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圣人这样评价王錱的部队,有点昧良心。
要知道王錱可是江忠源眼中的“天下奇男子”,是罗泽南眼中的“为苍生而出”的人。
这两个人做出评价的时候,王錱才初出茅庐,并没有利害关系,我相信他们说的是实话。
再参考打分的两人的人格,江忠源性格豪爽急公好义,既“忠诚”又“刚烈”,他口中盛赞的人,差不到哪里去。
而罗泽南一代圣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孟子之遗风,关公之品格,他的话也很有可信度。
虽然两位长者对王錱的评价有褒扬的成分,但也说明王錱是个不错的人。
王錱练兵,一直以来都强调纪律严明。
从他后来的行军生涯就可以看出,军队令行禁止,绝不扰民。
甚至出现过因为王錱不在军中,军中缺粮,老百姓自愿奉送粮食犒军,将士没有王錱的命令居然不敢取食,白白饿了一天,等到王錱到军中之后,打了欠条才敢吃老百姓的食物。
这种纪律说实话只有在我朝建军时期见过,之前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基本上没有见过哪支军队有如此上佳的表现。
这个故事有褒扬王錱的因素在里面,可能言过其实,毕竟写历史的,往往都是一面之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和其他官军相比,王錱的部队相对来说纪律是很好的。
王錱的部队叫“老湘营”,这支队伍一支纪律严明,王錱去世之后,老湘营辗转经过几个营官之手,一直保持非常好的纪律性和战斗力,相比后期湘军队伍的纪律败坏,老湘营应该是曾国藩学习的榜样才对。
一支纪律性如此强的队伍,居然被曾国藩说成是纪律败坏,“凶悍讹诈”,可见此时的曾国藩也是阵脚大乱,为了抹黑王錱,什么手段都使上了,什么坏话都敢说。
湖广总督吴文鎔得到曾国藩如此的评价之后,对王錱大失所望。
本来要调王錱来军前效力的打算也取消了,并且吴文鎔亲自写信给自己的属下骆秉章:
王錱的部队恐怕靠不住,还是不要让他来了(王朴山之勇恐靠不住,止其不必来鄂)!
“恐靠不住”四个字,彻底葬送了王錱出头的机会。
对于王錱来说,“恐靠不住”这四个字和当年岳武穆的“莫须有”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须有”是猜测,“恐靠不住”也是猜测。
“莫须有”是可能有这事吧?
“恐靠不住”是恐怕靠不住吧?
是不是很接近?语气几乎都一样。
作为一个普通的底层,想要出头,往往比登天还难。
当局者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彻底葬送了你的前程。
王錱的前程,就葬送在“恐靠不住”这四个字上。
可惜可叹!
骆秉章接到顶头上司吴文鎔的书信之后,也是没办法。
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能听命。
骆秉章找来王錱,直接拿出吴文鎔的信给王錱看:
不是我不成全你,是有人背后捣鬼坑你啊。
背后捣鬼的人,毫无疑问就是曾国藩。
一代圣人曾国藩。
于是就这样,王錱错过了出湖南,增援湖北,到军前效力的机会,也失去了自己独当一面的最好时机。
如果当时王錱能够率军前往湖北,以老湘营的战斗力和纪律性,一定能成为一支王牌军队,加上绿营兵兄弟的陪衬和神助攻,地位肯定扶摇直上,其功劳一定不在前辈江忠源之下。
并且一旦王錱出征,就彻底占据了湖南湘军的领袖地位,王錱会成为继江忠源之后,湘军的第二号领导人。
这是一个梁山排座次的问题:一旦你先入为主,坐上了领导人的宝座,那么后面的一切资源,都将为你所用。
用现在的话说:你所处的位置,往往比你自身的能力和努力重要得多。
成就你的,是位置和机会,和努力关系不大。
如果王錱继江忠源之后,取得湘军第二号领导人的地位,估计也就没曾国藩什么事了。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一句“恐不可靠”化为泡影。这是王錱的悲哀,也是所有底层小人物的悲哀。就这样,靠着上层关系,曾国藩成功压制了王錱。
背后捣鬼这样的事,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王錱没有了出头机会,但是同时作为曾国藩老师兼湖广总督的吴文鎔,也错过了拥有一支生力军的机会。
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双输”的人,一个是王錱,另外一个是湖广总督吴文鎔。
唯一一个获利的人是曾国藩。
但是报应来得实在太快。
武汉解围之后,吴文鎔守城有功,但不光没有获得嘉奖,还被人参了一本。
上表的弹劾的是吴文鎔的部下湖北巡抚崇纶。
此人不是什么好鸟,属于典型的谗言小人。
一般国家出现这样的小人的时候,往往就是一国的亡国之兆。
崇纶的参折很奇葩:湖广总督株守武昌城,不敢与太平军交锋,畏葸不前,该杀!
这个理论也是醉了,以当时太平军的气势,再对比战五渣绿营兵的战斗力,能守住武昌城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居然还被人栽赃一个“株守”的罪名,看来大清朝真的是气数已尽。
这里先说一下崇纶的下场:崇纶后来在太平军第三次围攻武汉的时候,弃城而逃,被咸丰帝赐死。能赐死崇纶,说明咸丰帝是个不错的皇帝。
能干掉这样进谗言的小人,也说明大清朝气数未尽。
渴望成功的咸丰帝看到崇纶的参奏,自然要催促吴文鎔进攻,尽快收功。
一直以来,咸丰帝都是个急躁的皇帝。
皇帝一急可就坏了,可怜年过60的湖广总督吴文鎔,作为一个读书人,在接近退休的年纪,居然要率军出战,去前线和太平军死磕。
咸丰帝瞎指挥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的两江总督陆建瀛,就是因为太过听话,被咸丰帝活活折腾死,这次轮到吴文鎔了。
以绿营兵的战斗力,居然放弃坚城死守,要出城去和太平军野战,一句歇后语说的好:打着手电去茅房——照屎(找死)!
