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十五节:
衡阳建军

等咱有了钱,

喝豆浆吃油条,

想蘸白糖蘸白糖,

想蘸红糖蘸红糖。

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等咱有了钱,

吃包子喝白粥,

想蘸醋就蘸醋,

想蘸酱油蘸酱油,

包子买俩儿,吃一个,扔一个!

等咱有了钱,

买洋枪买洋炮,

想建陆军建陆军,

想建水军建水军,

队伍来两支,陆一支,水一支!

这就是有了钱之后曾国藩的幸福生活。

通过勒索,曾国藩获得了一块金砖。

通过承接政府工程(编练水军),曾国藩挖到了一个金矿。

此时的曾国藩,才有那么一点点意气风发的感觉。

虽然他拿到的钱和之前咸丰帝投给绿营兵的钱相比也就是九牛中的一根毛,但是曾国藩已经满足了,毕竟之前自己连根毛都拿不到,现在至少拿到一根毛。

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曾国藩通过勒索和承接政府工程,终于搞到了钱。

银子在手,天下我有!

有了钱的曾国藩,终于可以做点事情了。

但是可以做点事情和真正能做成事情,这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这就需要考验一个公司领导人的能力。

想想之前,曾几何时咸丰帝先后拨款三千万两,支援前线的绿营兵。

但是因为不得其人,再加上绿营兵的战五渣属性,所以逼得咸丰帝把家里的家伙事儿都贡献出来,连自己的龙内裤都要拿去当铺了,还是没见一点成效。

3000万两银子尚且不能成事,想想曾国藩还为几万两银子兴奋得睡不着,也挺讽刺。

不知道应该为曾国藩感到悲哀,还是该替咸丰帝悲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钱不是大问题。

用钱的人是谁,钱在谁手上,才是大问题。

究竟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看人而不是看钱的多少。

曾国藩显然就是那个,天选之人!

曾氏创业公司,终于要上路了。

曾国藩踏上了他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康庄大道。

曾国藩开始组建后来他赖以成名的湘军。

针对绿营兵的战五渣属性,曾国藩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自己招募的部队,要改弦更张,坚决不走绿营兵的老路。

要招募军队,最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几个:

第一是选将。

第二是招兵。

首先看选将。

在将领的选择上,当时绿营兵的将官基本都是武夫,大字不识几个,是武人粗人。

曾国藩反其道而行之,他所选的将,基本清一色都是文人。

文人将兵,是湘军的一大特色。

文人比武人来说,虽然在冲锋陷阵上略输一筹,但是文人的优势也很明显:有脑子。

脑子是个好东西,maybe the bestthing ever。

有人说曾国藩选文人将兵,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和绿营兵对着干,如果你这样理解就太狭隘了。

曾国藩文人将兵,是近代部队、武器发展的必然。

晚清之前,基本还属于冷兵器时代。

即便在湘军刚成立的时候,也只能做到一半人使用火器(火枪),一般人使用冷兵器(大刀长矛)。

在冷兵器时代,将官的作用主要是冲锋陷阵。

两军对圆,武将要冲锋在前,捉对厮杀,想必这种场面大家在水浒传里看了很多。

这个时候的战斗,最先上场的就是两个猛将兄。

拿个大刀狼牙棒在阵前对砍。

此时如果没有一股子力气,估计一个回合就歇菜了。

此时文人不能当将领,让文人去当将领,就是去充当炮灰,送人头。

所以冷兵器时代的将军,都必须首先能打。

在能打的基础上,如果还能再有点文化水平,那基本就可以算得上是名将了。

三国时期的关老爷就是典型的既能打又有文化知识的人。

而到了晚清,时代的主旋律变了----火器时代来临了!

因为火器逐渐普及,大将冲锋陷阵的作用越来越小。

到了火器时代,打仗不再是一个武夫带着一群彪悍的士兵冲锋那么简单。

火器的出现,大大削弱了人的身体素质在战争中的作用。

以前是两人一个拿着大刀,一个拿着长矛,两个人面对面一刀一枪的对着干,比蛮力。放在冷兵器时代,你一个身高一米五的士兵和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士兵对砍,除非天赋异禀,否则身材吃亏的人只能送菜。

但到了火器时代则不同:两个人相隔几十上百米远的时候,就开始开枪互射。

根本不需要面对面的对砍,当然白刃战也是有的,但毕竟是极少数的情况。

火器大大削弱了身体素质在战斗中的作用,只要你打的准,哪怕你身高一米二,照样能干趴一群身高二米一的大个子。

二战时期倭寇入侵,小个子的日本人平均身高也就一米五多点,照样能横行无阻,拼的肯定不是身体:这帮小矮子倭寇枪打的准(jun,三营长的发音哈哈哈),这是事实。

热兵器时期,将领们需要的素质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而不再是冲锋在前。火器时代如果还一味蛮干冲锋在前,估计在成为将军之前就已经先成为烈士了。

既然身体素质不那么重要了,技巧和脑子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而大多数的文人,在技巧和脑子这两个方面都比武人粗人更有优势。

也就是说,曾国藩在选将这条路上,不管是他眼光超前,还是误打误撞,至少他做的事情,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的,是顺应战争需要的。

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战场上,脑子开始战胜身体,人类的智慧开始成为战场上的主导。

选将的思路确定了,那么一个将军带多少人呢?

