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写着写着跑偏了,发了一通感慨,我们再回来看曾国藩曾大帅。
晚清的咸丰帝是不幸的:
他年纪轻轻在别人谈情说爱的年纪就接手了一个超级家族企业,一个已经烂到根的家族企业,虽然通宵达旦的工作,倾尽所有的支持前线,一样被揍的满地找牙。
调兵遣将临阵换帅,所有的手段都尝试过了,没有一样是奏效的。
眼看帝国的躯体一天天的腐烂下去,却束手无策。
咸丰帝又是幸运的:
自己不经意的一个邮件,盗用了老军医的一个偏方,不经意间居然起到了奇效,一支崭新的生力军居然说建立就建立起来了。
就如同原本苟延残喘等待对手致命一击的拳手,吃了一个玮哥之后居然又重振雄风了。
曾国藩,就是那粒玮哥。
曾国藩的创业生涯也是不幸的:
生在夹缝中,爹不亲娘不疼。
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还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创业本来是个挺拉风的事,但是曾国藩一点快感没有不说,还差点被一群绿营兵给革了老命。
曾国藩又是幸运的:
正是因为爹不亲娘不疼,居然因势利导,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处女地。
创造性的建立了一家既不属于国家,也不属于地方的民营企业。
并且还不失时机的抓住风口,承接了政府工程,淘到了一个金矿。
曾氏公司,从大国企的垄断中,杀出一条路,分了一杯羹。
现在的曾国藩是幸福的:
既没有正规部队的约束,同时又享受了国企的垄断资源(财政补贴)。
最后曾氏企业终于做大做强,成为了晚清最大的民营企业。
湘军的出现,有太多的巧合,有太多的偶然性。
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的,都是曾氏公司的破产清算。
曾国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呵护自己的曾氏创业公司,生怕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的一番心血,就夭折在摇篮里。
毕竟办团练的何止千千万,最终都烟消云散,只有他曾国藩一个人,干出了名堂。
终于,曾国藩熬出了头,建立了武装势力,最终功成名就。
于百万创业者中,独领风骚,独占鳌头,最终成功上市的,只有他曾氏一家。
天佑曾国藩。
一个一个的困难,最终磨砺了曾国藩。
一个一个的偶然因素,最终成就了湘军。
这就是曾国藩的成功学。
现在很多人喜欢成功学,膜拜曾国藩的人更不在少数,仿佛按照曾国藩的路子,自己也能内圣外王,成就一番伟业。
实际这种想法就是刻舟求剑,此一时彼一时也。
没有这一个个的偶然因素,曾国藩也只能是咸丰帝团练大臣的1/43。
毕竟失败者多,也不多曾国藩一个。
现在的成功学家们,却把曾国藩偶然的成功看做是一种必然。
想想当年曾国藩亲自出马,也只是于偶然之中,小心翼翼的取得功名。
现在标榜成功学的专家们,动辄就是:
如果你怎么怎么样,就能够成功!
仿佛只要你每天凌晨两点起床,看到洛杉矶的第一缕阳光,你篮球就一定能比科比打的更好一样。
荒谬!
大师们秒天秒地秒空气,滔滔不绝大言不惭,其实只不过是在收割智商税,仅此而已。
看不透这里面的道道,别人忽悠了还帮人数钱,被人骗了还顶礼膜拜,岂不可笑?
我们不否认努力带来成功,但是努力的人千千万,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人?