吴文鎔如果够聪明,就应该坚决抵制董事长咸丰帝在后方的瞎指挥,坚决不出战。
但是吴文鎔是个老学究,抗旨不尊的罪名他担待不起。
舍了一条老命,也要遵旨而行。
性命事小,失节事大,在当年,忠君就是最大的大节。
不管皇帝的圣旨对不对,先遵旨而行,就算不对,顶多也就是个死。
但是如果敢抗旨不尊,那是灭九族的大罪,吴文鎔读了太多学究书,用现在的话就是毒鸡汤成功学,最终吴老爷子被这些毒鸡汤成功学毒死了。
在这一点上,吴文鎔应该向他的刺头学生曾国藩学习,后来曾国藩主持湘军大计,对咸丰帝的多次瞎指挥,直接找借口搪塞,不把咸丰帝的命令放在眼里,最后果然成功,这是后话。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这样,湖广总督吴文鎔,带着武昌城内的绿营兵,出城和太平军死磕。
绿营兵是出了名的坑爹货,湖广总督吴文鎔也未能幸免。
官军追击太平军到湖北黄州(今天的黄冈)之后,被太平军前后夹击,包了饺子。
战五渣绿营兵再现坑爹本色,一股脑作鸟兽散,哪里还顾得了吴老爷子。
可怜60老朽吴文鎔,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陷于乱军之中。
此时他一定在后悔:要是王錱的这支部队在跟前,那该多好啊?
一代封疆大吏殒命疆场,吴文鎔兵败自尽于军前。
吴文鎔死则死矣,此时就想问问曾国藩:
老曾你作何感想?
学生坑死老师,曾国藩一代大圣人也有黑历史。
大家都是普通人,不要轻易膜拜任何人!
“如果有王錱这支生力军,吴总督绝不至于殒命军前”!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另外一个当事人说的,这个人就是骆秉章。
后来骆秉章在书信中说:“吴制军(吴文鎔,制军就是总督的意思)若调王璞山带勇赴鄂,有此得力之将,恐不致有堵城(就是黄州,也是黄冈)之败。”
这句话的意思,和上面那句大白话一样:如果有王錱在,吴文鎔不会死。
作为曾国藩和王錱争斗的见证者,骆秉章在吴文鎔死后,算是给了王錱一个公道。
而对于曾国藩在老师面前搬弄是非的行为,骆秉章很鄙夷。
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利口覆邦家,信然!”
骆秉章没有针对曾国藩,但把这句话放在吴文鎔战死之后,就是在指责曾国藩“利口”!所谓的利口,就是信口开河搬弄是非。
曾国藩搬弄是非的结果就是“覆邦家”,间接害死了自己的老师。
这还不解气,骆秉章还在后面加了一个“信然”----确实如此!
是对曾国藩极大的嘲讽。
经历过以上种种过节之后,王錱和曾国藩彻底绝交。
注意主动要绝交的不是曾国藩,是王錱。
王錱这个小人物,这次是出离愤怒!
王錱对所有曾国藩的来信:“概不回答,既无公牍,又无私信”。
再说一遍:是王錱主动不联络曾国藩的!
两个人从此形同陌路,分道扬镳。
王錱后来成为骆秉章手下的一支重要的军事武装,跟着湖南第一师爷左宗棠专心在湖南剿匪,保障了湖南一省的稳定,成为了湖南军人的一面旗帜。
老湘营后来也名扬天下!
但是和曾国藩相比,王錱的功绩和历史地位又微不足道,但是在两人结怨这件事情上,孰是孰非不是看历史功绩就可以评价的。
这就是王錱和曾国藩交恶的整个事情经过。
孰是孰非,千古自有公论。
曾国藩被今人吹成了圣人,但是即便是圣人,也还是“人”,是人就有会有缺点,我们不是对曾国藩求全责备,还是那句话:一个成功的人,世人往往只能看到他头顶的聚光灯,却忘了他脚下的那块黑影。
而王錱虽然从曾国藩的快车道上下了车,但是后来他在左宗棠的带领下,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因为过于操劳,积劳成疾病死在军中,年仅33岁,为国尽忠如斯,也算是悲壮。
如果王錱不是死的早,随后跟着左宗棠平定太平天国,这个人的前景一定也不会比跟着曾国藩差多少。
王錱虽然在历史上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大多数人连他的名字都不会读(錱念zhen),但是作为一个小人物,他是真正的大英雄。
王錱死后,谥号“壮武”。
江忠源谥号“忠烈”,王錱谥号“壮武”,忠烈壮武二公,是湖南军人的楷模。
小人物,大英雄。
壮武公,大英雄也!
以王壮武公的一句话作结:
“人生一息尚存,即当以天下万世为念”!
只能仰视壮武公之风采!
只能慨叹命运不公!
时也,运也,命也!无奈主角光环只有那么几顶,王錱虽然是大英雄,但是毕竟不是主角。作为主角的曾国藩,面临缺钱的危机,他的出路在哪里呢?
这节貌似是在黑曾国藩,其实无意要黑谁,就事论事罢了,希望大家理解。