曾国藩按照之前王錱的建军思路,规定每营五百人。

五百人设立一个营官,然后营官直接报告给曾大帅本人,不设中间管理层。

扁平化管理,这又是曾国藩的一个创举。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看大清的绿营兵的军制是怎么样的。

绿营兵的组织形式,从上往下:(这里只写地方,中央则主要是兵部管理国家经制之兵)。

最上面是提督,也就是一个省的省军区司令,是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长官。

一个省的部队数量大概是一万多人,提督相当于一个师长的级别。

提督是从一品,是地方上官阶最高的长官,和总督是一个级别,比正二品的巡抚还高半级。

当然因为大清朝以文制武,所以提督虽然是从一品,但是受巡抚节制,所以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低半级的正二品文官巡抚(省长)。

提督一般驻防省城。

提督下面是总兵,是正二品的职位;

总兵下面是副将,是从二品的职位;

总兵和副将我们放在一起说。

一般总兵和副将驻扎在省会城市,或者省会之外的主要节点城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驻兵在省会之外的重点二三线城市。

他们带兵的数量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一般最多2000多号人,职位上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旅长。

副将下面是参将,正三品的官;

参将下面是游击,从三品的官;

游击以下是都司,是正四品和从四品的官;

都司以下是守备,是正五品和从五品的官;

守备之下是千总,是正六品和从六品的官;

千总之下是百总,是正七品的官;

百总之下是外委千总,正八品和从八品的官;

外委千总之下是外围百总,是正九品和从九品的官;

外委百总之后还有一个专门的职位是外委,是从九品的官;

最后是士兵,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头兵,三毛就是从大头兵干起的。

从一个大头兵到提督,一共有十三个级别,层层递进,十分繁琐。

也就是说:提督要下达一个命令,他要经过中间十二层逐级下达,最后才能将任务下达到大头兵的头上。

因为有这么多的层级,就要有那么多的军官。

而军官之间,又相互明争暗斗,这之间的内耗,可想而知。

当时的绿营兵官制太过于复杂,本来一个省也就万把人的事,要经过层层下发,层层落实内耗,其作战的反应速度可想而知。

这种制度,明显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需要。

而曾国藩的编制要简单的多:

曾国藩直接统领营官,营官直接带着500号兄弟。

曾国藩直接给营长下命令,然后营长就直接带着他的五百号兄弟。

要么战,

要么守,

要么逃,

如臂使指,就好像手臂使唤手指一样灵活。

曾国藩是大脑,

营官是手臂,

大头兵就是手指。

指到哪里打到哪里,迅速快捷,这个改革不可谓不成功,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是选将。

选完将官之后就开始选大头兵了。

我们还是拿绿营兵来比较,当年大清皇帝为了限制军官的势力,防止他们有私人武装,采取的是将不知兵兵不识将这样的方法。

一旦打起仗来,按照你的级别,比如说你是一个总兵,你可以带2000号人,皇帝就会给你配备2000号人,但是具体是哪些人,不是你一个总兵说了算的,要中央兵部说了算。

也就是说,你带的2000号人,究竟是哪些人,甚至哪里的人,你根本不知道。

可能是从贵州调了500人,从江西调了500人,再从浙江调500人,再从广东调500人。

那么你的2000号人集合起来的时候,可能连彼此之间说话都听不懂,那个时候的普通话可没有现在这么普及。

不光是军官和士兵之间不认识,士兵和士兵之间也不认识。

这2000号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之前又没有经过磨合,也没有在一起训练过,你怎么能指望他们之间有什么感情基础呢?

相互救援相互救济就更谈不上了。

所以一旦打仗的时候,往往容易溃散。

大家彼此不信任,大敌当前,如果对并肩作战的友军兄弟没有信心,哪里能共同进退?

如果你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你隔壁的那支队伍跑了,你冲到前面岂不是送人头?被人砍瓜切菜沦为炮灰?

大家都希望别人沦为炮灰,自己在后面检点便宜。

所以一旦打起仗来,畏葸不前就成了绿营兵的通病。

绿营兵这样的编制,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他们能做的也就是打打酱油,当当拉拉队,喊打喊杀喊口号是可以的,抢劫老百姓也勉为其难,毕竟老百姓没有还手的力气。