大师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就在曾国藩紧锣密鼓的训练他的湘军的时候,太平军的步步紧逼,让风雨飘摇中的大清朝更加的摇摇欲坠,眼看就到了倒毙的边缘。
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太平军打到了哪里。
江忠源死难泸州,随后太平军席卷整个皖南地区,基本上安徽南部,都被太平军占领。
随后曾国藩又神助攻了他的老师,间接要了他老师吴文鎔的命,吴文鎔殒命黄州(黄冈)之后,太平军的气势更加壮大。
顺势扫清皖南之后,太平军大队集结,目标正是曾国藩所在的两湖地区。
两湖地区最主要的目标,无疑是武汉。
前面我们说过,太平军第二次攻打武汉的时候,因为安徽境内还没有肃清,江西南昌攻坚战又失利,所以太平军主力回缩,去攻打泸州(合肥)。
等到泸州(合肥)被攻下,皖南肃清,太平军溯江而上,兵峰直指武汉。
于是第三次武汉攻坚战开始了。
武汉三镇,其实当年只有一镇。
只有武昌有城墙,是省府所在地,汉口和汉阳并没有城池。
太平军围攻武汉,一上来就轻松拿下汉口和汉阳,随后集中人马,把武昌省城团团围住。
城内的官军依城据守,城外的太平军穴地攻城。
之前提到的那套攻城和守城的策略,在武汉城下再次上演。
攻城战,老节目了,看官们都看过很多遍了。
而此时,湖北境内的官军,跑的跑了,散的散了,湖北全境基本已经被太平军风卷残云一扫而空,根本没有兵力应对太平军对武汉的攻势。
武汉危在旦夕,远在北京的咸丰帝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于是咸丰帝又开始调兵遣将:
已经战死的吴文鎔当然不能再治罪,只能另外派人,于是他又任命荆州将军、满人台涌为湖广总督,又派了个新人青麟作为湖北巡抚。
台涌和青麟两人因祸得福,捡了两个太平年月的肥缺----封疆大吏总督和巡抚哦。
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在太平年月是好缺,但是在战争年月,那就是个火坑。
谁跳谁傻X。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平时吃朝廷俸禄人五人六,战争时期皇帝老子一声令下,硬着头皮也要跳啊。
台涌和青麟两个人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两个人虽然凭空领了两个肥缺,但是随之而来的,却要挑上保卫武昌省城的重任,两人手上又无兵无将,守城眼看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咸丰帝还算厚道,知道他们没兵,于是从四川、江西、湖南、广东调集人马,支援湖北。
太平军此时兵强马壮,官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依托武昌坚城,拼命死守,一时间太平军也拿武昌城墙没办法。
至于原因,已经说了一百遍,没有重武器,这里不重复。
太平军眼看不能进城,想想总不能老是顿兵城下不是?
革命形势这么好,总不能呆在武昌城外,白白浪费大好的时光。
既然湖北省城打不进去,其他地方还是可以去的嘛。
于是太平军开始分兵,向湖南进发。
此时已经到了1854年的2月,这次太平军到湖南,将遇到他们一生的对手和死敌,这些死敌全部来自于湖南,这些人正在湖南等着他们。
他们是谁呢?
1854年2月11个大家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个日子,是晚清湖南三大巨头聚首的日子。
这三巨头就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
首先来看曾国藩。
曾国藩此时是最为春风得意的人。
抓住了编练水军的风口,顺利解决了湘军的军饷问题,炼成了自己的独立武装。
2月底,曾国藩炼成了陆军13营,水师10营,正规部队23个营,每个营500正规军,再加上后勤部队,曾国藩拥有了一支17000人的队伍。
用现在的话说,曾国藩此时就是一个相当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的法人代表。
这是湘军,是实打实的部队,是不折不扣的战斗力。
但是另外一个人的到来,则增加了曾国藩的软实力。
这个人就是在我们的文中消失很久的中兴四大名臣之首,胡林翼。
胡林翼此前一直在贵州剿匪,获得了“剿匪能手”的锦旗,时刚刚从贵州回到湖南。
为什么不呆在贵州要回湖南呢?
因为在贵州胡林翼过的不那么开心。
虽然自己劳苦功高,剿匪有功,但是树大招风,胡林翼不光没落着好,反而受到一些非议:
有人说他杀人太多,是一代酷吏,这样的议论让胡林翼很寒心,于是心生退意。
而此时自己的老家湖南湖北,又被太平军搅得一团乱麻。
在贵州混的风生水起但是却被人非议的胡林翼,正好趁这个机会跟老板提出:
自己准备回家上前线,和太平军死磕。
老板咸丰帝听说有人主动请缨,当然乐得批准。
于是胡林翼带着自己的部下几百人,从贵州开回了湖北老家。
此时胡林翼的硬实力虽然比较弱,只有几百人,还不够太平军塞牙缝。
但是胡林翼的才华和人脉,为湘军未来的发展,在上层建筑上提供了支持。
胡林翼到达湖南之后,很快成为了湘军的一股势力。
当然他并不隶属曾国藩,因为胡林翼是有功名的,他是朝廷命官,是正宗的知府老爷,他是给皇帝干活的,还是属于正规军的一员。
第三个人就是左宗棠,此时的左宗棠也还是官军身份,正在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当幕僚。
之前左宗棠是给张亮基当幕僚的,等到张亮基调离湖北之后,左宗棠看不上骆秉章,于是就回到山洞里,和郭嵩焘一样,准备去当隐士。
之所以他肯出来给骆秉章当幕僚,一方面是因为曾国藩抓了他的女婿,逼迫他出山。
另外一方面,天下大乱,想要隐居的左宗棠,也无法过安生日子。
太平军听说左宗棠隐居了起来,就派人到他的山洞准备去抓他。
虽然左宗棠自诩当世孔明,但是他毕竟也是一介书生。
在省城他有统帅千军万马的实力,一旦归隐,他也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当年诸葛亮手下没兵的时候,也只能唱唱空城计。
如果左宗棠不出山,估计他只能唱“空洞计”!
