有长成狮王。

而此时的太平军则像是群狼,一群成年的狼。

太平军的DNA不如湘军强大,无法长到狮子那么大的体量,但至少在此时,成年的群狼战斗力还是远胜小狮子的。

弱小就必须要有机动性,给自己转圜的余地,要为自己争取生长的空间和时间。

而驻守城内则有被扼杀在摇篮中的风险。

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太平军,如果太平军的攻击足够强,那可能湘军在还没有长成狮王之前,就被群狼开肠破肚,变成一顿美餐。

所以曾国藩必须要选择主动,选择主动就要放弃防守,坚决摒弃株守长沙。

第二:如果选择防守,守得住长沙,守不住湖南全境。

当时的湖南和湖北不同。

湖北已经全境沦陷,只剩下武昌一座孤城,没办法只能株守,因为武昌是最后一根钉子,这个钉子再被太平军拔掉,则宣告湖北全境沦陷。

而湖南则不同,湖南的太平军和湘军还是对峙的局面,太平军并没有席卷整个湖南。

如果采取守势,守住省城长沙一座孤城,任由太平军在城外祸害整个湖南,那么湖南必然风烟四起。

所以即便守长沙成功,同时也将失去整个湖南的控制权。

没有了湖南的控制权,失去了根据地,湘军也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困守长沙不是上策:

就算侥幸守城成功,也是以牺牲整个湖南的控制权为代价的。

如果失败,则城破身死,不光是长沙,不光是湖南,整个大清朝也就嘎屁关门倒闭了。

所以单纯防守,成败与否,对于曾国藩而言都将是大败局,失去了战略转圜的余地。

第三:株守长沙,那么长沙就会变成武汉第二,整个湖南也将变成湖北第二。

湘军一旦困守长沙则限制了自己长大的可能,只能越打越少。

而城外的太平军,一旦攻陷湖北最后一个堡垒武汉,那么必然会将湖北的兵力顺江而上,调到湖南。

同时湖南其他地方的太平军也必然像蚂蚁一样,先扫荡外围,再聚集到长沙省城外,将长沙城团团围住。

这就是湖北武汉战事的重演,湖北的沦陷教训就在眼前,曾国藩不可能看不到。

自己兵少并且弱小,弱小就要选择游击和运动,困守一城,放弃机动性,就离死期不远了。

这在后来我党我军的反围剿战斗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前面的几次反围剿,我党我军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灵活,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也是因为不懂得机动,和敌人硬钢,结果失败。

后来还有中共中央放弃陕北的延安“首都”,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充分机动,发挥运动战的威力,打游击战,是弱小势力对抗强大势力的不二法门。

让自己动起来,在机动中寻求机会,这是极其正确的战略决策。

所以在是攻是守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曾国藩做出了非常准确的决策。

从这一点上说曾国藩是一个出色的大帅,出色的领袖,曾国藩和他的墓府幕僚们是一个优秀的决策层。

如果当时曾国藩和官军的思路一样选择困守长沙,估计他的结果,也只能和江忠源差不多----兵败身死,也就没有后来曾国藩飞黄腾达了,也不会以大圣人的姿态被今天的世人所追捧,他的历史记载可能也就是:某年月日,长沙城破,团练大臣曾国藩殉节,以死报国,追赠XX头衔。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进攻,那么具体该如何进攻,是向北进攻还是向南进攻,是攻打南边的湘潭,还是攻打北面的靖港,这成为了第二个需要决策的点。

大家权衡利弊之后,最后决定攻打南面的湘潭,这个决定也是非常正确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曾国藩的老窝,练兵发家的地方是衡阳而不是长沙。

衡阳在长沙以南,而太平军据守的湘潭,则正好如一把尖刀一样插在衡阳和长沙之间,把长沙和湘军的根据地衡阳割裂开来。

如果能够打下湘潭,那么就保住了根据地,解除了后顾之忧。

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也做出了预案:

即便是进攻湘潭失败,最终导致长沙失守,那么曾国藩还可以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退回衡阳,退回自己的老根据地,整兵再战。

也就是说攻下湘潭,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湘军老家的安全。

只要有根据地在,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依托根据地跟太平军玩消耗都没问题。

毕竟湘军的DNA很强大,只要有时间有空间有湖南这个后方基地的哺育,等待湘军成长,那么湘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要知道湘军还是个三个月的小狮子,此刻他需要的不是立刻去战场上冲杀,他需要的是成长。

而向北进攻靖港,则战略意义不大。

靖港的规模比较小,只能算是太平军的一个据点。

越过靖港再往北,差不多就到了湖北的地界,那是太平军的老窝。

以现在湘军的实力,想要反攻湖北,明显力有不逮。

所以即便是把靖港攻下,那么长沙其实依然是一座孤城,依然无法改变太平军南北夹攻长沙的局面。

这次湘军高层的头脑风暴非常成功:

第一:确定了进攻+机动的路线。

第二:确定了向南攻击湘潭,解除后顾之忧,稳扎稳打的办法。

并且还做了相关预案,即便是进攻失败,也可以为湘军争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两军交兵,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战略的作用就尤为明显。

战争不是两个帮派火并,两群古惑仔对砍,战争的胜利,需要战略层面的正确+战术层面的执行。

此时在战场上还稍显稚嫩的生瓜蛋子曾国藩,能否在战略正确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战术执行呢?

答案是:

NO! RT/UvTC5WutNuLqcxRx35TnryZ5AKUS0JbUEET/nVMu+wVE3WeMWrnaIjqgdKP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