但是一旦真的打起硬仗,直面彪悍的太平军,这些绿营兵马上从心里就怂了。

前线的绿营兵,一个个贼眉鼠眼,看着身边的队友:他们是害怕,害怕别人跑了自己跑不掉。

这不是士兵怂的问题,这是整个体制的问题。

换你你也怂,不怂的都已经被当成炮灰踩在脚底下了。

而曾国藩选人选兵的原则,第一个就是完全摒弃这种“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局面。

曾国藩选定了营长之后,就给你这个营长500号人的指标,让你自己去招募500士兵。

至于这500号人你准备选哪些人,从哪里招募,这是你的事情。

曾国藩只有一个规定,一个营的士兵尽量来自同一个地方。

等选完后,这个营要么以营长的名字命名,要么以地方命名。

这就带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和个人特色。

投名状里的“山”字营之类的就是这么来的。

也就是说这一营的士兵,是相互知根知底的。

大家平时是乡里乡亲,上了战场之后就是战友,就是同伴,是生死与共的弟兄。

这就解决了战场溃散的问题:因为大家彼此信任,令行禁止,如果说冲锋大家都一起冲锋,如果说撤退大家都一起撤退,不存在彼此不信任,我冲锋你撤退这样的现象。

一旦大家有了安全感,集体的力量就体现了出来。

并且大家平时都知根知底,一旦你当了逃兵,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日子也就没法混了。

通过这个办法,曾国藩解决了绿营兵相互不信任容易溃散的问题。

但是士兵本身的素质也十分关键。

之前绿营兵,士兵本身的素质很差。

前面我们说过,当时绿营兵每月的军饷,经过层层克扣,实际到手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到。

这就导致了普通有职业的人都不肯来当兵。

因为当兵没前途,养不起家买不起房找不到丈母娘。

不要怪士兵太现实钻到钱眼里,大家都要吃饭要买房要找老婆。

劣币驱逐良币,正经人不肯来,那么来当兵的都是一些滑头。

绿营兵多半是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平时游走乡里的流氓地痞,反正也没有正经职业,也就到军队里来混日子,混碗饭吃,这就是所谓的兵痞。

曾国藩对于那些油头滑面有市井之气的人,平时在衙门里混日子的人,统统的say NO!

曾国藩挑士兵,就如同女子挑丈夫:只要老实人。王錱走了之后,连领导班子也都是一群老实人。

曾国藩制定的选兵标准:

年轻力壮,朴实,有农民气质的人,当时叫做“乡野老实之人”!

老实人更听话,令行禁止,让你走你就走,让你停你就停,这就是曾国藩要的效果。

不要小看了“令行禁止”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后来被人与时俱进了一下,就变成了: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说法不一样,道理是相通的。

一个军队如果不听话,那么他不光不能起到保境安民的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

这也是绿营兵最大的积弊。

光是这些还不行,曾国藩为了加强士兵之间的联系,还采取了保人制度。

也就是说:你被招募当兵了,成为了湘军里光荣的一员,那么你可以叫你的亲戚朋友一起来当兵。

但是有一点:你叫进来的这些人,你要负责。

如果有临阵脱逃的,如果有违反纪律的,如果有欺压百姓的,那么连你一起受罚。

通过这样的方式,所有的士兵都被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用现在的话说叫“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这也就避免了个别士兵因为自身的操守问题,引发大面积的军纪问题。

在绿营兵里,一个老鼠能坏一锅汤。

但是在湘军中,如果你胆敢当老鼠,你的结果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毕竟你这个老鼠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

这还不是全部:曾国藩还创造性的发明了士兵的登记制度。

所有应征而来的士兵,都必须登记造册。

类似于现在的档案制度。

你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你父母兄弟老婆孩子的姓名,都必须登记在册。

如果你在军营里不老实,或者是逃跑了,或者是犯纪律了,你自己可以逃跑,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的家人不可能都跑掉。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系统性地解决了逃兵的问题。

这就相当于责任到人,每一个来当兵的人,他们的表现不光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他整个家族的形象,他的表现也决定了他整个家族的命运。

所以曾国藩的湘军,从底层士兵的素质上来讲,是非常稳固牢靠的。

通过这些方法,曾国藩把他的湘军织成了一个网:一个网状的结构。

像一张大网一样把每一个士兵都困在网中央,士兵就是网的节点。

而连接这些节点的,是朋友关系,是亲戚关系,是同学关系,是邻里关系。

更重要的是,因为登记造册,这张网牢不可破。

即便是某个人跑了,某人人犯事儿了,那么那张网还在,那层关系还在,他就跑不了。

即便出现了问题,也很容易发现。

如同一张网一样,哪里破了一个洞,举起来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而营官就是这个网的纲,所谓纲举目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而一旦这张网形成,那么它就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集体力量和系统性的力量。

其实看看曾国藩的湘军军制,特别是对士兵的筛选机制,基本和我们现在的兵役制度差不多。

这是湘军先进的地方,大概领先了时代整整100年。

选将的问题解决了,选兵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就有人说了,你把人限制的死死的,动都不能动,谁TM还要来你这里当兵啊?

没有一点自由的地方,谁愿意去呢?

你错了!

有大把的人愿意来。

为什么呢?

因为钱! 7Hq9TTYHlpzPh/JXaEJ0pIGJFkx8chQX2us/DQHTvOXQpQ9rEfnv3dx7Dq0iUy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