左宗棠栖身的山洞,毕竟不是花果山水帘洞,左宗棠也没有齐天大圣的本事,无法对抗天兵天将,也无法对抗太平军。
一旦太平军找到他,他也只能坐以待毙。
好汉不吃眼前亏,自诩“今亮”的左宗棠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弯肯定转得过来。于是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三番几次邀请之下,借驴下坡,继续到省城来当巡抚的幕僚。
在骆秉章的帐下,左宗棠成为了湖南第一军师。
骆秉章其实是个迂腐文人,虽然没有犯什么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指望他平定太平天国,那也是公鸡下鹅蛋,不可能的事。
但是骆秉章有一个优点,虽然自己不咋地,但是有自知之明:
他不光知道自己不咋地,他还知道左宗棠有大才。
能自知,能知人,和很多尸位素餐嫉贤妒能的人相比,已经很了不起了。
于是网罗到左宗棠这个天字第一号大才子之后,骆秉章自己干脆做甩手掌柜: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左宗棠这个幕僚来管理。
甚至包括给皇帝写信写奏章这样的机密大事,骆秉章也不闻不问,任由左宗棠一手操办。
可见骆秉章对左宗棠的信任。
特别在军事上,更是全盘交给左宗棠打理。
因为左宗棠能力很强,所以骆秉章落得做个闲人,对前线的事情不闻不问,安心做自己的巡抚,做自己的甩手掌柜。
说到这里,有人说骆秉章因人成事,迂腐无能。
其实不然:
作为一个领导,你能够找到能人,然后重用能人,给你手下的人施展的舞台表现的空间,这其实已经难能可贵了。
刘备能找到诸葛亮就是他的本事,至于刘备本身的本事有没有诸葛亮大,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伯乐和千里马,伯乐能发现千里马,并不一定要比千里马跑得快。
骆秉章和左宗棠,骆秉章能发现左宗棠,并不一定要比左宗棠能干。
此时的左宗棠,成为了湖南官军的主心骨,为维护湖南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截止到1854年2月,
曾国藩炼成了湘军,
胡林翼从贵州归来,
左宗棠则把持了湖南省政府。
三个湖南人:
一个是主将,
一个是军师,
一个则拥有政府资源,
珠联璧合,形成了晚清最厉害的湖南铁三角。
这个铁三角,为晚清孱弱的躯体,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或者说强心针也可以。
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张亮基。
上面的湖南铁三角,中兴四大名臣里的三个,都是冲着他来的。
曾国藩是拿到张亮基的邀请函来长沙的;
胡林翼是张亮基在贵州提拔起来的,这次来湖南,其实也是来投靠张亮基的,奈何张亮基已经调任。
左宗棠则更是张亮基的幕僚,当年是张亮基苦口婆心又是写信又是发请帖又是派人,最后才把左宗棠请出山。
三个晚清最厉害的人物,都是由张亮基而起,此人虽不是平定太平军的主角,但戏份确是最重要的,没有他,晚清四大中兴名臣还不知沦落成什么样。
1852年2月底,曾国藩意气风发:
带着自己的一万七千人生力军,水陆并进,从衡阳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湘江,顺流而下,向北朝着长沙开进。
在誓师出征之前,自然要有个仪式,于是曾国藩发布了一篇檄文:
名曰《讨粤匪檄》!
和古代所有带兵出征的大将一样,《讨粤匪檄》里面很大一部分内容也是千篇一律,开头总是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客套话说了一大堆。
但是曾国藩是一个务实的人,在这篇文章里他不光写了这些官样文章,更重要的是他在文章的结尾,给出了优待政策!
曾国藩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了几类:
第一类人:血性男儿。
天下的血性男儿,如果有忠君爱国之心,愿意投身革命,揭竿而起,组织人马参与到剿灭太平军的队伍中来。
那么这一类人,本大帅将引为心腹,并且给予一部分物质奖励,给你补贴粮草弹药。
第二类人:读书人。
如果是读书人,深谙孔孟之道,痛恨太平军邪教祸乱中原,导致礼崩乐坏世风日下。
愿意出山卫道,为孔夫子正名,为道义正名,守卫纲常。
那么这类人,将被收入为本大帅的幕僚,也就是军师。
读书人嘛,当军师最合适。
第三类人:有钱人。
有钱且愿意捐粮助饷者,愿意毁家纾难报效国家者。
对于这类人,按照之前的说法:
捐助金额在一千两银子以内的,本大帅记录在册;
捐助一千两银子以上的,本大帅专折上奏,让大老板咸丰帝知道你为国出力,上新闻联播,全国通报表扬。
有钱人,当然要捧个钱场。
把钱拿来给本大帅花,就是为国立功。
第四类人:太平军阵营里的军官。
如果你本无造反之心,是被太平军裹挟而去的人,被大势所迫,不得已而从贼。
此时只要你能够弃暗投明,投诚造反,归降湘军,还是可以宽大处理的。
对于这类人,本大帅既往不究,并且还要奏明皇上,给与官职,让你为国效力。
这一条,是针对太平军里的军官的。
不管这一条当时是否管用,在后来确实有太平军的重要将领投靠官府。
例如后来的猛将程学启,韦昌辉的弟弟韦俊,都是太平军后期的猛将。
特别是程学启,是太平军投靠过来的第一号猛将。
太平天国最后的覆灭,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
程学启是我们后面的主角之一,是李鸿章的干将,我们后面写到再说。
第五类人:太平军阵营里的大头兵。
对于普通的造反人员,就算你是广东广西的老长毛,是从一开始就加入太平军的,太平军的主力,但是只要你临阵弃械,徒手归诚,那么也允许你投降。
对于这类人虽然没有什么奖赏,但是你投降之后,可以免死。
发放路费盘缠,给予腰牌,放你回家。
和我党我军时候的“优待俘虏”政策差不多。
其实这第五条,曾国藩也是壮着胆子写的,他没有明确写明广东广西的老长毛可以归降,如果他敢写出来,只怕要被咸丰帝打板子。
但是文字之间,曾国藩给了老长毛们一条生路。
纵观曾国藩这几条,特别是针对敌对阵营,基本上曾国藩做到了八个字: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不管你是太平军的军官,还是普通的太平军大头兵,只要你投降,要么给你奖赏加官进爵,要么饶你不死放你回家。
这是“胁从不问”!
只有那么几个首领,曾国藩没有给投降条件:必须弄死!
这几个人就是造反的头目,最著名的当然是“首义八王”。
后来连韦昌辉的弟弟韦俊投降都被允许,韦俊基本属于“首义八王”之外地位最高的那部分将领了,他投降都被接受,可见曾国藩的宽大范围还是很大的。
必办的只是少数的几个人而已。
这是“首恶必办”!
对于“首恶”,曾国藩也不敢给他们开投降条件。
如果曾国藩给杨秀清洪秀全开出了投降条件,京城的咸丰帝要坐不住了:这不是通匪吗?如果曾国藩和杨秀清联起手来,咸丰帝估计连回科尔沁放羊的机会都没有了。
从以上这几点宽大政策可以看出,曾国藩非常务实。
他对敌人的瓦解和对群众的团结,用后来的话法叫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如果你对我党的党史比较了解,那么你对这个口号一定不会陌生。
100年前,曾国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绝对不简单。
连我党我军的宽大俘虏政策,都要给曾国藩版权费。
这些宽大政策,也为后来瓦解太平军,争取中间力量奠定了基础。
湘军炼成了,有了17000人,水陆齐备。
檄文也发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曾国藩准备出发。
胡林翼也已经从贵州赶回来,左宗棠控制了省政府。
湖南铁三角初步形成。
此时的形势,虽然还不能算是大好,但是至少已经上路----一条澄清天下之路!
千呼万唤,湘军终于出山了。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现在终于牵出来了,到底是骡子是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